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力理论研究综述

2023-10-16姚冠男陈雅晴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个体

姚冠男,陈雅晴

(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前言

(一)创造力概述

“创造力” 最早来源于拉丁语 “creare” ,意为 “创造、创建、生产、造成” 。从创造力的词源角度解释,创造力的意思是 “在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生成新的东西能力和特质” 。古希腊哲学家Plato将其视为缪斯女神的恩赐,是偶尔闪现的艺术创作灵感,这一定义并未真正探究创造力的本质。直到19 世纪末Galton 对于个体差异和优生学的研究打破了创造力与神秘主义之间的联系,但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并未将创造力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1]这一现象在1950年代发生了改变,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吉尔福特(J.P.Guilford)在发表就职演讲时指出,美国对于创造力的研究仅限于口号,没有切实投入,他倡导政府和学界加强对创造力的研究投入与支持,创造力研究开始蓬勃兴起。

当前学术界对于创造力的具体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学者主要从三个维度来界定创造力,分别是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成果” 以及 “创造性过程” 。

其中,认为应以 “创造性思维” 来界定创造力的代表人物是学者吉尔福特。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个体创造过程的具体表现,他将创造性思维分为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精细性四个维度[2],其中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三个创造性思维特质被学界广泛认可。认为应以 “创造性成果” 来界定创造力的学者认为,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这里的产品包括新的观念、理论、技术和工艺等不同形式。学者关注创造成果的特性,其中 “新颖性” 和 “适宜性” 是创造性成果的两大本质特征。代表人物是学者斯泰因(M.I.Stein),他提出创造力最终会产生新颖、独特的成果,这些成果应具备相应的用途或能够使人满意,并且具有原创性,使其与之前已经存在的成果有所不同。[3]认为创造力应以 “创造性过程” 来界定的学者认为,创造力应该定义为创造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其代表人物是学者阿马比尔(T.M.Amabile), 他认为创造力是一个将不相关的思想矩阵通过联结形成新的观点或者产品的双向联结过程。[4]

(二)创造力理论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本文综述了创造力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从19 世纪开始,心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创造力。他们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来构建人类的创造性行为。在个体层面,部分学者认为创造力是源自个人潜意识层面的特质,而另一部分学者则支持创造力来源于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其中,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认为创造力主要来源于个体的无意识活动,是一种先天遗传的思维能力;人本主义学派的学者将创造力视为一种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进化的能力,可以经过后天的培养与教育来不断塑造;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创造力是一种需要刺激的反应,要将研究重点放在行为层面而非性格和心理层面;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创造力是由若干的认知过程进行组合和筛选的结果,高创造力个体善于对不同的认知过程进行协同配合,使创造力随之产生。除了个体层面的创造力理论研究,学者还在系统层面进行了理论探索。他们认为,创造力要与具体的文化社会环境进行互动才能实现,包括认知过程、人格特质、环境和场域等因素的互动配合。

一、个人层面的创造力理论

(一)创造力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发展和人格特质都是经由个体的一些无意识的过程所塑造,这些理论试图揭示激发个体行为的看不见的潜在需求,而这类研究很多聚焦于儿童时期的行为,从而将其引申,以理解成人的行为。

精神分析理论的开创者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他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部分,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其中前意识和潜意识综合起来构成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个体所有精神现象和行为过程的基础和源头。弗洛伊德将前意识作为衔接无意识和意识的心理成分,负责对潜意识中产生的各种兴奋进行检验,筛选那些可以引起意识注意的兴奋,使之成为某种意识。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方面:本我(原始的无意识驱动力,由本能欲望构成)、自我(逻辑理性,本我和超我中间的调节机制)、超我(道德化的自我,代表良知和判断力)。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的本我是先天遗传而来,自我和超我是后天形成的,其中超我更多来自家庭氛围和社会教化。弗洛伊德将创造力归结为本能的升华,即创造的原动力来源于个体潜意识里一直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节。弗洛伊德的动机理论将无意识过程作为创造力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揭示了人的内在的深层心理结构。

