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运用

2023-10-17

大众文艺 2023年16期
关键词:君子意象人生

刘 慧

(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艺术是审美活动的重要领域,所以艺术与审美活动有很大部分是可以重合的,艺术也往往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但审美活动并不限于艺术,而是涉及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所讨论的“审美艺术”也并不是仅限于艺术领域,而是讨论审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性与存在意义。

一、审美艺术的基本观念

(一)审美意象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意象是美的本体,也是艺术的本体。中国传统美学给予“意象”最一般的规定,是“情景交融”,即“情”“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现象,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感性世界[1]。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表演就是一种意象世界的生成。我们都知道,要看戏曲就一定要走进剧场剧院,身临其境的感受演员给观众带来的神经调动,这也是戏剧艺术区别于文学艺术的地方。戏曲是一个整体概念,里面包括历史、主旨、故事等文学元素和声腔、表演、韵味等音乐元素构成,文学元素是很好理解的,很容易被观众看清,而它真正的精妙之处,不在主旨,而在形态;不在故事,而在韵致;不在剧本,而在声腔和表演。如果观众只是通过文字阅读来了解剧本,通过照片构建想象,那就失去了领会戏曲艺术最精妙的部分,正是这些形态、韵致、声腔和表演一起构成了戏曲艺术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2]。

(二)审美活动

意象世界的构成离不开审美活动。罗中立1980年创作的写实肖像油画《父亲》。画中人物头裹白布、手端旧碗,在阳光的照射下满脸黝黑,粗糙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岁月之刀刻出的深刻的皱纹,眉弓上的汗珠像大滴大滴的露水。面对《父亲》,使人们感到这是一个饱经沧桑,却又对生活充满希望,有着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的普通老农民,在他身上能够表现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在观众心中产生了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感情,这种感情是震慑人心的。这个感性生成的意象世界,就是作者在借用绘画艺术的形式,把他心中的老父亲的世界向每一位观众敞开。从画家创作出品到观众看到之后的内心产生的情感体验,这个过程就是在审美活动之中构成的意象世界。审美活动是在审美艺术中很重要的一种方式,所有的创造和欣赏都离不开审美活动的参与。一个人能否产生审美活动,与先天的因素有关,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达成。审美活动的产生是需要人用心感受和发现的,我们每天走在自己生活的小区里不免觉得乏味,总想出门旅游换个环境换种心情。如果能让审美活动参与进来,欣赏一年四季小区植被颜色的不同形态的不同,用心感受自然,这样就会让每一天都充满新鲜与期待。

二、审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一)人生境界的修炼

社会生活中需要我们带着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情。人际交往、社会关系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社会关系处理的恰当与否甚至直接与我们的幸福指数挂钩。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关系处理。如果这两种人因意见不合而争吵起来,一定会出现喋喋不休,永无休止的战况。那么争吵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君子一定能够吵赢小人吗?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君子是赢不了的,因为小人的逻辑系统和君子的逻辑系统不一样,周围听你们争论的人,一般不会非常明确地站在你这个大而无当的空洞的逻辑的一边,一般反而会对小人的语言产生同情[3]。所以,争论只能使两者的对立加重。那么君子在面对这样棘手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办呢?既不能吵架同时又需要维护自己的立场。这个时候就需要用美学的角度来参与问题了。君子需要不断修行自己的内心,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从而影响同道中人,不断地扩大君子的队伍,这样就可以与小人的力量产生巨大的差异对比。我们不可能用君子的逻辑去驳倒小人,我们只能靠我们自身的行为方式,让社会充满一种正义的能量,由此就可以慢慢地对比出小人的无聊和无耻。所以,在这样意义上,君子还是要从自身的修行开始做起。

