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爵士标准曲演唱的对比研究

2023-10-14孟宸旭梁昊龙

艺术评鉴 2023年16期

孟宸旭 梁昊龙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演唱爵士标准曲的演唱者问题,并指出演唱爵士标准曲并不仅限于纯粹的爵士歌手,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也展现了多样性和融合性的音乐风格。通过对纯粹爵士歌手和跨界流行歌手进行对比和辨析,阐明两者在音乐风格、演唱技巧、商业性与艺术性,以及录音与制作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并探讨爵士音乐表现的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爵士标准曲  爵士歌手  流行歌手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16-0165-06

从传统意义而言,纯粹的爵士歌手被认为是最适合演唱爵士标准经典曲目的艺术家。然而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流行歌手尝试演唱爵士标准曲目,他们通过展现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融合不同流派的音乐元素,为这些曲目带来了新的演绎方式。随着两种音乐类型的融合,已经无法从已有的理论基础明确判定何为唱爵士、何为爵士人声,流行歌手演绎的爵士作品和爵士歌手演绎的爵士作品有何差异。

一、爵士标准曲的相关概念

(一)爵士音乐的发展与特征

爵士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的新奥尔良。在李罡老师主编、尤静波老师所著的《欧美流行音乐简史》一书中,关于爵士的叙述是这样的:“爵士是一种具有美国印记的音乐,同时也混合着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的基因”。爵士乐的发源地新奥尔良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人口复杂,娱乐场所密集,钢琴师和乐队比较活跃。这些乐手大多都是法国或西班牙人和黑人的后代克里奥尔人,这些乐手同时受到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和黑人民族音乐的双重影响。于是在这两者的影响下,新的音乐种类产生——拉格泰姆,成为美国流行音乐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黑人音乐。泰德·乔亚在《爵士乐史》一书中将爵士乐视为“美国的古典音乐”,将其放置于流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相同的位置,探索相互之间的纠葛与影响。爵士乐的教育内容包括传统音乐理论和音乐的基础知识,除此之外,爵士乐和声和即兴演奏,特别是“和弦音阶”的概念在教学系统中也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爵士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

1.节奏和律动

相较于古典主义音乐常使用较规律的节奏与律动,爵士乐的节奏主要是以swing节奏型为基础,更加跳动,更具摇摆性。

2.音调与和声

与古典主义音乐明确的音符相比,爵士乐常以和弦记谱。爵士乐的基础和弦为七和弦,并且习惯强化和声的色彩性。

3.即兴性

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爵士樂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即兴。即兴不是没有曲式和章法的随意乱弹乱唱,通常有两种即兴方式:第一种是在已知的旋律上即兴,但旋律本身仍然保持高度相似,英文叫Work Around The Melody。第二种是按照曲式所进行的即兴乐段,英文用Solo Section表述。在这一部分,演奏者通常需要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曲式在乐曲的和弦功能上进行即兴演奏。

4.人声器乐化思维

爵士乐中将人声作为器乐中的一部分,人声与器乐在音乐的行进过程中进行对话,形成呼唤与应答,爵士乐人声中的拟声唱法将这一思维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爵士标准曲的定义与特征

爵士音乐流派众多,发展迅速,其中诞生了一批爵士标准曲,这些标准曲目往往在爵士音乐家的演出曲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爵士标准曲在AMG(All Music)上的定义注解是这样的:在美国流行乐的黄金年代,一些很有才华的作曲家写作了很多有创造性的爵士乐手和歌手演绎(通常是改编)的灵活可变的曲子。爵士标准曲在维基百科上的注解是指非常流行的爵士音乐作品。《新格洛夫爵士词典》对爵士标准曲更为广泛的定义是“职业音乐家应当熟知的乐曲”。这些曲子最初并不一定是爵士作品,其中的一部分乐曲(通常是32个小节的长度)被无数次翻唱和录音。常见的原型有:叮砰巷音乐;百老汇音乐剧和好莱坞电影;爵士乐;民间、教堂、圣诞节音乐;摇滚乐;国际流行乐和世界音乐等。由此得到爵士标准曲的以下特征:一是需要经典,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检验;二是在爵士音乐界被广泛传唱和有广泛认可度的经典曲目;三是必须经过大量爵士乐手或歌手改编。所以爵士标准曲是作为爵士乐保留曲目存在的,往往具有极高的可听性,受众十分广泛;配器方面也是因人而异,自由度相对较高。