还有许多学者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比如学者Kris 断言创造力的基本过程是回归过程,即创造力个体能够重建童心状态意识中的无意识思想,他认为创造力的两个阶段分别是由无意识过程控制的灵感阶段和有意识过程控制的精细控制阶段。[5]Kubie 扩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创造力的根源不是无意识,而是前意识系统,他认为有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僵化过程,而前意识阶段能够激发创造灵活性。[6]卡尔·荣格(Carl Jung)同意创造力来源于无意识过程,但是他更为强调集体无意识状态,即人类祖先一代代遗传下来的特定的思考模式,谁能更好地掌握这种思考模式,便能够具备更强的创造力。[7]

(二)创造力的人本主义与发展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与发展理论把创造力看作一种成长和发展的心智模式,人本主义的学者认为创造力是健康的心智发展的激发状态,并且是一种可以预测的心智模式。

马斯洛(A.H.Maslow)是人本主义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提出了人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层层递进的理论架构。马斯洛认为创造力是人性中所固有的本质特征,是大多数人所具有的一种潜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潜力往往容易被埋藏或抑制。他还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个性特征,即更能够接受未知事物,更倾向于坚持自我的想法而忽略他人的意见。马斯洛还将创造力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创造力,即天才所拥有的杰出创造才能,例如莫扎特在音乐领域的创造力或者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的创造力;另一类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是普通人的创造力,可以应用于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帮助实现个人价值。[9]

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Rogers)认为,创造力是通过个人和环境的互动所产生的新产品。他提出了人类与创造力有关的三个心理特征:第一个心理特征是对经验的开放态度,他相信有创造力的人会卸下心理防御,能够全面体验周围环境,形成创新想法;第二个心理特征是内在评估,有创造力的人更多依赖于自己的判断,而不太在意他人的评价;第三个心理特征是对元素和概念的灵活组合,产生疯狂的假设。罗杰斯认为当这三种心理特征出现时,人类的创造力就能得以产生和发展。[10]

(三)创造力的行为主义和联想主义理论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人类的行为主要通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驱动,行为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的活动来源于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 “行为主义之父” 斯金纳(B.F.Skinner)认为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他的强化历史,如果采取某种行动后产生可喜的后果,这种行为很可能重复发生;如果采取某种行动之后后果不愉快,则不太可能再尝试类似的行为。[11]对于创造力的研究,行为主义学者不太注重内在的动力或欲望,而将焦点集中在可观察到的行为。

联想主义理论家梅德尼克(Mednick)将思想的产生归纳为刺激和回应的过程,创意源于某种回应,将遥远和无关的想法汇聚在一起。他认为创造过程会受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创造者需要具备创造过程所需的元素和经验;第二,创造者需要建立与刺激相关的复杂联想网络。创造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对给定想法所建立的关联的多少和特殊程度。艾森伯格(Eisenberger)认为,对创造者创造行为的奖励对创造力的发展有正向的积极影响。[12]

(四)创造力的认知理论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认知能力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对不同任务产生不同反应的能力。他将创造性思维具象化,即流畅性(产生许多新的创意或想法)、灵活性(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类型的创意或想法)、原创性(产生与众不同的想法)。吉尔福特还将创造力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创造性思维所需的相关元素,二是创造性思维的转变能力,这种转变能力用于修正自己的经验和已知信息,促进创意想法的产生。[3]

珀金斯(Perkins)研究了一般认知过程和创造力这一特殊过程之间的联系。他指出,之前的许多对于创造力的理论和观点都源自创造性个体的自我报告,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可靠。[13]他认为更加完整和准确的对创造过程的了解方法是在发生创作过程中或者之后,创作者对创作过程的即时自我描述。他不认为创造力是无意识心理活动中的创造性跳跃,而是将创造力描述为将普通的心理过程进行创造性组合的结果,他认为个体的创造力与其能力、认知风格、价值观和信念等因素有关。

维斯伯格(Weisberg)研究了创造力的重要理论,他质疑创造性思维跳跃和洞察力的概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突然改变方向,而是根据经验逐步延伸。[14]创造力虽然由非常普通的认知过程组成,但组合在一起可能产生非凡的效果。创造力水平不同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归因于所解决的问题类型、对问题产生影响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及对于寻找独特解决方案的动机。