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想修行自身,就要从生活的各方各面来观照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在选择判断时时刻站在君子的品性之中。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他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古人称之为“胸襟”。“胸襟”“格局”,这样的品质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是可以影响别人的。笔者在中国音乐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我的专业课导师邹文琴教授,是一位品性高洁、德高望重的声乐教育家,新闻书刊的报道经常称她为“邹先生”。在老师身边学习三年,经过日常频繁深度的接触交流,导师不仅在专业学习的技能上对我帮助很大,并且在做人做事方面以自身为准则,对我的影响也颇深。我读硕士时,邹老师已经近八十岁的高龄了,自己身体总是会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还要照顾当时已经脑梗在家疗养的丈夫,家里的事情都需要邹老师亲自打点,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老师仍然一节课都未曾给我们落下,上课当天,她会准时出现在琴房进行整个上午的精彩授课。老师是一个做事情非常用心的人,不仅照顾家庭如此,在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也是如此。老师总说,自己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她希望学生从校园里走向社会时都能够找到自己适合的岗位发光发热,哪怕仅仅是个小螺丝钉,也要发挥自己的价值。老师对待学生,永远是温暖慈爱的,她很注意呵护学生那颗年轻的,还没有发展成熟的心灵,所以我们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遇到多少难题,只要一回到她的身边,就会被她的爱温暖治愈,被她身上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所激励。就是在被邹老师教导与关爱这样的一种正向循环中,让我的学生时代,每一天都意气风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业,三年下来,收获颇丰。邹先生就是真正的君子,她用她的君子之风影响着我,影响着身边的人。如今我也成为一名高校教师,那么我在面对自己学生的时候,就总会想起与邹老师相处时的点点滴滴,用来借鉴到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相处之道,那么我相信经过邹先生君子之风的洗礼和传播,我与自己的学生之间也会形成一种正向的传承、传播!

(二)物质与精神关系的平衡

成年人,意味着拥有了选择的自由权,不再像小学中学一样早课晚课,主动与被动地接受着九年义务教育课本里规定的内容,成年人,拥有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作为研究对象,拥有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权力。但“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也意味着自己要作为独立个体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要为物质基础奋斗,也要为人生的理想抱负奋斗。在人生进取的阶段,总会面临来自社会生活的种种压力,曾经在校意气风发的少年不免会受到功利心的驱使,卷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成年人在工作小圈和职场小圈里循规蹈矩,追求现世价值,就很容易禁锢自己,形成闭环式的生活模式,给心灵上了一层枷锁,不少人都不自觉的身陷焦虑带来的负能量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得抑郁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万事万物都能加入美学角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需要精神世界,需要美的供养。一个人如果失去审美的层面,那么自己的人生就是不完美的人生。物质与精神关系之间要平衡,两者都要有一点,双向发展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感。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于过度追求社会学意义上的成功,追求物质以及物质享受,忽略了精神世界的成长,忽略了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活动的实践。那么审美艺术存在的最根本的性质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著名企业家,搜狐公司的创始人张朝阳在网上有一段访谈,他的基本意思是说:“我的人生在大众眼里看起来是非常顺利的,从名校毕业后创业成功,很早就获得了财富自由,可我却感觉人生是那样的痛苦,这种痛苦甚至让我患上了抑郁症。”这段访谈很直观地揭示了:“事业”并不等于“生活”,“生活”的含义和范围要比“事业”大得多,人生的幸福感取决于生活中各方各面的平衡,生活需要审美层面的渗透。

我认识几个很有趣的朋友,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金融类的专业,获得经济学学士,研究生考来音乐学院学习声乐专业,指挥专业等艺术类专业。并不是因为学习不好才来转艺术(现在很多人对艺术专业仍然抱有偏见,认为文化课学不好可以走艺术类),他们本科都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名校,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妥妥的学霸,说到为什么考研会跨学科到艺术类,是因为这些学霸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心对音乐艺术无穷无尽的渴望,这样的神性的力量的召唤让他们选择了艺术专业。我想,他们是真正懂得艺术之美,尊重艺术的人。艺术确实是最能直接表现美学思想的一个范畴,但并不是说想要拥有美学思维就一定要通过学习艺术来获得。各个行业、各个专业、各个领域,审美艺术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的。超越功利和突破“审美冷淡”而生成意象世界(美)需要具有审美心胸和审美眼光的人来做到,往往艺术家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把审美人生当作学习艺术的初心,而不是其他(很多家长让自己小朋友学习艺术,往往是带着攀比、炫耀的初心)。

