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美育融合课堂实践探究

2023-10-14周珺黛王涛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3年9期
关键词:美育育人校园

周珺黛 王涛

近年来,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乡村美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新课程观引领下,课堂不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互通互融的。这种“融合”既是学科之间的互通,也是学科教学与学校文化和学校各项工作的互融。本文着重探讨如何以乡村美育融合课堂模式,将乡村美育融入学校各方面育人工作中,探寻新课改背景下乡村学校有效推进美育工作的思路。

美育课价值观与学校育人目标共生

美育课的价值观与学校的育人目标共生是乡村美育融合课堂的一个关键要素。乡村学校在开展美育工作时,可以因地制宜,将美育价值观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结合。新课程观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大概念”统领,构建主题式、大单元、项目式等课程。而学校文化建设也是以育人理念为根基展开校风、学风、教风建设,制定育人目标,打造校园环境,建立德育体系,开展教科研活动等。教师在设计美育课程目标时,可以将美育课价值观目标、核心素养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融合。

例如,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第三小学(原名集贤小学)以贤文化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办学目标,以让每一名小贤娃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健康、活泼、阳光的小贤娃为育人目标。笔者将学校育人目标、美育课价值观目标、艺术核心素养目标结合,以V-DKU课程模式即“价值观引领下的做中学”设计“知音在哪?”故事绘课程。课程通过“寻觅知音”创设情境以及“找知音”“画知音”“编知音”“议知音”四个小活动,引导低年段学生认识美存在于我们身边,学会展开想象、联想,运用绘画、粘贴对知音故事情节进行造型表现,自主进行电子绘本插画设计,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的课程中,实现了美育目标和学校育人目标。

生师校三位联动打造校园视觉环境

生、师、校三位联动打造校园视觉环境,是开展乡村美育融合课堂的一项重要策略。学校以学生为本打造校园视觉文化环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装饰、举办艺术展览或文化节等活动,为学生和教师的创作和展示提供支持,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教师是学校文化传播者,是美育的引路人,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校园视觉文化环境打造,鼓励学生用艺术作品大胆表现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和装饰,为校园增添美感和活力。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创造一个鲜活的富有美感的校园视觉文化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感受、再生校园文化,让校园成为美育的舞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美育发展的融合。

学校在打造视觉文化环境时,为了让学生更有亲近感和归属感,设计了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小贤娃形象;班级长廊上设置了“育贤苑”板块,每个月展示该班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完成的实践性作业。美术社团学生还结合校园文化,为学校设计了国画和珐琅形式的校园装饰壁画。

学校每年开办贤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学期举办艺术展活动,展示学生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2023年“六一”儿童节之际,学校举办了“山水贤趣”艺术展,展示了学生创作的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为校园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生、师、校三位联动,为学校不断增添新的色彩,共建快乐校园。

科研支撑美育共创乡村美育融合课程

乡村学校可以在科研引领和支持下,以美育为突破口,积极开发乡村美育融合课程,构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乡村教师可以参与课题研究和教研活动,了解最新的美育理论和方法,接受专业的培训,提升专业能力;还可以借助科研经费支持,开展创新性的美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校以课题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进行“五育”协同发展下美育教科研和教学实践。在“十四五”规划的市级课题“基于‘V-DKU’模式的贤文化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中,将美术学科的“V-DKU”教学模式引入其他学科,以乡村学校文化建设为根基,促进美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开展价值观引领下的跨学科或多学科融合的“做中学”,开发贤文化校本课程,并通过常规课程、课后服务时间、社团、研学活动实践,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学活动多方面的育人价值。

在“小蜗牛趣味绘本”课程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蜗牛靠着纯真执着的精神领略到四季不同的美景,教师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小蜗牛》一课为素材,进行“V-DKU”跨学科教学实践。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创作立体绘本。孩子们将“读”到的故事,变成脑海中“想”到的画面,“画”出精美的图画,并“配”上悦耳动听的声音。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还培养了美术素养,增强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科研的支撑下,乡村美育有机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不用“为美育而育”,而是“以美为媒”“美美与共”,高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美育渗透德育创新共建融合课堂样态

美育课程不仅是怡情,而且肩负“以美培元”的重要使命。美育和德育异曲同工,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美育融课堂不再将艺术课局限于常规课的40分钟,而是借助德育活动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学校和教师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供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结合校园文化和本地资源,丰富德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连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在积极思考、亲身体验中,通过艺术创作、创意实践等形式参与德育活动,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自主形成良好的品德意识和行为。

在创建绿色学校德育行动中,学校结合贤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设计开发了系列大单元“V-DKU”跨学科生态课程。在“为教室加点绿,把森林带回家”课程中,学生通过任务驱动,在合作调查森林风貌特征、生态构成层次、梳理资料、绘制思维导图和海报、调研汇报的基础上,以小组形式共同设计微景观生态艺术品草图,并动手制作微景观生态艺术作品,最后分享展示作品。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学科知识,还提升了综合素养、创造力和生态意识,懂得珍爱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家校共育助力乡村美育融合课堂发展

乡村美育融合课堂不仅是在学校内部,家庭教育同样也是融合课堂的延伸。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通过乡村美育融合课堂的开展,可以促进家校合作,加强家庭对孩子美育的理解与支持,提高学生的美育意识和审美能力。

乡村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与主课融合、轻松有趣的家庭美育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同參与创作,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乡村学校举办美育展览和艺术节活动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家长对美育的了解,营造家校共同关注美育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扎根学校文化的乡村美育融合课堂模式是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基于实际条件有效推进美育发展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寓教于乐的美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学校文化;另一方面,扎根于校园文化土壤的美育之花,可以获得更多“养分”,绽放得更加灿烂。当下,乡村美育正处于不断壮大的发展阶段,乡村学校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探寻合适的路径和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美育改革。

(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校园贤文化‘V-DKU’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2022C112)

责任编辑/鄢志勇

猜你喜欢

美育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