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2023-10-19宋会平刘明明李宇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二萜葡胺达拉

宋会平* 刘明明 李宇鑫

(1. 宁都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西 赣州 342800;2. 宁都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赣州 342800)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患之一,发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头颈部血管外伤和血管痉挛等因素影响有关[1]。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活动障碍、恶心呕吐和昏迷等,更严重时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在神经内科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常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抑制脑细胞死亡、维持血压、降血脂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其中常用药物也包括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和依达拉奉等[3]。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主要由银杏内酯B和K等中药成分构成,其具有通筋脉和舒经活络的功效,同时还能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单元网络,对降低血压、改善面瘫和肢体瘫痪等治疗效果显著,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抑制脑细胞坏死的效果并不理想[3]。

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的一种,其具有清除脑氧自由基、营养神经、减轻脑水肿、阻止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优点,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症状、活动能力及功能障碍疗效较好[4]。本文探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n=41)和对照组(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n=34)。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50-81岁,平均年龄(66.98±6.45)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52-82岁,平均年龄(67.13±6.13)岁。患者相关实验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疾病诊断》的相关诊断标准[5];病程6至48 h;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未能全程参与本次研究项目者;合并感染等其他系统疾病或器质性病变者;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溶栓、预防脑水肿、维持血压、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24小时监测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来自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20024,5 mL)同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治疗总天数为14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来自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342,30 mg)同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滴,每天2次,治疗总天数为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采用参考文献[6]以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NIHSS)评分来评定临床疗效,NIHSS共11个项目,总分为42分;0-1分为正常或近乎正常;1-4分:轻度卒中;5-20分中度卒中;>21分重度卒中。分数越高卒中程度越严重,反之越轻。其中显效:神经系统症状及临床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46%至89%以内;有效神经系统症状及临床症状较前稍好转,NIHSS评分降低18%致45%以内;无效:症状无改善,NIHSS评分较前无改变或增高。总疗效率=(有效+显效)/总例数×100%。

1.3.2 凝血四项水平

所有患者于清晨空腹下抽取肘静脉血6 mL,置于真空离心管中,晃动试管充分混匀,以3000 r·min-1离心10 min,获得上层血清后立即上级检测,使用来自(长沙楚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配套仪器和试剂盒)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以免疫比浊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T)、国际化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采用凝固法检测,检测均由专业检验医师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头晕、心悸、腹泻、发热、胸闷和呼吸困难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采用SPSS18.0处理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SD)表示计量资料,两两间数据使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均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2%低于观察组95.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n(%)]

2.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水平

治疗前,两组PT、APTT、TT、INR和FIB水平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T、APTT、TT、INR水平高于观察组,FIB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水平(±SD)

表2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四项水平(±SD)

注:两组间比较,aP<0.05,本组间比较,bP<0.05。

组别 PT(s) APTT(s) TT(s) INR(s)FIB(g·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1)16.25±0.26 12.35±0.56ab 40.12±0.13 36.65±0.23ab 21.48±0.89 17.56±0.48ab 2.31±0.13 0.94±0.05ab 6.87±0.19 5.26±0.11ab对照组(n=34)16.89±0.33 15.48±0.48b 40.57±0.19 39.48±0.24b 21.15±0.78 20.03±0.26b 2.62±0.19 2.01±0.12b 6.13±0.56 3.26±0.56b

2.3 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治疗后,在皮疹、恶心、头晕、心悸、腹泻、发热、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疾患之一,发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头颈部血管外伤和血管痉挛等因素影响有关[1]。据流行病学统计,在我国每年急性脑梗死发病人数约200万人左右,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且急性脑梗死的年死亡率较高,在我国的致死病因中高居首位,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措施为药物保守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压、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吸氧、营养神经和保护脑细胞等[1-3]。银杏二萜内酯葡胺主要由银杏内酯B和K等中药成分构成,其具有通筋脉和舒经活络的功效,同时还能抗血小板聚集和抗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单元网络,对降低血压、改善面瘫和肢体瘫痪等治疗效果显著,但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抑制脑细胞坏死的效果并不理想[3,7]。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的一种,其具有清除脑氧自由基、营养神经、减轻脑水肿、阻止脑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优点,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症状、活动能力及功能障碍疗效较好[4,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表明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症状,帮助提高该疾病的治疗疗效,分析原因是因为该药物具有通筋脉和舒经活络的功效,而依达拉奉能抑制脑细胞坏死并减轻脑水肿。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PT、APTT、TT、INR水平高于观察组,FIB水平低于观察组,且两组治疗后,在皮疹、恶心、头晕、心悸、腹泻、发热、胸闷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这间接证实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比单一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且两种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降低凝血四项指标,分析原因是因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具有的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的特点。综上所诉,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和依达拉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疗效,同时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二萜葡胺达拉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结构改造制备抗菌和抗肿瘤的姜科二萜衍生物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87例临床疗效分析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HPLC-ELSD法测定注射用福沙匹坦二甲葡胺中葡甲胺含量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