三、审美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一)培养审美心胸,审美能力

学习艺术,报名各种艺术兴趣班,能够掌握多种技能,参加舞台表演,增强自信心,这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但在此同时,需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学习只是文化教养的基础,并不能直接参与审美体验。要想使艺术真正渗透到人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多一门特长这样的思想层面,就应该从理论到实践,引导受教育者在感性的、情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的志趣,丰富人生的精神世界。走出课堂,多在剧院、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公园、画廊等地方驻足,带着在课堂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真实地融入文化氛围中。譬如说,你在观看一场戏剧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剧目的主旨内容,剧本台词,还可以从演员服饰的角度进行观察,观察演员服饰与所表演的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中国风的作品必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造型,会运用祥云、龙腾、旗袍这样的元素,含蓄内敛充满意境意蕴的风格特征;西洋的作品必是符合西洋艺术美的风格造型,像巴洛克、波希米亚、嘻哈、摇滚等,直观热情充满西方文明的特征。在观察到这些内容之后,就可以在这条线索的基础之上进行拓展性与创新性的思考。拓展性,可以延伸到研究文化文脉的版块,东西方各个历史阶段中文化背景、戏剧、审美、服装等,这就是一个大而精细的工程了;也可以延伸到研究姊妹艺术同时期作品风格的版块,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等。创新性,能够超越自己的局限,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自己的天资、能力和潜能,在自己达到人生新的高度的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价值。这样,我们就能认识到,艺术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学习技能,想要吸收到它的养分,还是要从横向纵向,多维度的层面进行学习认知,那么你在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审美心胸会越来越宽广、审美能力也会随之逐步提升。

(二)提高审美趣味

笔者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参加工作,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社会层面上形形色色,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发现我们国人是普遍需要提高审美趣味的。有一个外国语学院的加拿大教授,我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他得知我是艺术学院的教师之后,非常热情来跟我交朋友。他说自己对歌剧音乐剧很感兴趣,以前在加拿大攻读生态学硕士学位的同时会参加舞台歌剧和音乐剧的演唱,半职业歌手维持了七年。我被他的经历震惊到,因为在国内很少能够见到同时从事科学与艺术的跨学科的人才。随后我们又聊了一些具体的剧目——《费加罗的婚礼》《西区故事》《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说到哪个剧目他就将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唱段轻轻哼了出来。之后我们又聊到了声乐发声方法,他在这方面的兴趣更浓郁一些,说女高音超过嗨C的音域是运用了鼻咽腔“哨子寄存器”(英文翻译过来是这个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假声男高音。这些需要使用“哨子寄存器”方法演唱的音域其实很少有作曲家会涉足,瓦格纳会为他们写,莫扎特会为他们写,但大多数的大型歌剧和古典歌剧作曲家的作品都没有极高音域。接下去,他又分析到关于超高音域音色的审美感受,这些超高音在歌剧中极少被使用,一方面是由于对歌唱者本身的条件和技术要求极高,很少人能够做到;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音域的音色其实并不是最好听的,声音的旋律性在极高的音高下会失去它的完整性,所以一般采用短促的花腔形式,从目的性来讲适合炫技。接下来,他说实际上,他从科学家的角度对唱歌有一些很酷的研究想法:测量音乐家在演出前、演出后所经历的演出压力和焦虑。

当他说完上述的一系列内容时,我知道了他没有在夸大,他的知识覆盖量非常广阔且富有创造性,让我不禁赞叹眼前这位目前正在研究生态学的平凡的教授。想想国内的现状,不得不说我们国家全民的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努力了,最近火爆全网的抖音神曲“挖呀挖呀挖”“小苹果”,这类歌曲的特点就是简单旋律重复唱,这是给幼儿园小朋友教学的曲目,成年大众却听着津津乐道。这种类型的曲目可以速火的现状也能够反映出国人音乐文化的素质与审美趣味确实都需要提升,简单重复性旋律除了朗朗上口、好玩儿的要素之外实在再挖不出其他更深的内容了,而人不是简单单一的动物,人是能够接收处理复杂信息,对哲理性的东西天生有探索欲的生物,所以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趣味要再高级深刻些。如果一个人听习惯了古典音乐,适应它复杂的织体结构,那么简单的速食餐就无法再调动他的神经了。

结语

审美艺术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能够让审美活动参与渗透进来,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完整而自由的灵魂。透过现实事物看到呈现出来的意象世界,用更高维度的思想指引我们的社会活动,用一种超然的心态面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决定,处理形形色色的事物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态决定幸福的人生!

猜你喜欢

君子意象人生
抚远意象等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有君子之道四焉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玉人”意象蠡测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