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竞发,“读”立潮头
2023-10-19张婷
张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显将思维力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范畴,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无不呼唤教学思维的转变,诸多教学指导为教师提供了启迪和思路,极大丰富了语文教师的“工具箱”,但思维力的训练、发展,乃至学习任务群和核心素养的落地落实,都离不开一个必经环节——朗读。实践中,朗读甚至是实现语文教学效益强化的突破口。为此,语文教师在研读新课标指导教学时,不能脱离为基础性“听说读写”赋能的这一根本性原则,对朗读的重视和科学运用,丝毫不可放松。
一、注重方法渗透,体现朗读的策略性
纵观传统教学理念下的朗读教学,很多学生习惯性拿腔拿调,看似可爱,但实际上是感知理解并不到位的体现。这种朗读方式对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核心素养的推动,作用甚小且可能产生反作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言语形式,甚至不同的素材和内容,都会对主体形成不同的冲击,理应呈现出不同的朗读状态。因此,教师不能刻板机械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而需要基于学生思维认知,在对文本内容、遣词造句、表达手法深入洞察的基础上,渗透相应的朗读方法,掌握基本的认知规律,真正深化学生对作品的认知,自然而然地提升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
(一)探寻表达特点,在掌握规律中获取朗读方法
朗读的本质,是学生将自身对语言的理解和感知,以有声的表达系统倾吐出来的过程,包含了对节奏的调控、对语气的把握以及对语调的拿捏。很多体裁相同的文本,展现出统一的文体特质,有着基本的规律可循。以现代诗为例,其语言蕴藏的形式之美、意蕴之美和音韵之美,可以根据诗歌表达内容的不同,借助或沉重,或轻快,或明朗的朗读加以呈现。教师不妨紧扣现代诗语言的外显特质,引导学生在合理把握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真正学会朗读。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短诗三首》,其中《繁星》(一三一)就展现出明显规律,第二、第三和第五行最后一个字,分别是“光”“香”“响”,形成鲜明的押韵效果,朗读起来极具节奏感。教师可以先示范性朗读,让学生以感性和直观的方式,直接感受押韵对于朗读所展现出来的效果;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圈画出这些字,并在朗读时充分张开嘴,以重音朗读的方式,用洪亮的声音呈现出来,从而在无声文字向有声朗读的转化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文本,为感受诗歌中诗人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内化真实情感,在自然体悟中蓄积朗读经验
随着朗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感知就越发敏锐,他们结合具体的语境,就能快速把握文本内涵,体悟其中蕴藏的真挚情感。因此,朗读教学既要重视技巧,更应重视以学生内在思维参与下的情感体悟为基础,根据学生当下真实语文能力,着力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的形式,转向内在的意蕴和情感,将朗读转化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在自主性尝试和实践过程中掌握朗读方法,形成朗读与素养协同发展的良好势头。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观潮》,这篇课文以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和喜爱之情。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以生动、详实的文字,展现了钱塘江大潮声音和形态的变化过程,纵观整个语段,作者在言语形式上就独具特色,采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以及紧致有力的短句。面对这样的语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经验,将语段中描写大潮壮观景象的语言转化成鲜活可感的画面,在内心深处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被大潮的雄伟与壮观深深折服。此时,文本的语言看似是作者描写的,但由于学生内心情感的体认,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使得课文中的语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将作者通过文字形式表达的情感,以有声的朗读加以呈现。
二、激活感受思维,促成朗读的发展性
从朗读技巧到自然呈现的转化,学生的朗读意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思维的认知过程。如果始终将学生的认知停留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术性要领的基础上,那么与文本语言的接触方式就只能固定在机械模仿上,无法走向文本的内核世界,缺乏深刻的认知体验。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真实情况,设置相应的活动,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在真实的体验活动中,丰富思维感知,帮助学生通过自主读、品味读的思维经历,最终达成顺其自然朗读的效果。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西门豹治邺》一文,主要讲述了西门豹通过了解民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安定社会的故事。其中,“惩治恶人”是整个故事最为重要的版块,也是突显西门豹聪明才智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西门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蕴藏在其一系列的言行举动之中,要想真正理解西门豹言行背后蕴藏的智慧,仅仅理解言语表层的意思,就无法达成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朗读时也无法真正呈现文本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设置运转思维的实践活动,比如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维感官体验,在具身理论的支撑下,真实还原西门豹言行背后的价值所指。比如西门豹对巫婆说的“这个姑娘不漂亮”,要巫婆通知河神,還故意在漳河边上等待一会儿。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细致品味语言的背后意蕴,并在表演实践的过程中,以角色体验的方式,与文本中的人物深度对话,洞察人物真实的内心活动。
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组织学生朗读西门豹“惩治恶人”的部分,学生就不会像首次朗读时表现出来的中规中矩,而能通过对语气语调的自主性调整,将故意戏弄巫婆和官绅的那种自信和笃定展现出来。
纵观整个教学流程,学生之所以能够在没有教师技巧性指导的情况下,自主性、真实性地通过朗读,还原西门豹当时的状态,将其内心的活动根植于朗读的过程之中,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激活了内在的思维,同时在鲜活可感的实践性操作活动中,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朗读就成了内心意识驱动下的自然之举。
三、尊重认知体验,形成朗读的个体性
学生作为具有鲜明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他们的遗传因素、生活经历、兴趣特点、认知规律、学习状态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同一篇课文的感知与理解,就会衍生出很多并不完全一样的成果。这就决定了学生对文本的朗读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策略。因此,在学生形成了基本的朗读能力后,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原始经验,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理解、多元化解读,并能通过朗读展现自己的理解。
如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老舍先生一行人来到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草原广阔的美丽景色,突显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其中,课文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这句话在表达形式上独具魅力,是学生在朗读时所要重点关注的价值点:首先,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这条长长的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展现了草原上河水的清澈与显眼;其次,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也运用得非常独特、精彩,一个破折号,突显了广阔的草原上出现河的不易,起到了突出和强调的作用;最后,感叹号更是直接抒發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那这句话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来朗读呢?面对六年级学生应有的言语感知能力和朗读经验,教师无需对学生特意引领和指导,而应将自主性感知和尝试朗读的权利、空间,完全交还学生。学生则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解读成果和朗读方式。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这句话用破折号强调河的出现,表达了自己的不可思议。老舍一行人因为是首次来到草原,他们认为草原一望无垠、一碧千里,全都是草,而此时河的出现,完全是一种意外,因此他们在朗读的时候,针对破折号特意停顿,并将河字重读,以顺应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的学生则认为,有破折号带来的强调作用,同时又有感叹号的加持,这里更多展现的是惊喜之情,清澈透明的河水倒映着草原上的绿草、头顶上的蓝天和白云,给原本景色优美的草原增添了一种点缀式的别样之美,因此在朗读时故意放慢了语速,以展现一种惊喜之后的陶醉之感。还有的学生设身处地站在作者的视角,认为这里的描写更有着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欣慰。他们认为,河的出现,意味着生命之源,说明不远处应该有人居住,同时联系上下文也可以发现,随着河的出现,也听到了鞭子的声响看到各色的衣裳。所以,在朗读这句话时就可以用轻松愉悦的语气,将一群人舟车劳顿看到希望的放松感展现出来……
无论是哪一种理解和朗读形式,都契合这篇课文描述的内容、抒发的情感以及主题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自主性理解成果的集中展现,同时也基于学生丰富而广阔的朗读尝试空间。这一环节的朗读,就成为解密文字内涵、直抵人物内心活动的有效路径,不仅历练了学生品味语言的敏锐意识,更在不同朗读方式的多重推动下,铸造了学生良好的语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