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嘉教授运用岭南中药辨治慢性咳嗽临证经验
2023-10-18李永顺雷雅涵徐铭芝谢嘉嘉
张 立 李永顺 雷雅涵 徐铭芝 谢嘉嘉△
1.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肺病科,广东 深圳 518100;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100
慢性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疾病,其特点是咳嗽时间大于8周、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咳嗽为主要或者唯一症状。该病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若经规范治疗或者经验性治疗,但咳嗽仍不能缓解或疗效差者,则发展为难治性咳嗽[1]。
慢性咳嗽在中医学归属于“咳嗽”“久咳”等范畴,中医学者认为本病是外感六淫,邪犯肺卫,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则有声无痰,嗽则有痰无声。外感咳嗽多为外感邪实,内伤咳嗽多见痰火,久病则虚实并见,病久迁延难愈,甚者伴郁证、焦躁不寐,临床上治疗颇有难度。
谢嘉嘉教授是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肺病科主任中医师,从事肺系疾病诊疗工作20余载,擅长运用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三因制宜,精准把握慢性咳嗽之病因病机,辨证运用岭南道地药材、针药结合治疗慢性咳嗽,现将谢嘉嘉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分因辨证,擅用道地药材
1.1 风热袭表,巧用“三叶” 咳嗽乃肺失宣降,属上焦之证,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已明确阐述了上焦辨治的法则,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谢嘉嘉教授认为“三叶”,即龙脷叶、枇杷叶、人参叶,其质性清轻,正属“非轻不举”之法,三药清化、降润相配,实属治咳之良药。三叶汤是岭南各医家治疗慢性咳嗽所拟的经验方,方以三叶为君,并由紫菀、冬花、浙贝、桔梗、杏仁、防风、木蝴蝶、牛蒡子、甘草等中药配伍而成,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感染后咳嗽[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3]、咳嗽变异性哮喘[4]、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5]等疾病。
龙脷叶是岭南道地草药,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6]。《岭南采药录》有言:“以龙脷叶猪肉汤食之,可治疗痰火咳嗽。”[7]对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均有良效[8]。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始见于《名医别录》,产于长江以南,以福建莆田为主[9],尤善于降泄肺气、止咳化痰,正如《本草纲目》所论:“枇杷叶,治肺胃疾病,大都取其下气之功耳。气下则火降痰顺……咳者不咳矣。”故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喘。药理学研究[10]表明枇杷叶能通过抗炎、抑菌、抗病毒等途径治疗咳嗽。人参叶,味苦微甘,《本草再新》有载:“入肺、胃二经。”可清热解表、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研究已证明人参叶具有保护气道上皮细胞活性[11]、调节免疫[12]等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1.2 重视风咳,妙用风药,治咳利咽 风咳是风邪乘及肺脏所致的咳嗽,《儒门事亲》中即提及“风、寒、暑、湿、燥、火皆令人咳”,风邪居首。而《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则阐明风咳之病机是“语因咳言不得竟是也”。谢嘉嘉教授认为风乃百病之首,风邪病性善行,可挟热、寒、燥而形成风热、风寒、风燥,从而引起咳嗽,故针对风咳,应该选用“风药”。在风药方面,谢嘉嘉教授喜用风栗壳,风栗壳是岭南特色药材,见于《本草纲目》,别名为板栗壳斗、栗刺壳、栗毛球。其甘、涩、平,归心、肺二经,可清热止咳、化痰散结。《广州常用草药集》曾记录了其能除痰止咳,用于治疗痰火核、百日咳等病[13],而临床上亦用于治疗喉源性咳嗽[14]、慢性咽炎[15]等疾病。为求祛风之力足,谢嘉嘉教授常加用防风,《药类法象》认为防风是“治风通用”,能够清泻肺之邪实,祛除上焦风邪,谢嘉嘉教授亦认为风邪善侵袭上焦,风热、风寒袭肺,发而为病。防风乃“治风之长”,其轻扬发散、善走而润,起解表祛风之良效。广防风具有抑菌作用[16],可用于治疗风湿感冒[17]。
