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隋唐洛阳城的建设及园林文化
2023-10-27闫兆海
闫兆海
【摘要】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洛阳曾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都城,其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其成为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以及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在地理位置上,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地跨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洛、 瀍、涧、黄五水绕城,四通八达,物资供给方便;在军事上,洛阳雄踞中原,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文化上,洛阳乃四方交融之区。洛阳曾长期作为隋唐的都城,其园林文化也随之进入了全盛时期,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大放异彩,洛阳的园林史基本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缩影。
【关键词】隋唐;洛阳城;園林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12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41
古洛阳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以东约15公里。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从孟津北渡黄河讨伐商纣王,并在灭商后建立了周王朝。建国初期根基不稳,起家丰镐之地又偏西北,武王时期便周朝就一直谋划迁都洛阳。克殷三年后(约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成王继位,迁宅于成周(洛邑)。古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洛阳位于雒水之北,古称雒阳,两汉亦称,曹魏以后,因为五行学说,曹丕又把“雒阳”改称为“洛阳”。
洛阳城形制,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约合汉代九里,东西约合汉代的六里,故又有“九六城”之说。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厚约14-25米。东、西、北三面城墙遗迹尚存,南面城墙因洛河改道而被冲毁,但仍可恢复其原貌。城墙总长约合汉代的三十一里。全城共有12个城门,东面有三门,自北而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望京门(又称为旄门);西面三门,自北而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广阳门;南面四门,自西而东依次为津门、小苑门、平城门、开阳门;北面二门,自东而西依次为谷门、夏门。城内主要大街,都通自城门。大街互相交叉,分隔成24段,这可能便是文献所说的“洛阳二十四街”。根据钻探,大街的宽度约20-40米。每条大街都分成三股,唯公卿、尚书等大臣行中道,一般行人皆行左右。①
一、隋唐时期的洛阳城
在历时16年之久的西晋“八王之乱”中,洛阳城在战火中毁于一旦。公元494年北魏征服中原后遂统一中国北方。及至孝文帝时期,北魏进行了深刻的改革以发展经济促进民族融合,迁都洛阳便是其改革中重要一项。所以隋唐时期洛阳城的规划不可避免地受到北魏时期的影响。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高宗李治即位,自公元657年(永徽六年)起便以洛阳为东都处理日常的军国大事,唐王朝实际的都城已从长安迁移至洛阳。唐玄宗在位期间,曾有10年的时间将洛阳作为首都,至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地位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洛阳城又一次在战火中遭到破坏。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对洛阳城市规划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两京新记》作为一部反映唐代洛阳城建造及发展变革的重要著作,对我们了解和研究隋唐洛阳城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对洛阳在隋唐时期的变化发展曾有这样的记载:“东京俗曰洛阳城。隋大业元年自故都移于今所。其地本周之王城,自周敬王、后汉,并居于今之故都。至仁寿四年,隋文帝于此营建。初谓之东京,有诣阙言事者,称一帝二京,事非稽古。乃改为东都。后为王充所据,充平,改为洛州总管府。寻又置陕东大行台。武德九年,复为洛州都督府。贞观六年,改东都旧宫为洛阳宫。明庆元年,复为东都。武太后号为神都,神龙元年复旧。又改为河南府。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然其地北据山麓,南望天阙,水木滋茂。川原形胜,自古都邑莫有比也”。自隋炀帝始,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便将洛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放至和长安等量齐观的高度。及至唐代,洛阳的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沿洛河而建,交通便利,四方通衢,俨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重地。
二、隋唐洛阳城市功能
