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
2023-10-17张雪萍
张雪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职业人才,高职院校大学生又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育人功能的发挥,而且能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账户里,进而对国家的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理想信念培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落实,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与可靠的接班人。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内涵
大学生理想信念包含个体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内涵,既指大学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目标以及理想的科学设置与坚定追求,也指大学生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共同理想[1]。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个体理想信念主要来源于经历与生活实践,往往关系到大学生的长期成长与发展,而社会理想则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价值取向,包含其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内容的思想价值观念。大学生的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必须在正确树立个体理想的同时找到其与社会理想之间的连接点,在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塑造自我、提升自我。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性
首先,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质量。立德树人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目标,也是其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与前提。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职业技术与实践能力,更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受到成长环境与年龄特点的影响有着更加活跃的思维,对新鲜事物有着更强的接受能力,但同时缺乏对思想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2]。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发扬自身的优势,而弥补其在思想观念层面存在的劣势,并通过恰当的理想信念培育措施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质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其次,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规划与动力,而理想信念教育则是为大学生提供内在的知识力量,保障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与问题的时候正确地看待它,并采用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去处理它。
最后,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能够为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都向着全面开放的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从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必须具备兼具时代特色与个人特点的理想信念。
三、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影响因素
(一)积极因素
新时期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亮眼的成就,也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时期的大学生在物资条件、精神生活、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新的风貌,也为其理想信念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3]。与此同时,新时代也涌现出了新的时代英雄与楷模,大学生在其精神的感染与引领下能够对时代精神产生更为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肩负起时代赋予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在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实现个人的价值。
(二)消极因素
1.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体为尚不成熟,并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因此其效果不仅受到当下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还面临着网络环境不良文化的渗透,特别是在信息量庞大,隐蔽性强的网络中,充斥着各类良好伪装的错误观点、负面信息与消极言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并通过对学生个体的误导动摇高职院校理想信念培育的基础。
2.大学生主体认知的局限性
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一直以来都呈现出时代特征,且与社会发展相关联,但在理想信念方面,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对个体定位的错误认识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错误理解。无论是个体理想还是社会理想都必须建立在现实依据与历史基础上,而大学生由于存在认知层面的局限性,难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实践形成正确认识,也就无法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难以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出现目光短浅,价值取向功利,心理素质脆弱等问题。
3.理想信念培育与实践脱节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问题是思想与实践双重层面的问题,理想信念的树立不能只依靠理论说教,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可靠性与真实性。但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中,还存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实践活动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大学生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对校内现有实践资源的开发程度不足,另一方面是缺乏实践教育资源与平台,导致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过程中出现过度偏重于理论教育,以及实践活动忽略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的问题。最终结果就是高校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无法保证成效。
四、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
(一)创设良好的理想信念培育环境
环境与个体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双向关系,个体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环境并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个体。因此高职院校想要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最终效果,为自身育人功能的实现创造条件,就需要创设良好的理想信念培育环境,在发挥自身对显性教育的辅助作用的同时起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塑造作用。
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环境主要由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共同构成。物质环境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所必需的外在物质条件的总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安排。因此在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既要满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求,还要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创设人性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关注标语、宣传栏等要素的运用,以此为理想信念培育环境的创设提供良好条件。心理环境的构建则主要基于高职院校之间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4]。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并通过正向的肯定、鼓励与引导来实现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效培育。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也是其理想信念交互的过程,理想信念并无高下之分,但是大学生能够从他人的观点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学生理解他人,包容他人的能力。
(二)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教育设计
良好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必须建立在对现实条件与学生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之上,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其认知特点对相关的教育设计进行优化。当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社会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群众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生长在新时期的大学生,网络给予他们更加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因此呈现出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也导致其对理想信念教育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排斥,尤其是涉及相对枯燥的理论思想学习时,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方法呈现出不契合,不适应的特点。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思想特征,在理想信念培育过程中更新教育模式与方法,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效率与效果。高职院校的理想信念培育课程应当基于课程主要内容以及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发展需求,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对主要教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比如,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应当与当下的社会和环境紧密结合,需要对时事政治具备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带领大学生对新出台的政策与决定进行解读,并以专题为单位,使学生能够纵向了解到政策的发展与变化,并以政策为窗口,加深学生对国家与社会的认识。另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维活跃,在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互联网中不良思潮的负面影响,为提升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特定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会或辩论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升其对不良思想的辨别与抵御能力,并通过演讲与公开报告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完成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内化。
(三)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信息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挖掘相关网络资源,并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以此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特点与发展需求。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需要充分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现有网络社交平台,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技术在信息获取与共享方面的巨大优势,为高职院校的理想信念培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素材。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理想信念培育向着多元化与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多样化的资源将理论知识转换为生动形象的知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比如,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动画、视频等形式,并采用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另外,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个体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移动设备也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媒介[5]。移动设备有着便携高效的优势,能够最大程度上突破时空的限制,起到提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效果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高职院校持续开发并投入相关资源,以此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的移动端口。在这一背景之下,学生能够从网络平台中获取经过教师挑选的自主学习与复习的资料,并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资源的获取方式,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辟可行的现实路径。
(四)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榜样能够发挥示范与引导的作用,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价值,本身也是这一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但之所以会出现使用效果持续下降的问题,正是由于榜样的选取出现了问题,现阶段榜样的选取也应当具有时代性与贴合性的特点,可以从历史、时代与校园三个角度进行选择。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现阶段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都建立在英雄先烈的革命斗争与艰苦付出的基础上,因此无论何时,对历史英雄精神的学习都应当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的主线。但高职院校需要注意的是,将历史英雄作为大学生的榜样不意味着对英雄事例的僵硬宣扬,而是要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历史,形成与英雄精神的独特共鸣。高职院校可以将对革命英雄精神的宣扬与学习作为长期的校园活动,将活动融入并穿插于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比如,高职院校可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历史上的今天”活动,由学生轮流收集近代史中的“今天”,中国发生了怎样的重大事件,并作出简要的拓展与介绍,还可以将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汇总成为“历史年历”,并以院校为单位进行展览。
英雄并非在战争年代的专属名词,在和平稳定的当下,同样有着以坚定信念守护初心,在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的时代英雄。时代英雄或许没有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但同样堪称民族精神的脊梁。因此新时期高职院校对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过程中应当将时代楷模作为榜样,学习其坚守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认识,为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引导。
革命英雄与时代楷模虽然足够崇高,但是毕竟距离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遥远,因此榜样的树立还应当将目标转向校园生活,选择传递校园正能量、弘扬青春主旋律的优秀榜样。高职院校应当进行积极有效的教育宣传,可以通过“校园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以及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校园榜样的事迹,并对其行为中的精神进行解读。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已经参加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进行经验分享,一方面拉近榜样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也能向大学生展现未来工作的理想状态与经验参考。
(五)提升理想信念培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中出现的问题既是理论教育层面的问题,也是实践活动层面存在的问题,新时期社会与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越发复杂,对大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不能只立足于纯粹的理论知识,而是要将其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校园内部存在的实践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与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实践锻炼中,在与其他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中建立深层情感联系,培养其奉献社会的高尚品格。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组织“三下乡”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直观地认识社会,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设置实践活动,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领悟。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当与企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平台,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与职业需求开展实践活动。
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理想信念包含个体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内涵,既指大学生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对目标以及理想的科学设置与坚定追求,也指大学生将个人目标与国家发展相联系的社会共同理想。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与新涌现的时代英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受到复杂环境、大学生主体认知的局限性、理想信念培育与实践脱节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创设良好的理想信念培育环境,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教育设计,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网络平台,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提升理想信念培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