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万扩招背景下“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扰及其破解
——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 所高职院校为例

2023-10-28◎韩

职教通讯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源院校职业

◎韩 杨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将面向全社会扩招百万生源的要求,此举不仅是“稳就业”的民生工程,也是解决企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短缺的具体举措。政策实施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多的城乡新增劳动力得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积极的意义。据教育部2022年5 月24 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 年5 月底,全国高职院校3 年已累计扩招413.3 万人,其中江苏高职院校3 年扩招共计达6.11 万人。至此,国家高职扩招计划圆满达成政策预期。为全面了解这一政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笔者对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 所高职院校的扩招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样本

本调查选择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等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 所高职院校为样本。在5 所样本院校中,包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3 所、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院校2 所,其中有2 所是江苏省第一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调查对象覆盖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共1 490 名,访谈对象为招生处负责人、教务处负责人、二级学院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企业干部,共计35 人次。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从2022 年6 月至10 月,以“问卷星”小程序为调查手段,运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 所高职院校中进行问卷调查,在学生中共计发放问卷1 600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 455 份,回收有效率为91%,样本数占5 所院校扩招学生总数的26.78%。此外,本研究还采取了个别访谈的调查方法。

(三)调查内容

为尽可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百万扩招背景下“社招生”人才培养的情况,问卷调查设计主要涉及高职“社招生”的基本特征、学情状况、学生管理状况等方面,个别访谈主要涉及“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与服务、招生就业等方面。

二、研究结论

(一)“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涉及高职“社招生”的基本特征、学情状况等,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学员年龄、性别比例。在1 455 人中,25岁以下占比7.22%,26—35 岁占比34.54%,36 岁以上占比58.24%,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二是学员身份。企业员工占比86.6%,退伍军人占比3.61%,失业人员占比2.06%,农民工占比5.15%,新型职业农民占比2.58%。三是学员的文化程度。入学前大专占比8.25%,高中占比38.14%,中专占比34.54%,初中占比19.07%。四是学员的求学诉求和专业选择动机。在求学诉求方面,“为了提升学历”占比68.04%,“工作岗位发展需要”占比29.07%,“其他”占比2.89%;在专业选择动机方面,“和现有岗位工作内容相关”占比48.02%,“专业热门所以选择”占比24.8%,“专业简单容易毕业”占比15%,“个人兴趣爱好”占比12.18%。五是学生管理状况。有85.3%的调查对象表示,学生管理工作仅限于一些微信群、QQ 群、钉钉群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简单沟通,从未举行过诸如“班会”之类的集体活动,83%的“社招生”表示不愿意抽出时间到校上课。这5 所院校针对“社招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活动开展几乎为零。

2.访谈的情况。访谈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分层分类培养情况。5 所高职院校的招生简章明确将针对“社招生”分专业、分类别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5 所院校均未能根据“社招生”复杂的生源结构制定更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情况。5所高职院校招生简章中写明坚持校内集中教学与企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总学时不低于2 500学时,并明确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5 所高职院校均未达到要求,授课多以“线上网课”方式进行,线下集中教学的占比不到10%,实践教学开展几乎为零。三是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培养情况。企业关注重点是完成生产任务,参与培养的积极性不高,5 所院校均未能实现“社招生”特有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学习方式,仅有部分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企业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率几乎为零。四是学员流失情况。调查发现,“社招生”的招生计划完成率较高,以C 高职院校为例,其2019 年计划数为600 人,录取1 043 人,完成率173.8%;2020 年计划数200 人,录取300 人,完成率150%;2021 年计划数为120 人,录取178 人,完成率为148.3%。“社招生”对进入校园学习充满了期待,但是在后期培养过程中学员“流失”现象严重。以C 高职院校机电专业2019 级学生为例,四个班级剩下平均人数为10 人/班,流失率高达70%。五是毕业情况。5 所院校毕业资格条件设定均不明晰,在如何把握“严出”的标准上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二)“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表征及成因分析

从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情况看,在高职院校针对“社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院校之间不平衡的招生政策导致生源呈现明显的结构复杂化。研究分析“社招生”招录情况和生源结构,是高职教育做好分类培养的基础,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社招生”生源规模、结构与高职院校的承载能力和社会招生政策息息相关。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有2 所高职院校参加了江苏省第一批社会招生试点工作,试点计划总数为800 人。随后,5 所高职院校全面参与正式扩招工作,2019 年计划总数为2 100 人,2020 年计划总数为780 人,2021 年计划总数为240 人。三年中,5所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数均逐年递减。各校社会招生政策不同,导致录取比例和生源结构不同。以C 高职院校为例,其2020 年社会招生主要面向校企合作单位,生源以企业在岗职工为主。而A 高职院校2020 年的80 个招生计划单一面向退伍军人,生源主体则以退伍军人为主。招生对象的不同导致院校之间生源结构呈现出明显差异。

