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原点”走向课堂“远点”
2023-10-28陈宗珊
陈宗珊
回顾我的成长之路,是求索课堂教学之路,从课堂选择到锚定,从理解到分享、凝练,逐渐成长,课堂是我成长的“原点”,更是逐梦的“远点”。
一、选择课堂——一次大意,邂逅适宜起点
毕业那年,参加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某中学是当时省一级重点高中,招聘展位前门庭若市,递简历者众多。当时该校准备招一名篮球专业的男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和校级优秀毕业生,去省一级重点中学任教是我的就业梦想。该中学和另一所区属普通高中——瓯海第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瓯海二高”)的招聘位紧挨着,由于招聘区人数众多,我从侧面递交简历时,被当时的瓯海二高校长收了。当时,我以为是那所重点高中,也没多问,就回去等通知了。第二天才知道,我把简历投给了瓯海二高,因此也和省一级重点高中擦肩而过,总觉得失去了绝佳的就业机会,心中万般滋味,而我在一周后也接到瓯海二高的面试通知,并顺利签约。
这段阴差阳错的经历,让我暗下决心,更加努力工作,而我的努力让我得到了更多成长的机会。这段“完美”擦肩,也让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课堂,让我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我也始终相信,是金子总有被发现的时刻,机会总是留给一直努力的人。
回顾成长之路,首先让我想起这段经历,不仅是这段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更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不断提醒自己“只要肯努力,哪里都是舞台”“一切皆有可能”。我也希望告诉年轻教师:“出身不一定能选择,选择如何面对未来才更重要。”至少,我当时没有放弃梦想和追求,在后来的8年里我选择面对现实,努力积累。
二、锚定课堂——构筑基础,提升教学技巧
1.精细化设计教案,全面提升备课能力
初入教学岗位,我和其他新教师一样,首先学习备课。备课能力是教学的基础能力,一节好课首先是从备课开始的。当时由于没有电子设备,教案本是由自己复印别人的教案纸装订而成的,所有教案都是手写详案,8年后离开瓯海二高,我带走了整整两大箱的教案本。当时,备课信息以参考教师用书及大学专业书籍为主,很多教学设计都依靠教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于新教师而言,显然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技术教学的重构能力。对此,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把办公室打扫干净、烧好开水,等着同事上班后不用再做这些工作,然后留出时间以便我请教。每次备课,我总是追着同事问教学组织如何设计、动作如何分解等。当时,同办公室有两名教学经验丰富且工作认真的教师,他们总是耐心解答我的问题,办公室内也由此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正是这段集体备课经历,构筑了新入职教师教学的基本架构,也懂得了课前设计的要素和关键信息,夯实了教材处理的能力。
一晃20年过去了,但当年集体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设计的深入思考仍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队列图形、练习组织图形、动作要领、方法描述及课后反思等,虽然青涩,却是课堂设计能力的点滴积累,也正是这些积累夯实了我课堂教学的基础。
2.常態化课后研讨,充分提升上课能力
在瓯海二高的那些年,除了每学期公开课研讨外,最大的收获就是常态课的课后反思和研讨,这快速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刚入职时,我是带着备课本去上室外课的,主要是为了把每次上课的修改和反思直接写在备课本上,以便在下个班级实践,同时也方便一个内容教学进度完成后的总结。除了自我反思和修正,每次课后我都会把上课中的困惑向同事请教,组内教师都会为我答疑解惑,并提出好的建议,在这种氛围下,学校体育组形成了每次常态课课后都集体进行研讨的规定。其中一节《篮球:运球后转身》课的研讨令我记忆深刻,第1次课时,学生练习连续后转身运球过障碍,由于障碍物摆放过近,导致一些学生练习后头晕,而课中练习方法也较单一,没有结合上篮和防守。第1次课后研讨,组内教师建议增加距离,融入行进间低手投篮;第2次课后研讨,建议在第3次课中加入防守,强化对抗下的完成度,模拟实战;第3次课后研讨,建议加入半场一攻一比赛,提升实战体验。在这样的常态化研讨中,我的教学设计更加优化,也快速提升了教学设计能力。
同时,在浓厚的组内常态化课后研讨中,我也大胆尝试不熟悉的项目和技术,如田径、足球、排球、体操等。在组内教师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越来越得心应手,各类教材处理驾轻就熟,课堂驾驭能力显著提高,我也顺利评上了中学一级教师。
时至今日,时任体育组组长谈起那段岁月,还是会说:“那时候,你的每一节课都是公开课,每次课前集体备课,课后研讨,再在下一节课中改进、检验,这样的常态化课堂研讨对你成长是最有价值的。”
反思是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对教学的深度思考,而我正是在常态化的课后研讨中,不断反思教学,用最及时的反思策略,博采众长,在下一节课中改进,真正体现反思的价值。这样的即时评价和即时改进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段在教学岗位上的努力耕耘,为我后期在市、省、全国上公开课奠定了基础。8年的瓯海二高从教经历,在常态化的教研中,使我从一名师范生成长为一名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唯有在课堂中不断探索和追寻,才能真正历练自己。这段经历,正是我对课堂教学的孜孜追求,其也印证了课堂对于一名新教师成长的价值。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新教师的第一阶段就是要锚定课堂、站稳课堂,让自己成为一名能上课、能上“好”课的体育教师。
三、理解课堂——名师引领,领悟教学内涵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的引领和指导。在入职初期,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参加培训、聆听名师分享的机会,后来更是主动申请参加名师工作室,跟岗名师学习教学之道。成长之路所遇到的名师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浙江省体育正高级、特级教师、区体育教研员钱勇老师。
