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2016-03-07兰铁成
兰铁成
1936年2月,毛泽东在艰苦的岁月中,创作了《沁园春·雪》,为十年后1945年“国共和谈”,“共商国是”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伏笔。古今多少往事在重演着“楚汉”相争,这就是一位诗人指点江山的力作。
纵观古今诗词歌赋,浩如烟海,银河繁星,能够深深印在我心灵深处的诗篇,唯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那美妙的诗句霸气十足,王者之风,无限风光,富有哲理的历史人物在韵律中更有魅力所在。诗魂与大自然,总能唤起我们对江山如此多娇的向往,赏银装素裹,观万山红遍,灵性自然,骤起心潮烈烈风。写不尽的诗篇、描不完的风景这边独好,千古名句,从诗经中的国风到离骚,再到唐诗宋词、唱不完的元曲等,自然汇聚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里。诗词歌赋浩瀚无际,滋养着华夏儿女和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历代文人墨客不知创作了多少激情的篇章,无数诗人和帝王将相传承下来的绝句名篇,问君何处寻;指点江山,今朝风流人物,还数诗人毛泽东。
回望昔日,那红色的记忆在我们几代人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信仰。苦难的历程,烽火连天的解放岁月,新中国的建设,毛泽东的诗词始终萦绕在我们中间。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不知感染着多少中华儿女,他(她)们念着“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豪言壮语,奔向四方,保卫祖国,追求着知识青年的理想。那个时代印证了江山稳固、人民幸福,“试看天下谁能敌”,这就是国风诗词的魅力所在。记得我在朗读毛泽东诗词的时候,正值十年“文革”期间,诗词的韵律穿越了红色的年代,传遍了大江南北。我们倒背如流的领袖箴言,成为了那个年代生活学习的主旋律。虽不懂其意,也略知一点伟人的风采,我们敬仰的毛主席和他的诗词永远留在心灵深处,回味无穷。光阴流逝,一晃五十年过去了,我还能熟读毛泽东的诗词,并且理解诗词的内涵。往事钩沉,木心回本,仿佛还在长空雁叫声中,年年岁岁,岁岁年年,自然融进了我的思想。抹不掉的记忆伴随着我,感染着我。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美丽霸气的千古诗篇,更不愧是共和国奠基伟人的宏篇力作。它像一幅水墨淋漓的山水画,从朝曦的江山多娇、峰峦叠嶂,到广袤大江南北的自然景观,都浓缩在了不朽的诗篇里。字里行间,引经据典,先是赞美江山,同时又融进了政治家见仁见智的思想内涵;回想不绝的政治智慧,自然蕴藏在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之中。诗人毛泽东,将气势恢宏的艺术形式传播于古老的华夏大地,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艰苦岁月下挥就的墨迹,是精神,是理想的足迹,那“山舞银蛇”的诗句,其意固有将毛泽东的理想目的运筹于大美自然之中,隐去真龙之意,是否又流露一种谶语意味呢?或有昭然启示?或者是仁者政治智慧的隐约角逐呢?不得而知。种种想象的空间总是神奇,且离不开思想与实践的积累,源于高超的政治和军事智慧。毛泽东的智慧并非常人所能体会,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咫尺周旋,逶迤途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一切智慧,游刃有余。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的福星毛泽东,他老人家说“自己属小龙”,小龙,蛇也。他是不是把自己的属相巧妙运用在远大抱负的诗词里?似乎有银蛇趋势于山间之舞,银蛇隐含着“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秘境,我们探寻墨迹里的故事,只能在《沁园春·雪》找出理想的答案……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毛泽东创作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地点在陕北,时间是1936年2月,历史背景是北上抗日的艰苦岁月,诗词并没有见于当时的报刊媒体,不为人知。十年后,国共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组成联合政府。毛泽东为了人民的利益,以博大的胸怀和胆识,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从延安飞往重庆赴这场“鸿门宴”,凭借政治家的智慧和高超的军事才能,进行了十几天的艰难谈判。外在松弛的毛泽东,稳坐泰山的诗人,乡音无改,谈笑间扫鸿儒。在重庆期间,民主爱国人士柳亚子受毛泽东人格魅力的影响,赠诗作给毛泽东,以诗言志,以诗会友,别有一番情趣。诗为心声,自然沟通了诗人与毛泽东之间的情感,心灵互动,肝胆相照,文人秀才一张纸,诗人毛泽东以他的狂草书法,书写了《沁园春·雪》回赠柳亚子先生和郭沫若,两位诗人铭记于心。面对一行行气韵贯通的诗篇,狂草里的墨迹蕴含着巨大的动力,柳亚子从那抒情浪漫的诗行中感受到了一种希望,激动不已,发觉这是一篇缜密的力作。于是,1945年11月14日,《沁园春·雪》公开发表于重庆《新民报·晚刊》,轰动山城。诗的影响不亚于一颗重磅炸弹,谈诗色变,真的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诗言志,成了“风闻言事”,国统区人民的话语权开禁了。中国命运的走向标志着民意不可违,天意使然。诗篇同样震动蒋介石,震动国民党中央政府,他也无所适从,召集陈布雷等重量级文人,撰写诗文进行反驳,几位迂腐文人的力作在毛泽东大气磅礴的诗句冲击下,无地自容。那无病呻吟的诗文,怎能与霸气十足的诗篇相比。毛泽东的诗篇显示了一位政治家的智慧和远见卓识,风闻谈笑天下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胜过千军万马的厮杀,回荡声征服了今朝所有的炎黄子孙——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
