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落实核心素养有效性作业设计

2023-10-19查云全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有效性教学内容

查云全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文件通知(简称“双减”),至今已一年多。过去一年里,“双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词,教育行政部门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围绕“双减”政策如何落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理论到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一些学校的一线教师在落实和执行“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不同偏差。有的教师仍然以“应试教育”为导向,把“双减”挂在口头,实际教学中依然以大量作业练习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学生作业负担依然没有得到减轻;一些学校的一线教师简单地把“双减”理解为只是作业的数量和时间上的减少,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没有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一些学校的一线教师认真按照“双减”政策不折不扣执行,但是,这些教师在作业布置和作业设计时有疑难,导致有效性不高。

以上是“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的种种表现,笔者针对最后一种表现,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的要求,就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有效性与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一起分享。

一、做到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

《课标(2022年版)》把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作为最重要的课程理念之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业,理所当然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有核心素养培养意识,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蕴含的核心素养点了然于心,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作业的布置和设计中进行拓展和延伸。例如,在计算教学课中,传统的作业布置,教师总是把牢固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熟练计算技能作为作业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大量的、机械的练习巩固成为必然,作业的设计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就得从学生算理理解、算法掌握、算法推理、算法巩固、算法运用等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和落实。

如,32-8=24,需要首先讲清楚,32是有3个十和2个1组成,各位上(零散的2)只能拿2根小棒,还差6根小棒,怎么办,就需要向十位上借一捆打散后,才能够继续拿6根小棒,于是老师需要借助几何直观为学生建立操作体验的表象去理解和掌握算理,最后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去推理算法,再通过巩固才能形成运算能力。(如下图所示)

二、做到知识结构体系化建构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

《课标(2022年版)》把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作为又一重要课程理念,要求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对接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通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最终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再以计算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应该具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意识,把算理理解、算法掌握、问题解决等内容统筹考虑,相应的,在作业设计上,形成单元整体作业设计,通过作业实施,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此外,在完成阶段性的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应该通过练习和作业的设计,让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体会知识间内在的一致性。例如,学生学习了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后,教师可以设计整数、分数、小数加减法对比练习,让学生发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基于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的运算教学的一致性与有效性。

三、做到形式多样目标多元的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设计

传统的作业布置,目标主要指向基础知识的巩固,基本技能的训练,目标单一,缺乏整体性设计,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应该把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關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如,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的认识”后,不仅要为学生建立表象,让学生亲历参照物1厘米有一个手指指甲长的宽度模型,1分米有小孩两只手手掌合在一起的宽度模型,1米有我们教室门或者自己家居住的门的宽度模型,也要让学生体验模型抽象建立为概念的过程,并对师生的回答做积极的评价与判断,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更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比对与操作体验,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建立1厘米、1分米、1米长度的量感,丰富学生在生活中活动经验的积累。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厘米、米的认识”的关键能力和一生也忘不了的必备品格。才能将室内书面作业与课外的体验作业相结合,让作业设计形式多样、目标多元。

总之,教师要改变传统认知,重新定位作业功能、锚定核心素养价值、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通过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把作业的优化设计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才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达成“双减”下作业设计与优化的有效性。

【注:本文系“曲靖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研究》(课题立项编号:QJ22YB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有效性教学内容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