(三)爵士标准曲代表作品的举例说明

“泪流成河”由亚瑟·汉默斯坦作词作曲,是一首广受欢迎的爵士标准曲。这首歌曲最初于1953年首次发布,展现了爵士音乐中的浪漫情感和深沉内涵,很快成为流行和爵士音乐界的经典之作。其深情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使其成为众多歌手翻唱的热门曲目。“泪流成河”最初由朱莉·伦敦演唱,她以深情的嗓音和舒缓的演唱风格赋予这首歌曲独特的冷爵士风格。在她的版本中,伴奏只有一把吉他,在与清冷女声的配合下,简单的伴奏依然得到听众喜爱。随后,这首作品被许多其他著名歌手演唱改编,包括艾拉·菲茨杰拉德、迪安·马丁等。每一位演唱者都为“泪流成河”这首爵士标准曲赋予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情感。其中距离当下时间最近的版本中,爵士大乐队的配置使整首作品显得非常辉煌磅礴,整个管乐组开门见山、庄严宏伟,打击乐器的进入就像一个巨人踩着坚定的步伐迈入音乐厅。但男中音歌手的演唱风格更偏向流行,而非爵士,也就是作品内部涵盖了一些爵士元素,并不属于纯粹爵士人声对爵士标准曲进行演绎:演唱的不同版本大都经过数次排练,现场演绎的即兴部分并不多、伴奏乐器也不会做太大改变,在这首作品当中,笔者认为麦克·布雷对这首歌的处理即兴性不强,所以并不符合爵士人声演唱的即兴性特征。另外,器乐在整首作品中属于从属地位,器乐的处理主要是为了铺垫并突出人声。

“彩虹之上”也是爵士标准曲中常见和常用的名曲。原曲出自1939年美国电影《绿野仙踪》,曲作者以及编曲是美国作曲家哈罗德·阿伦,他同时也是演唱者和这部音乐片的主演。这首作品被收集在爵士标准曲的曲集The Real book中,朱迪·嘉兰的原始版本更为优美,节奏感不强,倾诉感和故事性是整首作品的表现特征,这种处理方式得到了多位爵士音乐家以及流行音乐家的青睐和演唱。这些音乐家有:被誉为爵士第一夫人艾拉·菲茨杰拉德,她的声线有爵士的摇摆、歌剧的规范以及故事性。这一版本是爵士乐队编制,人声与小号形成呼唤与应答,风格统一;还有首位签约JZ Music的荷兰国宝级音乐家罗拉·费琦,她十分擅长将各种类型的音乐表达融入爵士音乐中,罗拉在这首歌的编曲处理上更偏向冷爵士风格,悠扬且富有节奏感,人声与器乐互相应答;还有三个波切利的流行合唱版本、本·韦伯斯特的爵士萨克斯管版本、弗兰克·辛纳特拉的男声独唱版本等。每一位艺术家的改编都能够为这首爵士标准曲作品带来不同的听觉体验。

二、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同一作品的不同演绎

“夏日时光”这首爵士标准曲是美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传世之作。出自格什温1935年的歌剧《波吉与贝丝》,《夏日时光》是其中最著名的唱段。这部歌剧主要描绘南方美国的黑人社区生活,讲述了一对黑人青年波吉与贝丝在挣扎与希望中生活的爱情故事。歌词的部分十分精彩:“时光荏苒,岁月静好”“腰缠万贯,风姿绰约”,将黑人的“真实”生活戏谑地表现出来。格什温运用黑人音乐语汇完成了这部既有全新风格又有浓厚美国民族性的美国歌剧代表作,使其成为美国民族歌剧的典范。

据英国国家歌剧院网站统计,“夏日时光”曾被25000次改编,曾被艾拉·菲茨杰拉德、比利·霍利戴、莎拉·沃恩等多位爵士音乐家演唱过,也曾被流行歌手席琳·迪翁演唱过。以上每位歌手所演绎的不同版本都能保留“夏日时光”旋律的显著特征,但由于每位艺术家对作品的理解不同、所处时代不同,唱腔处理有所区别,所以听起来又是截然不同的作品。

(一)爵士歌手的艺术处理

对于爵士音乐家来说,爵士是首要的。他们注重技术与作品的结合,并不主要突出声乐的特征,甚至不需要一定的“规范”,往往以人声器乐化思维处理声音,所以爵士歌手的艺术处理在于人声器乐能够协同配合,把控音乐整体。人声与器乐在经过長时间演出排练之后,得到统一的集体认可的审美观,并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同时,爵士歌手擅长即兴演唱,他们会在演唱中加入即兴的声音装饰、变化和旋律处理,所以每次演唱都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

