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优秀青年大学生的基本特质及其启示
——以30位全国“最美大学生”为例

2023-10-21查亮亮孙长康

关键词:理想信念大学生学生

查亮亮, 孙长康

(1.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2.浙江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中国富有朝气、活力的青年群体,青年大学生应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展现青春力量。

然而,现实中仍有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婚恋、社会事务参与等现实问题时表现出了一定的迷茫和困惑,一些大学生放弃求新求变、主动妥协退让、盲目顺从服从,奉行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积极进取是大学生群体的主要心态特征,但在现代犬儒主义的影响下,消极、投机甚至厌世等心态逐渐蔓延。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陡增的就业压力及超高速发展的新媒体给现代犬儒主义在大学校园的蔓延提供了空间。部分大学生看淡一切的‘佛系心态’、一路躺赢的‘锦鲤心态’、冷漠麻木的‘看客心态’、逃避现实的‘鸵鸟心态’等均与现代犬儒主义的影响密切相关”。[2]更让人忧虑的是,同现代犬儒主义这种意识流相近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形态也在不同程度消解、侵蚀当下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如任其蔓延滋生,必定会对当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不利影响。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的进步与倒退与人自身息息相关。“一个‘躺平’的‘佛系青年’既无法成为‘立德树人’的目标,更不可能成为顶天立地的‘社会栋梁’。”[3]倘若青年大学生选择看淡一切、冷漠麻木、逃避现实、一路躺平,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将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培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的处世态度,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能。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选树先进典型对大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御不良社会思潮与心态的侵蚀。“最美大学生”评选及事迹发布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起组织。教育部曾举办了14届“大学生年度人物”推选展示活动。2019年,为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中宣部、教育部从历届大学生年度人物中遴选出10位大学生,首次纳入“最美人物”系列,树立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榜样。比如:投身超算研究献力国家发展的清华大学2015级本科生于纪平、腾格里沙漠的坚韧“治沙人”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潜心人工智能研究的华东师范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周杰,等等。这群青年大学生的身影活跃在祖国边防、西部建设、疫情防控、科技兴农、志愿服务等不同领域,焕发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展现出了青春的强大能量。那么,这些“最美大学生”究竟具有怎样的特质与素养?他们为全体青年大学生在接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能够提供怎样的参照呢?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9—2021年30名“最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主要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是“最美大学生”由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起遴选并在央视进行展播,权威性强、影响力大,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最美大学生”是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基础上的进一步甄选,他们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代表性。三是“最美大学生”评选基本条件严格,历经层层评选,程序公正,公信力强。本研究对入选的30名“最美大学生”基本信息进行整理,其中男生19人,占比为63.3%;女生11人,占比为36.7%。研究生15人(其中博士11人、硕士4人),占比为50%;本科生13人,占比为43.3%;专科生2人,占比为6.7%。来自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学23人,占比为76.7%;省属重点大学5人,占比为16.7%;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人,占比为6.6%。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有24人,占比为80%;共青团员、群众共有6人,占比为20%。少数民族学生5人,分别来自羌族、苗族、哈萨克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占比为16.7%。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由美国学者格拉塞(Barney G.Glaser)和斯特劳斯(Anselm Strauss)在《扎根理论的发现:质化研究策略》一书中提出的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在正式开展研究工作前不做提前研究预设,直接对原始资料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建构相关理论解释框架。“这是一种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的方法,即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社会理论。”[4]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的是扎根理论的方法。本研究从教育部、《中国教育报》以及各相关高校官方网站收集了30位“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形成原始的文本资料;运用NVivo 12分析软件对“最美大学生”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将30位“最美大学生”事迹汇总导入NVivo 12分析软件,而后采用扎根理论开放式、关联式、选择式三级编码程序对文本资料进行逐级编码。

第一步,开放式编码。研究者保持开放心态,以价值中立的观察者身份逐句逐段分析比较文本资料,从中发现概念类属并确定类属的属性和维度。在这个环节,研究者对文本资料进行了逐一编码,总结归纳出了30位“最美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及基本特质,形成了129个自由节点进而为下一步关联式编码奠定基础。

第二步,关联式编码。关联式编码的主要任务是要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开放式编码形成的129个自由节点进行反复的对比分析、归纳整合,形成了15个关联式编码。这些编码是对30位“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及基本特质的进一步归纳概括,为后续提炼“最美大学生”的核心类属提供参照。

第三步,选择式编码。选择式编码是在现有的概念类属中经过系统的分析比较后选择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核心类属。本研究基于15个关联式编码,最终概括出了4个核心类属作为当代优秀青年大学生的典型特质,即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卓越的自主学习力、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愿。

