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大学体育“学练赛评”教育模式创新策略

2023-10-21何晓燕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1期
关键词:素养教学模式体育

何晓燕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体育课以提高学生身体素养为重要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以此来满足国家与社会对时代人才的新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高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创新高校体育开展形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还应采用“学练赛评”的教育模式,通过推进“学练赛评”的一体化综合发展,更好地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创新,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转型,全面提高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与国家培养出具有综合素养的时代人才。

一、“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基本概述

“学练赛评”从字面意思来看,主要是指教学的几大形式:学习、练习、竞赛、评价等,是对综合性教学过程的一个统称,具有丰富的教学意蕴与内涵。从具体的实践教学来看,“学练赛评”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与形式的科学融合。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练习、竞赛、评价等活动,同时,开会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单一性的肢体练习、小组练习、比赛练习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水平与智力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学模式,在“学练赛评”的教育模式下,采用完善体育教学工作的形式,促进宏观教学与微观教学的科学融合。

具体而言,“学练赛评”是一个整体性的教育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其整体性的教学作用与优势,需要教师深入把握“学练赛评”的基本内涵以及特征,结合“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具体开展形式,强化各个主体之间的协调性,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全面发挥“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优势,转变传统大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凸显新时期高校基础课程改革特点,在“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中融入创新要素,关注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而持续推进大学体育工作的创新与完善。

二、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高校大学体“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价值

(一)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变革

“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目的在于变革高校大学体育教学工作,创新以往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推行与创新,对推进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创新与调整了大学体育教学开展的形式,另一方面,全面改进了大学课程的组织形式,而这两方面的创新都能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满足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新需要。首先,大学要不断完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效的实现基础课程改革,满足新时期素质教育新需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评定水平,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具体而言,大学体育课程推进“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促进大学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的突出高校的办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新时期,我国高校正在持续推进课程教育改革,以此来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而在体育核心素养背景下,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注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感受生命的价值,理解体育文化的内涵,把握体育运动背后的拼搏精神。“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创新,能够更好的推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练赛评”教学模式能够创新传统体育课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并不强,大部分情况下是由教师带领并监督学生完成,而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大部分体育教师难以兼顾班级全体学生,从而无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这便会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情况。而“学练赛评”教育模式,能够丰富与完善体育教学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训练的积极性。

(三)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教”与“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部分,教师的“教”能够为学生的“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在正确的学习航线上不断探索,而学生的“学”又能反向促进教师教学工作的改革,从而督促教师不断的学习与进取,通过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学习创新型的教育实施策略,从而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从而帮助教师在教育工作道路上实现更好的发展。“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也同样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课程内容与运动技能,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更能督促与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与渠道,进行自我能力的强化,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体而言,“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与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大学体育“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许多体育课程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出现了脱节现象,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对体育知识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科学培育,从而难以有效的提高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大学体育教师要科学把握“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通过不断创新与优化体育课程的开展策略,借助现代化的体育教学设施,构建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不断增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大学体育课堂中感受体育课程的价值,在开展“学”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体育文化,在“练”的过程中感受体育运动的生命,在“赛”中,懂得团结协作和谐竞争,在“评”中不断的正视自我、挑战与发展自我,从而科学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更好的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

(一)打造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课堂

在传统的大学体育课堂中,学生被动式学习体育知识,难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而且教师讲解体育知识与技能、学生自主练习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有效地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从而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把握课程内涵。而在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通过“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将学生学习、有效练习、科学竞赛、综合评价等融为一体,通过构建以问题导向的课堂,向学生全面阐述体育专业知识。在探究性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还要保证所提出的问题具有导向性,能够紧扣体育课程主题、运动技能、体育文化、体育品德、良好行为等内容,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

除此之外,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养,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师还在教学内容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让学生在预定的任务目标下去探索与思考,帮助学生实现优化发展。例如,大学体育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体育案例的形式,让学生思考这些足球运动员采用的运球技能有哪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增强学生在“学”这一方面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

(二)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练习

在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重点在于练习环节,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引导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也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够感受体育的学科中凸显的生命价值。而在“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练习环节中,想要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需要创新教学的具体形式,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与学习,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练、怎样去练、练的方法有哪些。因此,教师要科学把握“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科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团队练习、和谐竞赛、综合评价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

例如,在引导学生开展练习之前,教师要科学设计练习的目标以及内容,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练习场地与相关器材,为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项目练习探究,通过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团体协作中提高体育认知能力与运动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开展体育练习设计,应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为基准,把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不断优化练习过程中时间与强度,从而帮助每位学生的核心素养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

集体而言,形式新颖的探究教学模式,又能够激发学生,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牢固掌握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而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分析与评定,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检查与自我纠正,从而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能够得到良好的培育。

(三)构建真实的体育比赛情境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相对困难,内容也较为复杂,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建科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推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有效开展,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效率。因此,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科学构建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

例如,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以运动技能为主线,将体育项目中的比赛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把握体育运动的价值。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运动项目的竞赛特点,构建趣味性的比赛情景,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竞赛能力。在现实性的比赛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沉浸式的体育竞赛体验,不断强化学生对运动技能的运用。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意蕴丰富的体育竞赛,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内涵,深刻感受体育文化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运动技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更好的推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的创新。因此,教师要得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构建科学教育情境,更好的掌控“学练赛评”教学模式,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

(四)做好核心素养的评价工作

“学练赛评”教学模式具有整体性,每一个部分都相互影响,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无法体现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练赛评”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新模式,在比赛以及综合评定等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展现自身的专业性,科学开着呢核心素养评价工作。因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练赛”等内容后,教师还要持续推进评价工作,结合学生在各个部分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结果,对学生开展综合性的评定,从而真正推进“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创新。

例如,教师可以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以教师评价为主,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性评价与互动评价,科学调整课堂中师生教学关系,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发展性特征,科学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发展,结合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熟练度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评价的整体作用与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持续推进“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更好的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体育教学旨在促进高校学子身心健康发展。在推进高校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也应顺应教育发展趋势,根据课程开展特点,把握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科学推进体育课程转型与创新,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重要目标。因此,高校要积极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教学责任,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科学推进“学练赛评”教育模式创新,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把握内外文化以及运动技巧,通过综合探究的教育形式,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体育文化内涵,创建现代化的教育情境,做好基本的教育评定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教学基础,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素养教学模式体育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