沃德(Ward)指出,创造性认知方法主要集中于产生创造性想法的认知过程和概念结构。这种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注重基本的概念过程,而不是全局思维策略。他认为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创造性思维的认知元素的工作机制上,如发散性思维过程应用了哪些认知元素。[15]沃德将创造性认知过程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概念组合(用新的方式将不同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概念扩展(对现有概念的延伸,以适应新的经验或挑战)、类比(使用现有的思想来理解看似不同的概念)、洞察力和反应(通过信息的整合得出创造性方案)。

二、系统层面的创造力相关理论

在文化社会领域的创造力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应该将创造力嵌入文化,而不是简单地在个人的认知或者情感过程中。系统理论是当今创造力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它将创造力视为个体与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在这些理论中,思维的机制不足以解释创造力的过程,必须结合外部环境才能更好地解释创造力的相关机制。

(一)创造力的文化社会理论

行为学家维果斯基(L.S.Vygotsky)认为创造力的发展由语言交流、学校教育和观念组合几方面共同作用。[16]同时他还提出,创造力受周围环境系统的影响,是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认为创造力的工作过程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层面,个人将社会和文化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同时通过对创造力的使用来建立新的思想和文化元素,从而建立和改变他们周围的文化。在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想象力并不比成年人丰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想象力不断发展,到成年才达到成熟。他认为,孩子的想象力和成年人的创造力之间的过渡发生在青春期的中期,在这一时期,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创造力的雏形。当代行为理论学家约翰·斯坦纳(John Steiner)认为,创造性过程和创意并不会在个体内部发展,而是要通过个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来形成,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合作活动。[17]

(二)创造力的系统理论

希斯赞特米哈伊(M.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创造力的系统模型[18],该模型包含个体、场和领域三个维度,如图1 所示。其中之一是文化因素,被称为 “领域” 。另一个是社会层面的因素,被称为 “范围” ;创造力系统模型描述了创造力是系统内部个体、领域和场共同作用、协同配合的结果。模型从研究 “什么是创造力” 改为研究 “创造力在哪里” 。模型中的 “领域” 可以被认为是知识领域——它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领域有两个作用,一是为创造活动提供知识素材,二是对创造出的产品进行评估。模型中的 “范围” 作为创造力产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造的产生就是某个领域发生了变化,而决定这个变化是否产生的就是 “范围” ,它决定了什么属于某一领域,什么不在领域之内,为创造的产生进行甄别和筛选。模型中的个体是指创造的主体,可以用Urban 提出的 “创造力主体成分模型” 来解释,该模型将创造力主体分成六个成分,分别是认知层面的 “发散思维” “特殊知识背景” 和 “一般知识背景” 以及人格成分中的 “动机” “投入程度” 和 “决策容忍度” 。

图1 创造力系统模型

在希斯赞特米哈伊的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加德纳(Gardner)提出了创造力的互动理论,该理论进一步强调了 “领域” 和 “范围” 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个体、领域和环境的互动在创造力中的重要作用。从个体层面,加德纳认为有三大要素影响个体创造力的发展,分别是:(1)天才儿童与大师的关系;(2)个体与其从事工作之间的关系;(3)个体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关系。个体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以上三个要素间的彼此互动。

(三)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与领域一般性

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创造力到底具有领域特殊性还是跨领域普遍性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话题。比如:对于创造力个体层面,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力是否不同?对于创造力产品层面,艺术品和科学实验作品是否展现了不同的创造力?对于创造力环境层面,同样的环境对于艺术领域的创造力和科学领域的创造力是否会带来同样的影响?在教育领域,不同学科的创造力是否不同?……这些都是创造力研究者们探索研究的方向。

