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英语学术书评语篇言据性与身份构建对比研究
2023-10-21鞠玉梅
[摘要]本研究从国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类英文期刊收集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发表的学术书评,对比分析其言据性特征和由此构建的身份特征。研究发现,两组作者书评语篇的言据性特征在总体上共性大于差异性,但在诸多具体细节上差异性大于共性;两组作者通过言据性所构建的作者身份呈现不同特征,两者虽都构建了著作介绍者和评价者身份,但中国作者更偏向著作介绍者身份,英语本族语作者则两种身份并重。研究认为,民族大文化和学科小文化是影响中外作者言据话语实践及其所构建身份的可能原因。研究结果部分印证了修辞偏好与文化以及话语实践与身份存在关联性等观点。
[关键词]英语学术书评;言据性;身份建构;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献编号]1002-2643(2023)02-0018-12
AContrastiveStudyofEvidentialityandItsFunctioninConstructingAuthorialIdentitiesinLinguis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EnglishAcademicBookReviewsbyChineseandNativeEnglishWriters
JUYumei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QiluUniversityofTechnology,Jinan250353,China)
Abstract:ThisstudybuilttwocorporaofEnglishacademicbookreviewsbyChineseandnativeEnglishwritersfromkeyinternationaljournalsoflinguisticsandappliedlinguisticswiththepurposeofmakingacontrastivestudyofthepatternsofevidentialityanditsfunctioninconstructingauthorialidentitiesbythetwogroupsofwriters.Theresultsofthestudyshowedthatalthoughtherearemorecommonalitiesthandifferencesintheoverallpatternofevidentiality,theredoexistmoredifferencesinthespecificusesofevidentials.Theresultsalsoshowedthatthereexistdiscrepancybetweentheconstructedidentitiesinbookreviewsbythetwogroupsofwriters.Althoughbothgroupsconstructedintroductoryandevaluativeidentities,theChinesewritersshowagreaterpreferencetotheintroductoryidentity,whilethenativeEnglishwritersvaluebothoftheidentities.Thepossiblereasonsforthediscrepancymightbeduetothedifferentnationalbigculturesanddisciplinarysmallcultures.Theresultspartlyprovedtheassumptionsoftherelevanceofrhetoricalpreferenceandculture,therelationofdiscursivepracticesandidentity.
Keywords:Englishacademicbookreviews;evidentiality;identityconstruction;contrastivestudy
1.引言
言據性(evidentiality)可明示语篇信息来源和作者对信息可靠程度的判断及其态度,是辅佐语篇观点表达以及提高修辞劝说力的重要语言表征。然而,学术书评语篇中的言据性现象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实际上,在评价性很强的书评语篇中,作者可通过言据性修辞策略合理布局语篇的信息安排,呈现自己的评价态度,加强与所评著作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与协商,提高书评的表述与评价质量,并在推介与评判著作之间取得平衡,构建恰当的评价身份,达到书评的修辞目的。本文对比中外英语学术书评作者如何通过言据性编码信息来源、构建多元互文对话、表达评价态度以及构建评价身份,试图为言据性、身份和英语书评写作等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背景
言据性源自人类对于真理相对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语言中可通过一定的语言标记表现出来,表明发话者对所述话语的肯定、不太肯定和可能性的不同认识。例如,我昨天看见他在301教室上课,命题信息源自说话人的感官体验;明天可能会下雨,这是说话人的主观推断;教务处通知说第十七周停课,这是对他人话语的转述;我认为他这么干毫无道理,这表明了说话人的主观信念,是对所言的态度和评价,这就是言据性。
言据性的语言表征常称作据素(evidentials/evidentialmarkers),具体表现为词汇、语法手段。在言语交际中,作者首先通过自己的认知识解对信息来源及获取方式进行评估,然后选择相应的据素来编码信息。语篇建构并不是信息的简单排列组合,在一定语境下,作者会根据交际意图、修辞目的以及修辞情境等因素选择据素,在同一信息的多个来源中选择最恰当的据素进行编码,使之有效地服务于作者中心观点以及立场和态度的表达,并在交际参与者之间建立起互动沟通的平台,为语篇整体说服力的达成奠定基础。言据性反映了作者对经验的重新建构,体现了语篇的动态性和构建性。