《沁园春·雪》在整体构思上承载着伟人的理想信念,以其深厚的历史和艺术感染力贯穿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博大的气魄,蕴含着高超的政治智慧,浓缩世间万物,是国史、美学、哲学、艺术、政治、军事等因素最高境界的诠释。随心所欲的发挥,是诗人的审美情致和诗词韵律游刃有余的诗词艺术表现,在形式内容上突破了古人的诗词格律,独具艺术特色,通篇诗句蕴藏着剑气箫心,所向披靡,传颂大江南北,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品,同样也是政治领域里的艺术珍品。
那么我们再探寻《沁园春·雪》的创作,诗人以自然为题材,引申到理想的信念。先是生动具体客观地描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华夏大地在万里雪飘的意境气氛笼罩下,冬日腊月中奔腾咆哮的黄河“顿失滔滔”,母亲河失去往日的一泄千里,瞬间凝固,似乎有隐喻之意。人民在养精蓄锐,“待到山花烂漫时”,才会让诗人笔端之下达到“分外妖娆”的浓墨重彩。全篇诗词气韵贯通,诗韵意境交织着霸气,又自然流露出诗人深厚传统的文化积累,厚积薄发,理想信念随着景观物象一并抒发出来,哲理的艺术形象变为潜在的能量,含蓄而从容。伟人的理想信念是不可能回避的,审时度势,丝毫没有一点屈服之意。诗人的个性,毛泽东的风格,等待的是智慧的较量。谙熟典故的中正先生,读了那首《沁园春·雪》,历史的皇帝英雄文采风骚、弯弓不过而已,他心知肚明,内心的感受如何?又能怎样?“问君能有几多愁”,他的感受也就不言而喻了。在重庆的短暂期间,手不释卷的诗人闲适自得,悠然等待山雨欲来时,毛蒋闲庭中相遇,礼节性的问候,各自手持《资治通鉴》,究竟谁主沉浮?未来的雌雄天意不可为之。历史性的瞬间永远定格在这里,又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演绎着。
诗词里的片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美丽自然景观的雪飘中凝固,喻意一种联想的空间,“银蛇”、“蜡象”是艺术形象上的夸张表现,在绘画色彩上呈现出了一种白色,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创作上的构思和想象。诗句原版是“原驰腊象”,“原”字的本意是指秦晋高原。最早的“腊“字指冬天,农历十二月称腊,出自早年的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毛泽东主席题字的《诗刊》主编、大诗人臧克家想重新发表《沁园春·雪》,在他校稿时,无意间在诗词里发现“腊”字,感觉涵义不够深,毕竟是开国伟人的作品,慎重起见,他反复思考,本着善意和胆识,建议毛泽东主席将原有的“腊”字改为“蜡”,更有深刻的涵义,而毛泽东非常谦虚并接受了诗人臧克家的建议,“一字之师”成了诗坛上的佳话。在学问上,毛泽东的人品的确值得我们称赞,对自己的诗作他是认真的,虚心的。原意的“腊”变成了现在的“蜡”字,自然象征着美好的江山铸成“蜡像”一样的艺术品,屹立在世界东方,永久、固定。
再看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诗句是那样的耐人寻味,又是那样的富有哲理,我们沿着诗人的诗道,探寻一个伟人的理想境界是一位真正政治家的智慧和策略。品读诗意,美丽的江山让人感觉其句似乎与政治无关,两句诗句中出现了三个关键词:“娇”,“英雄”,“折腰”。“娇”指美丽可爱,柔嫩娇娆,美丽女子等。“英雄”是这里提到的历史英雄人物,英勇争夺天下和统治天下的行为之人。诗人所提到的“折腰”,包含着一种政治智慧,也是争夺之意,绝不是弯腰行礼和屈身之意。“惜”,爱惜历史光阴中争夺江山的几位人物,江山依旧在,今朝更使增色,这种智慧的表达,完全是诗道无界的体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超越了诗词以外的空间。只有五百年必有王者之兴的伟人,才能在艰苦的激情岁月中,抒发出千古不朽的诗篇绝句。气韵贯通的诗篇里,读者感叹着诗人毛泽东的才华横溢。诗人和伟人交织在诗魂里,让我们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依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句的色彩是谜一般的意境,自然留下了一个非常丰富的想象空间,猜不透,似乎又流露出我们知道的涵义。怎样去理解诗人在重庆自抄十年前的《沁园春·雪》的心情?为什么要选这一首?诗词里蕴含自然景观与政治倾向:试与蒋氏比高低,争夺天下的欲望,人民与毛泽东,诗人和人民之间的和谐,领袖风采,人民的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毛泽东深知此道之奥秘……想象的空间,似与不似,两者皆有,在艺术和现实中已经达到了“天机不可泄露”的境地,真的会促动读者去联想,去演绎诗人说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指人民。相反,蒋介石从诗行中看出了霸王之气,而毛泽东就是风流人物,在争天下的诗人。谦虚也好,争强好胜的信念也罢,都含而不露贯通在诗词之中。五千年的历史,劳苦大众的企盼,人民当家做主,试看天下谁能敌,惟我今朝的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人和人民,去推翻一个旧社会,风流人物和人民一道迎来了新中国。毛泽东的政治智慧,那永恒的诗魂,依然会轮回到我们的精神世界。诗人已乘黄鹤去,他留下的诗篇和人格魅力,今朝又回到人间,让我们再品绝句佳篇里的思想。探不尽的诗道无疆,韵律中的智慧成了我们的思念。抹不去的丰功伟业,一代伟人的风骚化作红色的记忆,是诗魂魅力所在。那江山如画,还会引来“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99年冬初稿于松花江南岸
2015年秋修改于北京玉泉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