三、“最美大学生”基本特质的分析

(一)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思想体系、理论学说和事业抉择抱有坚定不移的观念并且身体力行的心理状态。它集中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规范和指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1]当代青年大学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理应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将小我融入国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屋建瓴地运用“补钙”[5]“扣扣子”[6]形象阐释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理想信念缺失或者是理想信念动摇,精神上就容易“缺钙”,就易得“软骨病”。倘若一个人缺少精神之“钙”,很容易会导致思想迷失、消极颓废,甚至误入歧途、自甘堕落。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养成就如同穿衣服扣扣子,假如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自然也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对。面对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丰富多样的现实生活、激荡起伏的多元思潮,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由于受到个人心智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信仰迷茫、价值观念多元化、缺乏吃苦耐劳和拼搏进取精神等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涵养家国情怀,坚定为国为民信念,这不仅是当代中国发展对青年大学生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应然命题。

入选“最美大学生”的30位青年大学生集中表现出了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特征(见表1)。此节点参考点数34个,具体包括拥有为国为民情怀、坚定的科研报国志向、深受大学精神的洗礼3个二级节点。这些入选“最美大学生”的青年群体突出展现出以下特点:首先,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之中,把自己的青春故事融入中国故事,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具体路径包括:选择参军报国,投笔从戎奔赴边防一线;选择三尺讲台,到祖国边陲支教;选择当新型农民,怀揣科技兴农梦想;选择坚守“空天报国”初心;选择立志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等等。其次,发挥专业所长服务国家战略。基于自身的专业优势,他们选择科研报国,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努力把科技创新扎根在祖国大地上,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服务国家重要研究领域。最后,这些“最美大学生”还自觉接受大学精神与文化的洗礼和规训,在传承与发展大学精神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报国才能。比如: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级博士生李海超秉持学校“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价值追求,潜心攻关船舶结构振动噪声预报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16级本科生阿卜拉江·伊马木在“强师报国,求实创造”校训精神的鼓舞和感召下努力学习。

表1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的编码及列举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反映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推动力量,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指导作用。因此,青年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二)具有卓越的自主学习力

学习力是第一生存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推广,学习力逐步被看成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指标。2002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教育学院以英国纽波特38所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发起了有效终身学习编目(ELLI: Effective Lifelong Learning Inventory)项目。该项目将学习力结构划分为七个方面,即变化和学习、关键好奇心、意义形成、创造性、策略意识、学习互惠、顺应力。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广泛应用,新知识新技术,令人应接不暇,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学习能力,方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校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面对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应当把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作为自己学习生涯的主要目标。

全国“最美大学生”入选者非常注重学习力的培养(见表2)。“具有卓越的自主学习力”这一编码的参考点数为32个,具体包括具有良好的学习顺应性、具备浓厚的好奇心、学习互惠性强、具有学习策略意识4个二级节点。这些“最美大学生”具体表现出以下特质:一是注重自我规划与要求,在突破学习目标任务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律,对自我保持高要求;二是注重保持学习韧劲、顺应性强,他们学习刻苦、斗志昂扬,选择用拼搏、奋斗、汗水来换取学习的成功;三是注重建立学习支持系统,他们懂得如何处理好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知道如何向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共同学习,善于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支持自己的学习;四是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最美大学生”始终都能保有一颗好奇心,能够对学习任务保持浓厚的兴趣。

表2 具有卓越的自主学习力的编码及列举

当前,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推动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系统性变革,一定程度上而言,学习的方式相较于学习的内容更为重要。处于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时代,学生的学习迫切需要从获取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其中学习力的培养必然成为教育关注的焦点。作为时代青年优秀大学生必须有主体自觉性,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始终把学习视为一种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三)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实践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充分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聚合与发散、正向与逆向等不同思维方式,凭借敏锐的创新意识、突出的创新能力开展的实践活动。当前,我们国家把创新列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视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依托资源消耗、人力投入等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因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撑。青年大学生无论是在思维活跃程度、知识素养水平等主观方面,还是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支持等客观方面,都更有条件成为时代创新的主体。在此意义上,有必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新的力量。

全国“最美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敏锐的创新意识(见表3)。“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这一编码的参考点数为26个,具体包括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具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具有问题发掘意识4个二级节点。这些“最美大学生”首先表现出了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从问题出发,善于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难题,进而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路径与方法。其次,能够将问题意识进一步聚焦、转化为新的理论、设想、产品、结构,实现从学术思维向创造思维转变,最终把探索性研究成果进行产品转化。最后,“最美大学生”关注并回应现实问题时,注重深入现实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他们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进而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问题的本质与内在规律,指导并推动创新。

