APP下载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中的价值探寻和路径分析

2023-10-28路遥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生活化

路遥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思想政治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文章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通过分析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的价值,进一步探讨新媒体情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02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长期以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实情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离现实生活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作为思政教育研究视角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研究问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缘起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逻辑分析

首先,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起源于生活。即使在原始社会,虽然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但家长已开始对孩子开展风俗习惯、礼仪礼节等教育,这其中包含最基本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2]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传达,必定受到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等制约,是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观念中的反映。因此,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须源于物质生活及社会生活。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总是蕴含在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之中,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和背景框架。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独立于生活之外,其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根植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个体受教育水平、道德水平千差万别,而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之中,如果忽视生活对人的个体发展、矛盾冲突中产生的作用,就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代表理论

从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可以发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间的渊源。例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3] 陶行知先生还提出“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教育思想,本质上就是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生活化。所谓生活教育,即在生活中受教育,把教育放在生活中进行,就是“寓教育于生活”。此外,在西方相关理论中,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是现象学大师、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即“作为意义的物是被构造出来的,并认为生活世界包括一切实际生活,日常实践决定着生活世界”[4]。“生活世界”是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现代哲学概念,是指人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现实、自然、具体的世界。只有在生活世界中,人的各类实践、思想、行为和价值追求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升教育实效。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需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面对开放、多元的社会,面对现代青年富有主见的鲜明个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显得较为单调枯燥、形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现实生活契合不够紧密,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往往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作为一种直观性、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方式,强调回归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思维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艺术性。

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具有独特特点,即以学生为本,以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为中心,立足于现实的社会背景,从生活中找准契合点、找到链接点、打开切入点,通过高度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充分聚焦学生的实际问题,不断回应学生的内心期待,不断引导学生的生活实践,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中的价值探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和提升。但是,在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还存在着某些局限。例如,对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未能充分尊重。虽然采取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举措和做法,但只是在内容上做到源于生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采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即教育者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地提出要求、讲授内容,受教育者处于依附和服从地位,只能被动地学习和领会。教与学之间的交流性、互动性受阻,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得到发挥。再如,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和载体相对单一,未能充分体现与时俱进,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方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乏味、枯燥,再加上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难以真正吸引学生,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施带来了一定阻碍。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QQ、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作为当代具有突破性的时代标志之一,以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和展现方式加速了知识传播,更好地满足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需要,弥补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在方式、载体等方面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新媒体的广泛性奠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用户基础

据2022年8月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其中手机网民10.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5]。其中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17.2%。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之一,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为通过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

(二)新媒体的开放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时空范围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超大信息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全面,具有更多的客观性和可选择性。各类新媒体工具借助网络的强大传播功能加快了生活各个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播、融合。同时,依托新媒体工具产生的大量自媒体,各类信息的发布不需要正式的官方语言,不需要精心修饰文字,强烈的草根性大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和心理障碍,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时空范围。

(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体间性

新媒体的另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无论是QQ空间还是微博、朋友圈,任何人或好友都可以进行评论、关注、转发,热门话题传播指数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几何级的增长,产生信息爆炸。而新媒体的强交互性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所需要的。通过这种交互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一步增强了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反映自己的心声、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正是这种交互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有了互动和反馈,进而互相认同、形成共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教师的主体性变为教师、学生之间的主体间性,这大大提高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开展。

(四)新媒体的渗透性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用户黏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每天花5小时以上使用新媒体的人数占47.5%,使用时间为3~5小时的人数占38.9%。可见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79.5%的大学生表示,“新媒体是自己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6]。可见,新媒体以其显著特点和碎片化等优势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进一步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性,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的教育效果,激发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用户黏性。

(五)新媒体的虚拟性突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物理局限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能否互相信任、平等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双方身处课堂中,部分学生往往不敢向老师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而在新媒体平台中,虽然已有新媒体工具要求实名制,但大部分场合还可匿名角色,这更容易使双方保持相对平等的地位,使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也能畅所欲言,从而形成一种轻松融洽的交流氛围,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加深双方的理解和信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效果。

三、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转向中的路径分析

(一)站稳立场,坚持主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7] 这为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指明了工作方向。随着互联网多元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青年大学生活动领域和行为方式的选择性、差异性、自主性明显增强,部分青年缺乏辨别能力,这就要求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相关工作时,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不动摇,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

(二)把准方向,保持敏锐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8]。青年人是最具朝气、最有活力的群体,而借助互联网兴起的各类新媒体为信息传播分享带来了极大便利。因此,教师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时必须贴近学生、融入学生,时刻站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通过关注微博热搜、超级话题、空间动态等方式,敏锐地发现当前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事件、网络舆情,并努力找到生活中的要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之间的连接点、切入点,让新媒体思政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找到共性、产生共鸣,从而实现与时俱进,取得实效。

(三)变换形式,突出多样性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方式不同,新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多样化的展现形式,这也是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最具特色的地方。例如,在展现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图文展示外,还有H5、动画等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短视频异军突起,从几分钟到几十秒,短视频的“短”契合了碎片化的使用习惯,打破原有媒体的传播规则,深受青年一代的喜爱。南京工业大学先后原创开发了《信仰的力量》系列微視频,每集通过短短5分钟的时间,以校园卡通形象作为主讲人配合史料宣扬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在短短几天累计点击量就达数万次,收到了较好的教育实效。

(四)广泛参与,强调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性之一,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方式。通过互动性设计,可以更好地发挥师生双方的主体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效果。例如,通过微信推文开展“身边榜样学生选,选出榜样学生学”活动,通过学生“零门槛、广参与、强互动”的自主推荐,将榜样事迹进行网络展评、点赞留言等,评选出最符合学生心中的榜样。整个评选过程一改以往“提交材料—教师评选—公布结果”的方式,全程公开透明,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以此方式评选青年榜样,再通过现场事迹分享会进行网络同步直播,进一步扩大了榜样的示范教育效果。

(五)融入生活,体现实践性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特征。教师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时,要精心设计教育主题、灵活选择实践方式,通过实践陶冶学生情操、升华道德认知。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开展了“线上战‘疫”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了热爱我的国、爱上陪伴、爱上阅读等实践环节。在“热爱我的国”板块,鼓励青年重点围绕疫情防控小故事分享、疫情防控相关科普宣传、志愿服务事迹感受感悟等内容,创作绘画、海报、文章、诗歌、音视频等网络文化产品,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实现了较好的教育实效。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依托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善于捕捉、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陶行知研究会. 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4] 胡塞尔. 纯粹现象学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22-09-16). http://cnnic.cn/n4/2022/0916/c38-10594.html.

[6] 刘歌.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调查研究[J]. 河南教育(高教),2019(09):40-42.

[7]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EB/OL]. (2016-02-25).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225/c40531-28148369.html.

[8] 新華网.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 (2016-12-0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