由于我入职的学校地理位置与区教育局临近,在钱老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主动邀请钱老师给我所带的班级上课或来看我上课,正是这段经历令我获益匪浅。每次课后,他会和我交流看课感想,会和我分享他自己的教学感受,如练习组织心得、德育渗透成功点、教材重难点处理策略、技术纠错时机、评价语言、体能提升策略等,课后还会给我提供一些参与教学设计讨论的机会。这些经历使我在教材处理逻辑、教学语言逻辑、教学组织样态、学练空间设计、教学进程控制等方面深受启发。我慢慢懂得,教学要关注学生获得感,注重体现学生主体性,努力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我后来获得市优质课一等奖也正是获益于此。
作为一名瓶颈期的新教师,要打破“高原现象”,需要借助名师引导,突破固有思维,提升和建立新的课堂理解和教学模式。我庆幸的是,一路走来,很多名师都给予我指引,其中名师跟岗看课,用行动引领,以身示范尤其让我记忆深刻。经此,我对教学的理解得到了升华,领悟到了教学的内涵在于“人”,更加关注身体练习承载的育人价值,让我从一名上“好”课的教师成长为一名能上“优”课的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分享课堂——平台展露,丰富学科见解
教师的成长除了自我积淀,更需要优秀的平台。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很多优秀的平台。市名师工作室、浙派名师班、领军教师班、《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编写团队等,每一个平台都是我成长中的重要驿站,每一个驿站都让我的学科见解更加饱满。在不同平台的历练下,我的教学才有机会走出学校,走出区域,走向更大的舞台。
在陈钦疏名师工作室学习时,我有代表温州市送教当时的洞头县。其间,探讨课堂设计,几易其稿,和导师深夜论课,不同学校借班反复磨课,以便更好地把握学情和展示课堂理解。此次送教非常成功,也正是这次经历让我更加自信,也助力我获得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
在蔡景台名师工作室学习期间,我能够有机会参加诸多区域大型教研活动,不断开阔眼界、提升认识。正是在工作室认真努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独到理解赢得了肯定,经推荐,2018年我代表浙江省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开出示范研究课。在这次课中,我深度理解“结构化知识和技能”,得到了陈雁飞和汪晓赞两位专家的肯定。在此期间,我又参加了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的《纲要》编写团队,幸识更多省内专家,聆听他们对课程改革的解读和对教学的理解;同年,还参与设计了浙江省体育与健康基于单元研究的区域(校本)研修活动中展示的《篮球:传切与突分战术运用》单元。
这些经历,让我开始深刻理解浙江省关于“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以及课堂“七个一”的常规要求,也能准确把握“结构化知识和技能”的设计逻辑,初步形成了“情德无痕,技体融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各类平台中,我上课、分享,崭露头角,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抛出去”,也把别人的见地“引进来”,提升教学能力,丰富教学思维。正是在这些平台的历练,让我有了更高的高度和更广的视角看待教学,也为落实以大单元教学为载体的素养课堂积累经验。
成长需要平台,通过平台历练,成就更成熟的教学,每一次的展示和分享都是在不断“折磨”中锤炼自我、成就自我。在不同平台中扮演不同角色,在不同角色中收获对教学不同领悟,正是在不同平台的展示和分享,让我从上“优”课向上“精”课迈进。
五、凝练课堂——整合拓展,塑造学科个性
得到了历练,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也有了更多的角色,我开始从“输入”转为“输出”,这种“输出”既是责任,也是义务。
在参与指导近几届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优秀课堂展示活动荣获一等奖的课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郑翔老师的《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一课。从市直属选拔后我开始介入指导,从单元设計重构到课堂“七个一”优化,从精心设计持球交叉步突破“学练三个一”到巧妙融入专项体能练习,从文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文本,反复磨课,不断迭代升级。尤其是课堂中将绳梯的脚步灵敏性及球性练习融入主体练习中的“技体融合”策略,提高了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还利用Tabata音乐激发体能练习兴趣,大大增加了课堂载荷。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现场展示时,郑老师完美演绎,赢得观课教师及专家的充分肯定。这节课呈现了“情德无痕,技体融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正是前期不断积累、总结、提炼的结果,而这种凝练的过程是自我再次提升的过程,是我对多年教学经验的系统性回顾和整理,进而总结形成的教学理解。
通过在“输出”过程中的不断凝练,我将其成果形成课题、论文,并提出球类教学中采用“技体融合”策略的特色课堂,总结出“想动、能动、敢动、爱动、常动”的“六动”教学进阶思路。既从兴趣入手,点燃学生“想”参与运动的热情,又让学生学习规则和技能,使学生有技术、懂规则、“能”运动,不断完善技能,“敢”于挑战,提升运动能力,慢慢“爱”上球类运动,培养形成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常”参与的运动习惯,进而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锤炼意志,达到以体育人。
输出也是自我学习的另一个阶段,没有再积累和再学习的过程,根本跟不上日新月异的课堂变革,更谈不上指导他人。从第一次全国一等奖展示课到第三次全国一等奖展示课,连续三届的三节展示课,是不断更新创生的过程,是需要加倍努力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我获评浙江省正高级职称。这是一个阶段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但它始终围绕课堂。
每一名教师身处环境不同,也因志向不同、特点不同,成长路径会有差异。回顾和思考成长过程,我的成长只是紧紧站在课堂上,追逐最初的梦想,用热情去点燃每一名学生,去感受授技育人的快乐。于我而言,这是从课堂教学的原点出发、向课堂教学深处的远点逐梦的美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