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2023-10-15李媚广州中山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3年27期
关键词:孵化器账款信用

李媚 广州中山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科技创新大时代来临,孵化器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近年来,孵化器受市场、区域竞争加剧等经济环境影响,面临资金运作压力,如要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避免出现资金短缺导致无法正常经营。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收账款管理概述

孵化器应收账款,主要是指孵化器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提供物理空间、设施及一系列服务等业务,应向在孵企业收取的款项。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未及时回收应收账款会形成坏账,将给企业经营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首先,应收账款未能及时回收将导致企业大量营运资金被占用,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运转困难,降低资金利用率;其次,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会增加企业催收成本,增加财务管理难度,导致财务风险增加;最后,如果应收账款一旦形成坏账无法回收,将增加企业坏账成本,影响企业利润,加大经营风险。

孵化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在孵企业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孵化器应收账款管理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大部分孵化器并非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需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和使命,它与在孵企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互为依存,深度融合,互相帮助支持,彼此成就,实现共赢。

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意义

大部分孵化器的盈利能力较弱,应收账款的管理对其生存与发展尤为重要。首先,有利于提升孵化器资金利用率,应收账款及时收回既保护了营运资金安全,又可以将资金及时用于各项目开展,缓解了孵化器发展面临的资金压力。其次,有利于孵化器内控管理。孵化器通过建立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从业务各流程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保障各项经营活动稳定有序发展。最后,有利于保障和维护孵化器经营成果。孵化器确认应收账款时已按权责发生制会计准则同步确认相关收入,如该应收账款未能收回,既减少经营现金流入,也造成利润减少,从而增加了孵化器经营风险。

三、科技企业孵化器应收账款现状

(一)应收账款管理难以实现扶持企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平衡

孵化器担负着培育孵化科技企业,助力企业成长的重任。孵化器的收入构成为房租收入、服务型收入、投资收益、政府资金支持,根据行业分析目前房租及服务收入依然是孵化器的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孵化器运作模式较难实现收支平衡,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资金压力,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运营效益,才能保持自身发展能力,助力更多创新创业者成长;而在孵企业大多属于初创型企业,其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他们希望孵化器提供账款资源促使其良性持续发展。

如果孵化器对应收账款缺乏科学有效管理,一味增加应收账款会导致发生坏账概率增多,加大经营成本。但如果对所有欠费企业采取强硬的催收手段,可能会导致部分在孵企业资金困难面临提前中止经营风险。

(二)合同管理不规范

孵化器内有部分是以创业者个人名义入驻的创业团队,后续该团队完成工商营业登记成立公司。由于创业团队前期以个人名义入驻,与孵化器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个人。后续成立公司后未及时办理合同承租方变更手续,导致后续发生合同纠纷时无法追究违约责任,难以保障自身权益。

实际工作中,部分孵化器未建立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内容约定不严谨不完备或表述不明确,为日后应收账款催收工作埋下了隐患。比如企业入驻时缴纳租赁保证金,合同到期续签时租赁价格调增后未及时修订保证金差额补缴条款,导致孵化器面对在孵企业违约时无法行使合同条款维护权益。另外,孵化器在合同中对在孵企业违约责任未约定具体承担方式,导致发现违约行为时,无法恰当追究对方责任。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政策

孵化器的信用政策,一般是指为规划与控制应收账款而确立的基本原则性行为规范,主要作用是加强孵化器应收账款管理能力。孵化器应建立良好的信用管理政策,确保从源头上把控应收账款风险,使应收账款按期收回,增强资金周转率,降低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防范坏账损失,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在实际工作中,孵化器主要存在以下信用管理问题:(1)信用管理意识淡薄。大部分孵化器没有设置独立有效的信用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中把信用管理职责分配给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兼管,未明确各自职责分工,难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孵化器信用管理工作正常开展。(2)部分孵化器没有建立信用管理政策,缺乏完善的信用机制,比如没有严格审核在孵企业的信用资质或者资质审核流程不规范,业务部门在没有深入调查在孵企业的信用状况或者尚未准确评估在孵企业信用风险的情况下,一味放任应收账款加大,从而增加资金回收的难度,最终形成坏账。

(四)风险意识薄弱,孵化器运用法律手段意识不强

有些孵化器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也未充分意识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建立专业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对应收账款缺乏事前风险防范。

孵化器一旦与在孵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纠纷时,如果采取法律诉讼,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也使得不少孵化器考虑催收成本而放弃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另外在日常工作中也存在未收集催收证据或原始证据保存不当等问题,无法启动追回应收账款法律程序,从而导致应收账款最终变成坏账、呆账。

(五)公司缺乏管理制度约束,履约监管不到位

有些孵化器在应收账款回收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监督缺位,未对款项回收情况予以实时跟踪,也未安排专人及时予以催收,导致应收账款变成坏账。比如在孵企业第一次超过合同规定欠费期限,经催收未按期缴费,可按合同约定用保证金抵欠费。但由于孵化器缺乏积极有效催收机制,未将责任真正落实到部门个人,导致企业未按期缴纳费用时,无人跟进或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欠费金额加大,其保证金已不足抵欠费,从而形成坏账。