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因为受到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理论以及托兰斯(Torrance)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具有跨领域一致性的能力。但是自从90 年代以来,创造力的多元化理论模型逐渐兴起,包括上文中提到的希斯赞特米哈伊的创造力系统模型,以及斯滕伯格(Sternberg)和鲁伯特(Lubart)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其中有些资源是领域特有的,比如领域知识,有些资源则是跨领域的,比如智力。阿马比尔提出的创造力成分模型认为创造力包括三种成分,即领域相关技能、创造力相关过程和任务动机,个体在这三个成分上的水平决定了其创造力表现,其中创造力相关过程是各个领域通用的,而领域相关技能和任务动机则具有领域和任务特殊性。[19]这些整合模型则进一步提出了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与领域特殊性问题。

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理论认为,存在一个普适性的创造力,在某一个领域表现出有创造力的个体也很可能在其他领域展现这一才能。[20]而持有创造力领域特殊性观点的研究者则坚持创造力是存在领域差别的,某一领域表现出的创造力很难迁移到其他领域。[21]这两种观点都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克拉蒙德(Cramond)用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创造力在预测未来的创造力成就方面表现更好。[22]费斯特(Feist)对人格和创造力的研究发现,有些个体因素(如经验开放性),能够区分任何领域的高/低创造力个体,由此说明创造力是一种跨领域的能力。然而也有实证研究发现,不同领域的创造性表现之间只存在较低的相关性[23],关于创造力培训的研究发现,对诗歌创作的发散性思维训练的效果甚至不能迁移到故事创作中。[24]这些结果都支持了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的观点。

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发展观试图描述个体的年龄和阅历、兴趣和投入程度这两类因素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类因素对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

影响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第一个维度是年龄和阅历,随着个体年龄增长或在某一特定领域经验的积累,其关注点必然会越来越具有领域特征;模型中另一个维度是个人对某一领域的兴趣和投入程度,正如模型的提出者所认为的,认知是一种有限的资源,人们在创造力上表现出的领域特殊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有选择性地将自己的认知资源等集中在这一特殊领域上。该模型强调,如果一个人仅注重发展一般性因素和技能,那么他的创造力将永远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能触碰到问题的皮毛;如果个体消耗过长时间在某一特定领域,则有可能导致功能固着,因此理想的状态是个体的创造力处在一般性和特殊性连续体上的某一个位置,并且根据任务类型的不同在这个连续体上灵活变动。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创造力作为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特质,在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创造力的相关理论发展历程,包括个体层面的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与发展理论、行为主义或联想主义理论和创造力认知理论,以及系统层面的文化社会环境理论、系统理论及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和领域一般性理论,并阐释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于创造力活动机制的具体解构,更清晰地呈现了创造力研究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研究总结

文章总结了创造力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和代表性观点,以及该理论对于创造力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其中对于个体创造力的研究探究了个人创造力的来源和产生、运行和发展机制。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创造力发生在无意识或前意识过程中,是个人经由遗传而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模式。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创造力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的一种能力,并且是一种可以培养和塑造的能力。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创造力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的结果。以吉尔福特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创造力是由不同的认知过程组合形成,当各个认知阶段匹配良好时,可以产生创造力过程。在创造力的系统研究层面,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创造力通过个体与社会文化的广泛互动得以发展,以希斯赞特米哈伊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创造力是认知过程、人格特质、环境以及场域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关于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和一般性的研究,从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发展观、创造力的游乐园理论模型、创造力的4C 模型等理论可以发现,对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和特殊性不可一概而论,在创造力领域往往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从创造力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发现,创造力理论的建构伴随着两个趋势:(1)创造力从个体无意识状态的心理特质到多种认知模式的交互配合,从天赋资质到可培养的能力;(2)创造力从个人层面的特质能力发展为个体和环境的互动成果。

(二)研究展望

基于创造力的理论研究逐渐从个体发展为系统中元素的互动,同时创造力的测评方式也在不断向更为综合和专业的领域发展,因而未来的创造力测评需要结合个人与环境层面发掘更加系统客观的创造力测评指标,进一步增加创造力测评的信效度。当前,基于神经生理数据和脑成像技术的创造力测评已经成为创造力测评研究的热点,如何将客观的神经生理数据与创造力的概念体系建立直接联系是当前创造力测评研究的突破点所在。另外,真实情境中的创造过程往往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积累过程,环境对于个人创造力的影响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和演化。所以基于真实情境的长期追踪测评是未来创造力测评方向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个体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