表3 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的编码及列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发展仍是第一要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发展结构。从这个角度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恰如其分。青年大学生作为时代创新的主体,应当注重创新精神、意识、能力的培养,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与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愿

社会参与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生活的某种愿望与需要,并以某种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以及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发展过程,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状与活动的关心、了解与行为投入。[7]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青年的社会参与,《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列为青年未来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八条具体指导意见。[8]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代表,也在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大学生社会参与是反映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投入生理和心理能量的状态变量,主要指大学生对社会活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及其通过各种方式的实际行为投入,它包括社会参与意识和行为两个相互联系的构面”,[9]具体包括“信息沟通”“校园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参与”“意见表达”“参加组织”“参加会议”六个维度。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对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体会自身对家庭、集体、国家的责任,唤醒内心的社会责任感。

注重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也是“最美大学生”的一个主要特征(见表4),具体包括:选择到基层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自身经历影响他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共有37个参考点。这些“最美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愿具体表现在:一是选择到基层一线工作,把青春与智慧挥洒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二是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美大学生”示范创新研究、引领思政教育、主动服务社会,充分展现了党员风采;三是充分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美大学生”注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社会,向身边的人传播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四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在抗击疫情、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帮困助农、加入公益组织等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主动自发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表4 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愿的编码及列举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青年大学生的参与,需要青年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目标和国家民族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命运融入国家民族命运之中,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广泛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让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四、结论与启示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其引言部分提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8]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高度,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人人成才、人人出彩。结合这群“最美大学生”特质分析情况,他们在精神品格、学习能力、问题意识以及公共精神培育方面可以有如下启示。

(一)锻造精神品格,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当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梦想,把个人担当融入社会前进方向,把小我融入大我中。需要注意的是,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渐次确立并巩固。正如有学者指出,“理想信念也是个体在与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化精神成果,是心理世界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不断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反馈、调整而渐趋稳定”。[10]在养成路径上,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校园文化的熏陶来加以强化和引导,当然这种强化和引导应当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

首先,强化理论知识学习。知识是树立核心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的前提和基础。大学学习时光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至关重要,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要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供给,特别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指导,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发展性和进步性。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也要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学科专业知识,广泛涉猎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其次,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的独特作用。究其根本,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校园文化及活动载体能够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对中国梦的情感认同,[11]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价值旨归与职责使命。编码过程中发现,部分“最美大学生”表示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特别是学生自主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激发主体自觉性,通过浸润式参与可以帮助自己提升对家国情怀等的感知度认同度。因此,要加强包括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的、制度层面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外部环境和氛围,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

最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理想信念的确立最终是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它离不开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推进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体察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尊重大学生思想诉求,以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着力创建思政教育生活化情景、吸纳生活化内容、采取生活化方式,构筑思政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代入感,让青年大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接受道德观念和价值规训。

(二)开发学习能力,促成学习策略掌握

学习力,一定程度上而言是一种“元能力”,它能够保证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中持续发展、持续学习,并将学习内容转化为价值的能力,它是一切能力的源动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学习更多强调学会学习、学会认知,“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12]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策略,是决定其成长成才的关键条件。

首先,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有研究表明,好奇心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水平。国外学者Fandakova和Gruber通过一项使用冷知识问题范式的研究发现,呈现答案前对问题的好奇心可以加强儿童和青少年对于这个问题的记忆,并且答案呈现后的惊奇也提升了青少年对于该问题的记忆水平。[13]McGillivray等人也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对感到好奇的材料的记忆水平要高于对无聊材料的记忆水平。[14]也有学者认为,“‘好奇心驱动’是通过‘好奇心内驱’走向‘动机驱动’的过程”。[1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的观点,个体的成就动机由希望成功与害怕失败两种倾向组成,“成就动机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个人责任,热衷于担任开创性工作,并在工作中敢于创新,同时遇到挫折时,常倾向归因于个人自身因素,会更加努力”。[16]因此,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将其内化为积极学习的动机和探索行为至关重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要提供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学习材料,创设适恰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新旧事物、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建立与激活不同学习材料的意义关联;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唤起学生正向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失败与挫折,持续保持对成功的渴望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

其次,注重互惠性学习。日本学者佐藤学创造性地提出了互惠性学习的思想,其主要理论观点是,师生、生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支持、相互引导、相互合作,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而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一项针对大学生学习力的调查研究也发现,在主动寻求帮助和听取建议上,绩优组得分明显高于绩平组,也高于平均水平,[17]这些都表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积极向外争取学习资源,如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与帮助。资料编码时发现,部分“最美大学生”也表示要尽早进入科研团队,这样既可以尽早感受科研氛围也可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因此,大学生在日常学习或科研时,要及时向老师、同学等重要他人学习,要善于合理利用外部资源、环境等外在因素支持自身的学习活动。