2.针对复杂的生源结构,高职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化。分类培养机制的建立是提高“社招生”培养质量的必然途径,人才培养方案在生源结构复杂多元的背景下,应当朝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以C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情况为例,该校建立校本学分银行,以“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同校同质”为基本原则制定教学方案,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全日制授课,学制3 年,并对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在职人员、残疾人、已入职退役军人等群体实行弹性学制管理。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虽然与传统生源相比较,“社招生”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分类培养的宗旨,然而并未能根据其来源类型制定更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分类相对粗放,仍然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

3.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模式还未突破。以C 高职院校为例,其校本文件《社招教学工作量管理规定》分别对线上教学、面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三种教学模式的工作量计算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在“社招生”培养过程中,三种教学模式的分配比例未有具体的制度规定,高职院校为缓解住宿和教学设备紧缺的压力,大都采用了最易操作的线上方式开展教学,呈现出培养方式单一的现象。因此,三种教学模式如何有机配合、如何适应学员的工学需求亟待研究突破。此外,“社招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5 所高职院校虽配备了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但针对“社招生”不在校内集中学习的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指导、学业就业指导等方面,未能创新管理形式,缺少基本人文关怀和学校文化熏陶,“社招生”对就读学校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4.资源配置和保障没有及时到位。“社招生”进入校园,增加了现有教育资源的负担和压力。一是生源总量的增加冲击了师资配置的平衡状态。2018 年(扩招前)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1 133.7 万人,生师比17.9:1,扩招前高职院校生师比已趋于临界点,呈饱和状态[1]。常州高职教育园区5 所院校同样如此,扩招后并未及时补充配置新的师资力量,导致教师工作负荷加大,教师资源被严重“挤兑”。虽然部分院校采取了一些错峰、弹性等优化措施,但是增加的绝对工作量,仍需现有教师队伍消化解决。二是现有的教学硬软件设备不足。虽然生均拥有的教学资源被稀释了,但高职院校未进行补充配置,多采取“咬紧牙关”硬扛压力的方式勉强应对。三是“社招生”人才培养保障经费不足。以C 高职院校为例,首先,与传统生源相比较,未配套财政生均拨款。其次,为了增加招生吸引力,学费和代办费大部分退还给学生,致使该校处于“倒贴”状态。再次,奖助学金政策在三年培养过程中执行率几乎为零。资源配置和经费保障不足使高职院校面向社会扩招的积极性大大降低。

三、“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高职扩招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在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政策调整、加大改革力度、满足扩招学生的需求等途径,完全可以将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办实。

(一)“社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借助政策叠加优势主动顺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之势

高职百万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家产业升级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为了更好地优化高职教育的结构和应用能力,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 条)的具体举措[2]。“职教20 条”的目标是基本实现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打造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各省针对百万扩招出台的相应配套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高职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健全生均拨款制度,落实奖助学金提标扩面政策,加强办学条件薄弱公办高职院校改造,加大政府购买高职教育服务力度。教育部会同多个相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1+X”制度试点方案》《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都有助于百万扩招政策落地,有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新格局的改造升级。今年5 月1 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更是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保障职业教育投入等方面提供了法律层面的支持。高职院校经过“国家省级示范校(骨干校)”“优质校(重点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等质量提升工程,自身办学实力普遍得到增长。因此,合理寻求运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可助力高职院校在百万扩招背景下教学模式和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锚定高职教育职能拓展之位

百万扩招对现有办学模式和发展定位的冲击,急需高等职业院校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经验限制,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与改革。

1.把扩招作为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窗口。国家正大力培育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的出台,对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激励。教育部推出了“书记校长进百企行动”计划,要求高职院校增加兼职教师聘请规模,推进校企之间人员双向流动。在一系列政策刺激下,我国目前已经涌现出一大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在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契机,主动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双向派员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校企育人共同体”模式,推进企业学院和产业学院建设。一是要加强调研,重新调整面向社会招生的工作体系。要以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为桥梁,深入走访合作企业,了解企业对职工能力提升的相关需求,按照“社会急需、适合成人、易于就业”的原则,根据自身承载能力,结合骨干优势专业建设,科学制定招生政策。二是聘请企业技术专家、高技能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三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鼓励教师入企挂职锻炼,利用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企业服务,同时也让教师接触到市场最前沿的技术需求,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2.把扩招作为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的桥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百万扩招旨在实现教育公平,最终目标是实现“人人发展”,体现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本质属性。百万扩招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要认同学习个体发展差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通过系统性的改革打造“面向人人”的教育格局[3]。一是要不断提升开展大规模、高质量职业培训的能力,并将培训资源向社区开放,提供多样化职业培训服务,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百万扩招带来了职业培训需求量的明显增加,高职院校要主动联系行业产业,依托企业的资源和经验优势,顶层设计职业培训发展规划,准确定位职业培训形式,致力于服务产业发展,承担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4]。同时,在培训内容的建设上要注重灵活多变,打破专业学科的界限,以实际岗位应用为基本遵循,以灵活、多样的职业培训内容去适应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实际培训需要。二是要着力构建“人人、时时、处处”的终身学习体系。终身学习在国家层面上来说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和实现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驱动器”[5],对个人来说是实现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扩招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绕不开的必经之路,是缩短劳动者自身劳动技能与岗位劳动素质需求之间差距的必要手段。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将扩招范围扩大至面向“人人”,以多种柔性教学手段做到“时时”,以“校企融合”和“分散培养”的多维空间教学方式做到“处处”,不断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6]。

