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3-10-14

林区教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师资幼儿教师

宫 静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济南 250014)

引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的未来。农村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而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2021—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紧要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深远影响的主要时期。在此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深入山东省农村调研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其困境,进一步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为幼儿园、师资培养和培训机构在加强各自环节建设与管理方面提供参考,为幼儿园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发展、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职业幸福感方面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与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根据GDP水平从山东省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高中低三个层次的12个县(每个层次4个县),从农村幼儿教师中选取被试,总计回收有效问卷556份,进行30例深度访谈,对山东省农村幼师队伍建设现状、面临困境进行实证调研,进一步提出解决路径。调查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样本结构表(N=556)

通过对该领域资料和文献的深入学习,自编《乡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内容涉及乡村幼儿园教师数量、教师资质、师资结构、薪酬福利、专业发展及支持五个维度。教师数量主要通过师幼比和班级人员配备情况考查;教师资质主要考查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职称;师资结构主要考查年龄、教龄、性别比例;薪酬福利主要包括工资收入、五险一金、住房或房补;专业发展及支持主要以现有专业培训、职称评定、学历提升和评优评先机会为考查指标。问卷回收后,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

二、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1.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相对容易流失

要振兴和繁荣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必须先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幼儿教师队伍。现有研究表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引起农村幼儿教师流失的原因之一[1]。本研究也发现,当前农村幼儿园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有待完善。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都弱于城市地区,农村基层学前教育管理也深受原有制度化模式影响,多“以事为中心”“以行政为中心”,教师薪酬福利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相对单一化。农村幼儿教师,尤其是没有编制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获得的机会相对偏少。此外,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人才引进制度不具有太强竞争力,优秀人才引进相对困难,农村幼儿园的专职教师和保育员整体存在一定缺口,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和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尚不能完全满足每班一教一保或两教一保的要求。另外,农村地区幼儿园教师管理专门化和专业化程度相对偏低。在当前“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下,大多数区县未设立独立的学前教育管理单位,专门负责学前教育发展,而是由负责基础教育的部门兼职承担学前教育管理工作,这些部门中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干部较少[2—3]。

2.农村幼儿教师薪酬待遇相对偏低,文化支持和心理支持有待加强

工资水平的高低对从业者工作积极性和从业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同样影响着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农村幼儿教师薪酬偏低问题是影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次研究也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薪酬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调整机制有待健全,薪酬制度激励作用有待加强。问卷调查显示,教师月均工资在1 500元以下占3.70%,1 500—2 000元占15.30%,2 000—2 500元占27.90%,2 500—3 000元占20.90%,3 000元以上仅占32.20%。在薪酬满意度上,非常不满意的有15.80%,不满意的有39.15%,一般满意的有24.40%,满意的仅有10.55%,非常满意的只有10.10%。因为薪酬待遇低,导致岗位吸引力不足,进而出现在岗人才流失、优秀师资引进难度增大等情况。此外,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文化支持和心理支持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梅奥的管理哲学中,包含着他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他认为,人是社会人,必须尊重职工,倾听职工的心声,理解职工社会性方面的需求,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这一切都对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有很大帮助。

3.师资资质相对单薄,专业发展相对不足

教师资质对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有较大制约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2016年)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年4号)对幼儿教师的资质从学历、专业和职业资格上作出了详细规定。其他研究在考查师资资质时也多以学历水平、专业背景、职业资格、职称情况为参考[4]。本研究将学历情况(是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背景情况(是否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教师资格证持有情况(是否具有幼儿园或者小学教师资格证)、职称评聘情况(是否具有职称)作为进行资质等级划分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农村幼儿教师中拥有高学历的相对偏少。在有效的556名被试中:拥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47人,占8.45%;有中专学历的273人,占49.10%;有大专学历的210人,占37.77%;有本科学历的26人,占4.68%;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0人。可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仅占总体的42.45%。同时,与城市幼儿教师相比,农村幼儿教师中有学前教育或相关专业背景的也相对较少。不少农村幼儿教师是由小学教师或其他教师转岗来的,没有相关专业背景。此外,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环境支持有待加强,专业提升培训制度有待完善,培训方式也有待丰富。

