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语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

2023-10-15赵颖于金玲

南北桥 2023年20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赵颖 于金玲

[摘 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进行价值内涵的探究是课程思政在实践层面推进与运行的必要前提。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首先要明晰课程思政相关理念,其次要紧密结合俄语专业教学实践,从教育的主导性、教学的过程及学习主体三个层面出发,以明内涵、多维度、创新模式的整体思路为指导,确保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序推进,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俄语专业培养目标,促进俄语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俄语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内涵;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新时代俄语专业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要以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复合型俄语人才为目标,不断推进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本文立足于俄语教学实践,从教育的主导性、教学的过程性、学习的主体性三个层面出发,以明内涵、多维度、创新模式的整体思路具体展开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1 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为《纲要》)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1]。在培养新时代外语人才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包括传授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育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将外语专业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渠道,引导和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复合型外语人才。

俄语专业课程思政要体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同时作为高校外语专业,俄语专业属于哲学社会学科范畴,肩负着培养新时代国家所需要的外语人才的任务。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为《国标》)对外语类专业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要求。这与课程思政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的全过程育人的理念和建设内容高度契合。因此,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是既要落实作为教育理念的要求,又要将全过程育人的举措贯穿到整个教学体系之中,逐渐完善新时代俄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2 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多维度建设路径

2.1 依据国家政策指导、协同院校配合以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首先,教育的主导性体现在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导,以及教育各级部门的管理和支持上。特别是2020年《纲要》的印发,国家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在高等学校深入进行。各个高校积极制定课程思政相关的制度、确立课程思政项目、开展相关比赛与培训等活动,这些积极的举措促进了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发展。

其次,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是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多維度展开的要素之一。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导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在授课过程中要主动积极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创新和思辨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实施的理论基础,教师的素养能力与使命担当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打造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专业素质过强,能够胜任课程思政任务的教师队伍尤为关键。

2.2 实施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通过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进行全新的、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的提升,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俄语人才是俄语专业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主要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施流程与教学评价等四个环节。

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明确课程是基于知识、能力与育人目标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要实现思政育人的无痕化、自然化和有效化,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具体实现思政内容与语言教学的有机衔接。外语教学内容涉及语言、文化、历史等多个方面,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具有天然的衔接优势。例如,在俄语专业本科二年级针对航天主题的授课中,教学目标设定包括知识、能力及育人三项目标,其中知识目标为要掌握与本课航天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式、语法等系统语言知识。能力目标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交际场合能够恰当运用本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短语的正确使用,提升内容理解和观点思辨的能力,并能够就此主题进行言语交际,展开观点分析和论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育人目标包括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深刻体会我国航天人展现出的爱国、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继承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能够增强职业认同感,成为勇于担当新时代建设大任的复合型俄语人才。

俄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立足于对教材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语言知识的讲授中。在教学中深耕教材思政元素,确立相应的思政主题,形成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每一节课的教案围绕主题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活动。要注意内容与目标的统一,以及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语言知识连接的和谐。例如,在俄语专业一年级的教材中,有两课的内容分别与职业选择的意义和克服困境,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相关。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可以根据教材围绕“择业”专题,进行理想和道德教育,并将其自然融入语言的学习之中,使语言承载思想、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育人目标。在思政元素的融合过程中,引入方式要循序渐进,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融合要依据内在逻辑,以点连线,形成思政链条,带动思政主题的展开。外语教材内容丰富,思政元素的教育点较多,在研究中一定要避免脱离知识基础,避免流于形式的说教,要做到思政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目标与育人目标相融合。

