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隐喻的认知英译研究

2023-10-27郭滨李洁

今古文创 2023年36期
关键词:沁园春隐喻

郭滨 李洁

【摘要】《沁园春·雪》通过借景抒情展现了毛泽东的远大抱负、豪迈胸襟和对无产阶级及革命家的歌颂与期许。全诗设喻用典,表达淋漓,内涵丰富。其中隐喻表达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对隐喻正确理解和适切英译表达直接影响到诗歌的对外传播。本文对比了许渊冲、Paul Engle等六个英译本,基于认知翻译观,探究了诗歌中隐喻的认知翻译策略:坚持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或基于范畴理论,或遵循突显原则或图形背景理论等,找出原文中的隐喻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和相似性,首先满足忠实原文本义和作者目的前提下,将隐喻三要素作显性或隐性、去留或更换处理,选取目的语读者易于理解的适切表达范畴,最后按照诗歌的艺术特性如韵律要求做出修缮。

【关键词】《沁园春·雪》;隐喻;认知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9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29

基金项目:本文系湘社科办2020(1)号19YBA89课题“毛泽东诗词中隐喻的认知翻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沁园春·雪》 是在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踏雪沿官道山行进,到达山西省石楼县留村写下的著名诗篇。该诗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山河,下片借景抒情,列举历史人物,以古颂今,歌颂当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远大抱负及广阔胸怀。中国知网上关于《沁园春·雪》的研究达339篇,2018年至今的相关研究达96篇,其中关于文本艺术赏析的文章颇多,关于诗歌教学的文章仅15篇,研究该诗翻译的论文仅11篇。张焕新等(2020)探讨了《沁园春·雪》两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学,并对其五个译本的修辞翻译风格和修辞翻译的相似性进行了研究;李正栓、张丹(2021)研究了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译者行为等。但研究该诗的隐喻及其英译论文寥寥无几。从认知的角度探究毛泽东诗词隐喻的英译,对于毛泽东诗词进一步解读和外宣有一定的社会和学术参考价值。

一、隐喻的翻译

对于隐喻与翻译,国内许多学者近几年来都对中外隐喻翻译都做了系統研究。中国学者如张培基(1980:167-175)和郭著章等较早地提出了隐喻翻译的方法。孙毅等有对国内隐喻翻译(1995-2018)作了总结,中国译者对隐喻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基本是亦步亦趋,紧跟在国外学者后面,根据“直译”“意译”“直译+意译”和“意译+直译”等四种翻译手法分别对应于汉外语言中“源语和目标语意象完全吻合”“源语意象在目标语中完全缺失”“源语意象在目标语中基本吻合”和“源语意象在目标语中几乎不吻合”的四种情形。王寅(2007)提出了认知翻译观: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的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认知翻译观以作者、译者和读者等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努力实现文本阅读、源语理解和目标语转换等多种现实体验的统一,从而达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王寅的认知翻译观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CL核心原则与翻译创造性、范畴话与词语对等、突显原则和原型理论、隐喻转喻、参照点和翻译的构式单位观等。徐峰(2013)认为始发域和目标域隐喻的本质是抽象的,翻译中可以看作一种虚拟性假设,隐喻的基本要素包括始发域和目标域,前者较具体,后者较抽象。隐喻概念包括了外部环境、精神状态、社会活动等等,即所谓的“现象逻辑层次”。隐喻是从始发域到目标域的实时化结构性映射。隐喻翻译策略包含喻体转换原文、隐喻扩展、补充寓意、直译喻体、增加释义等等。隐喻是借助甲事物去解释乙事物,两者相互传递意象和特征信息。隐喻翻译的基本途径将译者思维转换为原文喻体,传递原文隐喻意象。

