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语教学课程思政探究
2023-10-15罗颖男
[摘 要]大学德语课程思政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公共外语教学改革作出的积极回应。本文以《大学德语教学指南(2021版)》为基础,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从课程定位与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与测试等五个方面来探讨大学德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大学德语;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功能不仅是传授外语知识和文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树立文化自信。大学德语作为高校公共外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培养学生的德语应用能力,还应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服务。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外教指委德语组编写出版了《大学德语教学指南(2021版)》(以下简称《指南》),不仅为推进大学德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而且为深化大学德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依据。本文以《指南》为基础,结合《纲要》要求,从大学德语课程教学各环节出发,试图探究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1 各教学环节的思政探究
1.1 课程定位与性质
《指南》明确提出,大学德语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2]。以往的大学德语课过于强调德语的工具性,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外语技能,以及多语思维能力,在此基礎上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存在的局限性。《指南》将人文性放在和工具性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引导学生以掌握德语语言知识为基础,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指南》提出,大学德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以往的大学德语课一般只花较少的时间介绍德语国家文化知识,即“单向”的文化输入。今后的大学德语课应将这种“单向”的文化输入转变为“双向”的文化交流,使学生在掌握德语国家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对中德文化异同的认识,通过对中德语言以及中德文化进行比较,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指南》进一步指出,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服务,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德语的教学内容。这为教师解答了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一些疑惑,充分说明中国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融入不仅不会使课程的主体方向走偏,反而拓展了课程的外延,提升了课程的文化价值。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求教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站位,必须熟悉中国文化,并善于将中国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已有的教学内容中。
无论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都与外语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在知识传授方面,在德语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学生应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能力培养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之一,连同德语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学习实践能力,都是大学德语的能力目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最终归于价值塑造,大学德语课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用德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
《指南》强调,大学德语课应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两方面的教学内容,即基础德语技能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与全面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相辅相成。
基础德语技能培养是大学德语的基本内容,除了听、说、读、写、译等德语交际能力,还要求学生注重积累和拓展社会、文化、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过去的教学呈现出“重语法、轻交际”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为低下。新时代的大学德语课更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培养,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方法,积极构建各部分内容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学习体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课程思政的最佳切入点,一方面要求学生加深对德语国家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对比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德语国家文化,探究二者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异同。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既要把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文化放在西方文明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又要学会区分欧洲文化与英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之间的不同。由此,学生不仅能够拓展文化视野,养成多元文化意识,而且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理性看待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大学德语的基础上,《指南》还建议各高校开设德语国家社会文化和中德跨文化交际等全校通识课,使文化课与语言课相互弥补、相互促进,进一步扩大大学德语教学的受众范围。
另外,针对各高校大学德语课普遍存在的课时不足的问题,《指南》鼓励学生加强课后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同时支持教师建设慕课、微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1.3 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和课程资源三部分。绝大多数高校在软件和硬件设施的配置和维护方面都能满足大学德语的教学需求。因此,教学资源的重点聚焦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更新。
《纲要》指出,要“统筹各类资源,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更新是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保障[3]。大学德语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在于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
现有的大学德语教材过于强调语法教学,且立体化教材较少,难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指南》指出,教材内容应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大学德语教材内容应选取契合学生实际需要的题材和呈现方式,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和难度;专门设置“德语国家文化”模块,借助图片、特色视频,通过中西文化对比的方式弘扬中国传统与当代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教材类型方面,《指南》建议各高校积极推进大学德语立体化教材建设。新编教材应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对各种媒体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在纸本基础上开发数字教材和在线课程,形成多模态、立体化的融媒体教材资源。立体化教材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随人”的特点,学生既可以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登录数字教材读会话、听音频,又可以扫描文字教材内设置的二维码直接观看授课视频。大学德语立体化教材可以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需求,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大学德语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
