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2:水之道》镜头隐喻中的三个思想维度
2023-10-27张兴叶佑天
张兴 叶佑天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阿凡达2:水之道》中镜头隐喻叙事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通过分析与探讨《阿凡达2:水之道》中影视镜头的建构角色自我身份、追问家庭亲情、深思环境发展等隐喻表达的文化内涵,确证了影视镜头叙事隐喻在改变社会文化中的作用。本文对《阿凡达2:水之道》进行整体剖析,试图提高观众对电影镜头叙事中隐喻文化内涵的理解,同时也为影视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隐喻;文化内涵;身份构建;家庭关系;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7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 年湖北美术学院校级项目“传统造物与艺术思想对当下动画创作的文化观照”(编号:2020XJ
12)阶段性成果;亦系2015年湖北美术学院校级项目“动画专业自主提升”(编号:201501)阶段性共享成果。
《阿凡达2:水之道》是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科幻电影,讲述了前一部电影中的主角杰克·萨利在潘多拉星球与当地首领女儿妮特丽成立家庭之后,继续与来自地球的掠夺者进行殊死斗争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该片中镜头叙事的隐喻文化表达,以此探讨影视镜头叙事隐喻在改变社会文化的诸多作用,衍射出基于身份认同、叙事家庭教育、生态主义等原理的认知。正如意大利著名文艺理论家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有关“电影靠隐喻而生存”[1]这样的表述,就在《阿凡达2:水之道》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本文将通过三个分析点来进行阐释。
一、隐喻中自我身份的建构
在影视表达中,运用镜头语言来确认自我身份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通过影视及动画中的镜头隐喻手法,不仅可以丰满影片中人物各自的艺术形象,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引发观众的思考,让观众能够在影片中寻找到现实中自己的影子,这种建构方式能极好地让受众与角色共情。
(一)镜头隐喻中权力变化导致角色身份建构的转变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开创者爱德华·W·萨义德认为:“人类身份不是自然形成的,稳定不变的,而是人为建构的,有时甚至是凭空生造的。”[2]由此可见,影视中的角色身份往往根据剧中获得权力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就如《阿凡达2:水之道》中前半段有这样一组镜头:镜头中的主角首先在一个平视角度的全景镜头中,在众人的环绕下将一个婴儿托举在手中,这种镜头调度隐喻了主角此时是拥有较高权利的当地领导人身份;但当人类掠夺者再次入侵,面对敌众我寡的态势,镜头上又以主角在众人注视下走出画面,此时的镜头隐喻了其放弃领导人的身份而转为流浪者带领家族逃离。这种镜头的运用正是源于角色身份的建构所发生了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又是源于角色拥有的权力发生了变化。另外,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在《阿凡达2:水之道》后半段也有这样一组镜头:环绕着近景与特写镜头下主角与收留他的“水之族”部落领导人的握手,这种镜头则是隐喻了角色再次带领当地人民,重新粉碎人类破坏掠夺的阴谋而获得了在当地立足的权利,这种表现方式明显是为影片最后重新构建角色的英雄身份而做出的铺垫。
通过上述前后两组镜头的对比分析,不难发现在《阿凡达2:水之道》之中对于角色身份的构建,既来自殖民者对被压迫民族的文化入侵和压制,也源于被压迫民族对殖民文化的斗争与反抗,其实质是影视中角色权力的分配导致受众视觉及心理上产生的结果。在影视中,角色的身份是在特定的环境或语境中建构生成的,其边缘群体的文化身份要想被认同,就必然通过奋斗与挑战上层结构才能够达到身份的提升,而影视中往往会结合隐喻镜头的使用,匹配叙事上的表达,使得边缘群体身份被解构,并在受众心中建立起新的认知,从而完成身份建构的转变。
(二)镜头隐喻中“他者”视野的参与导致角色身份建构的转变
拉康在他的镜像理论中阐述:“‘自我’是在由无意识决定的新的主体布局中根据‘他者’而构成的,自我其实就是伪自我,他者就是自我的缺失。”[3]拉康的表述实际很清楚地在说明:在人类的认知感受中,无论在影视还是现实的生活中,一种角色的认同,是多种视野认定的结果,那么“他者”的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阿凡達2:水之道》有这样一组镜头:其中描述了在人类遗孤“蜘蛛”的儿童时期,他与纳威星孩子在一起嬉戏玩耍,此时的“蜘蛛”在自己的认知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纳威星孩子之间的不同,“蜘蛛”甚至在追逐游戏中拽起了纳威星孩子的尾巴,这种“出格”的举动也证明了他们间关系的亲密。随着“蜘蛛”年纪的成长、经历的增多,周围的纳威星孩子也学着“蜘蛛”的装扮与动作,说着“蜘蛛”所说的人类语言,并使用着人类的武器,这正是双方以“他者”视野进行新身份构建的具体表达。
另外,在镜头中,也有“蜘蛛”对外星养父与人类生父态度上的差异化表达,对于外星养父,镜头描述了养父与他拥抱在一起的场面,表现出了父子之间的亲情。但对于人类生父的外星克隆体,为了表达“蜘蛛”与生父因在人类掠夺者思想上的差异所造成的不和,导演则用隐喻镜头进行精心的摄制,从而使得角色在“他者”视野参与之后发生了身份转变并被受众认同。