文中的隐喻识别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满足源域到目标域的概念投射。第二,满足隐喻的三个条件,均含有本体、喻体和喻底(相似性)。不管是本体出现或喻体出现,还是或本体喻体均出现,抑或相似性出现或隐没。在人们的头脑这里都能找到简单事物和对比事物中的配对三要素,包括满足部分代整体和整体代部分的特征。第三,运用体验哲学和认知加工检测隐喻三要素匹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符合人的认知加工处理的就是隐喻。

本文将基于认知翻译观对《沁园春·雪》中的隐喻英译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六个译本,即赵甄陶译(1996)(简称赵译)、辜正坤译(2010)(简称辜译)、许渊冲译(2015)(简称许译)、Michael Bullock&Jerome Ch’en译(1965)(简称Bullock译)、Wills Barnstone译(1972)(简称Barnstone 译)和Hua-Ling Nieh Engle and Paul Engle译(1972)(简称Engle译)。

二、《沁园春·雪》中隐喻的认知英译分析

《沁园春·雪》中的思想深度和厚度无一不体现在雄浑豪迈的诗词中,诗中隐喻表达鲜活生动、耐人寻味。

下面基于认知翻译观解析以下中外著名学者对该诗的英译。如第一句中,“山舞银蛇”意即山像舞动的银蛇,“原驰蜡象”指高原像奔跑的白色蜡象。这里把绵延的山比作舞动的银蛇,把白雪皑皑的高原比作奔跑的蜡象。辽阔的北方的景象活灵活现,静态化动态,画面感极强。山和高原属于自然景观,蛇与大象均属动物世界,为何处于两种不同的域的事物能做对比?基于人们共有的认知,人们不难想象:山和高原的绵延如同蛇的舞动弯曲一样、白雪覆盖广袤的高原就像蜡白色的大象奔跑的场面,气势庞大。第一个隐喻的本体“山”都译成mountain,而第二个隐喻的本体“高原”有三个译法“highland,plateaus,hills ”。据牛津字典,三者都指代高原,“highland”指高原的、山区的,“plateaus”指高原、高海拔的;“hill”指山丘。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是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认知主体在“体验”的基础上对客观现实的进行“认知加工”。世界、认知和语言构成了新的语义三角。人们认知世界,创造语言来描述世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看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这一背景让在人们的头脑里构成了白雪覆盖群山连绵的辽阔广袤的北国风光。因此人们不难体验和感知诗中的“山”和“原”的高与绵延。Bullock和Barnstone译中的“hill”显然就不合适了。喻体“银蛇”有两种译法,“silver snakes”和“silver serpents”。snake和serpent意义相当,后者尤指代大蛇。“蜡象”一词区别体现在“蜡”字上,译成wax,waxy,waxen,wax-white。四个单词中waxen和wax-white突出雪的光滑和苍白这一特色,符合人们对白雪覆盖的高山的体验和认知,隐喻的相似性更能突显。另外,舞动和奔驰特性将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进一步凸显。因此翻译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特点,选词要有一定考究。六个译本中“舞”都选用了“dance”,拟人化色彩,用词贴切而生动。对于“驰”的翻译各有不同。选词用bounce,advance,race,run,gallop和plod。之所以选词差异性较大,是因为译者们首先要照顾到诗词翻译中的韵律,以达到押韵的目的。就人们的认知理解来说,大象的奔跑势必很壮观,能很好地反映原作的意境。“race”表示追逐之意,那种高原的绵延以及动态感表现得淋漓尽致。“bounce”意即跳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景色充满生机的样子;“advance”表示前进,能较好地反映出作者看到祖国大好河山的憧憬之情。中国译者更偏向于动作的外在和内涵完美结合的表达。但放在整个的认知背景下,被凸显的是高原这一本体和大象这一喻体,目的语的读者有点难以理解。在动物世界中动物的奔跑(run)或飞奔(gallop)更符合西方人的认知。但和主语hill搭配,并没有有效彰显诗词意境,让人体会不到毛主席目睹大好的北国风光的豪迈之情。至于Bullock译成plod,即艰难行进,语义上偏差很大,且不说和hill主语不搭,隐喻荡然无存,意境美更已散失殆尽。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此句的意思是待到天晴时,看到太阳照射出的红色光焰与冰雪放出的白色光影交相辉映,北国景象显得格外艳丽多姿。句中的“红装素裹”是部分代整体的隐转喻,可以说就是喻体,喻指北国就如同穿上了红色的衣服和裹着白色的披风一样。此句的喻体和相似性出现,本体呈隐性。