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

2023-10-15向贤琼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3年9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向贤琼

摘要:在高中学段开展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师应对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思维品质和审美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应遵循整合性与连续性、实践性与情境性、一致性与多样性等原则,本文以《红楼梦》为例设计整体化、实践化、互动化作业,提升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作业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语文教学应“发挥语文課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并创造性地将整本书阅读课程内容呈现。[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突破了以往的常规阅读模式,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它是以一套完整的读物为依据的课堂上的自主阅读模式,即教师在课前进行课堂引导,确定相关的阅读书目和方向,学生在课后进行全方位的阅读,避免了“碎片化”的学习,以达到对整本书籍的了解。教师通过设计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在作业的驱动下进行探索式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原则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作为新课标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与单篇阅读相比,其文本容量更大、学习周期更长,学习过程也更加多元化。[2]作业作为一种重要的检验、评价手段,同时也是整本书阅读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秉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彰显语文课程改革精神。具体而言,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整合性与连续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是指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整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同维度,包括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等,推动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全面达成。连续性原则则是指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作业设计应贯穿始终。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与连续性原则,决定了其层级性特点。根据这一原则,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注重其衔接性、递进性,构成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持续发展的综合体。

实践性与情境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则是指整本书作业设计应包含多种情境,如社会生活情境、学科认知情境等,并注重情境与任务的有机结合。实践性原则是指在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完成,应以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彰显其语言能力与品质。因此,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根据这一原则,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注重作业形式的丰富性,采用书面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听说性作业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语言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一致性与多样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学、阅读与作业,三者在目标、内容、落点应保持一致。多样性原则则是指作业内容与形式以及参与主体的多样化。根据这一原则,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注重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的有机结合。作业形式与内容,应根据文本的不同类型,在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喜好、知识基础、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突出其个性化特点,促使学生在完成个性化作业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问题检视

系统反思当前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推进整本书阅读深入实施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聚焦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一)作业内容枯燥,缺少即时反馈

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应突出其动态生成性、情境性等特征。但是就当前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而言,教师在作业设计中,主要依托教材单元学习任务和配套教辅资料,只是传统作业题的简单叠加,仍普遍缺乏情境意识,内容枯燥,更不注重对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的反思与调整,缺乏有效批改、统计分析、讲评辅导,导致作业难以发挥其检验、巩固、反馈功能,沦为知识点强化记忆的训练手段,更无法支撑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高质量作业,不是功利性抄写、检测性应答、纯知识性记忆等机械作业,在实际教学中,作业设计应赋有趣味性,需创新化,基于上面谈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遵循连续性、情境性原则,注重创设作业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片段朗读、海报设计、主题辩论会、影视欣赏与比较,以及过程性的阅读报告分享等,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体验、思考,进而实现综合、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在思维进阶中提升核心素养。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作业批改与评价,以准确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反馈学生的素养水平,并据此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作业形式与内容进行优化与调整,从而形成“总结—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

(二)作业设计散乱,系统整合性不足

整本书阅读由于其教学周期长、内容容量大,使得作业设计与实施面临着较大挑战与难度。以《红楼梦》为例,审视其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实践案例,其普遍存在作业内部要素(作业类型、内容与形式)整合性不足、与教学活动等外部要素缺乏有效配合、不注重外部要素与内部要素的融合贯通等问题。

为此,在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中,教师应具备统整意识,这里的“统整”,既表现为单次作业和整本书阅读全过程历次作业的系统性,也表现为作业结构、作业类型的整体规划性,以及作业与教学活动的整体协调一致性。结合整本书篇幅、架构、深广等宏阔性因素,可系统规划导读作业设计、章节作业设计、旁批作业设计等;根据深度学习任务需求可设计概述文本内容类、赏析细读文本类、迁移理解类、写作创作类等,以体现作业内容的衔接性和知识的序列性。

教师应遵循“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将作业系统与教学系统串联起来,体现教学的整体性,并对学生作业进行跟踪评价,通过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统计,适时优化教师作业设计质量,以此推动整本书阅读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作业类型单一,缺少语言实践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充分利用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自觉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核心素养。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作业的过程,同样也是他们的语言实践过程。多样化和有针对性的作业,才能使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和对文化的传承理解等方面得到提升与发展。但是就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作业形式单一的问题,语言实践活动所占比例相对偏低。大量作业局限于配套教辅资料、纸笔测试等传统形式的问答,如“勾画并概括本章情节”“梳理本章节人物遭遇”“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诗词内涵”之类的题目。此类题目设计意图往往比较单一,其答题过程、答题策略、答题角度均有章可循,缺少语言实践活动的真正参与,无法实现自身与他者的对话及交互。

因此,在指向核心素养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多样性、实践性原则,转变作业设计理念,丰富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形式与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全面记录学生整本书阅读过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指向核心素养的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策略

在推进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安排好阅读任务,设计出科学、合理、适切的作业方案至关重要,这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与思考,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独特价值。

(一)作业设计的整体化

“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探索、积累阅读体验、综合使用各种阅读方式,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其丰富的内容和精髓。其中,“整本书阅读”的“整”,既是“完整”的阅读,也是“完整”的阅读过程、方法、经验和感悟。作业是推动阅读工作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业的设计不能是单一的、零散的,而是要把整体作为基本原则,根据“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教学目标及研究课题,对作业间的相关性、递进性进行系统化思考,确保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整性,并使学生主动、高效地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提高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3]在学生阅读《红楼梦》时,要注意书中的重点,要掌握其逻辑思维,理解其学术价值;按照目标来选择阅读方式,如精读、泛读、略读等,并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经验。

