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探索

2023-10-21陈永鹏

时代汽车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

陈永鹏

摘 要: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是中职学生升入到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一种升学新模式。本文主要探索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出现的新问题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天水市两所职业院校对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的试行,精准高效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培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整班推进 资源共享

汽车类综合人才需要具备机械,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还要扎实掌握汽车专业相关技术技能,但中职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能够独自担任汽车行业的大部分岗位,因此中职学生能够接受高水平职业教育,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才能够满足汽车后市场岗位的要求。近年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给中职学生提供了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可以顺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但在高职培养中又出现了学生生源复杂,知识层次不一,思维方式不同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中职升学考试或单考单招录取方式将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整个班级学生转入高职继续学习,探索并实践中高职“整班推进”升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中职学生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出现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中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1 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通过知网大量查阅有关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文献可知,许多国家非常看重职业教育。持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德国以双元制为基础的职业教育,实施螺旋式循环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在课程上实行阶梯式综合性职业课程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法国在政策措施上规定高职院校不设入学考试,由职教机构对中职毕业生进行专门补习,使之达到升高职的学历标准,并用课程分类法来实现中、高职的相互衔接。英国通过国家教育制度对职业教育与文凭等值的规定,确保了中、高职衔接的顺利进行,把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统一制定成了教学单元的方法,避免了任何重复学习,教学效益很高。澳大利亚建立大学教育、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与中学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使各类证书、文凭和学位之间沟通衔接[2]。

职业教育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到职业本科教育迅速发展,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已趋于成熟。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1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教职成〔2019〕9号、《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教职成〔2021〕3号等政策文件可知,国家大力推进中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3]。总体来看,国内现阶段已经出现的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模式有中高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中高职联合办学模式、对口院校升学考试模式与中本分段衔接模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高职院校衔接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够完善、汽车专业大部分学校缺乏师资力量、实训条件较差以及缺少中高职衔接的教材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急需解决,衔接方案有待进一步优化。

2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培养体系不完善

学生在学校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对汽车专业内容进行掌握。中高职院校对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调研还不够深入,在确定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企业参与较少,同时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之间对于培养体系中的具体项目缺少研讨环节,根据前期对天水市中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专业发展的调研,不同中职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导向不一,课程体系内容不同,使得中职学生升入高职深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总有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在高职专业技术方面提升效果不明显,导致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岗位需求有差距,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被汽车企业所认可。

2.2 学制年限较短导致学生不能符合当前汽车行业岗位要求

当前,随着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5G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在生产、销售及汽车后市场领域尤其是在产业技术、产业结构和服务标准上进一步升级,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能源转型和技术升级逐渐向汽车行业渗透,国内汽车工业在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在核心技术方面存在较大的跨度,汽车产业链中对职工的技能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更加严格。根据对天水市中职院校的调查研究,在天水市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汽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并未直接就业,而是选择继续升学到高职院校深造,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进一步满足当前汽车行业岗位要求。

2.3 中职学校专业培养片面化

中职院校有两种常见的培养模式。一种是“舍本求末”,学生从初中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以后,严格按照中职类全国汽车类专业技能竞赛为目标,每天训练技能大赛项目,比如反复训练汽车二级维护、汽车电控發动机故障诊断、汽车空调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汽车钣金与喷漆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项目,让学生实现机械记忆,虽然学生对于某一个项目熟练掌握,而对其他项目基本不懂。另一种是紧抓理论型,由于这两年汽车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各中职院校争先恐后开设汽车类专业,而中职学校实训设备有限,专业教师紧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学校只能通过开展大班理论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学生只能学习一些浅显的理论知识,无法接触到实践技能学习。以上两种培养模式,学生掌握的技能是不全面的、不系统的,不能够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不能适应正在发生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

2.4 高职生源类型复杂化

高等职业院校虽然教学水平和培养模式基本完善,但这两年生源复杂这一问题在各高等职业学校突现。高职现在的生源主要接受职业中专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两种类型。这两类学生各有所长,接受职业中专教育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擅长专业基础技能,而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擅长钻研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强。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难度又上一台阶。

2.5 缺乏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课教材

现阶段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教材和课程标准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对于汽车专业基础课教材没有相同的标准。比如汽车类专业中《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底盘构造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技术》等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学生在中职学习的内容在高职大一阶段再次学一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6 中职院校实训设备缺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近几年一直出台关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汽车行业中高技能人才缺口较大,因此大多数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但中职学校汽车类专业发展受地方经济的影响,实训室条件不能满足专业的发展要求。

2.7 中职学校生源不稳定

由于中职学生受年龄、眼界、环境的影响,对于未来个人发展还未明确的规划,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处于迷茫的状态。经前期对中职教师和学生调研,大多数老师反映中职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已经丢失。被调查学生反映自己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校学习氛围不浓厚,实践课程由于实训条件较差实训动手机会较少,学校所学内容相对企业技术有所滞后,所以经常会出现中职学生辍学或报到率较低的现象。

3 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在实践中的探索

近年来通过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的试行,有效解决了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通过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汽车类专业试行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以来,汽车类专业学生招生人数和就业率明显逐年上升,同时企业对我院毕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该模式还对中高职院校的专业生源发展和学生就业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从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中高教学职资源的共享,构建长期合作机制,制定适合汽车专业学生的科学考核机制和指定汽车类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专业课教材五个方面对中高职贯通“整班推进”升学模式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和探索。

