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的实施困境与路径研究

2023-10-25崔万斌

运动精品 2023年3期
关键词:研习师范生技能

崔万斌 万 宇

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的实施困境与路径研究

崔万斌1万 宇2

(1.云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2.红河学院 体育学院,云南 红河 651400)

教育研习是师范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完善师范生自身能力结构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实地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剖析体育师范生在进行教育研习时出现的实际困境,探索进行教育研习的路径。研究发现存在教育教学科研意识不足;个人知识积累和技能学习不足;教师的专业指导不足;进行教育研习的环境氛围欠佳等实施困境。建议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实习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密切联系;加强学生自身理论与技能学习,保证实际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力度,开设相关科研课程;加强研究型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实习专项研讨会为实施路径进行教育研习。

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实施困境;路径研究

兴国必先强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作为教育发展第一资源的教师的位置显得尤为突出。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对其教育实践的培养尤为重要。教育实践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要一环,是师范生从知识的汲取者到知识的传授者的转变过程。在2016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该文件从目标、实践内容、形式、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的为教育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践作出了指示。提出要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主要模块,构建包括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班级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1]。进行以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教学实践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但在实际中,多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不重视教育研习的重要性,只进行了教育见习和实习,使师范生缺少进行自我反思再提升的氛围和意识。在进行教育研习时存在顶层设计不足、认识受限、师资指导不足、知识储备不足等困境。要如何走出困境以帮助师范生进行教育研习,在实际研习中提升效率,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是值得探究和思考的。

1 概念的界定

1.1 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是指师范生在积累了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以及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进入教育现场,实地感受、观察、体悟基地学校的教学情况。为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做好心理、精神和经验上的储备[2]。根据学校的实际在不同学年或实习前结合教育课程集中进行。体育师范生的教育见习一般是观摩体育教师在一堂体育课上的教材教法、组织管理、教学设计等。通过自身知识积累与现场感悟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理性认识。

1.2 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再认识过程。教育实习是一种专业教育的活动组织形式,是通过指导者组织学习者到现场开展实践活动的一种实际教学操作,从而使学习者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培养未来教师的重要环节[3]。体育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进行技能教授和教学设计以及理论讲解等多种实习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教育学习过程。

1.3 教育研习

对于教育研习的概念,我国学界现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我国学者叶纪林认为,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完成中小学教育实习后,针对教育实习中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补缺、补差、再提高,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4]。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要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再反思,以此来提高和完善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本文所论述的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与此观点契合度较高,遂采用此观点。

2 体育师范生进行教育研习的必要性

2.1 体育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足

未来教师不能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而应当成为教育的学问家[5]。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下,教学需要要求我们的教师转变职业角色,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研究者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结构。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结构知识、基础文化知识,还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才能锻炼到的实践性知识。体育师范生在学习期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对教学实践的参与较少,导致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发生偏移,缺乏直接来源于实践的感性知识。通过教育研习回顾在教育实习中的教学经历,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总结教学经验来补足知识结构,可以达到师范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2 体育师范生研究型学习意识和能力缺乏

首先,由于我国教育的特殊性,师范生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了“死读书”。很多学生缺乏研究探索的学习思想意识和行为。由于长期的应试学习,知识获取很大程度上是从书本上来的“死答案”,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也逐步缺失。其次,我们的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教材有什么教什么,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情况,忽略了教育知识的实用性和开发创新性。学生和教师两者都相对缺乏教育研究学习的意识,久而久之也就陷入了重复教学的老套路。而通过教育研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自行创设问题进行论证实验,培养自主研习能力。以在此种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研究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2.3 培养体育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师范生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创新研究思维的提高。师范生通过对教育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课程、教材、教法等,养成主动思考、创设问题、自主解决的意识。在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后,根据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选择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实际研究,最后可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梳理,形成一篇综述或论文,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自身科研能力。通过总结与反思,在培养了体育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解决了在教育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思维和能力的同步提高。

2.4 体育师范生需要进行技能研习

教育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师范生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在实习结束后研习评析自己的教育实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劣势,进而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在评析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有教学教法分析、组织管理分析、理论讲解分析、教学仪态分析等。而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的特殊性,体育师范生的研习过程中还涉及到动作技能分析。因为在体育课上的动作技能学习是一个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后逐步建立动力定型的一个学习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动作要准确、标准。标准的示范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好的动作表象,加深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学科的教育研习较为繁杂。因为不仅要进行上述的理论方面的分析,还要加入动作技能分析,通过技能分析发现自己在教学时存在的教学示范问题。

