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四维创新 一体提升”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10-16覃晴

广西教育·C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针对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庞杂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框架矛盾、价值引导与知识讲授“两张皮”的教育教学融合矛盾等矛盾痛点,从内容建构、课程思政、知识讲解、评价体系四个维度提出“四维创新 一体提升”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手段,以进一步达成课程质量提升、学生志气提升、课程参与提升、课程转化提升的改革目标。

【关键词】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1-0113-04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提出,中方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愿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正是响应国家需求,培养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复合型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旨在解决在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对东盟国家认知不足的问题,加强面向东盟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教学与科研。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从2013年起筹备建设,经历4年初步打造,在2017年正式写入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修习。在2021年培养方案修订中,经过多次论证,正式将该门课程确定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必修课,同时作为特色课程拓展至面向新闻传播学以及戏剧影视学学科下的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戏剧影视文学、摄影、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其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共36学时,2学分。经过10年建设,该门课程已经形成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共同构成的结构合理、师资稳定的教学团队,并于2020年申报获批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内容框架、价值引领、高阶建设、实践转化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并达成一流课程建设“两性一度”的目标,成为课程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庞杂与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框架矛盾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涉及东盟地区十个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文化表征,由于国别众多,信仰多样,文化形式多元,因此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从国家历史沿革、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宗教信仰,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再到文化表征,都属于本课程的内容范畴。知识范围宽广、体系庞大、架构复杂,且知识点零碎,这与36课时的课程容量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形成了比较大的矛盾。

(二)价值引导与知识讲授“两张皮”的教育教学融合矛盾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新时代发展对高校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它必须在专业理论、技能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何于润物细无声中将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相融合,是这一阶段教学改革的难点。

(三)课程内容浅表化与课程建设高阶性要求的教学矛盾

该课程建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东盟视野,在知识性普及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覆盖十个东盟国家及其各自的代表性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顾及了知识的广度,而忽视了知识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授该门课程知识时容易出现碎片化、分裂化、表面化的情况,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一般历史和表层文化知识的介绍,学生的课程获得感较低,难以达到课程建设的高阶性要求。

(四)知识理论讲授与作品创作实践的转化矛盾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作为基础性理论课程,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旨在打开学生的东盟视野,让学生在后续的作品创作与实践中立足中国-东盟关系视角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灵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与其他理论课程教学一样,教师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情况,课程考核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知识的理解、运用及转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作为通识课程,该门课程如何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如何真正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问题还在摸索中。

二、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四维创新,一体提升”的教学思路及路径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历经5年10轮教学实践和不断优化调整,课程团队从“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视角出发设计课程及教学,分别从内容建构、课程思政、知识讲解、评价体系四个维度进行结构化创新改革,以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创新教学内容结构:搭建专题式教学框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一是专题式搭建,重塑教学内容框架,实现知识面全覆盖。东盟各国国情各异、文化多元,但是课程容量有限,为了兼顾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课程教师团队通过梳理各国及区域文化元素,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整理、归并与提炼,打破原有框架结构,以“初识东南亚”“微笑国度”“碰撞与交融”“河润泽及”“多语并存与华文争艳”“多元异质”“文化三重色”“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构建了8个知识专题,涵盖东盟发展概论、东盟国别文化、中国-东盟交往历程等,重建了课程内容。

二是专题化教学,重塑内容知识体系,实现理论深度讲解。该门课程主要面向新闻传播学和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结合影视类专业学生最熟悉的东盟国家新闻、电视剧、电视节目、电影、广告、短视频等媒介内容,从“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相互关系的视角,以代表性文化元素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文本传播价值,思考媒介文本所在的政治经济背景、蕴含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课程讲授过程中经过“代表元素导入—文化内涵讲解—文化根源挖掘”,使学生对知识从“了解”到“理解”,保障课程深度。比如,电视剧《小娘惹》是新加坡、马来西亚专题的先导影片,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观影,并观察、挖掘其中的典型文化现象。教师在课程讲授、与学生讨论过程中可以“娘惹文化”为代表,结合新加坡、馬来西亚两国的发展历程及文化根源,讲解两国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并重点讨论其在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民心相通上的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的发展历程,开阔国际视野。

(二)创新课程思政模式:融合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志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思政课要做到“六要”:第一,政治要强;第二,情怀要深;第三,思维要新;第四,视野要广;第五,自律要严;第六,人格要正。这“六要”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同样很有必要。

一是提炼与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授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专业知识架构出发,在比较与发展中着重从文化与外交两个维度对思政元素进行提炼与设计。一方面,在比较视野中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变迁,在中华文化与东盟文化的“往”与“来”中,强调中国与东盟国家民心相通,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例如,在越南专题中,以越南米粉为代表,讲述华人下南洋带来的中越饮食文化交流;在新马专题中,以沙茶酱为代表,讲述马来西亚饮食文化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文化交往,有效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更好地立足中国、看待世界。另一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往与变化,可通过梳理古代朝贡体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外交理念变化,强调中国和东盟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以提升学生的友好信念。