洛阳都城的规划除了城墙、城门、主要街道外,还有武库和太仓。武库即储存兵器甲仗的仓库,太仓即古代存储粮食谷物的大仓。城市的防卫核心区域被布置在周边的高地上。同时,道观、寺庙以及私家园林等人口密度较低的建筑也被规划于此。此外,将人口密度较高的市集和住宅与宫城之间设计出一段间隔,以保证起到“内乱不兴,外功可守”的最佳效果。《史记·留侯世家》曾有记载: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虽然有此弊端,但洛阳仍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收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青睐,并将其作为都城的重要选择。可也正因如此,使得洛阳每每在王朝更替、战火纷争的年月里成为难以避免的刀兵之地,以至于有“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之说。
唐朝的统治阶级也十分重视都城的防御性能。据记载:“(乾元观)其地在皇城南长兴里,初创是宅,重价募天下巧工营缮屋宇,宏丽冠绝当时,璘临终献之。”而“代宗以其当王城,形胜之地,墙宇新洁,遂命为观,以追远之福,上资肃宗,加乾元观之名。” ②由于泾原节度使马璘的宅邸靠近皇城的“形胜之地”,唐代宗遂将其“变宅为观”,深刻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对于都城防御性能的关注和重视。
隋唐洛阳城雄伟的气势,细腻的布局以及严谨的规划,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的高峰。城中主要宫殿是南北两宫,两宫相距较近,之间有“复道”相连。《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帝置酒洛阳南宫。”《汉书·王莽传》记载:“地黄三年,司徒王寻将十万屯洛阳,镇南宫。”此后南宫的规模不断扩大,于建武十四年(38年)在南宫建成了最大的前殿。从勘探的结果来看,宫城皇城位于全城西北方向,地势较高,便于防御。隋唐洛阳城的建设也确是以军事防御为其主要功能和目的。为了保护宫城的安全,市场和居民生活的里坊被放在了宫城的外围并以高高的城墙相隔。而里坊制度的出现和发展也带有浓厚的军事管制性质。为了便于对居民区进行控制,里坊之间也以高大的围墙相隔。这种严格的里坊制度统一构成了隋唐洛阳城宽敞气派的大道和高耸入云的坊墙这样雄奇的景观。
隋唐统治者对于城市防御体系如此重视的原因,仍在于巩固其统治,而与此相对应的城市防御理念也不过是维护专制统治权力的一种延伸。首先,从文字本身出发,“城”便具有守卫职责。《墨子·七患》中指出“城者,所以自守也”。其次,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是古代王朝宗庙社稷供奉的场所,都城的存在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其一旦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隋唐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政治经济稳定发展,城市原有的军事防御功能开始向经济上转移。在唐代前期,虽然洛阳城的面积较之长安城为小,但是在市场的设置上却要比长安城要多,这体现了洛阳城在经济和交通上重要的地位。北市、南市、西市的设立和发展是在隋朝规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增加门市的数量以及扩大市场的面积,极大程度上达到了便民生活的效果。据元《河南志》卷一记载,“周十一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甍宇齐平,遥望如一。榆柳交荫,通渠相注,市四壁有四百余店,重楼延阁,互相临映,招致商旅,珍奇山积。”从中不难看出当时洛阳城一派繁华的经济活动景象。
唐人白行简所撰传奇《李娃传》中有这样的描写:“自毗陵发,月余抵长安,居于布政里。尝游东市还,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 ③《李娃传》在情节结构上颇具特色。作者白行简为诗人白居易的弟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行简本善文笔,李娃事又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许多场景展示了唐代都市丰富生动的社会生活场面乃至民俗风情画面,与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仅次于长安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的城市地位极其高超,远超同时期世界上其他的城市。隋唐两代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政策,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隋唐时期百姓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更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借此获得了实利。
三、隋唐洛阳城市园林
北宋文学家李格非曾在《洛阳名园记》中写道:“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大概意思是说洛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洛阳城的兴衰,就代表天下治乱;洛阳城馆第园林的繁盛或毁灭,就是洛阳兴旺或衰败的征兆。
洛阳长期作为中国古代都城,园林也在这里起源、发展和兴盛,洛阳的园林史基本是中国古典园林史的缩影。洛阳古代园林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一是夏朝、商朝、周朝三代起源期,二是汉代发展期,三是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四是隋唐时期发展鼎盛期,五是元明清转型期。洛阳园林发展初期较崇尚自然空间,规模宏大;发展期时出现了私家园林;转折期时,园林的修建由初期的宏大、自然开始向人工的精细雕琢转化;隋唐鼎盛时期,大型郊野皇家园林与城内外私家园林星罗棋布,无论是从造园技艺还是园艺技术等均达到了成熟阶段,“洛阳牡丹甲天下” 即兴于此期。明清时期是古代园林创作的高峰期,但是因洛阳城已失去京都地位,作为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和私家园林的典范“沧浪亭”“拙政园”等,均不在洛阳。
