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生活学习中培养学生共建共治思维
2023-10-14张琳
张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完善和优化社会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核心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共建共治是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也是学生需要深刻领悟的思想。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材和课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熏陶和升华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构建共建共治思维,已成为思政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深度剖析了公共环境与群众生活的联系,展示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可以选择该单元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公共生活的剖析和理解,积累公共生活经验,建立良好规则意识,从而完成对共建共治思维的认识和理解,并在逐渐形成共建共治思维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要义,最终实现自我认知的成长,同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会贯通。
因此,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时,引导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观察和感受公共设施、社会秩序带来的生活便利性,了解维护公共生活对自身及社会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引入抽象的公共规则的学习,让学生自觉形成公共参与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公共生活觀、公共生活方式,强化学生对共建共治思维的领悟,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思政课的全面落实。具体做法如下。
教学设计方面,本单元教学涉及社会治理共同体知识、秩序意识建立、共建共治思维形成,在各个环节中可细分为不同的小活动,详细教学设计见表1。
教学目标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知晓其运行条件、维护方式和其他基本知识,能把爱护公共设施、遵守社会规则的行为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培养公共意识、规则意识,认识规则的意义,了解遵循规则和维护公共设施与共建共治思维的联系,明白共建共治思维对自身和社会的益处。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阐述和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相关经历,感受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益处,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生活案例,以场景模拟形式构想失去公共设施和社会秩序后的社会场景。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公共设施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感受公共设施带来的生活便利,做到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认识到维护公共设施及社会秩序与社会共同体建设的关联性,明白建立共建共治思维对公共设施维护的必要性;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涵,学习共建共治思维,形成关爱、同情等社会性情感,以爱护公共设施、遵从社会规则的态度正确应对社会生活。
教学方法方面,组织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利用互联网搜索下载相关资料,进行实际考察等。在通过互联网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际考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熟悉公共设施在社会运作中的作用。观察法属于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公共生活的涉及范围较大,让学生进行观察记录,也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合理确定公共设施类型以及运作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任务计划。以教材中的图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整理学习相关资料,基本了解维护公共生活、构建治理共同体的方法。其二,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充分沟通交流,确保学生能对公共设施的运用有一定的记忆和认知。
达成预期的实际成效,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向着力。一是密切联系时政,凸显共建共治。陶行知先生曾说,“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本单元学习由学生的个人生活发散到对公共生活的认知,学生充分了解到遵从社会规则、维护公共设施对个人乃至社会的意义,并联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共建共治思想,从而对公共生活更加关注,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解读更加深刻。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效性、生动性、新颖性,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有现实关怀和人文温度的课堂。
二是渗透法治教育,做到润物无声。法治教育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在法治教育中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使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本单元学习中,把相关的法治教育融合进来,学生了解到保护好公共设施,既需要个人的道德素养,还需要国家法律的约束,让学生了解国家为保护公共设施而拟定的相关法律条文,将爱护公共设施的公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
三是激发自主学习,促进“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教学是离不开学生生活的。在本单元学习中,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到真实的生活中调查,联系生活中的事例,交流生活中的发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把如何正确使用公共设施、如何爱护公共设施与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模拟损坏公共设施的情境,通过现场情境展示,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真正实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解读更加深刻。
责任编辑/王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