此外,谢嘉嘉教授认为“治咳先治咽”,对于慢性咳嗽伴有咽部疾患或乳娥疾病者,常喜用岗梅根和鹅管石,岗梅根味苦、甘,性凉,作为广东凉茶的重要成分,岗梅根可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生津止渴,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气管炎、高热烦渴等疾病[18]。鹅管石,味甘微咸,性温,归肺、肝、肾经。温肺,壮阳,通乳,可用于治疗肺寒久咳、虚劳咳喘、胸闷、肺痨等肺系疾病[19]。
除了上述两味药,谢嘉嘉教授也常使用乌梅、广佛手、救必应等岭南药材辨证配伍;在其自拟干咳方中亦有所体现,如岗梅、鹅管石、荆芥、杏仁、射干、百部、紫菀、防风、麻黄、五味子等,常重用岗梅根、鹅管石各20~30g。对于变应性咳嗽或咳嗽变异性哮喘,谢嘉嘉教授则善用射干麻黄汤或射麻止喘汤加减,或加予苏黄止咳胶囊,以疏风宣肺、止咳利咽。
1.3 痰瘀互阻,选用毛冬青、青天葵 谢嘉嘉教授认为慢性咳嗽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是痰瘀互阻。如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津液不能够正常运化就聚而成痰,痰浊内生,痰阻气道,气血运行失常,可致血行不畅;又或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导致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津液输布就会失职,聚而成痰,故见痰瘀互阻。痰浊可见咳嗽、咯白黏痰,痰稠厚,胸闷、纳差、便溏,或身体各处可见包块或结节。瘀血者可见胸痛、胸闷、头痛、肢体麻木、刺痛、舌质暗、脉涩等症状。
针对痰瘀互阻,谢嘉嘉教授常选用毛冬青和青天葵。毛冬青是我国南方常用的中药,其性味辛、苦寒,归心经,能止咳化痰、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可治疗风热感冒、肺热咳喘、咽痛、胸痹心痛等[20]。药理学研究[21]表明毛冬青能促血管活性、保护心肌细胞,同时具有抗炎、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能有效地消除肺部炎症并起到通经活络之良效。青天葵味甘性凉,归肺、心、肝经,能清热解毒、清肺止咳、消肿散瘀、健脾消积,可治疗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咽喉肿痛等疾病[22]。谢嘉嘉教授认为有发热者选青天葵,无发热者可用毛冬青。对于肺热咳嗽,谢嘉嘉教授常配合胆南星、苇根、桃仁、石见穿、龙葵使用,达到清热解毒、祛瘀化痰之功效。
1.4 痰湿粘滞,祛湿兼以软坚散结 岭南地区多见“霉湿”之外湿,湿邪易伤及脾土,乃致阳气不生,则痰饮、湿、食停而不化,导致内生湿病[23]。湿邪粘滞,导致痰浊粘稠,成痂成团,难以咳出。谢嘉嘉教授认为治咳应治湿,注重三焦分消或芳香化湿。而针对痰液粘滞难咳、痰痂阻滞气道之痰结证,谢嘉嘉教授认为可运用咸味药在祛湿的基础上加以软坚散结、化痰。
在祛湿药的选择上,谢嘉嘉教授常选“三仁”,即《温病条辨》中的三仁汤中的苦杏仁、白蔻仁和薏苡仁。杏仁宣肺通利上焦,肺气得行而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温中,消痞化食,能畅通中焦脾气;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利下焦湿热。三仁合用以分消三焦,宣畅气机、湿热得除。此外,谢嘉嘉教授亦好用广藿香,其主要产于广州、高州、湛江等地,味辛,性微温,归脾、胃、肺经,可芳香化浊,化湿和中、止呕,发表、解暑;正可用于治疗南方地区咳嗽之暑湿热证,能有效治疗湿浊中阻,暑湿表证。
在软坚散结方面,谢嘉嘉教授常用煅蛤壳和猫爪草。煅蛤壳,味苦、咸,性寒;归肺、肾、胃经,可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有研究[24]证实尚有制酸止痛之效,用于治疗肺实热、咳嗽吐衄、胸胁疼痛、肺痿、肺痈等肺系疾患。猫爪草味甘、辛,性温,归肝经、肺经,也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其可作抗结核、抗肿瘤、增强免疫等之用[25]。
2 重视脏腑咳,辨治兼证
