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短波理疗配合颈部静力性运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融合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3-10-19赵丹曹倩倩谢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10期
关键词:轴性活动度颈椎病

赵丹 曹倩倩 谢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长期低头的人群越来越多,颈椎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肩部疼痛及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发病范围与颈脊神经支配区域一致,一般起病缓慢,然后逐渐加重,也可突然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

颈椎融合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够将致压物直接切除,解除颈髓压迫[2]。但患者术后易出现轴性症状,如颈项部疼痛、僵硬、沉重、肿胀等,严重影响患者颈部功能。合理有效的康复措施能够加速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改善轴性症状。颈部静力性运动是一种等长运动,能够对肌肉组织进行牵伸、抗阻、收缩,增强肌肉张力,但部分患者年龄较大,耐受性较差,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超短波理疗能够利用超短波电场刺激局部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患者肿胀情况,该手段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方面已发挥显著效果[3],但缺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的报道。鉴于此,本研究给予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融合术后患者超短波理疗配合颈部静力性运动,并分析对轴性症状、颈椎活动度及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融合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51.28±5.09岁;平均病程3.25±0.78 y。研究组45例,男性22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0.85±5.14岁;平均病程3.39±0.72 y。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研究可比。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4];符合颈椎融合术适应证,均行手术治疗;患者知情且同意;具备良好的认知功能。排除标准:合并四肢肌肉萎缩、脊髓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严重内科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术后给予颈部静力性运动。术后2 d:取卧位,将医护人员手掌放置于患者前额、下颌部的左侧和右侧,指导患者深呼吸,呼气时告知患者对抗医护人员手掌,使患者颈部肌肉组织持续收缩5 s,后放松5 s,前额、下颌部的左侧和右侧交替进行,每侧训练5 min。术后3-4 d:取坐位,上半身保持直立,收紧下颌,屈曲肘关节90°,前臂外旋,指导患者深呼吸并进行肩部外旋抗阻训练,向外持续、缓慢旋转,头向后缩到极限,并夹紧双侧肩胛骨,保持5 s,后放松5 s,共训练10 min。术后5 d:取站立位,指导患者面向墙角站立,双腿分开与肩部同宽,肘关节保持90°,双手置于墙角,告知患者深呼吸,吸气时用力向墙角挤压,呼气后放松,共训练10 min。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短波理疗。采用超短波电疗仪(生产企业:达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DL-C-B),取坐位,常规消毒颈部皮肤,将2个4 cm×2 cm的电极片置于患者手术部位两侧,选择微热量,频率为41 MHz,共刺激15 min,Qd。

两组患者均干预5 d。

1.3 观察指标

1.3.1 轴性症状

干预前1 d,干预5 d末,分别采用日本庆应大学整形外科的轴性症状评分对两组患者轴性症状,该评分包括肩痛、肩部僵硬、疼痛、颈后僵硬4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3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轴性症状越严重。

1.3.2 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

干预前1 d,干预5 d末,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颈椎侧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omputerized tomography scanner,CT),包括C2椎前软组织厚度、C3椎前软组织厚度、C4椎前软组织厚度、C5椎前软组织厚度、C6椎前软组织厚度。

1.3.3 颈椎活动度

干预前1 d,干预5 d末,分别采用专用量角器测量两组患者颈椎左侧侧屈、右侧侧屈、前屈、后伸活动度。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SPSS22.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轴性症状、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等)以(± SD)表示,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轴性症状

干预后,两组患者肩痛、肩部僵硬、疼痛、颈后僵硬分值均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轴性症状比较(±SD,n=45,分)

表1 轴性症状比较(±SD,n=45,分)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肩痛 肩部僵硬 疼痛 颈后僵硬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01±0.35 1.16±0.23△ 1.89±0.31 1.27±0.24△ 1.96±0.36 1.03±0.19△ 1.96±0.35 1.07±0.20△研究组 1.95±0.37 0.67±0.16△* 1.94±0.33 0.70±0.17△* 2.05±0.34 0.65±0.14△* 1.89±0.33 0.74±0.12△*