洛阳的唐代行宫和离宫御苑是洛阳皇家园林的代表性建筑,其中上阳宫和西苑是园林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洛阳城宫城在隋代又名为紫微城,唐贞观六年(632年),号为洛阳宫,武后光宅元年(684年),号太初宫,为唐代东都宫城。上阳宫,始建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在隋代十六苑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位于唐神都洛阳西北侧的洛水高岸,因地处紫微城以西,故亦称西宫。其特点:建筑密度较大,以殿宇为主,园林为辅。西苑位于洛阳城西,是隋唐时期洛阳皇家园林的代表,自隋大业元年起开始修建,与洛阳城的建造和发展相辅相成。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特大型皇家园林,西苑在唐初被称为东都苑,至武后时又更名为神都苑。其在总体布局上大体沿袭自汉代以来的“一尺三山”的模式。园林内以人工山水园为主,围绕着人工开凿的水域“北海”而建造。“北海”水域面积宽广,周长十余里,水中筑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人工岛屿。据《隋书》记载:“西苑周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高百余尺,台观殿阁,罗塔山上。海北有渠,萦纡注海,缘渠作十六院,门皆临渠,穷极华丽”。园内包括山水、亭台、楼阁、植物在内的风景皆按既定的规划进行,气势磅礴,工程量极其浩大。这样充满皇家气派的设计和规划充分体现了隋唐时期雄伟繁华、兼蓄包容的精神,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建设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洛阳城内的私家园林则重视水景的设计与分布,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们独特的审美和情操。设计以秀丽和清雅两种风格为主。前者如宰相牛僧孺的归仁里宅邸,后者则在唐代诗人璀璨绚丽的诗文中最为常见。中国园林艺术的最终和最高目的是为了追求自然精神境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四、结语
洛阳城的营造自夏商时起而延续至今,无论是在汉魏、隋唐时期作为都城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盛世气象,还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作为陪都和府城时期精细周密的城市规划,都使洛阳城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典型范本。隋唐洛阳城的建设与规划更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伟大创造,其以“敬天法人”的规划理念作为主导思想,区别于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都城与城市,形成了自身独有的风格,至今仍对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及借鉴意义。洛阳周边丰富的山水资源深刻地影响了洛阳城的建设与规划,成了古代城市选址、布局的一大重要依据。“天下事有成于天者,有成于人者,造化之图畴启于天矣,而画演必由于人,山川之流峙成于地矣,而疏凿必由于人,谁谓天地之毓秀,不赖人工之辅助哉?”隋唐洛阳城的建设以及其中丰富多彩的各式园林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造就了天、地、神、人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这样的自然观念和建筑艺术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影响全面而深刻,不仅仅营造出城市傍山依水的优美景象,同时也在这山山水水之间呈现出集恢宏大气与秀美灵动于一体的盛世景象,对于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的我们仍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冉万里:《汉唐考古学讲稿》,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②宋敏求:《长安志》卷 7《右外郭城》,《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290号,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169页。
③白行简:《李娃传》,《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9页。
参考文献:
[1]韦述,杜宝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72.
[2]墨翟著,李小龙译注.墨子(卷1)·七患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7:32.
[3]白行简.李娃传[A]//史仲文主编.中国文言小说百部经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3969.
[4](宋)李恪非.洛阳名园记[A]//(清)吴楚材,吴调侯选注.施适校点.古文观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5]冉万里.汉唐考古学讲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