值得关注的是,影片中“蜘蛛”最终在内心中认同了自己是人类在外星的遗孤的身份,最后在燃烧的飞船即将爆炸的时候,“蜘蛛”毅然将生父的外星克隆体救出险境的画面,这类镜头的隐喻运用正是要表达他接受了人类生父对自己的亲情。
通过对上述镜头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类隐喻在影视中,角色身份的建构往往受制于“他者”视野,正是由于观众在观摩时不停通过“他者”视野的角度来理解剧情,从而获得影视沉浸性享受。
二、隐喻中家庭亲情的深思
影视的表达同样会运用镜头语言展现影片中不同家庭的成长历程。事实上,通过隐喻镜头的表达,也可以表现出角色在构建自身家庭过程中的内在思维与观念,从而让观众从不同视角去理解各类家庭亲情问题,以此达到影视育人之目的。
(一)镜头隐喻中家庭教育思维策略的思考
家庭教育是亲情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影视镜头中角色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大程度隐喻了家庭教育文化的思维策略。《说文解字》中写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4]不难看出,影视叙事中,镜头往往会呈现出角色家庭教育的方法是由于角色自身性格及观念所决定的场面,并诱导性展示出其子女在以后剧情中的行为与思考方式。
在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中展现了这样一组镜头:在一次与人类掠夺者的战斗之后,主角杰克没有因为他的儿子受了伤而关心他,反而却因儿子没有尽到巡逻的职责而责备他,此时主角妻子与主角对于如何教育子女展开了讨论,最终使主角改变了刚才冷漠的态度。同时,在一旁观察的祖母并没有参与对孩子教育的讨论,而是扮演了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这隐喻了一种以“夫妻”为核心的家庭教育结构,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影片中的主角杰克·萨利与其妻子的讨论中产生,在这种结构中,能够在讨论中及时修改对子女的教育策略,这样能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保证孩子能够拥有相对自由的个人空间,较易培养孩子未来独立生活的能力。而形成这种结构的内在因素正是源于主角杰克·萨利在被转化为纳威星人前作为人类存留的性格与观念。另外,影片开头部分展现了主角与他的孩子一起参与共同爱好的探险活动,向其孩子分享自身年轻时趣事的镜头,这隐喻了主角互动化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影片最后合力打败强敌做出了情理之中的铺垫。
通过上述镜头的表达,能够看出在《阿凡达2:水之道》中的家庭教育形式成为角色家庭亲情联系的桥梁,其黏合亲情的紧密程度取决于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行为,从而隐喻出教育观念以及角色固有的性格特点。观众在跟随剧情推进的同时,通过不停思考自身与角色在家庭教育观念的异同,从而在现实中构建起家庭教育的良好观念。
(二)镜头隐喻中“家庭本位”观念的重视
“家庭本位”是注重以家庭与亲情为核心的生活观念。“人的终极存在不在个体而在原初和真切的人际关系,也就是家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之中。人类的根本所在并非是社会性的,而是家庭性的”[5],《阿凡达2:水之道》镜头下面对各种危机的主角杰克并非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去力挽狂澜,而是通过自己和家人一起形成的合力,取得最终的胜利,以此体现了“家庭本位”观念在影视及现实中的重要性。
在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主角在得知人类追杀他的计划,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放弃了自己在部落领导人的身份与权利,毅然带领着自己的家庭从故乡“树之大陆”撤离到新的栖息地“水之大陆”,并说出“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家都是我们的堡垒”。这隐喻了主角在自身“家庭本位”的观念的引导下,获得了更高的智慧与勇气,从而能够冷静机智地去分析当前敌我实力,并做出了合适的局势判断,保护自己与家庭的安全。而在另一组镜头中,主角杰克在发现人类反派在邪恶计划失败之后并没有放弃对主角家庭的破坏,为了自己家人的安全,主角杰克奋不顾身冲入即将沉没的军舰里与敌人首领进行残酷的肉搏战,并最终解决了这场危机。类似这种叙事镜头的表达正是隐喻主角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庭而产生了更强的力量,体现了“家庭本位”的观念。
在上述镜头的表达中,观众能够发现《阿凡达2:水之道》中的“家庭本位”这种以家庭为重心的集体主义观念。通过这种影视中的隐喻镜头,向观众传达出了人只有具有“家庭本位”的观念,并将自身深深地扎根在家庭亲情的土壤中,才能与亲人共同顽强地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从而提升了影片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
三、隐喻中的生态发展的追问
在影视镜头的表达里,运用镜头语言来表明生态保护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和谐,是众多导演都希望实现的目标,“人类应该保持对自然的适度敬畏,因为直到现在为止,自然对于人类仍然具有某种神秘性和神奇性,而且这种现象将会永远继续下去”[6]。在影视镜头中,通过隐喻的手法,展现了神秘自然的强大力量以及剧中的角色在这种力量面前如何去妥善处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引导了观众和谐生态发展观念的形成。