2.2 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C2椎前软组织厚度、C3椎前软组织厚度、C4椎前软组织厚度、C5椎前软组织厚度、C6椎前软组织厚度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比较(±SD,n=45,mm)

表2 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比较(±SD,n=45,mm)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C2椎前软组织厚度 C3椎前软组织厚度 C4椎前软组织厚度 C5椎前软组织厚度 C6椎前软组织厚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9.83±1.14 6.73±0.95△12.89±2.38 8.59±1.30△14.25±2.25 9.49±1.65△15.15±3.49 11.78±2.96△17.03±3.75 12.98±2.64△研究组9.51±1.03 5.84±0.82△*12.48±2.46 7.48±1.25△*13.67±2.36 8.28±1.41△*14.78±3.57 10.31±2.24△*17.65±3.37 11.73±2.24△*

2.3 颈椎活动度

干预后,两组患者左侧侧屈活动度、右侧侧屈活动度、前屈活动度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颈椎活动度比较(±SD,n=45,°)

表3 颈椎活动度比较(±SD,n=45,°)

注:与干预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左侧侧屈活动度 右侧侧屈活动度 前屈活动度 后伸活动度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7.38±1.96 18.05±3.06△ 9.73±1.64 18.72±3.01△ 6.84±1.05 20.07±3.24△ 5.25±0.79 19.84±4.08△研究组 7.60±1.85 24.37±3.81△* 9.40±1.80 24.43±3.90△* 6.97±0.98 25.23±4.13△* 5.09±0.82 25.01±5.10△*

3 讨论

颈椎融合术为有创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肌肉组织,导致患者出现肩颈部疼痛,同时较强的疼痛可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应激反应,导致椎前软组织肿胀[5]。本研究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轴性症状分值及C2-C6椎前软组织厚度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超短波理疗联合颈部静力性运动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颈部静力性运动能够给予患者颈肩部收缩及舒展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挛缩结缔组织,在牵伸的作用下能够调整紊乱的胶原纤维,促使损伤的肌肉组织恢复,缓解局部肌肉不适感,进而减轻肩痛、肩部僵硬等症状,减轻轴性症状[6]。超短波理疗能够通过的高频透热作用,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血管痉挛,提高病变组织血流量,提高血管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相关炎性代谢物排出[7],有效减轻因炎症反应导致的椎前软组织肿胀,缓解局部疼痛;同时该措施的非热效应可能够促使生物细胞变形运动,促使细胞分裂[8],加速颈肩部恢复,协同颈部静力性运动,将主动训练与被动刺激相结合,有效改善患者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减轻轴性症状。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能够解除脊髓的压迫,提高颈椎活动度,但因术后疼痛、局部肿胀等因素,患者颈椎活动度恢复较为缓慢[9]。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左侧侧屈、右侧侧屈及前屈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超短波理疗联合颈部静力性运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颈部静力性运动能够通过作用力,重新排列紊乱的肌肉胶原纤维组织,减轻肌肉过度使用造成的损伤,从而加速患者肩颈功能恢复。超短波理疗不仅能够通过高频透热作用,加速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抑制形核白细胞释放β-葡萄糖醛酸酶释放,减轻相关促炎因子对机体的损伤[10],协同颈部静力性运动,有效促使患者肩功能恢复,提高肩关节活动度。

综上所述,超短波理疗联合颈部静力性运动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融合术后患者轴性症状,改善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提高颈椎活动度。

猜你喜欢

轴性活动度颈椎病
颈椎病术后并发轴性症状的研究进展
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发生原因的研究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导航系统对伴骨质疏松的椎体轴性旋转脊柱疾病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效果的影响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材料变形中应力三轴性和Lode参数分布演化的数值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