译本中,本体大都用“land”一词表述出来了,并都把红装素裹紧跟其后,译为“adorned in red and white”,“clad in white and red”,或直接“in red and white”。让读者对晴天这一背景下突显的妖娆的北国风光跃然纸上。Bullock用了代词“them”指代前面描绘的北国风光,起到语篇的衔接的作用,但表述不直白。Barnstone用“planet”一词选取并不是从作者的视角出发,用得有些夸张,带距离感,且用“tease”接续带有一丝诙谐的口吻。许译为“the fair bask in sparkling sunshine”将生成隐喻的外部推动因素“sunshine”表述出来,让目的与读者更能领会这一美妙画面,fair bask也带有艺术的美感,让人产生通感,折射了诗词的艺术性。相似性“妖娆”在英文表述中也大体用了一致的表达,“enchanting”使用率最高。辜译并没有再现相似性,用了“beautiful”和“adorned”有一定程度上表述语义,但不强烈,达不到中文诗词的表达效果。Bullock用的“added elegance”有其美感,让人会联想到优雅的女子模样,但与妖娆的姿态还是有差异的。Engle译采用了增词译法,但画蛇添足,flirting表达出来,就略显轻浮了,偏离了毛泽东欲意表达的迷人的壮观景色。认知翻译观强调认知主体的多重互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意指江山如此美丽,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句中的江山借喻祖国,采用部分代整体,祖国疆土用最具表征的江河和高山代替,更形象生动。国内译者对江山的理解认知显而易见,江山已带有其隐喻意义,指代国土、疆土、领地等。赵译和辜译都采用了“land”,许译直抒胸臆,直接用了“motherland”。而国外三位译者都用了“mountains and rivers”,说明这一隐喻西方学者并没有体验,在认知加工时依然采用其本身的理解,直译了出来,对原诗表达的意义就模糊化了。第二个隐喻表达“折腰”,喻指侍候、操劳、奔波,其相似性为俯首辛勤劳作或竞相争夺。隐喻表达形象生动。保留“折腰”这一本体的有辜译、Barnstone和Engle,分别采用in homage bowed、bow、in bowing humbly,同时用homage和humbly表达了深切的敬意或谦卑之情。将喻体表达出来的有三种方式,强烈表达热爱的有赵译和Bullock译,他们采用褒义词love和admire,具体且直接表述热爱加责任的有许译。许老将它译为“to pay their duty”,表明争夺江山、守卫疆土是英雄们应尽的职责。Barnstone和Engle则采用“compete”一词,和中文的“竞”不谋而合、直截了当,符合西方人的认知方式。国内译者采用喻体保留,本体省略,可能担认为这样的隐喻认知生成更容易让目的语读者接受。而“bow”和“compete” 都采用表明这一隐喻的喻体和本体合理配对,在中西方译者心中有一样的心智建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句诗的意思是号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只懂得骑射的技艺,只不过是擅长武艺罢了。此句有两处隐喻。一是把成吉思汗比作一代天骄,意指有卓越功绩的人,相似性亦在于此。二是弯弓射大雕这一具体的事物喻指出众的武艺,具体代抽象。这是中国人都熟悉的历史人物。这里是為突显下文,古今对比,借此称颂无产阶级大众。国内译者在认知理解上是一致的,在三种英译文中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了Genghis Khan、proud son of Heaven。只是出现的顺序有所颠倒,本体和喻体突显有差异罢了,也有时是为诗词押韵的需要。但“一代”的译文“for a time”,“for a day”表述出来更显内容的准确。翻译成son of heaven和中文表述“天子骄子”一致,但三位国外译者一位用了泛指man,一位用了child(上帝的孩子),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理解方式。除了Bullock译,其余两位译本都将喻体和本体翻译出来了,Barnstone译favored by heaven表明是上天都眷顾偏好的人,Engle译似乎语义更强烈。六个译本种将相似性表达的只有Bullock 和Engle,他们分别用了prodigious、tough,对成吉思汗作了描述。但前者表示数量巨大或体积庞大,似乎用来形容成吉思汗不妥;后者表示能吃苦耐劳、不易击败或伤害的,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成吉思汗的性格,但并不能突显其卓绝成就。第二个隐喻,弯弓射大雕,译者们都将这一本体翻译出来。基本上都使用了“shoot the eagle by bending or pulling the bow”。喻体“出众的武艺”都未出现,呈隐性,除了赵译中的“good at”有所涉及。“雕”在人们的体验中,属于那种巨大、强硬、飞行迅速的鸟,因此在鸟的范畴中,eagle的语义符合以上三个语义,而hawk只符合后面两和语义,采用隐喻的语义分析法,eagle表述更确切。赵译中dart的认知意象是指小的镖,这和人的认知理解的弓箭出入较大,此处译文欠妥。