最后,强化学习过程管理。良好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学生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从“最美大学生”事迹梳理情况看,他们都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律精神,能够对每日作息时间做出合理安排。因此,从学生自身层面看,要发挥元认知作用,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监控,比如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或资源参与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之中。同时,通过不断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来调整学习策略。从教师指导层面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激活问题意识,训练批判性思维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主要是对尚待解决或是尚不明晰的事实产生疑惑或疑问。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历程看,人类社会重大进展都离不开对某一问题的探查发现与有效解决。因此,是否具备问题意识,能否善于发现问题就成为推动解决问题的关键。大学是探究真理的地方,培育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人才培养的内在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培养的是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成员,应从世界公民素质视角关注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鼓励大学生摒弃小我情结,关注社会和国际事件,关注学科历史脉络、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热点,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质疑、反思。[18]青年大学生要把专业学习与社会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现实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

首先,注重激发想象力。爱因斯坦曾坦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19]想象力强的学习者能够帮助其从特定的现象中顿悟出新的道理、发现新的知识,这一点在吉尔福特的创新型人格研究那里也得到了印证。在吉尔福特看来,有创造性人格特点的个体也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大学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思考,对于学生的学业表现不作整齐划一的要求,不应拘泥于统一答案、公式、样例,要鼓励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其次,注重涵养质疑的品质。质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质疑,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格特质问题。他发现科学家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人格特质,即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当个体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也就意味着他已经在质疑与思考。中国教育传统中也有这方面的智慧。比如说,“于无疑处生疑,方见长进”“学则须疑,学贵善疑”,等等。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鼓励、支持学生大胆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质疑,提出新问。

最后,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而且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不是未来学校教育的“自由选项”,而应当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的“学习与创新技能”就包括了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国际经合组织(OECD)提出应当培养学生立足批判性立场展开思考与行动的能力。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也将“批判质疑”作为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的考察点。显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各国争相突破的教育焦点。要创造条件单独开设思维训练课程,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尚未单独开设课程的应当积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保持开放与怀疑心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总的来看,会想象、敢质疑、能批判都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要素,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要素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密切关联的整体。通过梳理发现,这些“最美大学生”都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仅仅是海绵式的学习,不能被动地成为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要敢于质疑既有答案、结论,分析可能问题,提出批判和形成新的结论。

(四)涵育公共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身心投入,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熏陶与洗礼。大学生社会参与首先应当加强公共精神培育,不断涵养为国为民、家国天下的精神品性与责任担当。结合近年的疫情防控工作,“最美大学生”表示,青年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公共精神。何为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内在地蕴含着参与公共事务的参与精神和维护公共福祉的价值旨趣,它的现代生成不仅能为国家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更能为国家治理凝聚民心,奠定民意基础。[20]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要求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能够积极地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利他主义为行为取向。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主动把培养具有公共视野、公共意识、公共理性和公共善的大学生纳入自己的责任视野,把大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作为自己基本的职责。[21]因此,加强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使其具有主体意识、理性思维和积极的行为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首先,深化课程融入。课程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的基本路径。一方面,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供给和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将家国意识、社会责任感、公民观念、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精神、公平正义感、利他观念等公共精神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中,借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精神培育。另一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整合不同课程的教学资源,将公共精神教育融入各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做到公共精神概念知识与价值生成的有机统一。

其次,参与校园治理。大学生是高校重要利益相关者,大学生参与校园治理,是高校民主办学的重要体现,也契合了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因此,无论是从完善大学治理的视角还是从保障学生参与办学权利、提升自我素养的角度,都应当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投身于大学内部治理决策和活动当中。从学校层面看,高校应当不断迭代更新治理理念、完善内部治理机制、拓展大学生参与校园治理的路径。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社团指导老师,要广泛依托校园公共空间、校园节庆活动、助管岗位等,引导大学生主动成为校园治理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从学生自身视角看,大学生应当积极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学生社区管理、校园文明监督、学生评教等不同方式参与校园治理,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从中锻炼处理事务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综合协调能力。

最后,注重实践历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区别于单纯的校园环境,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也只有与社会零距离,才能在人间百态的考验中,不断完善自我认知,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锤炼坚毅品格,涵养道德情操,永葆青春本色。大学生要树立社会参与的意识,培养社会参与的技能,结合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义务支教、理论宣讲等方式和途径,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社会大课堂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大学生学生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学生写话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