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
2023-10-21刘宏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刘宏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引言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其中,体育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高校育人体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以及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型,高校越来越注重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种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体育课程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和健康益处,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针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和工作者们共同努力,深化理论研究,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育人实践。从顶层设计到教学方法创新,从体育比赛到社会实践,每个环节都需要重视思政工作,注重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人格提升和自我成长。因此,要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员参与、重视实效,不断改进育人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通过经验总结和创新实践,才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推动高校教育向着更加优秀、更加有意义的方向发展。
二、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宏观背景
(一)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必要的
当前,中国正在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高校体育课程具有培养健康体魄、积极心态、良好品德等综合素质的作用,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必要手段之一。同时,高校体育课程也是联系学生生活、增强学生体验感受、回归本质的特殊渠道。在“立德树人”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可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且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这是满足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肩负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故将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起到以下几点必要性:
1、促进身心健康
高校学生在求知的同时也要注重身心健康的保持,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常见疾病。这一方面与现代大学生活方式的要求密切相关。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往往需要集体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日后的工作或者人际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全球性、普遍性的文化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民族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4、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集体或个人运动中都会经历挑战自己、突破障碍的过程。通过此类训练,学生可以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对未来人生的应变具备更强的心理素质和思维体系。
总之,将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有着丰富多样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迫切需要
高校体育课程不仅仅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必要手段。体育课程可以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力等多方面素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迁,高校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的体育课程可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因此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并深入挖掘高校体育课程的潜力和价值。[1][2][3]这种融合,既能够较好地满足时代的需求,也是体现高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承诺。通过这种融合,可以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促进知识的交流和整合,从而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和思政教育融合是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迫切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三、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实际意义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实际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展示。
(一)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能够满足现实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的需求。传统的体育课程只注重身体锻炼,而缺少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然而,现实社会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具备促进社会和谐和文化共融的高尚品质。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使每位同学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长知识,还能让他们领悟到人文素质的内涵,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这种融合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并且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促进学科交流和整合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锻炼身体和增长知识,还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整合。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科之间常常存在人为设置的壁垒,导致各学科无法真正地互相理解、合作。
而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则能够打破这种隔阂,让各学科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通过深入了解体育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各学科之间可以在保证自身内涵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的全面叠加和深度拓展,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学习体验。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助于培养跨领域的人才,并且使学生成为具备综合能力的未来人才,更好地适应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三)将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满足大学生培养和成才需求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教育资源。在这种融合的教育模式中,体育课程被视作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传达思政教育中的精神价值和社会责任意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消化知识,增强他们的自我认知、责任感和承担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此外,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中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交流和整合。通过发挥课程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满足了学生需求,增强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4]总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教育资源,还能促进学科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交流和整合,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具有积极意义。[5]
综上所述,高校将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十分重大,并且具有广泛的前景和发展空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阶段大学生的培养需求,使其更具社会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领导力,为国家建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应对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
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是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之一。首先,要明确高校体育课程在“课程思政”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从身心健康、团队协作、竞技精神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次,需要明确融合后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目标,并将这些目标纳入到管理和评估体系中,保证目标能够顺利的达到和落实,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通过综合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等因素,合理制定教学目标的落实方案,让学生在参与高校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得到体验、思考和成长。
(二)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障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和发展。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学生营造具有挑战性和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还需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健康成长。[6]因此,对于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该注重培训和招聘优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促进思政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课程内容设计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需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实现有机结合,以达到将学生身心健康、人才培养和社会责任育人三者结合起来的教育目标。在课程内容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增加概念性知识和理论性课程,引入批判性反思和思辨性对话,加强道德性素质等方式进行设计。
首先,概念性知识和理论性课程是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认识和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在高校体育课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训练,还应加强对体育文化、体育哲学等相关概念和理论的讲解,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呈现体育运动的本质和意义,同时,这也有助于拓展学生对当代社会体育发展的视野。
其次,引入批判性反思和思辨性对话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开展深入思考和辩证对话的体验式教学,通过鼓励师生间的多元对话和互动交流以及醒目反思体育竞技中的道德难题和法律问题,使学生在体验中增强思辨性思维、提升道德素质。
最后,在高校体育课程设计中加强道德性素质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融入一些具有特色和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安全教育内容,介绍运动员的精神品质和体育精神,展现乐观向上、拼搏进取的人格魅力和团队协作的价值理念等,同时还应注意防止过度追求成绩和比分,充分激发学生愉悦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全面发展。
(四)教学质量监控
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门应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以维护教学质量。具体而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各高校的监管力度,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对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及时掌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类推进处理。同时,应当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对高校开展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标准、要求等加以明确,并加强对高校的督促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促进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的思政建设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探索新形式,深入挖掘体育思政元素,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到体育的力量和精神,进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借助体育运动、竞赛、素质拓展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锤炼意志品质。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激发高校体育育人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