不同爵士歌手对“夏日时光”的处理都有各自的理解。爵士音乐家更加注重当下的音乐感受和情感表达,而非过于拘谨拘束的技巧,所以每一次的现场演绎虽然是同样的作品,但又有相对自由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建立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之上:经由爵士歌手改编后的同一首作品的内部往往仅有一种风格,所以爵士歌手的演绎往往情绪起伏并不大,故事性更强。例如:艾拉·菲茨杰拉德、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合作的版本与比利·霍利戴个人音乐风格和表现技巧虽然对这首歌曲的演绎呈现出截然不同演唱特点,但三位爵士艺术家处理作品时统一的是:内部的风格并不多变,情感表达力极强。换句话来说,三位艺术家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夏日时光”故事。

作为“爵士歌后”,在演唱“夏日时光”时,艾拉·菲茨杰拉德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音色更偏向于乐器的听觉效果,听感上艾拉的音色更像弦乐,阿姆斯特朗的音色更像管乐,两位爵士艺术家对这首歌的处理方式并没有过分突出声带机能,也就是并没有过多强调其声乐性,而是与器乐一同营造歌曲整体的内部和谐:女声的声音质感清澈舒缓,在与男声的合作中显现出强烈的男女声对比,音色一明一暗,明亮的小号到优雅的女声,再到坚定男声的过渡,明亮且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展现出演唱者极高的演唱技巧,以及对作品的控制力,人声与器乐的完美融合也提升了这个版本的故事性。

相较之下,比利·霍利戴更善于运用蓝调音阶,为歌曲注入独特的蓝调情感。她的声音深情、悲痛,且充满感染力,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强烈社会意义表达得深刻而真挚,演唱充满悲伤、忧郁的气质。同样,歌曲内部的风格统一,人声与器乐并无主次之分,都在为歌曲内涵服务。

这几位优秀的爵士歌手通过自己独特的演唱技巧和处理方式,为这首经典的爵士标准曲注入特殊的情感和独特的表现力,也使之成为爵士音乐界的经典之作。

(二)流行歌手的融合特征

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他们往往会根据社会审美需求、时代和市场需求等灵活调整自己的音乐风格和形象,所以相较于爵士人声来说,风格更多变,同时也会更加注重作品流行性和商业性表现,力求吸引更广泛的听众群体,使音乐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从音乐表现上来说,流行歌手注重对情感和故事的表达,通过音乐和歌词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使听众能够与歌曲产生共鸣。通常作品处理的重心不局限于音乐本身,他们也会注重舞台表演、舞美,甚至镜头这些与歌曲本身不相干的内容,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他们的目标是吸引更广泛的听众,与此同时,他们的音乐更加商业化和大众化,力求在商业市场中取得成功。

“夏日时光”这首作品也曾被加拿大流行歌手席琳·迪翁翻唱过。与之前的爵士乐大师不同的是,席琳·迪翁演绎的“夏日时光”中结合了多种音乐元素,比如黑人灵魂乐和乡村乐的唱腔,放克、节奏布鲁斯的特性节奏,还融合爵士大乐队和摇摆风格,同时加入一些歌手自身擅长的声音技术处理,如:滑音、颤音、真假声转换和转音等。从配器来看,钢琴弹奏传统的爵士和声,同时又加入电子合成器音色,使传统爵士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相融合,听感上更具现代感。这首作品最终呈现的形式体现了流行歌手在处理爵士标准曲时的注意力往往并不在爵士本身,人声在整首作品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整首作品的编曲主要是为了衬托人声技术的高超和多样性,整首作品的风格并不统一,其传播媒介的商业性决定了流行歌手往往需要考虑的因素不仅是音乐本身,而且需要考虑听众喜好。席琳·迪翁通过自己的个人魅力和音乐才华,给这首经典的爵士标准曲带来新的可能性和别具一格的演绎,这些差异也能够将流行歌手的处理和爵士人声区别开来。