以往国内外学者对言据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言据性进行定义和范畴分类(Chafe,1986;Aikhenvald,2004;Brugman&Macaulay,2015;陈征、俞东明,2017;Kwon,2018),另一方面是考察言据性在不同语类语篇中的作用和功能(MarínArrese,2015;Myketiak,Concannon&Curzon,2017;赖良涛,2018;刘智俊,2021),尤其是随着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增长迅猛。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检索数据显示,对言据性所展开的语篇分析主要集中在学术语篇与新闻语篇两个语类中,其他语类的语篇涉及很少。而在学术语篇中,学术论文是研究者关注最多的亚类型语篇,学者们从众多不同角度对学术论文的言据性特质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有效地推动了学界对言据性的认识。然而,目前还少有学者研究学术书评这一学术语篇亚类别中的言据性。众所周知,书评在知识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人学习与评价他人生产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它与学术论文一样也是知识生产链上的重要一环,因此是学术期刊中除了论文以外的另外一个重要栏目,是进行学术交流的必要工具。但相比较于学术论文研究,学界对书评的关注和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书评语篇的研究,特别是从多维度对其进行考察尤为必要。
身份是近年来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伴随着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学界已较普遍接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身份观,认为身份“是在交往中通过话语动态、积极、在线建构的”(陈新仁,2014:702)。因此,学者们常关注话语实践中语言现象对身份动态构建的贡献。其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身份构建是身份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主要探究作者身份构建的话语策略,认为“学术语篇作者通过各种话语策略在学术社区内对自我身份进行协商”(Ivani'c,1998:329)。然而,大部分研究主要聚焦于学术论文语篇身份构建,对其它类型学术语篇涉及较少,对学术书评语篇身份构建研究更为鲜见。本文认为,书评语篇因需要在作者、读者和原书作者三方之间建立联系和互动,同时兼有介绍和评价的双重写作目的,更需定位好自己的写作身份,因而比一般学术论文的作者身份更为多元和复杂。作者因此势必调动多种话语资源以构建和协调身份,言据性因其具有给出引证的理据、做出推断和主观评测等多种功能,有助于书评作者构建多元身份以实现写作目的。因此,有必要对其展开研究。
本文对比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国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类期刊发表的学术书评,探索语篇的言据性资源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特征。研究问题为:(1)中外作者言据性据素使用特征如何?两者有何异同?(2)中外作者言据性所构建的身份特征如何?两者有何异同?(3)如果中外作者通过言据性所构建的身份存在不同之处,导致其差异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3.研究设计
3.1研究语料
本研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国际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类英文期刊选取书评60篇作为对比语料,语料形符共计73360个词,其中30篇为中国学者所做,形符共计33467个词,另外30篇为英语本族语学者所做,形符共计39893个词。所选取的英文期刊包括JournalofPragmatics等6种较有影响力的国际期刊。所選语料的平均长度基本相等,中国作者的书评平均长度为1115个词,英语本族语作者的书评平均长度为1329个词,可以避免所比语料语篇的长度差异给对比结果带来的影响。
3.2分析框架
关于言据性据素的分类有众多不同的方法,虽然所区分的类型数量和名称各有不同,但基本囊括了四类据素,即感官、转述、推断和信念,故本研究拟在前人分类(Chafe,1986;Brugman&Macaulay,2015;陈征、俞东明,2017)的基础上,以此四类据素为基本分类框架,结合本研究的书评语料,拟定其功能和典型语言呈现方式,作为统计据素的依据(见表1)。
3.3分析步骤
首先,删除书评的标题、参考文献,并分别对语料编号,建成中国作者语料(CWC)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语料(NEWC)2个小型语料库。然后,使用AntConc3.5.7软件结合手动排查,将语料中所有的据素进行标注,排查时,结合语境判断据素,因为有些据素存在多义的情况(徐昉、龚晶,2014)。为保证标注接近准确性,前后认真校对了三次,并请本领域的同行进行了复核,就有不同意见的地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最终形成统一的标注标准。然后,计算出两组语料中言据性据素的千词频次并使用LoglikelihoodandChisquareCalculator1.0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最后,对比分析两组语料言据性据素使用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组作者所构建的作者身份异同。
4.研究结果
