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行文“意识”全面建构行文逻辑
2023-10-20刘大鹏
陈 婷 刘大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强调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的关键,就在于掌握文章的行文“意识”,并循着其表达的意图,去理解语言背后的多重涵义。
行文“意识”,指的是在具备强烈的情境意识、身份意识、主题意识、结构意识、逻辑意识及论证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行文布局。202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作文试题的命题方向从新课标出发,题目材料呼应教材,题目设计“与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建立知识链接,增强与教材的关联度”[1],从而引导考生于思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能力素养。但对考生的考场作文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行文逻辑的写作误区。要想规避这些误区,就需要回归教材,让学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培养行文“意识”,总结行文逻辑的建构方法,逐步提升思辨能力,以便在今后面对作文题时,做到行文有“技”可循。
一、行文逻辑需“避雷”的写作误区
行文逻辑强调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考生应具有清晰的行文意识。以下,笔者将对考生行文时的写作误区进行分析。
1.忽略主题与结构意识,文章杂乱无章
很多考生在行文时,缺少主题意识和结构意识,导致文章的论证不知所云,结构也毫无章法;或进行套作,或直接用大篇幅的人物故事进行论证,或思路混乱,等等,导致文章偏题或离题。
202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为:“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要审好这道题,关键在于拥有鲜明的主题意识和结构意识。
很多考生在面对这道作文题目时,虽然能够围绕关键词“故事”来展开,却忽略了题目材料中“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的内容要求,导致在论证时,只把“故事”局限于古今中外的电影、电视剧、小说等,而使论证的主题不够鲜明、结构很混乱。显然,学生一旦忽略了主题与结构意识,就会忽略题目中的材料要求与写作要求,导致文章杂乱无章。
2.忽略逻辑与论证意识,说理不够到位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除了具备鲜明的主题和规范的结构,还需要严谨的逻辑与合理的论证,如此才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而很多考生却忽略逻辑与论证意识,导致文章论证漏洞百出,无法进行有效说理。
有考生把作文题目材料中的“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启迪智慧”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整合起来,变成“好的故事帮助我们打开心灵的大门,启迪人生汲取智慧,在表达与沟通之中书写自己的命运”,这样,“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中的“改变”就无形中被弱化了,而论证的思路也被打乱,导致写作任务无法完成。也有考生的行文中有分论点:“于文化赓续而言,故事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分论点虽然与主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并没有落实题目的写作要求,所以没必要专门用一个段落来进行论证。很明显,学生若缺乏逻辑与论证意识,其行文逻辑就会不严谨,说理也无法做到位。
3.忽略情境与身份意识,缺乏现实意义
审题时,就算作文题目中并没有特定的情境要求与身份要求,也要根据题目论证的主题来选择特定情境和特定身份,这样才能使主题呼吁更具号召力与影响力,从而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如2023 年新课标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很明显没有特定的情境要求与身份要求,其关键词为“故事”,而论证内核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论证时,立足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应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立足的写作身份,应为“吾辈青年”,再紧扣作文题目材料中的“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明确“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早已绘成历史篇章,如今那绘就故事的彩笔已然交付到你我的手上”,这样才能更明确全文所列举的例证应围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展开,更能落实“怎么做”,从而让文章的论证与时代意识相契合,凸显其现实意义。很明显,学生如果缺乏情境与身份意识,就会使其文章的指向性不够突出,论证的内容缺少分量。
二、运用行文“意识”解读教材行文逻辑
学生运用行文“意识”全面建构行文逻辑的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日常的语文学习活动。我们结合教材,选择其中相关的内容来分析,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教材为范本,让学生进行思维上的碰撞,从而促使其对“课内知识”进行更灵活的运用与迁移。
1.深挖课文,明确其主题与结构意识
《师说》围绕“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来展开论证,从“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圣人无常师”等层面来进行论证,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式,从古到今,从“众人”到“圣人”,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充分彰显了主题和结构意识。