三、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爵士标准曲表达的差异

(一)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异

在欧美流行音乐体系当中,爵士乐往往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在这一语境下的“爵士人声”最显著的特征是爵士而非演唱。例如:对爵士歌手的唱法要求并不严格,甚至可以用歌剧唱法来演唱爵士。真正的纯粹爵士歌手通常是专注于爵士音乐领域的艺术家,对于纯粹爵士歌手来说,演唱技巧的着重点在于爵士和声的处理、即兴演绎的处理,以及与乐手的配合,更注重歌曲的整体性,而不是着重描写人声。歌手经常会对旋律、节奏,甚至是歌词进行即兴改编。在演绎某一爵士标准曲时,爵士歌手往往会固定于某一种爵士风格之中,几乎不会在同一首歌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爵士乐风格,加之人声与器乐的配合,所以爵士歌手演绎的爵士标准曲听感上不会有太大情绪起伏。

相比之下,流行歌手通常更注重流行音乐的大众化,他们更倾向于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加入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流行元素,以吸引更广泛的听众,所以流行歌手处理爵士标准曲时往往涵盖不同的音乐风格,这些音乐风格并不局限于爵士乐,也可以是摇滚乐,或者其他流行音乐类型。而爵士歌手则更加注重保持爵士音乐的原汁原味,以及对爵士曲风特有的即兴演奏和复杂音乐结构处理。

而在华语流行音乐体系当中,往往将爵士乐分属于流行音乐范畴,与乡村、节奏布鲁斯等音乐类型归属于流行音乐的下方分类。演唱爵士标准曲的歌手可能是流行歌手,他们既可以演唱爵士标准曲,又可以演唱其他类型的音乐,如:流行音乐、摇滚乐或者R&B等。这些歌手可能熟悉很多音乐技巧和风格,不仅擅长演绎爵士音乐,而且能在其他音乐领域有出色的表现。因此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侧重“翻唱爵士乐作品”,而非重视爵士乐本身。从演唱技巧来说,爵士歌手往往会为了爵士的即兴而放弃声乐中常讲的喉头的稳定性,比如滑音、颤音、抖音的出现往往会使喉头不稳定;在情感表达方面,爵士歌手会更注重歌曲本身技术技法的深度解读,包括整个乐队对歌曲的理解、对爵士和弦的理解,以及对这首歌背后隐喻的理解,所以爵士歌手在情感的表达上要综合整个乐队的理解,也就更为复杂。而流行歌手往往会更加注重歌曲的旋律性和故事性,也就是作品的动态處理,并不钻研具体的某一句,从整首歌的角度来看,伴奏的走向不会对人声处理造成太大影响。对于流行歌手来说,人声与伴奏为主次关系,伴奏的编曲和配置主要是为了突出人声,所以流行歌手在情感表达上无须顾虑其他因素,只需要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且能够用声音精准传递故事和情绪即可,对于流行歌手来说提高唱功是首要的。

(二)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的差异

从商业性来说,流行歌手通常在商业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号召力和知名度。他们的演唱风格和音乐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传播,受众群体通常更为广泛,包括不同年龄层和音乐喜好的听众。因此,流行歌手在商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商业推广和宣传方面会投入更多资源,营销手段多样。对于流行歌手来说,翻唱爵士标准曲的商业性更加突出。

而纯粹爵士歌手的受众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是爵士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从业者。他们在爵士音乐领域有着更高的专业性和声誉,艺术性普遍较强,他们的演唱可能更受到爵士音乐爱好者和专业听众的欢迎。相比之下,爵士歌手在宣传推广方面相对较为保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通过演出、音乐节等专业场合来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通常使用的营销手段比较少。

从艺术性角度来说,爵士人声侧重点在于爵士乐本身,在于与乐队配合的整体统一,爵士乐本身所具备的和声以及即兴的复杂性使听众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听辨能力。因此,纯粹的爵士乐人声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商业性。而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更侧重“翻唱爵士乐作品”、展现个人唱功。因此,流行歌手演唱爵士标准曲这一过程中的艺术性更多是在展现歌手本身对作品的艺术处理上,以及歌手个人的唱功,其艺术性显得略微单薄。

因此,流行歌手“跨界”演唱爵士标准曲的商业性往往大于纯粹爵士歌手演唱的爵士标准曲;而爵士人声的艺术性则往往在爵士本身,而流行跨界融合的爵士作品往往在突出人声技术。当然,也不排除有极少部分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作品出现。

(三)对录音与制作技术认知的差异

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对于技术的不同需求展现了两者编排时在音乐底层逻辑上价值观的不同。流行歌手对于新录音以及编曲技术的接受度普遍更高,他们会利用现代录音和制作技术来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经常与电子乐器、合成器和数字音效合作,如:自动调音、电子音效等,使用音乐制作软件来创作和修改音乐可以帮助流行歌手创造出更加流畅、电子化的声音,对电子依赖的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声音选择和创意空间,使之能够创造出特定的声音效果,以满足当前流行趋势。