3.把扩招作为培养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职业教育的相关论述中强调,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高职百万扩招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类型,其本质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是培养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要改变目前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一专多能”,打造一批受企业欢迎的“能工巧匠”。一是构建适合“社招生”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体系。要主动了解社会产业发展趋势,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强调“互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打造具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特质的课程体系。二是帮助“社招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社招生”都有从业经验,对职场和岗位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重返学校是为了谋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要帮助“社招生”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之作出行动计划。三是改革学习成果互认制度。要建立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的互通衔接机制,鼓励“社招生”主动获取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科学开展学分转换工作,对“社招生”已经取得的技术技能成果,要创建一套新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标准;探索建立校企共同评价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学分银行”和资质评价体系,增加学习成果互认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三)制定更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招生”群体之需

扩招的主体是高职院校,而扩招的对象是学生,如何培养好、服务好学生是扩招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在教学与管理服务上转变观念,打破政策惯性障碍,真正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

1.人才培养从“严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社招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学习能力和知识体系差异较大。生源结构的多元化直接冲击了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导致人才培养难度加大。当前,高职院校在设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难以兼顾所有类型的学生,很难形成精确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因而多数高职院校用降低标准的方式来追求不同类型学生评价的总体平衡。针对以上现象,高职院校要正确把握“宽进严出”的政策要义。一是要根据“社招生”的生源性质,综合分析“社招生”的学历基础、岗位经历和学习需求,制定“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由“标准化”向“精准化”转变。二是要根据实际学习效果,综合评价“社招生”的学业状态。既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要客观分析“社招生”因企业生产任务、家庭因素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学制延长,合理制定毕业资格审查条件,把握“时间服从质量”的总体原则,做到“宽进严出”,严把毕业关口。

2.教学管理从刚性走向弹性。绝大多数“社招生”不具备参加全日制脱产学习条件,时间空间都比较分散,因而统一的课程体系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生源状况。高职院校针对“社招生”的教学改革,要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总体原则。一是为每一种类型“社招生”制定更加灵活的模块化教学方案,满足“社招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将现有教学资源打碎,根据学习需求进行“拼图式”重构,灵活组合课程模块,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做到“量体裁衣”“私人订制”,打造适合每一类“社招生”的个性化课程。二是在“社招生”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监测,加强过程考核。应建立完善“社招生”学业预警机制,尤其是“社招生”所在的二级学院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手段,对一定阶段内未能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发出学业警告,督促提醒“社招生”重视学业,及时完成课业和考核。对在学制年限内未能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要适当延长年限,做到“标准不降、质量不降”,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学生工作由“管理”走向“服务”。针对传统生源的管理制度较为刚性,是因为传统生源的结构相对单一,学生个体差异较小,一般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的管理模式。“社招生”的生源结构复杂,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已明显不适用。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围绕生源多样化带来的管理挑战,结合学校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重新制定相关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质量标准。针对“社招生”的管理必须体现“弹性”的新要求,重新明确部门职责与岗位要求,建立新的评价制度,客观评价相关学生管理部门及教学辅助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机结合的良好态势[7]。

百万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性决策部署,是国家对经济运行发展和稳定促进就业等改革发展领域宏观调控的具体政策举措,是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伟大尝试,也是丰富职业类型教育的一次重要探索。百万扩招既适应当前形势,也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财富。高职扩招的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会有所调整,但扩招带来的政策红利不会取消,扩招引发的改革脚步不会停歇。社招生源多元化倒逼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打造多元课程体系、弹性学分制、针对性的育人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后,高职教育领域的改革号角再次吹响,在奋进新征程中,高职院校要借此契机进一步探索推进“社招生”的育人质量提升、推动校企深度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育人实效的改革新路径,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生源院校职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