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exsim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2023-10-26高建雄袁逸萍阿地兰木斯塔洪
高建雄 袁逸萍 阿地兰木?斯塔洪
DOI:10.3969/j.issn.1671-489X.2023.14.053
摘 要 在高校教学研究中,Flexsim等仿真软件的融入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物流系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为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物流中所涉及的设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基于Flexsim软件对生产系统进行仿真实验教学研究。学生通过学习该软件的具体操作与应用,可为物流相关的实验教学奠定
基础。
关键词 生产系统建模;Flexsim;物流系统;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14-0053-05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search 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roduction System Based on
Flexsim//GAO Jianxiong, YUAN Yiping, Adilanmu
Sitahong
0 引言
实践是教学的手段,更是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些课程的实践环节对场地及实验设备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工科专业的课程[1]。然而,大部分学校存在缺乏实践操作场地的问题。在缺乏实践条件的情况下,部分实践教学可用一些仿真软件来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2],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实验正常进行,而且可以让学生能够通过另外一种方式直观
学习[3]。
现代物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含有多个子系统。其中,生产物流系统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支持单位日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4],该系统是企业生产计划的制订、实施和控制的综合系统。大多数高校缺乏物流系统的实验条件,为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该系统,对生产物流系统仿真是学习该系统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此系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了解生产物流系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仿真能力。
1 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优势
物流相关知识涉及面广,仅仅依靠书本,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还会影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如果没有实验场所,教师可以运用虚拟仿真软件来进行模拟。系统仿真可以利用人为控制的环境条件,改变某些特定的参数,观察模型的反应,研究真实系统的现象或过程。模拟仿真具有以下三点优势:
1)可以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模型的优缺点,然后对其结果进行优化;
2)仿真教学可以改变现实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的现状;
3)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建模及其过程分析,可以加深对物流系统的了解,同时提高对物流系统的应用和分析能力。
2 Flexsim仿真软件介绍
Flexsim仿真软件是一款具有强大三维显示功能的软件,且可以对商业化离散事件系统进行仿真[5],可用于构建各种经营、管理、生产模型。Flexsim软件在建模时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更直观地进行观察分析,就如在車间或者是真实的实验室一样。该软件建模和调试方便,可给使用者提供一个简洁的编排方式。使用者可以通过拖曳的方式轻松构建出图形化模式,而且用户通过设计和运行系统,可以作出优质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软件中的对象参数可以表示暂存区、处理器、发生器、吸收器、操作人员、输送机、叉车、仓库等多种实物对象,当用户需要的时候,只需要将它拖出即可。当然优化过程也特别方便,通过实际意义来修改参数及设备,然后运行,即可得到仿真结果,可据此对比结果是否优化。
3 生产系统建模仿真与优化
3.1 建模仿真的目标
通过对生产系统建模,学生应掌握和学习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学习物流系统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掌握生产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结构;
其次,应该掌握生产工序时间的设置;
再次,应学习如何进行批量处理、物料颜色的设置,学习三种加工组织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最后,通过对生产系统建模仿真,掌握Flexsim
有关建模的相关功能,以模拟生产系统建模为例,模拟其他的物流系统。
3.2 建模仿真的内容
3.2.1 问题描述
按照规划设计,某企业生产车间要加工相同的
5个零件,该零件的生产过程需要经过7道工序。在
Flexsim仿真软件中,工序用处理器来表示,分别表
示为处理器A、B、C、D、E、F、G。七道工序加工的
时间依次为10 min、6 min、14 min、8 min、10 min、
15 min、25 min。因此,零件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生产零件的组织方式有三种,分别为: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本文分别用三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建模,来观察不同生产方式的差异性,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接下来按照三种生产方式分别建模。
顺序移动方式:顾名思义,同一批零件在上一个机床全部加工完成后,将其全部运输到下一个机床,然后由该机床进行加工。就本文案例而言,就是指5个零件在A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再到B道工序加工,以此类推,直到加工到G道工序为止。则总的加工时间ts1为:
ts1=(10+6+14+8+10+15+25)×5=440 min (1)
此方法设备没有空运转的情况,因此,设备的总等待时间ts2为0 min。设备的总闲置时间ts3为前
6个设备的闲置时间。因此,先计算每个设备的闲置
时间。闲置时间依次分别为:
ts3A=10×5=50 min (2)
ts3B=ts3A+6×5=80 min (3)
ts3C=ts3B+14×5=150 min (4)
ts3D=ts3C+8×5=190 min (5)
ts3E=ts3D+10×5=240 min (6)
ts3F=ts3E+15×5=315 min (7)
ts3=ts3A+ts3B+ts3C+ts3D+ts3E+ts3F=1 025 min (8)
平行移动方式:其与上一种加工零件方式的区别在于,当上一个机床加工完成一个零件时,立刻运输到下一个机床,然后该机床紧接着对第一个零件进行加工,不需要等待其他零件。即第一个零件在A处理器完成以后,立即到B处理器继续处理,由此可见,设备有了闲置时间。同时第二个零件开始在A处理器加工,以此类推,直到第5个零件完成处理器G的加工。则总的加工时间tp1为:
tp1=10+6+14+8+10+15+25×5=188 min (9)
設备的总等待时间tp2为:
tp2=4×[(10-6)+(14-8)+(6+8-10)]=56 min(10)
设备的总闲置时间tp3为:
tp3=tp3A+tp3B+tp3C+tp3D+tp3E+tp3F=205 min (11)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把前两种方式结合起
来,综合加工的一种方式。即在所有零件没有完全被处理器A加工完成时,就将一些已经完成A这一道工序的零件转到B处理器进行处理,依此类推。而可以转移到下道工序的具体时间,是要保证下道处理器对该零件的连续加工,保证设备不会等待。总加工时间tps1为:
tps1=228 min (12)
设备的总等待时间tps2为0 min;设备的总闲置时间tps3为:
tps3=26+32+70+78+88+103=397 min (13)
3.2.2 运用Flexsim对该加工问题进行仿真
根据上述的描述,现在利用Flexsim对此问题进行建模仿真,布置图如图2所示。
3.2.3 参数设定
在模拟仿真时,三种组织方式的参数设定有所不同,根据本文案例情况,参数设定如下。
1)相同参数设定:双击打开发生器,按照到达序列的方式设置零件,因为本文案例总共生产5个零件,所以数量设置为5;暂存区1设定:将目标数量设置为5,实体堆放设置为垂直堆放;处理器的加工时间根据案例中工序加工的时间依次设为10 min、6 min、14 min、8 min、10 min、15 min、25 min。零件颜色默认为灰色,可以随意设置颜色。因为生产方式不同,所以其他参数设置不同。
2)不同组织方式的参数设置不同之处为:若为顺序移动方式,暂存区参数设置除了暂存区1,其余暂存区的参数相同,设置为成批量操作,目标变量设置为5,然后选择垂直堆放。若为平行移动方式,其余暂存区的实体堆放形式设置为垂直堆放,不需要设置批量。若为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暂存区2、4、6、7、8不需要设置批量,实体堆放形式选择垂直实体堆放;而对于暂存区3,目标变量设置为3,最大等待时间设置为16 min,选择垂直堆放;对于暂存区5,最大等待时间设置为24 min,其余参数设置与暂存区3相同。
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通过Flexsim仿真软件模拟该案例,将顺序移动方式加工的所有实体的运行结果全部整理出来,绘成标准报告表,如表1所示。
将平行移动方式加工的所有实体的运行结果全部整理出来,绘成标准报告表,如表2所示。
将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加工的所有实体的运行结果全部整理出来,绘成标准报告表,如表3所示。
根据三个仿真结果绘制表,观察暂存区的平均停留时间可以发现,顺序移动方式加工的最大,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次之,平行移动方式的最小,这表示的是零件在加工时的等待时间。
观察计算结果和三个仿真结果表,可以发现三种加工方式各有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顺序移动方式加工的优点是工件的加工次序有条不紊,容易直观观察,同时各个工序的布置较为简单,且是整批零件在同一个工序加工完成后才转移到下一个工序,所以运输次数少。缺点是因为每个设备都要等待前面工序加工,设备的闲置时间较长,导致生产周期较长;在制品数量较大时,该方法没能充分利用设备资源。
平行移动方式加工的优点是加工的在制品减到最少,而且缩短了加工周期。缺点是容易出现设备等待情况;在加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每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这个零件就要搬运到下一道工序,因此搬运次数较多,使公司消耗了不必要的资源。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优点是周期相对较短,搬运次数少,充分利用设备资源;缺点是每个工件都有不同的加工路线,生产组织安排比较复杂,总设备闲置时间相对较长。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Flexsim软件,运用三种不同的组织模式对生产物流系统建模,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顺序移动方式没能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平行移动方式在加工过程中,设备有空运作现象,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加工时间和设备闲置时间处于两者之间。所以,以上三种方法中,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最优方案。
通过对生产物流系统建模,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产物流系统,深入了解不同的加工方式,并分析其优缺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示建模,学生边在软件中操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反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Flexsim的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更深层次地了解物流系统。
5 参考文献
[1] 罗红恩,张友华,叶勇.Flexsim在高校物流工程专业教
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
100-101,116.
[2] 齐善朋.基于Flexsim的物流专业仿真软件实践教学研
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51-55.
[3] 马向国,余佳敏,任宇佳.Flexsim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案例实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36-152.
[4] 魏华男,姚恺,李天鹏.Flexsim仿真软件在信息化教学
中的应用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1):188-
190.
项目信息:新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面向区域产业需求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编号:XJU-2021JG18)。
作者简介:高建雄,副教授;袁逸萍,教授;阿地兰木·斯塔洪,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