爵士歌手虽然也会使用一些现代设备,但通常更保守,更加注重传统音乐价值和技术。他们会更重视不插电的乐器,如:萨克斯、钢琴、小号等。他们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或模拟的录音技术,重视“实时”且有“现场感”的录音,以保持音乐的原始质感和动态范围,所以对于爵士歌手来说,爵士标准曲演唱时的本真性会更强。与流行歌手相比,爵士歌手更关注实时的音乐演奏和即兴创作,而不是后期制作和电子制作。从歌唱技术层面来说,爵士歌手并不追求歌唱技术的完美或流行趋势,而是注重爵士演唱的艺术性和表现力。总之,这些差异反映了两种演唱风格的歌手对于技术的不同追求,但也有许多流行歌手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寻找平衡点。

(四)音乐产出多样性的差异

爵士歌手演唱爵士标准曲时往往更加注重对特定风格或技巧的深化探索,他们会在某一个子流派中花费数年或整个职业生涯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往往会更忠于特定的音乐传统或流派。这种深入研究只允许他们在某一个部分或少部分领域拥有精湛的技艺。所以对于爵士音乐家来说,演唱爵士标准曲的风格往往会受到个人擅长某一特定领域的限制,然而也不排除有迈尔斯·戴维斯这种又能表现冷爵士又能表现波普的爵士音乐家。对于流行歌手来说,由于他们受市场的变化性和竞争性影响,需要适应和尝试各种流行风格,或者需要符合大众审美趋势,也可以说他们的音乐行为往往受其公司所限,而公司需要考虑的非音乐内容太多,这也使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没有特定风格,展现出广泛的多样性,其目的是使作品更能被大众所接受。总体来说,爵士歌手和流行歌手在音乐产出多样性上的不同也是这两者所处的音乐文化和市场背景的结果,更是流行歌手个人艺术追求和歌手所属公司市场策略的反映。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演唱爵士标准曲的歌手类型进行研究,特别关注纯粹爵士歌手与流行歌手对爵士标准曲的演绎风格,深入探讨爵士音乐表现的多样性,以及融合趋势,并在对比辨析纯粹爵士歌手与跨界艺术家在音乐表演差异方面得出结论:演唱爵士乐标准曲的歌手并不一定是纯粹的爵士歌手。

在对爵士标准曲及其演唱者深入研究后,对爵士音乐的多维特性和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爵士标准曲作为爵士音乐的代表性作品,它们承载着爵士音乐的精髓。爵士歌手是爵士音乐的忠实传承者,他们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能够深刻理解爵士音乐的语言和精髓,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爵士风格。而流行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更注重个性化的表现和创新,以及商业化的体现,他们在音乐风格上更具多样性,不拘泥于传统的爵士演唱方式,而是通过吸收其他音乐类型元素,将个人风格融入演唱中,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音乐语言。另外,流行歌手和爵士歌手在演唱爵士标准曲时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演唱风格、市场定位、受众群体和宣传推广等商业行为方面。同时,流行歌手在爵士乐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将爵士音乐与流行、摇滚、放克等不同音乐类型相融合,丰富了爵士音乐的表现形式,使小众音乐变得大众化,降低了欣赏门槛。

总之,无论是流行歌手还是爵士歌手,他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同时也在进行不同音乐类型融合上的尝试,使得音乐作品具备多样性和丰富性。

参考文献:

[1]张文昭.爵士世界——评泰德·乔亚《爵士乐史》[J].人民音乐,2021(02):92-95.

[2]巴比特,蔡良玉.谁在乎你听不听?[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02).[3]張闰博.爵士标准曲在钢琴独奏中的改编技法探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23年.

[4][英]巴里·克恩费尔德编.新格罗夫爵士乐词典(第2版)[M].任达敏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5]吴婷婷.论流行爵士的演唱和教学[J].大众文艺,2019(13):239-240.

[6]李润琨.美国爵士音乐本科教育对我国高校爵士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J].音乐探索,2023(01):101-108.

[7]杨连强.爵士乐的风格演变[J].北方音乐,2015(05):11+13.

[8]苑采芳.《Summertime》爵士钢琴改编曲不同版本的音乐分析与教学应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改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背景下“MOOC+《声乐艺术指导》”的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与研究,项目编号:JG202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