2.5 体育师范生实习中变量较多,需要进行总结分析

与体育学科的实习相比,其他学科的教育实习相对好开展,因为在实习过程中各个变量方便控制,进行实习时各项内容便于展开。学生可活动的空间就只有一间教室,教师容易察觉学生上课时的表现,教材教法的设置相对稳定,教师进行教育观察和指导教学方便快捷。而在体育课程实习中,进行体育教学的空间广阔,学生的活动空间放大,教师对于学生的注意会较为分散,不像在讲台上一样便于关注学生。同时,教材、教法会由于所上课程的运动项目而有所区别。课程也会受到室外气候、温度等的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限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是否完善。以上的诸多变量在进行教育实习时都会增加教育实习的难度和工作量。通过教育研习来总结分析在教育实习中的影响变量,得出解决经验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能使体育师范生针对于影响变量创设性的设计解决方案,让体育师范生真正在教育实习获得提高。

3 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的实施困境

3.1 教育教学科研意识不足

体育课程不像普通的文化课程只学习一套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是涉及到多项运动和多套知识体系。在现代体育中,一项运动就有大量的训练方法、训练体系、训练内容等。这使得学习运动知识就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同时,要精通一项运动就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训练。在体育师范生的学习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学习占比很大。篮球、足球、网球、田径等等项目都需要学习掌握,在体育师范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上实际并不只是教授一项运动,这要求我们未来的体育教师一专多能。使得体育师范生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已有运动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训练上。由于大量的训练和繁琐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大了体育师范生的倦怠心理,导致他们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接受式学习,即几乎全部接受前人的训练经验和知识体系等。经过长时间的此种接受式学习,思维逐渐固化,遇到问题很少进行深入思考。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型学习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许多体育师范生会由于平时的大量训练和文化课学习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倦,导致出现逃避、懒惰、抵触思考等行为。即就算遇到了问题,也出于“图省事”或者“交公差”的思想敷衍了事,进行研究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少之又少。因而出现,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职前教师在实际教学岗位上都存在着“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教而不研”“教而不思”等被社会所诟病的问题[6]。

3.2 个人知识积累和技能学习不足

首先,进行教育研习,要具备能够在研习过程中看出问题的能力,否则进行研习也只是流于形式。这种能看出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知识积累。通过阅读来积累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育教学知识,在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后才会在教育实习后通过录像回放、同学讨论等形式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的不足。而在实际情况中大多却是,多数体育师范生在日常课程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后就停滞不前,从事多数和学习无关的事宜。只有少部分人在继续坚持学习相关的知识。由于长期持续,个人知识积累少,当面对问题时自己内心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想法,或是有思路时由于知识积累不足而中途放弃。在体育课程研习中,动作技能是绕不开的关键一环。同理论学习一样,只有大量的积累和进行实践才能更好运用。技能的学习也需要大量的重复训练才能达到动作的精细化,使体育师范生自身对技能更加了解并运用自如,在随后的教育实习中动作技能示范才能更加标准。在实际情况中却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理论上不去,技能拿不出”的现象。动作技能学习的不足更加导致了教育研习的难度的提升,自己的动作模式都不正确,又如何能在研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些都增加了教育研习的难度。

3.3 教师的专业指导不足

在教育研习过程中,仅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来进行研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来指导研习。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达到学生完成教育实习后的再提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首先,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学生和教师都缺乏相互了解,教师难以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生也因惧怕和老师交流而导致教师指导不了了之。其次,在实际中有的老师可能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选择性指导,或是学生的不主动而导致教师忽略了个别学生。再次,部分教师可能偏重于教学而忽略了教育科研,导致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稍显不足,在指导学生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最后,体育教育研习的指导老师具有特殊性。在高等师范院校任教的体育老师有的专注于理论,有的着重于技能训练。这致使教师在指导师范生研习时由于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的原因而可能导致研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缺位。

3.4 进行教育研习的环境氛围欠佳

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是指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环境。在学校里,体育师范生进行教育研习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学校从课程、思想、规章制度等方面注入教育研习的影响,可以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思维,助力教育研习。但在现实中却是多数师范院校由于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育研习的设置,缺少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环境。人文环境是指一定社会系统内外包括共同体的态度、观念、认知环境等的文化变量。在体育师范生中间,由于大量的训练和长时间的接受式学习,研究探索式学习思想和氛围在学生中间严重匮乏。学生的学习模式过于单一,只停留在知识的表浅面而不深究其背后的根源。久而久之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较差的学习氛围,导致教育研究学习的人文环境贫乏。

4 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的实现路径

4.1 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实习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密切联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实际,要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师范生的培养也是如此。要以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的问题为目标导向对体育师范生进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理论、技能教学。以此提高体育师范生在实际教学中的综合执教能力。首先,应加强高等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的沟通交流。实习学校总结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通过交流反馈到高等师范院校,师范院校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和能切实解决实际的师范生。其次,加强两校指导教师的交流。通过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对在体育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教学、教法、教材等问题进行观察记录,在实习期间或结束后统一反馈给师范院校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结束返回学校后由指导老师针对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创设性的总结和研讨学习。最后,加强两校学生间的交流。教学是一个教与学共同进行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一不可。通过两者的交流来推动师范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想法,以“学”来促“教”。