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俄语专业教学活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之中。活动流程主要分为课内与课外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与课后任务三个阶段。根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思政主题,根据主题设计课堂教学不同阶段的思政任务,通过课前布置相应的任务进行思政教育的导入。课前思政任务清单的设计要紧密结合语言学习的内容,做到自然流畅。课中阶段首先通过复习巩固和导入新知环节对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随后展开本单元主要内容的教学,从而达到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相统一。本环节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结束课堂教学后,课后延伸任务是整个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线上教学平台进行课外任务的布置和完成情况的检测,通过建立课程交流群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反馈。课外实践是课程思政教学组织活动的另一个主要渠道,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实习实训等形式进行。要根据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特点展开。

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评价模式是外语教学课程改革中不可分割的内容。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主要评测实施者,教学检测以期末最终考核成绩为主,无法形成及时的反馈,无法形成动态考核。对此,很多学者展开了形成性评价的探索。借鉴外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经验和方法,探索形成性多维评价模式。可从以下视角具体展开:第一,主体的多维化,即教师与学生共同成为评价的施行者与接受者,包括教学人员的自我评价、教育同行的互相评价、业内专家的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第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即针对育人目标、思政元素、教材内容、融入方式、核心素养形成等进行具体评价参数设计。第三,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即突破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突出教学整体过程的评价。第四,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既可使用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又可借助现代技术平台支撑进行教学阶段的动态化评价、即时性评价。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评价体系是思政建设效度的重要体现,在实施中要重点针对教师思政胜任力评价与学生素养形成两方面进行。

2.3 扩大主体参与范围

在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师生应共同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课程思政实施的目标是使培养的人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实施过程中,师生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增强思政意识、共同提升思政水平,师生共同参与会增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树立学习共同体意识以及建立思政学习共同体方面,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核心素养和价值目标得以充分实现。“学习共同体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调整。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主导者身份,而是提供策略指导,商定与设计学习任务。师生关系的调整本身就是培养学习者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过程”[2]。师生思政共同体建设对教师的要求为:第一,不断增强自我政治意识和提升思想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第二,对教学改革不断探索,能够在俄语语言文学所涉及的每个学科中找到最适合的视角与方法,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第三,充分认识并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 创新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发展模式的要求

第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教学目标的转变,即不把培养俄语言语技能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以教育部印发《纲要》的通知为指导,以《国标》为准则、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俄语专业教学指南》作为专业创新发展的行动路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三者有机结合。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依赖思政课堂唯一渠道的观念,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各门课程为主要载体,多门课程协同合作,不断开拓教学空间的课程场域。“教学空间构建的课程场域关系网络涉及实体课堂、实践课堂和网络课堂等多元课堂空间。随着课堂教学空间的拓展,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更加多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跳出单一课堂空间,从第一课堂向第二、第三课堂拓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育人环境”[3]。

第二,课程思政的建设者由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专门教师扩展为教育教学管理者、思想政治课教师、各门课程的教师以及接受教育的对象等多个参与者形成的教育共同体。这种参与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不是承担单一说教的角色,而是教与学多角色的互通互融、共同发展。

第三,外国文学、翻译学、外国语言学以及跨文化研究等外国语言文学所包含的众多学科都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来,但要注意“由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有其独特的专业性质,所做的课程思政就有所不同”[4]。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依据具体学科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重构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创新方法即将教学主体设为学生,以此原则为出发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平台和信息工具,通过课堂内外多种渠道不断完善夯实课程思政建设。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中俄两国关系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水平复合型俄语人才。为更好地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俄语专业将依据《纲要》的通知要求,秉承创新发展的宗旨,不断探索育人思路与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 2020-06-01)[2023-04-20]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 html.

[2]劉正光,岳曼曼. 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 外国语,2020,43(5):21-29.

[3]王会花,施卫萍. 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J]. 外语界,2021(6):38-45.

[4]黄国文,肖琼.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 中国外语,2021,18(2):1,10-16.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俄语专业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思路与途径研究”(项目编号:GJB1422222);2022年度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新文科背景下农业院校俄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WY2022060-C)。

[作者简介]赵颖,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教学、俄语语言学。

于金玲,女,黑龙江呼玛人,东北农业大学文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俄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现实背景、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