二是贯彻与实施,使思政元素“全场景式”覆盖。在教学设计、实践调研、课堂教学、课后创作中,通过“全场景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和中国对东盟地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贯彻始终,不断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爱国情怀。通过思政元素的提炼和再融入,培养学生立足中国看东盟发展的视角,使学生理解东盟在我国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进而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比如,在越南专题中,学生经过课前调研,发现越南米粉在中越边境十分流行,教师在教学中则以越南米粉招牌“PHO”为线索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讨论和深入了解中越两国交往历程,进而引发学生课后对中越两国稻作文化交流的追溯。

(三)创新教学过程设计:构建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获得感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全链条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完成从文化“了解”到文化“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应用”,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转化,接受课程的高阶性挑战,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一是组建“生-生”调研共同体,课前开展主题调研,了解文化。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前组建“生-生”调研共同体,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初步了解。学生以共同的文化兴趣点集结成学习小组,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搜集—调研报告”的学习程序,观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文化现象,并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小组研讨。学生小组就各自生活中观察到的东盟相关文化现象,或从如冬阴功汤等东盟代表性文化现象着手,或从胡姬花花生油等国民熟悉的品牌入手,进行资料搜集和研讨,并作分享汇报,展示小组在其中发现的东盟文化与华人元素。这样的主题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从教育对象向教育主体转化,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及合作意识,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观察习惯,增强探究能力。

二是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进行翻转教学,加深文化理解。在“师-生”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作为课堂引领者,依托学生小组调研成果,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了解东盟文化。学习小组在翻转课堂中展示主题调研成果,教师以主题文化元素为抓手,引领学生讨论并讲解该文化元素的形成原因、发展脉络,经过“质疑—研讨—分析—解决”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堂小组分享—师生点评讨论—教师理论总结”,搭建探究式学习课堂情境。

三是组建“师-生”创作共同体,课后创作跨文化传播作品,实现文化应用。教师课后继续对学习小组的作品创作过程进行指导,形成“师-生”创作共同体。学习小组结合课堂学习内容,在课后进行跨文化传播作品创作。该门课程课时有限,要求学生在36个课时内完成知识性学习,并根据学习小组的文化调研情况形成作品,包括创作文本和框架,同时与新媒体视听技术前沿、广播电视采访、融媒体视听策划、融合新闻作品创作等实践课程形成课程群,实现作品的传播。

(四)创新多元评价体系: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课程转化效率

课程考核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结合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改革内容,其考核方式应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在结果性考核的基础上加入过程性考核,将传统的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以考辅教、以考促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

一是进行过程考核,将社会调研转化为新媒体传播作品。通过小组作业开展社会调研,在完成知识点学习的基础上,将社会调研转化为新媒体传播作品,并公开发布。在过程性考核中,学生可5—6人一组完成新媒体作品的创作,并通过广西艺术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搭建的学生实践平台——“新视界”微信公众号,进行作品发布与传播(至今已发布“东盟百科全说”系列推文近30篇)。在实践作品转化过程中,一方面应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生产专业作品,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创新课程评价体系,过程中的动态性考核能够考查学生的现象发现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现场表达能力、知识阐释能力、作品创造能力等,弥补理论课程“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体系的不足。

二是进行期末考核,将理论学习转化为课程论文。在期末考核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自选角度,对东盟国家的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提交课程论文,以此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深度思考和理解能力。通过“作品(占40%)+论文(占60%)”相结合的方式打破理论课程原来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检测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构成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

三、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本次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四个维度的创新实践,实现了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的转化、灌输课堂向实践课堂的转化、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化,整体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

一方面,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明显提升。教学评教由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和督导评教共同构成,其中学生评教是三级评教体系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评教形式,也是对课程教学质量的直接反馈。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经过本次课程改革实践,学生评教满意度显著提升。该门课程的学生评教成绩由93.96分提高到97.82分,可见学生对本輪教学改革实践持认可态度。

另一方面,课程产出、转化的实践成果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团队突出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在改善理论课程普遍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局面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017级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后所创作的东盟选题作品《行中国之路,享生活之美》《爱跳舞的梅英》,参加中国外文局举办的首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2020级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搭建的项目小组以“东盟百科全说——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中国-东盟文化传播研究”为题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2021年度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立项,并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校赛一等奖,依托该项目还搭建了新媒体平台,在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为越南参展商提供服务。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是响应国家政策,培养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的特色课程。本次教学改革着眼提高课程质量、提升学生课程参与度。改革推进顺利,效果显著,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了路径。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绕轴翻转——移动融媒时代视听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20JGA258)、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专项教学研究项目“‘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2022KCSZ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覃晴(1986— ),广西柳州人,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主任,研究方向为视听传播、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