4.2 提高教师指导力度,开设相关科研课程

指导教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贯彻落实研习的教育指导。师范院校的决策者和一线教师,应强化理论知识、研究方向与中小学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7]。首先,指导教师要明确教育研习的目标,通过目标指引有目的和方向的发展研习需要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其次,教师需要处理好课程教学和教育科研之间的关系。不可发展一边或两头尽失,应做到双方相对平衡发展。注重自身科研能力的发展,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指导学生发展。最后,指导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指导方式以及学生研习成果评价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来促进学生教育研习的实效性。同时,由于体育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都较为欠缺。高等师范院校可以酌情为学生开展教育科研课程或培训,通过学习教育科研的相关知识、方法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

4.3 加强研究型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一个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塑造学生的思想和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施加正面的引导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建立思考意识和探索行为,助力教育研习。第一,完善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保证学生的日常学习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因为硬件的缺失而放弃学习。第二,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在平时的课程中,任课教师要鼓励和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设问题,重视学生研究意识的养成。形成一种长久而弥散的文化环境持久地作用于学生。第三,创设和开发各种研究型活动或者课题。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诸如学生教学技能大赛、教学研究专题研讨、教育实践方法的研究与创新等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丰富和完善学习氛围与手段,使探索式学习在学生中成为一种常态,长期而持久地改变学生的固化思维,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

4.4 加强自身理论与技能学习,保证实际教学能力

教育研习是在教育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期间的缺陷和不足的补差和再提高的过程。通过研习,师范生能够总结本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到改进的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8]。体育师范生研习的基础是知识、技能和实际教学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想做好一个体育教师, 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 还需要掌握更多的基础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动手能力、体育心理学知识以及良好的品德素养[9]。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是教育研习的基础保证。理论是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由实践概括出来的科学、系统的知识,对系统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后才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只有在对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课程的专业知识的认知达到一定水平后,学生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助力教育研习。其次,加强技能学习是教育研习的铺垫。技能的学习是对理论知识的再加强,在运用技能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辩证的思考和运用。通过亲身参与在大脑中重现和整合运动知识,为教育研习铺下技能与知识的统一的路砖。最后,实际教学是教育研习的前提条件。教育研习是再提高的过程。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积累研习素材,才可以在研习环节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上的提高,即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通过发现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再进行论证研究解决问题,最后达到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

4.5 开展实习专项研讨会

教育研习的开展要以教育实习为依托,在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通过设置专项研讨会,分版块的解决师范生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第一,设置专业知识研讨版块。师范生在实习中可能由于在学习期间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出现原理讲授错误的现象,通过设置专业知识研讨,与同学交流或教师指导,补足自己的知识理论,达到知识结构的完善。第二,设置技能研讨版块。通过师范生之间的实习期间的经验交流,借鉴和吸收别人的先进技能教学方法,发现自己的不足,相互取长补短。然后,通过指导教师的整理汇总达到师范生技能教学的提高。第三,设置教学方法、教学仪态、教学设计等的研讨版块。通过再次的学习并结合实际中的经验来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提升和改进自己。以上的三个版块的研讨都可以以录像的形式进行回放来讨论,通过共同分析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帮助师范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个版块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完整衔接进行的模块。通过此种研讨以达到师范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技能结构的再完善。

5 结语

教育研习作为师范生教育实践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后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反思和再提高的过程。通过构建教育见习、实习、研习一体化的教育实践模式可以提升体育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促进体育师范生的能力综合提高。教育研习作为体育师范生教育实践体系的最后内容,是体育师范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整合后的反思、凝练环节。首先,通过学校层面的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实习学校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密切联系和提高教师指导力度,开设相关科研课程以解决体育师范生教育研习的实际困难。加强研究型学习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研习的意识。其次,在学生个体层面加强自身理论与技能学习,以具备在教育研习中解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开展实习专项研讨会来综合解决学生群体层面的问题。通过教育研习的展开,可以综合分析解决体育师范生教育实践环节的困境,切实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促进体育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

[1]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2016-3-17)[2022-12-29].

[2]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李杰.实习生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2.

[4]叶纪林.教育研习浅论[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06):152-154.

[5]包燕琴,林一钢.师范生教育研习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32(2):22-25.

[6]黄娇丽.促进教学批判性思维发展的职前化学教师教育研习活动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7]杨必武,尚继武,朱凯.师范生教育研习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38(1):82-85.

[8]陈爱梅.关于师范生教育研习的思考[J].科教导刊,2022(22):74-76.

[9]孙建华.百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以体育教育专业2013级为例[J].运动精品,2018,37(10):29-30+38.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Dilemma and Path of P. E.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Educational Studies

CUI Wanbin, etal.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00, Yunnan, China)

崔万斌(1998—),硕士生,研究方向:足球运动教学理论与实践。

万宇(1980—),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研习师范生技能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