2.1 咳逆腑实,注重消导通腑 谢嘉嘉教授重视“五脏咳”,善于通过脏腑精确辨证,正如《素问·咳论》记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谢嘉嘉教授认为慢性咳嗽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常见肝升太过,且肺肃降过缓,脾胃则主中焦之运化枢纽,可致咳嗽,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若腑实不通,则可见便秘、大便干结等,使用消导通腑要,腑气通则肺气肃降适宜,咳喘自平。谢嘉嘉教授常用布渣叶,其性平,味淡微酸,可化痰、清暑、消食,在广东地区常用于治疗感冒、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等病。此外,谢嘉嘉教授也常选用芒果核,芒果核性平,味甘、酸、苦,归胃、小肠经,具有化痰行气、健胃消食之功效,可治疗咳嗽、食滞、食欲不振等。研究[26]表明芒果核能够抑制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活性。
除了布渣叶、芒果核外,鸡内金、炒麦芽、神曲也是谢嘉嘉教授常选用的消导药。若痰热腑实便秘者,谢嘉嘉教授则常加予经验方“二白散”,即由浙贝母、桔梗、大黄按比例配伍成散剂冲服,可化痰润肠;或选用番泻叶煎煮或代茶饮以泻热导滞,可用于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痰浊壅阻、腑气不通者,谢嘉嘉教授亦常选用紫苏子、莱菔子,以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消胀,降气化痰。通过上述通腑之方,乃令脾胃消导有力,肠腑通泻有度,故肺之宣发肃降适宜,咳嗽可除。
2.2 久咳气虚,善用“南芪” 久咳病名最早载于《外台秘要久咳坐卧不得方》,而《万病回春》认为久嗽多属肾气亏损,火盛而水涸。肺在五行属金,肾属水,母病及子,久咳可见肺肾两虚。在治法方面,《医方集解》有载“久嗽有痰者,燥脾化痰;无痰者,清金降火。盖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俱要开郁润燥……气血虚者,补之敛之”。根据“久病必虚”的理论,对于久咳肺虚者,需补益肺气,兼顾补肾纳气,谢嘉嘉教授常选用五指毛桃。五指毛桃主要分布在两广、福建等沿海地区,性味平、甘、辛,归脾、肺二经,可补肺益气、止咳化痰、健脾化湿、行气解郁,用于治疗咳嗽、肺痨、脾虚浮肿、纳差乏力、盗汗等病[27]。谢嘉嘉教授认为五指毛桃平补而不滞邪,益气与祛湿之功相得益彰,故适用于久病体虚或虚人受邪、无力行气祛湿之慢性咳嗽。此外,在南方地区,五指毛桃尚可用于煲汤滋补祛湿,又被称为“南芪”。除了补气之外,谢嘉嘉教授也常选用肉桂、蛤蚧等以补肾纳气、止咳平喘。
2.3 夜咳不寐,兼以疏肝、安神 谢嘉嘉教授认为慢性咳嗽往往病久而成“久咳”,久病者容易肝郁,肝气不舒,肝气犯肺,肺气上逆而为咳,甚则肝郁化火,肝火扰心,更易见不寐、夜寐易醒或夜梦多等证,在慢性咳嗽后期,必须兼顾疏肝安神。谢嘉嘉教授常选用广合欢皮、夜交藤。合欢皮,性平味甘。归心、肝、肺三经,可安神解郁,活血消肿,能很有效治疗不寐、焦虑、郁证、肺痈、瘰疠等;有研究[28]表明合欢皮所含的木脂素及黄酮类化合物能有效气道抗焦虑作用。夜交藤是何首乌的藤茎,可养心、安神、祛风、通络,可用于失眠、多梦、虚劳身痛、肢体麻木;研究[29]表明夜交藤可通过TNF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治疗失眠。若心虚惊悸,虚烦不寐,惊悸多梦,谢嘉嘉教授辨证使用茯神、酸枣仁,共奏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功效。
3 结语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性凉、苦寒的道地药材,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止咳化痰之功效,这也是广东地区凉茶文化的基础条件。由于地域的限制,在中医教科书中对于“南药”“广药”的记载相对较少,大多是由岭南医家编撰相关的书籍才得以推广应用,因此挖掘中医专家使用岭南道地药材的经验,对岭南特色中草药的推广应用和岭南医家学术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岭南地区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繁多,谢嘉嘉教授认为久咳的治疗应重视南方地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辨识外感邪实,结合个人体质特点,通过脏腑辨证明确病位病性,基于伤寒论、温病学等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拟方,同时辨证使用岭南道地药物以精准治疗,在临床获益颇丰,其辨证方法及治疗思维值得临床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