三、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1.优化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良好职业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要强化对农村幼儿园的管理责任,转变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幼儿教师管理体制和机制。在本次调研中,不少幼儿园的管理还囿于“以事为中心”“以行政为中心”的旧理念中,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新的管理理念,转向“以人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也是可开发、待发掘、需维护、要珍视的人力资源,是学前教育事业良好发展最为关键的支持资源。从人力资源规划的顶层设计,到绩效考核、员工关系等细节,幼儿教师管理体系均可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科学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敏锐识别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流动等因素对农村幼儿园师资的新需求、新挑战。其次,要对幼儿园绩效考核制度进行改进,以提高其激励作用。调查发现,目前幼儿园绩效考核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工作促进和积极性调动等方面的作用相对偏弱。优化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在工作岗位上作出成绩、营造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还可以保障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落到实处。要侧重教师潜能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提高绩效考核的激励性。还要关注教师各方面的合理需求是否得到及时满足,从“管理教师”变为“服务教师”。再次,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设立学前教育科室专职专干岗位,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管理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加入学前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定期对管理人员实施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升整体素质。总之,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整合和改进现有管理制度,建设良好的职业环境,为打造高水平幼儿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2.财政倾斜,加大投入,提升教师工资水平

工资和福利待遇既是法律赋予幼儿园教师的基本权利,也是国际上评价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5]。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属性决定了政府应在学前教育的投入中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之间应确定对学前教育投入比重,构筑乡村幼儿园教师薪酬待遇保障机制。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政府要适当上移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责任重心,适当减轻县级支出责任。首先,要着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薪资待遇。多个研究均指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工资水平偏低问题较为突出。相对其他工作而言,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没有外部竞争力,以致于很多优秀教师一旦遇到能够提供更为丰厚待遇的岗位就会离职。因此,提高幼儿教师待遇水平,对稳定现有师资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具有显著效果。一方面要增加财政投入,政府财政应多向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倾斜,可以设置专项经费和补贴;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收入机制,摆脱单纯对财政或者单纯对教育市场的依赖,增加风险情况下的多方面保障。其次,要完善幼儿教师薪酬制度,增加内部公平性。研究发现,农村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福利水平远高于非在编教师,出现诸多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因此,要改进薪酬制度,增加工资待遇对教师劳动价值的体现,提升内部公平性。探索解决当前因编制等原因导致的教师“同工不同酬”问题,消除在编与非在编、公办园与民办园之间在教师薪酬待遇方面的差异壁垒,可借鉴优秀企业的薪酬制度,将工资待遇与这些因素松绑,而与工作业绩挂钩。

3.拓宽思路,多路共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尽管硬件设施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园实力的增强,但师资资质仍是限制农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因素[1]。本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师资资质相对较为单薄,专业发展相对不足。当前,农村文化环境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环境,补偿性专业学习是其提高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多路并进,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首先,要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仅靠个人主观努力是难以实现幼儿教师进步和成长的,还需客观条件的大力支持,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其专业发展。要在财政投入、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体现对专业发展的支持,激发幼儿教师学习与提升的动力。各级政府应明确培训经费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将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优先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完善师资质量提升保障机制。其次,农村幼儿教师的补偿性专业学习依赖于培训,因此要科学组织在职培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培训的精细性和层次性。根据师资的不同短板,制订更为科学合理和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及方案。例如:为学历低的教师提供学历提升机会;为没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提供专业学习与认证的机会,可借鉴高校第二专业和辅助专业的做法;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教师资格证考取政策,可灵活实行“先上岗、再考证”的阶段性措施,规定新进无证教师在1年内考取相应资格证书,有计划地组织已入职的无证教师考取相关证书,确保教师资质基本达标。再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多个途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如丰富幼儿园之间的交流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跨越时空的便利性,省级示范园对接农村幼儿园开展定期交流活动,建立高校对农村幼儿园的服务机制等。

结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已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乡村衰退的国际背景及我国当前发展条件,为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党“三农”思想的重大创新与发展,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学前教育是乡村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学前教育事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学前教育。同年,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石,对个体成长、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指出“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学前教育”。

优质师资队伍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园教师地位和待遇。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沉疴积弊之一,即部分乡村地区幼教事业发展质量相对偏低,而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重而道远。一线学前教育工作者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发展的推动者。只有大家勠力同心、通力合作,农村学前教育事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师资幼儿教师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初探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