(一)镜头隐喻中“家园意识”引领的环境保护
生态美学家曾繁仁认为:“家园意识在浅层次上有维护人类生存家园、保護环境之意。而从深层次上看,‘家园意识’更加意味着人的本真存在的回归与解放,即人要通过悬搁与超越之路,使心灵与精神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与澄明之中。”[7]影视作品往往通过镜头展示不同种族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隐喻了当今社会“家园意识”的重要性。
在《阿凡达2:水之道》中展现了这样一组镜头:镜头中潘多拉星球上的“纳威人”将自身与周围的生活环境及其中生物平等对待,并将这些自然环境与生物当作自己的家与家中的家人,同时,通过“纳威人”之口说出了潘多拉星球存在着一个名为“爱娃”的形而上的主神,它是潘多拉星球上生命的源头,能够通过神秘力量守护着星球上的自然环境,并且“纳威人”可以用他们的独特器官与“爱娃”进行精神交流,这样“纳威人”就在精神与物质上构建出了自身的家园。此镜头叙事隐喻了在影片中“纳威人”在与自己周围环境相处的过程中极其注重“家园意识”的观念。而另一组镜头中,表现了人类因地球资源枯竭而派出宇宙舰队前去纳威人的星球进行入侵掠夺的画面,在这种野蛮的掠夺过程中,人类不仅为了获取生物资源而不断屠杀当地海洋中的“低级”动物,并且焚烧了当地“低等”原住民纳威人的居住地,使他们无家可归。这种画面叙事无不表达出对于人类因自身“家园意识”淡薄而造成严重生存危机的深深担忧,同时也表达了人类无视不同文明及生命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以暴力的手段强行破坏别的文明生物所居住的星球,这也是缺乏“家园意识”行为的极力表现。
通过上述镜头的隐喻表达,能够看出《阿凡达2:水之道》中所表述出的“家园意识”,正是导演希望观众在观看“纳威人”热爱的“桃花源”被残暴的人类无情破坏所产生的悲剧时,能够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从而激发观众去接纳“家园意识”。
(二)镜头隐喻中的和谐生态发展观
环境制约着物种的发展,而物种的发展又改造着环境,从而能够突破原有的环境制约,但也消耗了原有的生存资源。影视作品同样也可以在镜头中,刻画出各个星球文明在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风貌的差异,隐喻人类应该和谐处理上述问题的必要性。
在《阿凡达2:水之道》中有这样一组镜头:镜头中的“纳威人”从充满绿色植物的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中,骑着与他们成为朋友的外星动物,用手中的长矛、弓箭等简陋武器前去进攻人类掠夺者装满殖民装备的运输列车。虽然“纳威人”在开头成功地袭击了这支防御薄弱的人类运输部队,但在后来面对人类主力前来支援的时候却毫无还手之力,受到了惨重的打击,只能带领伤员迅速撤离。这隐喻了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环境保护的要求,没有勇于突破环境对自己种族发展的制约,从而降低了种族自身发展的速度,造成了在危机来临时无法有效对付未知而又强大的敌人的结果。而在另一组关于人类掠夺者的镜头中,描写了殖民飞船降落时将成片的森林烧成灰烬,在建立的殖民地里的工厂中冒出滚滚浓烟,将天空染成了深灰色。這隐喻了影片中的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造成了生存环境严重破坏,导致资源严重枯竭,所以前往影片中的潘多拉星球去掠夺“纳威人”尚未开发的优质自然资源。
通过上述镜头的体现,可以看出《阿凡达2:水之道》中无论是“纳威人”还是人类都没有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也提醒了观众在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中,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
四、结语
镜头隐喻是电影及动画创作的语言手法之一,《阿凡达2:水之道》中的镜头运用正是运用该手法的具体体现。本文从镜头隐喻切入,对在影视及动画创作中的思想维度进行研究,分析《阿凡达2:水之道》镜头隐喻中的建构角色自我身份、追问家庭亲情、深思环境发展的人文命题。通过上述分析,正是期望能够促进观众对当前社会和自我进行重新审视和反思,也渴盼提高观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诗的电影[M].桑重,蒋洪涛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408-428.
[2]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27.
[3]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475.
[4]段玉裁.说文解字[M].台湾:艺文印书馆,2007:128.
[5]张祥龙.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18,39.
[6]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39.
[7]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334-335.
作者简介:
张兴,男,江苏徐州人,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诗意动画实践与影视美学理论研究。
叶佑天,通讯作者,男,湖北孝感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KUNE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诗意动画实践与影视美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