作业的总体规划,不仅是指一次作业的内在整体性,也是指在整本书阅读历次作业中的衔接。全过程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思维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到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師从《红楼梦》章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出发,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读《红楼梦》中的120回。此外,学生还可以运用“批注式阅读”,在阅读的时候,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注释,并列出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语文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注释,共同探讨问题,在小组中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恰当的指导,并对书籍的评语做一个总结,以完成相关的阅读。在阅读小结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书籍的内容,然后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分析归纳,并撰写阅读体会,谈一谈在当今阅读此书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再由教师组织开展探究成果的分享展评。这种整体式的作业设计,强调了连贯性,并且能够按阶段、单元划分,逐步进行,从而达到整个阅读过程的整体设计。同时,对单个操作的设计也要进行统一。阅读水平呈递进式,分为基础阅读、分析阅读、批判阅读和议题阅读四个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应注意到这一逐步发展的过程。

任务一:小说的发展。请按序幕、盛世、暗涌、没落、归处五个篇章整理《红楼梦》回目章节,理清小说发展方向和结构。

任务二:小说的主线。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顽石历世、木石前盟、太虚幻境三个神话的内容。总结顽石、贾宝玉和神瑛侍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任务三:小说的背景。小说不仅展示了贾家的人物关系,而且展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更为深广的社会关系,请用表格形式梳理“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脉络。

任务四:小说的主体。《红楼梦》的主角是一群有情有义、各具风采的女性,请为书中“金陵十二钗”建立一份人物档案。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凸显整体性。任务一、任务二的设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和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逻辑性,同时也注重章节间的联系。任务三的设定有助于学生理解大家族的运行模式、衰败原因,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任务四要求梳理这些女性的人生轨迹,可让学生感受她们独特的生命气质和毁灭后的荒凉,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作者曹雪芹对人物所寄寓的情感,是读懂小说的重要一步。通过以上任务对学生的总体阅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红楼梦》中所剖析的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与特征。

(二)作业设计的情境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强调“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4]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具有启迪性、陶冶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以达到学生的内在提升和精神升华的目的。启发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离不开综合的教学环境,而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创设课堂环境上,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则更需要情境化。

作业内容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生动的作业情景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思维的驱动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使学生把阅读的内涵变成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并使其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红楼梦》的文字阅读量大、任务多、内容庞杂、内涵深刻,阅读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教师能从学生个人经历、学科特色、社会生活等角度对作品进行多元化的作业情景设计,可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与认知。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对主人公的个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的作业:大观园里角色众多、剧情复杂,性格各异,请研读相关章节,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认真研读《红楼梦》前五回,完成以下任务。

(1)明确主要角色的关系,并根据辈份的不同,画出重要的人物关系图。

(2)以贾宝玉为中心,画出人物关系图。

任务二:认真研读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完成以下两个任务[5]。

(1)画出大观园的平面布置。

(2)假如你是怡红院的侍女,贾宝玉要给各位姊妹们送些礼品,由你代为送礼,再根据人物的关系,以及大观园的布置,你应该怎样安排送礼的次序。

任务三:假如你是金陵的一位贾姓“玉”的姑娘,你的年纪要比探春小、比惜春大。

(1)你现在要去大观园暂住,若是贾母给你安排了住处,你和她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最大?要是王熙凤怎么办?请将原因与有关章节联系起来。

(2)初到大观园,你要送礼物以示友好,你会按照怎样的顺序送礼物?请将原因与有关章节联系起来。

(3)在大观园里能够和谁交朋友?当你有麻烦时,你会找谁帮忙?请结合特定的困难,并在相应章节中解释原因。

这种情景式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真实,从而引起学生的联想和灵感,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目的意识和任务意识。具体而言,第一项和第二项任务通过明确贾宝玉的角色关系,使其成为核心,并使其达到“以主角为中心”的解析与把握;第三项任务加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细节;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既要使学生理解,又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因此,在设计学生的阅读任务时,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的限制,拓展情境的设计。如,教师可设计如下访谈任务:结合家乡或社区文化,任选一个与《红楼梦》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开展走访调查,探究相关的节日文化,要求学生完成2000字以上的作文,在课堂上进行沟通交流,并将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情景化互动化的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形成和提高。另外,教师可以进行創建多样化作业形式,如:剧本改编、情景剧、辩论赛等,都是情境作业的有效形式。

(三)作业设计的互动化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不要以讲解代替学生阅读,以解析限制学生思维。教师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后,要构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既能够提高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协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深化语文思维,创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业设计不能完全依赖于教师和学生,应通过多种力量的协作、课堂内外协同、独立学习和共享互为补充,从而形成多元化的作业设计。特别是在设计学生的作业时,教师要做到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教师要积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跨媒介互动。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互动式作业:

你最喜欢《红楼梦》里的哪个人物?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认识,说说喜欢的理由。小组内交流,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评。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安排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互动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就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疑问发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如《红楼梦》的结构艺术、人物形象、主人公命运、大观园的环境意义、饮食文化、诗词研究等等。这些都与作业的内容有关,学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方式随时指导学生的作业,也可以通过校内的公众号或者微信小程序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并适时地进行鼓励和反馈。这种作业的设计不仅要有知识的投入,还要注重成果的产出。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充分表达交流、有效地互动反馈,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随时交流,这样的互动可以促进学生加深对整本书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整本书阅读作业的设计中,教师既要从教学实践的视角来进行设计,又要注重作业的整体性、情境性和互动性。教师要积极适应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的趋势,将信息化手段融入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效果,提高学生整体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向东.整本书阅读作业设计的新路径[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08):50.

[2][5]江雅莉.高中语文整本阅读教学思考——以《红楼梦》导读为例[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0(19):75-75

[3]陈一星.《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的作业设计策略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04):74-80.

[4]吴云洁.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语文作业设计与实践思考——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J].语文月刊,2023(05):2-7.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