经过对语料中据素使用情况进行标注和检索统计(见表2),可以发现,中国作者语料中出现的各类据素共617个,每千词18.43个;英语本族语作者语料中出现的各类据素共762个,每千词19.10个。统计还发现两组作者语料中均出现了感官、转述、推断和信念四类据素,且这四类据素出现的频率均由高到低依次为转述>推断>信念>感官。虽然,两组语料在据素使用量上排序一致,但是各类据素所占的比重分配差异很大。中国作者主要集中于转述据素,比例达到73.42%,远高于其它三类。相比较而言,英语本族语作者的四类据素使用相对来说更为均衡,转述和推断据素使用频率接近,分别为51.44%和40.95%,信念据素的使用比例也多于中国作者。
仔细观察四类据素之下的具体据素使用,可以看出两组语料呈现出更细致的差异。在转述据素方面,两组使用最多的均为括号引用,其次为转述动词+that,在其它三个细节上,英语本族语作者用得较多的是名词+that结构,中国作者用得较多的是It从句。在推断据素的使用上,两组均为对认知情态动词使用最多,其次为情态副词和seem类系动词。在信念据素的使用上,中国作者在各个小类别的使用上都较少,英语本族语作者用得较多的是副词,其次是第一人称代词+心理动词。
为进一步检验两组语料中据素使用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我们用对数似然率检验对据素总体、四大类据素以及每一类中各小类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处理和分析,结果见表3。
对据素整体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语料中据素整体使用不存在显著差异。对四大类据素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语料均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转述、推断和信念三类据素差异尤其显著。在转述据素上,中国作者显著多于英语本族语作者,其它三类均为中国作者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尤其在推断和信念据素上。对四大类中各小类据素的使用频率进行检验,发现两者在诸多细节上存在显著差异。转述据素中的括号引用、名词+that和It从句三小类存在显著差异,中国作者的括号引用显著多于英语本族语作者,在It从句上较显著多于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名词+that上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推断据素中的认知情态动词、情态副词、It从句和seem类系动词存在显著差异,均为中国作者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尤其是认知情态动词表现尤为显著;信念据素中的第一人称代词+心理动词和副词存在显著差异,均为中国作者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两者的心理名词+that据素接近临界显著,中国作者略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
5.讨论:言据性所构建的作者身份特征对比分析
5.1共性
从总体研究结果来看,中国作者与英语本族语作者在据素总体使用频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两组作者具有相似的据素使用意识和实践,均意识到言据性“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交流规则,即约定的学术研究规范和语言展示形式,合理运用言据性既体现了对学术研究规范的尊重和灵活运用,同时也是构建学术身份的一种重要手段”(陈征、俞东明,2017:775)。研究结果表明,据素的使用对“建构专业的作者身份以及对学科熟悉的文本”(Hyland,2004:142)具有重要的作用。两组作者通过据素均构建了著作介绍者和评价者的身份,但在介绍与评价的身份分配比重上存在差异。以下我们重点探讨两者之间身份构建的差异性。
5.2差异性
通过对四类据素的使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中国作者比英语本族语作者使用了更多的转述据素,但在推断和信念以及感官据素上则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作者。这似乎说明中国作者对著作的介绍用力较多,介绍者的身份更为凸显,评价者的身份则不够饱满。
转述据素表示对信息来源的转引。在书评语篇中,主要是用于转述原书作者或其他學者的观点,较少涉及作者个人观点。作者倾向于列举他人研究,将语篇视为对知识的客观陈述,更加关注信息的可靠性,避免显现个人态度。从转述据素的细节来看,可以发现中国作者用了更多的括号引用,所占比例最高。这种方式可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程度,因为“认识的来源暗示着可靠性”(Chafe,1986:266)。观察语料发现,中国作者的括号引用主要出现在书评的概述语步,用以对著作内容与著者观点的介绍。除此之外,中国作者还使用了较多的It从句被动结构,这一结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作者主观观点的介入,给人以客观陈述著者或学界观点的感觉,减弱了主观性,体现作者对客观性立场的建构,从而隐蔽了作者自己的著作评价者身份。例如:
(1)Consistingof12chapters,itisbroadlysequencedbasedontheconceptofexperientialmodecontinuum(Martin,1984),whicharguesthatthefunctionoflanguagerangesfromactiontoreflection.(CWC)
(2)Ithaslongbeennotedthattheexpansionofthesocialbaseofliteracyiscrucialfordevelopment.(CWC)
以上两例通过括号直接引用和It从句被动结构直接阐明他人观点,对其不做诠释,建构了一定程度上的中立、客观立场,充分体现了书评文体的基本特征,即对著作内容和观点的介绍,尤其是在概述语步。