最后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要表达的意思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都成为了过去,称得上杰出的英雄人物且看当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对于风流人物的理解,要放在下阕中去领会,但单从字面意思就很容易误译。基于图形背景理论,下阕中前面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结合构成了大的背景,这些都是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们都已经成为了过往,最后突显的是指当今的有杰出贡献的人。因此不难将风流人物翻译成great men、heroes。赵译用了“truly brilliant worthy man”还原汉译为“真正的杰出的值得尊敬的人”,把毛泽东诗词要表达的深刻寓意显性表达出来,但略显冗赘,且值得尊敬和做出的巨大成就语义上还是有差别的。Bullock译men of vision(有远见的人)只是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一个特征,不太贴切、全面,Barnstone译的men of feeling太笼统,让人产生模糊的理解。该隐喻的本体无产阶级及其革命家都没有表述出来,其相似性(做出杰出贡献)在喻体hero一词中已有所涵盖。在诗词隐喻翻译中,为符合诗歌体裁,尽量与原诗的字数匹配,做到语言精练,有时选用喻体和相似性叠加的词汇不失为上策。

三、结论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借景抒情的一首典型代表作,将祖国的大好河山与中国的美好前景,历史伟大人物和无产阶级劳苦大众联系起来阐释。引典设喻,情怀奇趣并蓄。本文对隐喻的识别作了简要概述。对比了《沁园春·雪》的六种译本,总结了隐喻的翻译策略:首先识别隐喻及其构成,尽量找出对应的喻体、本体和相似性,突显原义和作者的目的,最真实地再现原意,其次为符合诗歌体裁,可以考虑顺序的调整,也可以选用喻体和相似性叠加的词汇。在大时代背景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和革命精神是时代需求,意义重大。处理好诗词中的隐喻翻译,能有效促进于文学作品的外宣。

参考文献:

[1]胡壮麟.隐喻翻译的方法与理论[J].当代修辞学,2019,(04):1-9.

[2]李正栓,张丹.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译者行为研究[J].外语教学,2021,(03):83-87.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徐峰.从认知翻译观解读《美丽中国》字幕翻译[J].语文学刊,2013,(03):74-75,104.

[5]张焕新,于瑛楠.《沁园春·雪》两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学分析[J].国际公共关系,2020,(03):278-281.

作者简介:

郭滨,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认知翻译。

李洁,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沁园春隐喻
沁园春·赞中原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朝送暖
一滴水里的隐喻
沁园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