现有的大学德语网络教学资源差异较大,且在共享问题上存在较大障碍。《指南》鼓励高校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利用慕课、视频公开课、微课等课程网站资源,努力打造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具体而言,应强化大学德语优质慕课资源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校內校外融通、人技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慕课是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综合性平台,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文字、录音、视频资源,给学生提供一站式德语学习体验。作为慕课的核心内容,授课视频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设置会话、语法、练习和德语国家文化等不同模块,便于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化整为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授课视频还可以制作会话情景再现片段,演示伴随语言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如说话人的目光、手势、姿态等,为学生提供语音、语调及言语行为的模仿机会。此外,慕课应提供线上作业、主题讨论、章节测验、参考资料等教学活动环节,学生可自主创造德语实践环境,随时进行自我检测。
关于网络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指南》鼓励同类高校跨校开发大学德语数字化课程资源,形成有效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已有的大学德语慕课分布在各个开放平台,使用时可能存在版权问题或难以相互贯通、借鉴的问题,2022年上线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共享的困难。
1.4 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于课程思政在具体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切入点,《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指南》与《纲要》高度契合,认为大学德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采用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调动学生学习德语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只有不断寻求教学模式创新,掌握轻松活泼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而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如慕课、微课,则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必备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大学德语课时不足的问题,《指南》指出,要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大学德语课程教学相融合,教师要不断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应积极建设和使用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资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高校应为师生提供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包含课程内容、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在线练习、课外辅导等环节的完整教学体系。此外,教师应处理好传统课堂与线上教学之间的关系。例如,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课堂上讲清重点、注重导学;及时更新各类线上资源,为学生自学扫除障碍。
新时代的大学德语课应将学生自主学习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有机融合。学生通过慕课进行自学,注意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反复收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观看授课视频,通过会话情景再现片段学习德语表达法,并加深对语法和德语国家文化的理解;按时完成每个章节的作业,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定期进行章节测验,根据测验结果补足短板、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参与主题讨论,加强与教师和其他同学的互动,共同创建德语学习社区,弥补德语环境的不足。
1.5 教学评价与测试
《纲要》指出,“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
《指南》与《纲要》的要求高度契合,将教学评价细分为课程评价和语言能力测试两部分。课程评价涵盖大学德语课程的各个环节,各高校应综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手段,实现评价对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德语能力测试包括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各高校应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测试,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处理好全国性统一考试与校本考试的关系,充分发挥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导向。
具体而言,大学德语课程评价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展开。内部应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和反思,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课程体系各个环节开展全面客观的评价,尤其对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形成长效反馈机制。外部应引入其他多样化的评价模式,兼顾各高校、本地区、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促进课程的自我改进与提高。
大学德语语言能力测试应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例[4]。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以慕课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包括观看授课视频、出勤、课堂表现(语言模仿、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线上作业、主题讨论、章节测验等部分,构建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全方位的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应采取与《指南》教学要求相一致的分级测试,并设置听、说、读、写等不同模块,并使用校本测试与全国统一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 结语
大学德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一方面,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我国力图与欧洲大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学德语作为“小语种中的大语种”,理应为完成这一使命而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和其他语种一样,大学德语教学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西方特别是德国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内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塑造。
本文以《大学德语教学指南(2021版)》为基础,结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从课程定位与性质、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教学评价与测试等多个教学环节分析了大学德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期望借此将育人目标贯穿于大学德语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更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大学德语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坚定的政治站位、良好的思想素质、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精湛的教学方法是大学德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终极理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2020-06-01) [2022. 8. 15]. 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编. 大学德语教学指南:2021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3]赵劲,张雄. 公共外语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德语教学指南》的解读[J]. 外语界,2020(5):24-30.
[4]俞洁琼. 大学德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探析[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4):83-85.
[项目名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2年研究生培养思政建设项目“第二外语(德语)思政建设探讨”(项目编号:2022PYYB11)。
[作者简介]罗颖男,男,山西阳泉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德国汉学史与中德近代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