与中国作者不同的是,英语本族语作者的转述据素总体比中国作者少,并且在转述据素之下的括号引用和It从句上比中国作者少,但在另一方面即名词+that结构上显著多于中国作者。在这一结构中,通过选择不同的名词如fact、agreement、claim等可凸显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有助于加强作者的评价者身份。此类名词常被学界称作“外壳名词”(shellnouns),其所具有的评价潜能已为众多先前研究(Charles,2007;姜峰,2016)所证实。例如:
(3)Whetherthisdisclosuresubstantiatesorcomplicateshisclaimlaterinthesamechapterthatgameslikethishelpusdevelopthecapacityfor‘actionsthatwehopewillmakeusandourworldbetter(p.84)mightdependononeslifeexperienceorworldview.(NEWC)
在例3的名词+that结构中,由于使用了带有鲜明态度体现的名词claim,作者的主观性得以加强,其评价姿态被突出,作者在介绍著作观点的同时,不再置身其外,也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者与介绍者的身份平分秋色。
在推断据素的使用方面,英语本族语作者无论从整体还是其之下的各小类上都显著多于中国作者。推断据素的主要功能在于表达对事实的状况及可能性的判断,因此它所凸显的是作者的态度和立场,显现作者对所评著作的判断,因而能够加强作者的评价者身份。推断据素之下的认知情态动词通过选择不同的情态动词可以显示作者对所评著作持有的不同信念,如must说明态度更加肯定,might则说明作者对自己所说的话并没有多大把握,读者可从其选择的认知情态动词上揣测出作者对所评著作的态度。情态副词的选择如作者是用了certainly还是用了seemingly都可以呈现作者对著作的推荐程度,评价者的身份也就得到了凸显。It从句通过选择that之前不同的形容词如possible或important等也同样能够说明作者对that之后所作陈述的把握程度,作者的态度也同样能为读者所领会,因此评价者的身份也随之得以构建。Seem类系动词通过使用seem或appear减弱作者对所做陈述的肯定程度,从而也能够凸显作者的态度,评价者的身份也就得到了加强。例如:
(4)ThisbookmayproveusefulespeciallytothoseattemptingtodisentangleorsynthesizeMarxianandFoucauldianperspectivesonthetopic,althoughattimesthereadermaywonderhowexactlySpringersviewofhegemonyandgovernmentalitydifferatall.(NEWC)
(5)GiventheseeminglyunwaryuseofVARBRULinpreviousvariationistquotativestudies,thisisonlytimely.(NEWC)
(6)Itisimportanttonotethatthebooksetsouttheperspectiveoftheanalysts,ratherthantheeventualusersoftheresearch.(NEWC)
(7)Whileitiscertainlythecasethattheauthoraddshervoicetotheongoingdiscourseinliteracyasculturalorsocialpractice(Street,1995),itappearsthatherworkofferslittletoresearchinnewliteracypractices.(NEWC)
以上例句中,作者采用认知情态动词may、情态副词seemingly、It+形容词(important)that结构和appear系动词结构使自己对著作的正面或负面评价得以呈现,与著者展开论辩,对其著作进行了批判性审视,主要构建了评价者的身份。
在信念据素的使用方面,英语本族语作者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其之下的各小类上都显著多于中国作者。信念指“说话人或作者或语篇中有关人物自己的观点、想象或臆测的东西”(胡壮麟,1995:19),可见,该据素的主要功能是表达作者的个人主观见解或想法,因此,它也是重在构建作者的评价者身份。这一类据素由于更多地直接使用第一人称代詞如I、心理动词如think、心理名词如view和具有论辩性质的副词如arguably等更依赖个人劝说和自我呈现的方式,因此,它更能直接地表现作者对所评著作的个人态度和立场,展示作者的论辩,从而使其评价者身份更为明显。例如:
(8)Becauseofthis,Ibelievethevolumeconstitutesanextremelyusefulandrichcontributionondiscoursecoherence;whilenotfullyaddressing“thepragmatics”announcedinthetitle.(NEWC)
(9)Myonlydoubtinthisareaisaboutwhichstudentsarethetargetofthebook;asalinguistteachingonlanguageandlinguisticsprogrammes,itisunlikelyIcouldusethisasacoretextbecausenotallactivitiesleadstudentstolookatthelanguage,andmuchofthefurtherreadingisnotlanguagerelated.(NEWC)
(10)Arguably,suchstudiesneedtobethoroughlyenmeshedintheoriesofnewliteracy,andQuarshieSmithdoesmeaningfullydrawon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iesliterature.(NEWC)