再如《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来展开论证,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用心一也”等层面来进行论证,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式,从“反省”“假物”“专一”等角度进行多层面论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充分彰显了主题和结构意识。
由此可见,主题意识是囊括了整篇文章的论证中心,而结构意识围绕主题意识而展开,对主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阐释,让全文的论证思维形成有机的整体,具有严谨的逻辑与思辨性。
2.深挖课文,明确其逻辑与论证意识
《师说》在引出观点“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时,首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社会现象;其次,给“师者”界定概念,即“传道受业解惑”,这是“师者”的作用;再次,明确“人非生而知之者”的现实,再运用反驳论证“惑而不从师”的后果,就是“终不解矣”,从而强调“惑而从师”的重要性;接着,从“生乎吾前”与“生乎吾后”两方面进行阐释,强调“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最后,才运用因果论证,得出结论。文本一一对点,驳立结合,逻辑缜密,论证到位,充分彰显了作者缜密的思维与严谨的逻辑。
又如《拿来主义》,在论证主题“拿来主义”时,先论证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而在论证“送去主义”时,首先,“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运用了褒词贬用的手法,“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媚外求荣的借口、事实上的贫乏,而“大度”只是“送去主义”者对民族利益的无耻而彻底的背叛和出卖;其次,列举尼采的人生经历,强调他“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但最后还是“发了疯”,这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对于个人而言,“送去主义”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其愿望是美好的,但当最后愿望破灭时,导致的后果也是严重的;接着,以我国的煤炭为例,强调就算“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若只是“送去”,“几百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则将无法承担后果,这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对于国家而言,“送去主义”更是不可行的,最后的结果也是不可以承担的;最后,从“几百年”的“我们”的状态,推及“几百年后”的“我们的子孙”的状态,强调如果中国只是送去而不拿来,我们将亡国灭种,我们的子孙将无以生存,以此对国民党的“送去主义”进行辛辣的讽刺,指出其行为的可笑及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由此可见,逻辑意识跟行文中的论证与论据之间、立意与论证之间、立意与论据之间、分论点与论点之间等等,息息相关。而好的论证意识,关键在于能够运用多种论证方式,使论证的内容更有根有据,更具说服力。在行文中,学生只有拥有逻辑和论证意识,才能使文章的论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
3.深挖课文,明确其情境与身份意识
《师说》有鲜明的情境意识,即“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唐代的士大夫阶层普遍存在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该文也具有鲜明的身份意识,最后一段“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充分彰显了作者对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的赞赏,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师者”的身份,从而为当时“师风”做出表率。
又如《拿来主义》有鲜明的情境意识,即针对国民政府崇洋媚外,出卖民族文化遗产的投降主义,还有针对革命文艺阵线内部的两种错误倾向。该文也具有鲜明的身份意识,多次出现“我们”“别人”“我”等人称代词,充分彰显了作者所代表不仅仅是个人的看法,更是国家民族所有人都应有的看法,因此该文语言铿锵有力,具有较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由此可见,“情境意识”即联系当时的社会现象,表明自己的看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身份意识”即表明自我的身份,具有较强的论证作用与呼吁作用。在行文中,运用情境与身份意识,可以让文章更具有影响力与感染力。
三、运用行文“意识”建构行文逻辑的思维途径
从行文逻辑需“避雷”的写作误区中我们明确,只有按照行文“意识”的思维途径,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避免行文的误区;从运用行文“意识”解读教材行文逻辑中我们明确,回归教材,以教材为范本,可以更好地做到以读促写,以及对“课内知识”进行更灵活的运用与迁移。所以,学生只有明确运用行文“意识”建构行文逻辑的思维途径,才能更好地审题、行文与布局。
首先,围绕主题与结构意识,进行审题和布局。主题意识与结构意识息息相关,我们审题时,不仅在审主题,更在审结构。审题时,明确关键词与题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使文章的行文结构围绕主题有机展开。
其次,围绕逻辑与论证意识,进行阐析与论证。逻辑意识是行文的论证逻辑;论证意识是行文的论证技巧。唯有把逻辑与论证意识结合起来,才能让逻辑更严谨,让论证更具有技巧性。
最后,围绕情境与身份意识,进行呼吁与行文。情境意识,可以是特指,也可以虚指。如作文题目中有特定的情境要求,那么就称之为特指;如作文题目中没有特定的情境要求,而其关键词是时代热词、社会热词等,则其默认的情境为当前的时代背景。身份意识,也可以特指或虚指。一般虚指的时候,大部分都称之为“吾辈青年”,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有呼吁性与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基于教材运用行文“意识”全面建构行文逻辑,就是以教材为范本,分析其行文“意识”,理清其行文逻辑,再依照其行文思维途径进行审题、行文与布局,做到有的放矢、落到实处,从而完成写作任务,并使得作文从题目到每一个段落都是有机的整体,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关键能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