四、加强孵化器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完善制度建设

孵化器管理人员应增强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意识,结合公司运行实际,坚持以制度管人、以流程管事,以“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原则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应收账款管控效能。比如在项目招募管理办法中,明确保证金收取及欠费催缴管理办法,确保应收账款管理有章可循;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比如应确保足额收取在孵企业3 个月租赁费的保证金才能办理入园手续,从而从源头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二)加强合同管理,防范法律风险

合同管理规范是实现孵化器业务稳健性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障。孵化器应重视合同管理,实行“统一授权、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归口把关”的合同管理体制。第一,公司应推行合同范本,并在合同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合同范本,为公司的合同签订提供重要依据。第二,由法律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合同管理的规范、审核和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合同签订的有效性和履行的合法性。第三,各部门各岗位应严格履行审批权限,不得超越或滥用审批权限。第四,应建立合同台账,并定期根据合同台账监督合同履约情况,发现违约风险及时提示,起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防患于未然的作用。第五,合同履行完毕后应按档案管理办法作好归档工作,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有利于保障孵化器合法权益,防范法律风险。

(三)制定完善的信用政策,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孵化器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命脉,它通过制定完善信用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强化自身应收账款管理,对公司内部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协调,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

为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管控,孵化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在孵企业信用管理,规避信用风险:(1)公司领导应更新管理理念,重视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强化全员分工合作意识,不断完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机制,并将信用管理执行情况纳入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范畴,以此提高全体员工对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的重视度,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2)制定科学、完善的信用政策,严格把控信用风险。科学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能够保证信用管理措施的顺利实施,也是保障应收款项回收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孵化器应根据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制定信用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通过各个规范的流程实现信用体系的完整管理。(3)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属于综合管理范畴,需要内部各职能部门进行联合管理,共同协作。孵化器可指定业务和财务两个部门共同承担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工作,并对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的职能权利进行明确,强调各部门协调合作,保障信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另外,如组织架构有设置法务部门,可将法务部门纳入信用管理部门;如未设置法务部门则可在实际业务中通过咨询法律顾问强化信用管理职能。比如规定由业务部门负责对在孵企业进行资信分析,财务部门负责核对应收账款余额、欠费结算情况及账龄,法务部门或律师顾问把控应收账款管理全流程法律风险,各部门共同做好应收账款信用管理工作。(4)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加强日常管理。孵化器在日常信用管理中应注重对在孵企业信息的收集和评估,将信用管理流程贯穿于应收账款的回收等各个环节,以保障应收账款及时回收。比如孵化器应要求应收账款信用管理部门做好信用情况调研工作,在充分了解在孵企业的商誉、资信、信用度与信用情况后,对其业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确保信用安全时才办理在孵企业入驻手续。孵化器在建立在孵企业档案信息时,需要收集可证明其经营资质的信息材料,并严格遵循制度规定的审批流程,保证信息录入的准确性,避免信息失真。如后续环节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修改,则应提供其变更证明进行修改。同时,作为信用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在孵企业档案信息进行更新与过滤,有效防范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四)明确责任,加强考核监督

从孵化器营运全局看,应收账款管理成效和部门、员工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建议孵化器明确各部门应收账款管理职责分工,加强考核监督。比如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分工,并建立相应考核制度以便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约束。日常由财务部门做好应收款项统计和账龄分析工作,并配合业务部门进行欠费催缴;每月财务部门定期将欠费统计信息反馈给业务部门,由业务部门根据欠费时长、金额,结合企业信用采取不同的催收手段。对欠费超过2 个月的在孵企业,财务部应及时提醒业务部门视情况启动保证金抵扣欠费流程,确保企业欠缴费用不超过3 个月。一旦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可能时,应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限期催收,以减少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

(五)提升孵化器社会责任,多方位多渠道为企业排忧解难

孵化器首先要树立与在孵企业共生共存的理念,推进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到培育企业各环节中,聚集多方资源共同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发展。在孵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近年来,对企业冲击较大,面临经营困境。作为孵化器应积极提升社会责任,构建多层面全方位孵化服务体系,用心做好各项服务:(1)孵化器应积极关注各项惠企政策及行业内相关支持政策,协助在孵企业用好政府相关政策,比如引导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降低研发成本;引导企业在线申领失业保险稳岗补贴,降低用人成本;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以便更好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以赛代评”奖补、科技金融普惠奖补等政策。(2)孵化器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优势,根据在孵企业实际需求,举办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会,点对点推送相关融资支持等政策,多渠道为在孵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协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3)孵化器应加大对在孵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比如不少在孵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时,孵化器对企业适当减免租金服务费,提供各种对接资源,既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也增强了在孵企业对孵化器的黏性,有利于提升孵化器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孵化器只有增强培育企业的责任担当,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在孵企业服务需求,才能在促进在孵企业健康快速成长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孵化器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