以上三例,直接使用了自我提及的第一人称代词+心理动词、心理名词和表论辩的副词,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被直接地表达出来,评价者的身份是公开的、显而易见的。以往众多关于学术论文的言据性研究(Chafe,1986;徐昉、龚晶,2014)都显示信念据素使用比例较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不太一致,主要原因在于书评不同于论文,其文体特征要求作者更多地传递个人主观态度,评价者身份的建构尤为重要。英语本族语作者借此所构建的评价者身份显著重于中国作者。
在感官据素的使用方面,虽然两组作者用得都不多,但英语本族语作者多于中国作者,且两者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感官据素主要用以提供感官证据,强调信息来自于直接经验,作者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负责。通常情况下,通过感官感受到的现象一般被认为体现了所获信息的“可信度高”(Chafe,1986:267),因而具有较高的确定性。由于感官动词的使用,它总能与作者关联起来,使作者的主观观点得到凸显,从而加强作者的著作评价者身份。例如:
(11)Stibbealsodemonstrates,however,thattheexposingofametaphoropensituptoresistance,asisnowbeingseeninthe‘Occupysocialjusticemovement.(NEWC)
例11中的感官动词see凸显了作者的在场,显现了作者对著者观点的赞同,可以看作是隐性地评价了著作,同样构建了评价者的身份。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英语本族语作者书评更注重评判与表达作者的个人态度和立场,主观性更强,更重视构建评价者身份。中国作者书评更注重陈述原书及学界观点,试图使其文本呈现出更强的客观性,更重视构建介绍者身份。先前研究如周惠、刘永兵(2015)的英汉语言学学术书评研究也发现汉语书评以介绍为主、评判为辅,英语书评更注重批判性,这部分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至于中国学者在撰写英语书评时是否受到汉语书评写作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做实证研究进行验证。
5.3差異成因分析
对于中外学术书评作者通过言据性所构建的相对来说或较偏客观的介绍者身份抑或较偏重主观的评判者身份的差异,笔者认为可能是大文化与小文化①的共同影响所致,因为“身份是一个始终嵌置于社会实践中的过程”(deFinaetal.,2006:2),而我们每个个体所身处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我们的社会实践中。书评作为一种与文化密切联系的体裁,必然“产生于文化,反映文化特点,体现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德禄,2002:61)。
从大的民族文化来看,中国文化崇尚谦和,尽量避免过于直白地公开评判他人,尤其是指出他人的不足。此外,由于中国文化常聚焦人际关系,很难做到对事不对人,虽然评判的是学术著作,但总能与其作者的个人学识甚至是人品联系起来,这自然会限制书评评价成分的比重。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文化注重张扬个性,长期所形成的西方论辩传统强调批判性思维,因而他们推崇更重批判性的评价策略。此外,与中国文化对人际关系的关注不同的是,英语文化更能将事与人分开,更易做到对事不对人,因而书评作者在评价著作的时候会较少承担由于评价特别是负面评判过多而带来的人际关系风险,这也就避免了评价的顾虑,自然会增加评价的比重。
从小的学科文化来看,在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国书评作者多为年轻学者或博士生,而所评价的著作一般是本领域较为重要的学者所著,因而在学术权威上不对等。由于中国文化属于“高权力距离”(Hofstede,2001)文化,存在崇尚权威的文化现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抑制书评作者的评价欲望,尤其是负面评价。此外,长期以来国内语言学界在一定程度上以引入西方理论为主要工作,自然容易忽略建构评判者的身份。英语本族语书评作者和语言学界的情况与上述两点不同,由于所处的文化圈为“低权力距离”(Hofstede,2001)文化,对社会中的等级现象不像高权力距离文化那样敏感,学术权威光环的影响力没有那么大,所以评价者身份得到了更为普遍的重视。
6.结语
本研究对比了中国作者与英语本族语作者英语学术书评语篇言据性的特征及其构建的作者身份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书评语篇的言据性特征虽然在总体上的共性大于差异性,但在诸多具体细节上差异性大于共性;两组作者通过言据性所构建的作者身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虽都构建了著作介绍者和评价者的身份,但对两种身份的分配比重不同,中国作者较偏向著作介绍者身份,英语本族语作者则两种身份并重,并在著作评价者这一身份的构建上比中国作者更为重视;民族大文化和学科小文化的不同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可能原因。本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跨文化修辞学关于“二语写作中的修辞偏好与文化存在关联性”(Connor,2011)的基本假设,也进一步说明了“话语实践与身份具有交互关系”(陈新仁,2013:30)。本研究在语料规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期待后续研究对结论予以验证。
注释:
①跨文化修辞学(Connor,2011)认为,文化不能简单等同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大文化,文化的类型非常广泛,大文化之外,还有多种类型的小文化,诸如孔子文化、饮食文化、学术文化、企业文化等繁杂的、无法穷尽的文化说法。
参考文献
[1]〖ZK(#〗Aikhenvald,A.Y.Evidentialit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4.
