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以《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第七单元为例

2023-10-25王莹莹

山西青年 2023年17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导向电子商务

王莹莹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因而对于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在扩大。商务英语专业是“商务+英语”模式的专业,学生既要掌握英语语言的知识,还要学习商务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提高商务英语人才的文化交流能力与人文素养。目前,高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其存在“学用分离”的弊端,导致多数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从事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工作。传统教学方法重输入轻输出,多数是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顺应时代的变迁,商务英语教学方法也需不断改革,重新找到适用于当代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产出导向法是英语教学法的新方式,使其在英语教学方法领域开辟新的道路。

一、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论体系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approach,简称POA)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所构建的一种适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方法,旨在克服中国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不断实践,POA 的构建终于完善,并有多位学者在高校进行应用,初见成效。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论提倡:

(一)“学习中心说”(Learning-centered Principle),也就是课堂上的教学任务的创建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根据POA 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关注学生学习了什么,而不只是考查哪位同学能发言回答出这些问题。

(二)“学用一体说”(Learning-using Integrated Principle),提倡学生将所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际的应用中去,使二者有机联动。

(三)全人教育说(Whole-person Education Principle),教育所面对的主体是人、是学生,因此要顾及人的智力、情感、道德的发展。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Output-driven Hypothesis)、“输入促成”(Input-enabled Hypothesis)“选择性学习”(Selective-Learning Hypothesis)[1]。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分为3 个阶段: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评价(assessing);在POA 教学流程中,教师作为中介充当着指导者、设计者、脚手架的作用[2]。总之,POA 是以学习为中心,学用一体,运用产出导向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才会避免“学用分离”的问题出现。

二、产出导向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篇文章所选取的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第七单元为例,该单元以E-marketing 为主线,主要讲解的是电子营销、电子商务给企业带来的高效、便利的工作条件,以及如何将电子营销的手段、电子商务的运行运用到实际的商务活动领域。商务英语人才的素质需要:1.英语语言功底扎实;2.具备较强的商务活动组织能力;3.熟悉企业各类商品信息的具体情况;4.了解各国的商务文化[3]。由于综合商务英语这门课程本身就是综合化的课程,以及所选取的单元主题为E-marketing(电子营销),可以称其为信息爆炸时代迅速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而且顺应时代对商务英语专业人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POA 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达到的效果,笔者选取本单元中的一个教学模块“E-commerce”(电子商务),充分挖掘知识体系,运用产出导向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二)教学对象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这些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获得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经过大一两学期的学习后,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英语水平显然有了上升趋势,但由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程度不一,导致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而言,已经习惯一味输入性的教学模式,输出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这也违背了我院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因此,为了避免传统教学方法带来的教学短板,笔者采用POA 的教学方法驱动学生从目标产出的最终目标来逆向设计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充分掌握教学中的知识点。在应用产出导向法的同时也体现了对教学群体的“育人铸魂”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分为语言知识目标及育人目标。语言知识目标包含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的单词、短语及其概念、对比电子商务的优缺点、对比中西国家的电子商务发展、增强学生的商务英语阅读能力,育人目标包含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及理性的消费观念。教师则需围绕教学目标,以POA 为导向设定灵活的教学任务。

(四)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设计在产出导向法中尤为关键,其设计需要基于上述所讲到的教学内容及目标,学生通过教学任务掌握课中的语言知识及育人成效,完成产出的最终教学任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一份关于网站引流的报告,在整个教学任务的设计中,围绕最终产出的教学任务,教师还需设定多个子任务,这些子任务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所学,应用到实践报告中,从而达到POA 教学法的课堂效果。

(五)教学流程

基于产出导向理论,本节课从三个阶段驱动、促成、导向来阐述整个教学的流程。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作为中介,设计三大模块分别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教学相关的信息,驱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所搜集到的新知识;课中完成教师所设定的子任务,并将最终的任务告知于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的输入及学生的自主输出完成子任务,使学生能够达到完成最后任务的能力;课后完成最终任务并进行延时性评价。

1.驱动

在传统的教学中,新授课会以warm-up(热身)、lead-in(导入)的形式为教学的开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产出导向法则是以“驱动”为新授课的开始环节。具体包括以下3 个环节:

(1)教师在课堂上创建交际场景。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需要创建出语言场景,由于本课的授课内容关于电子商务的概念、发展、语言知识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进行不同商务交易支付的模拟场景,如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云闪付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呈现给学生的是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可能在商务贸易往来中遇到的真实场景。可能这些支付的方式学生们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会用到,但如何用英语去表达这些支付方式以及如何用英语进行支付操作的交际对学生来说是语言知识的挑战。

(2)学生尝试进行产出。学生尝试用英语去表达电子交易中的支付流程,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对词汇的匮乏,导致所表达的话语不成句子。学生体验后会发现这看似简单的表达其实要想流畅表达并不容易,因此,会激起他们内心对学习的渴望,从而形成学习的压力及动力,这也就达到了教师有意为学生创造的“饥饿状态”的目的。

(3)教师向学生说明最终的教学目标以及需要产出的教学任务。本环节教师需向学生告知最终的学习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激发学生的输出动力,使学生将所学习的这些知识应用到最后的任务中,根据本单元的课堂设计要求学生写一份如何使电商网站引流的报告,当学生了解这些后,他们会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期待以及产生清晰的学习目标,从而也会思考如何能让自己所学迁移到最终的任务中,在驱动的导向下,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会增强,同时课堂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2.促成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脚手架”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语言知识体系,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知识最终产出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产出转化。

教师描述产出任务。本阶段是促成环节的基础,教师需让学生清楚每一产出任务的步骤及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依据POA 理论,要完成产出任务需从内容(idea)、语言形式(language)、话语结构(discourse structure)三个方面设计任务。根据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POA 理论,教师需设计以下几个子任务。

(1)内容促成任务:学生要想顺利完成最终的报告任务,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电子商务形式、发展、商务贸易等的表达方式。教师为了讲解“E-commerce”等相关知识,课前在雨课堂平台发送预习视频,视频是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视频中国内外的电子商务发展进行辩证思考,课上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国内外电子商务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辩证思考问题,并能获取知识的储备,将知识在课堂上自主产出并为最终的任务做铺垫。

(2)语言形式促成任务:为了完成最终的任务,学生还需在教师所设定的任务中掌握相关的单词、短语及句型等知识。本单元主要讲解的内容为“E-marketing”“E-commerce”,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相关的短语及词汇量,commercial、economy、enterprise、business model、global inter-enterprise e-commerce。该阶段的任务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知识,为最终的报告做准备。

(3)话语结构促成任务:该任务是基于前面内容的确定以及语言的习得,设置最终的任务(写一份调查如何帮助电子商务平台引流的报告),学生通过前面两个子任务的知识积累,最终将所学产出为所用。

在POA 理论中“促成”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教师在其中起着“脚手架”的作用,既不能过多去引导,也不能随意去设计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逐步降低自己的“脚手架”作用,同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感(van de Pol et al.2010)。

3.评价

产出的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及延时评价。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产出的效果,教师采取延时评价,延时评价指的是学生课下完成产出任务、提交口头产品后再进行评价。根据本单元的最终任务,学生需要完成一份报告,教师则会在下节课前从语言及内容两个维度去评价学生的书面报告内容。

由于评价的是书面产出成果,因此教师采取师生评价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要仔细看一遍在课上要讨论的书面报告,在课上教师将未批改完的书面报告返给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评价维度进行评价,然后给出自己的评价结果及修改方案,并与学生共同讨论修改的原因。通过产出评价,学生们能够学到彼此报告中的闪光点,学会用不同的商务模式帮助购物网站进行引流,从而使得学生将所输入的语言知识产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本篇文章以“产出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以《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第七单元为例,从POA 的三个阶段“驱动”—“促成”—“评价”来设计教学的内容。驱动环节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环节教师设计子任务帮助学生输入的有关电子商务的知识,并能够为顺利完成最终的任务做铺垫;评价的环节则能够使师生合作式进行评价,帮助学生的学习发生质变和飞跃。在教学中,教师也有所收获,在日后的教学中会继续以POA 为指导,耐心为学生解读该教学方法的整个流程,让学生去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这样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产出导向法”的问世,给外语专业教学法注入了新的力量。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继续将产出导向法应用到课堂中去,深入研究其理论方法,希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的英语专业课堂。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导向电子商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