3.1 形成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前期对天水市汽车企业的调研和校企合作座谈会,结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对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深度分析,按照岗位需求中高职院校联合当地汽车企业负责人共同制定“整班推进”升学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训条件、师资保障和毕业要求,打通中高职联合企业共同培养渠道,确保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试行中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通过研究本校当下汽车类专业学生特点,中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合理的课程标准,保证该模式在实践中课程内容能达到无缝衔接的效果。中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但中职毕业学生理论知识匮乏,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不积极不主动不自信,因此在高职阶段应该为该模式中职毕业学生设计一套专门的、完整的、科学的人才课程体系与中职学校的人才课程体系紧密结合,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模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3.2 实现中高职实训资源共享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些中职院校办学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比较缺乏,实训条件缺乏的中职学生在开展实践课时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4]。在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培养模式中,为了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中高职院校资源共享能够保证学生在中职阶段的实践训练。高职院校负责组织召开汽车类专业发展研讨会及教师培训,同时共同研讨编订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中职学生每学期前往高职院校参加为期一到两周的专业培训、汽车专业相关讲座、企业参观学习,实现教学设备共享,师资力量共享[5]。学生在中职阶段就可以感受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提前了解高职汽车类专业发展方向和接触专业基本技能,通过中高职院校合作培养,资源共享,解决中职院校的一些短板问题,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有力的辦学条件支撑。为了解决中职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丢失等问题,开阔中职学生眼界,让中职学生提前到高职院校提前体验高职学生的学习氛围。中职院校积极联系合作高职院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工作,在不影响高职院校正常教学情况下,给中职学生经常开展汽车后市场行业分析、汽车专业优势介绍、汽车后市场前景分析,让中职学生明白上高职院校继续深造的意义,形成初步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学习的意志,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

3.3 建立中高职长期合作机制

中高职合作院校签订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协议,签订“中高企”订单班,即中职院校、高职院校和企业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在培养过程中实现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商共育企业紧缺高技能人才,实现入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教育目的。通过“中高企”长期合作,为中高职贯通整班推进模式保证长期合作机制,给中职学生提供一条有力可靠的学历提升渠道,技能拔高平台。中职学生在中职阶段提前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对中职院校学生生源、学生管理和培养质量都有促进作用。对高职院校来讲,可以有效保障学生生源和学生培养质量,保证学生的就业渠道,“中高企”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能够促进中高职院校稳定发展。

3.4 制定基于“1+X”的考核机制

完善考核机制,严格的、科学的考核机制可以对于学习刻苦的学生给予认可和鼓励,对不认真学习的学生给予一种提醒和鞭策。通过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让考核摆脱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通过专业课学习,考试严格以企业用工要求和“1+X”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命题,学生如果能够考取学校的及格成绩,则可以立即参加“1+X”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且可以胜任相关岗位工作。同时鼓励学生考取1+X证书,由于汽车类1+X证书种类较多,不同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不同的岗位,因此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考取1+X的不同模块的证书,学生毕业后在校企合作企业持证既能上岗。在课程结课考核中,不局限于理论考核这一种形式,可以通过以证代考、以赛代考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考核中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通过考核方式改革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5 實现中高职培养教材内容的高度衔接

由于中职汽车专业一般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制造与检测专业、汽车电子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汽车营销技术与服务专业,这些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在中高职阶段都有开设。为了解决中高职院校中部分专业课重复的问题,与中高职教师应该共同编写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根据课程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上下册。上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符合,因此上册课本中职阶段使用,主要包括中职学生容易接受的基本概念和专业认知等简单的知识点。下册内容相对难度大,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符合,因此下册高职阶段使用,主要包括专业课程里难度较大的内容,包含大量的实操内容和逻辑性较强的理论知识点。中职阶段开设的《汽车机械基础上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上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上册》、《汽车发动机构造技术上册》和《汽车底盘构造技术上册》等专业课程与高职阶段《汽车机械基础下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下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下册》、《汽车发动机构造技术下册》和《汽车底盘构造技术下册》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层次的连接。教材上下册内容无缝衔接,适合中高职贯通培养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标中高职学生认知能力水平。

4 结论

中高职衔接“整班推进”升学模式的试行,解决了中职院校贯通培养体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保证了中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为中高职院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开拓了一条新路子。该模式试行关键在于中高职教学内容实现无缝衔接,符合汽车产业链中社会人才需求、做到了因材施教和制定了科学性人才培养体系。在汽车专业三年的试行,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切实解决了一些中高职汽车专业生源问题。但是,由于高职生源的复杂性,对于高职教育中专业教育、学生管理和就业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后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中高职联合发展战略,加快中高职校企合作进程,完善企业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更多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理论,在运用中学技能。

基金项目: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实训资源线上共享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2JG-2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董绿英.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D].广西师范大学,2004.

[2]陈果. 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思路与对策[D].天津大学,2009.

[3]刘亚莉,易佳丽,武竞业等.中高职衔接“3+2”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7-8.

[4]曹仕平. 中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衔接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资源共享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