[2]Brugman,C.M.&M.Macaulay.Characterizingevidentiality[J].LinguisticTypology,2015,19(2):201-237.
[3]Chafe,W.EvidentialityinEnglishconversationandacademicwriting[A].InW.Chafe&J.Nichols(eds.).Evidentiality:TheLinguisticCodingofEpistemology[C].Norwood:Ablex,1986.261-272.
[4]Charles,M.Argumentorevidence?Disciplinaryvariationintheuseofthenounthatpatterninstanceconstruction[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2007,26(2):203-218.
[5]Connor,U.InterculturalRhetoricintheWritingClassroom[M].AnnArbor:The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11.
[6]deFina,A.,D.Schiffrin&M.Bamberg.Discourseand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7]Hofstede,G.H.CulturesConsequences:Comparing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andOrganizationsAcrossNations[M].ThousandOaks,California:SagePublications,2001.
[8]Hyland,K.Disciplinaryinteractions:MetadiscourseinL2postgraduatewriting[J].JournalofSecondLanguageWriting,2004,13(2):133-151.
[9]Ivanic〖DD(-2.3mm〗ˇ〖DD)〗,R.WritingandIdentity:TheDiscoursalConstructionofIdentityinAcademicWriting[M].Amsterdam: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1998.
[10]〖ZK(#〗Kwon,K.Abiasdrivenmodaldevelopmentofevidentiality:TheKoreaninferentialevidentialpo[J].JournalofEastAsianLinguistics,2018,27(4):311-346.
[11]MarínArrese,J.I.Epistemicityandstance:AcrosslinguisitcstudyofepistemicstancestrategiesinjournalisticstanceinEnglishandSpanish[J].DiscourseStudies,2015,17(2):210-225.
[12]Myketiak,C.,S.Concannon&P.Curzon.Narrativeperspective,personreferences,andevidentialityinclinicalincidentreports[J].JournalofPragmatics,2017,117:139-154.
[13]陈新仁.语用身份:动态选择与话语构建[J].外语研究,2013,(4):27-32.
[14]陈新仁.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J].现代外语,2014,(5):702-710.
[15]陈征,俞东明.基于信度分析的英语论辩语篇言据性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2017,(6):766-777.
[16]胡壮麟.汉语的可证性和语篇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13-23.
[17]姜峰.外壳名词的立场建构与人际功能[J].现代外语,2016,(4):470-482.
[18]赖良涛.从言据性看民事判决书的事理性[J].语言学研究,2018,(2):20-31.
[19]刘智俊.日语疫情话语的言据性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11):74-80.
[20]徐昉,龚晶.二语学术写作言据性资源使用的实证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4):12-22.
[21]张德禄.语类研究的范围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电化教学,2002,(4):59-64.
[22]周惠,刘永兵.英汉学术书评中投射結构的评价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5,(2):18-23.
(责任编辑:赵卫)
收稿日期:2022-06-08;修改稿,2022-12-18;本刊修订,2023-04-03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比修辞学视域下的二语写作及其能力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5BYY07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鞠玉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修辞学、跨文化修辞学、媒介话语研究。电子邮箱:juyumei2008@163.com。
引用信息:鞠玉梅.中外英语学术书评语篇言据性与身份构建对比研究——基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领域书评的个案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23,(2):18-29.
DOI:10.16482/j.sdwy37-1026.2023-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