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精准传承的瓶颈及对策 *

2023-10-14谭舒怀常小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制剂药材中医药

谭舒怀 曾 理 方 园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如中医药法的颁布、各层领导的重视、人民群众的认可。这些变化是令人欣喜的,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难免遭遇瓶颈。不可否认,中医目前还很难作为患者看病的首选,因此还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此文旨在论述中医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对策,本文从药与医两方面论述中医药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1 药在精准

1.1 药材好药才好疗效是中医的招牌。临床治疗是否有效果与医生水平有关,更与药材息息相关。医者用药,如将用兵,手下一堆老弱病残,即使将军再善于谋略,想打胜仗也是难上加难。“中医将毁于中药”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药材在源头上出问题,炮制不当或因生产过程污染严重,影响疗效,砸了中医的口碑不说,还对患者健康有害。

1.2 药材不到位申遗没机会中医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受挫,其中一个大问题出在药材上。药材质量不过关,药效就上不去。于是大力发展道地药材,在最适合的环境拿最优的条件去培养中药。即使这样,中药还是会因为有效成分萃取率低等原因不受认可。这些年,我国发展中药超微颗粒制剂似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令人遗憾的是,就以我国目前的中药超微颗粒制剂的水平,还难以望见邻国日本之项背。要得到国际认可都够难了,何况中医药申遗?

1.3 日本汉方药 精准见疗效我们可以参考日本全球闻名的汉方药模式。汉方药以《伤寒杂病论》为骨架,并高度简单化,重视古方并“方证对应”[1],生产的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中成药制剂远比我国市面上的中成药制剂药效显著。日本汉方得以快速发展原因有三个。

1.3.1 对药材原料的重视例如,日本津村株式会社于1995 年就推出了一项专利:“一项由萃取完后的药材残渣所制成的堆肥”——Tsumuland[2]。该专利能改善土质,还能尽量避免使用农药与化肥。

1.3.2 对科研的重视日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有60%在企业当中从事科研活动,而中国企业中科技人员只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3.25%;在国家对科研的经费投入上,日本对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占到了科研总经费的80%,而中国对企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为科研总经费的23%[3]。汉方药的成功与日本对科研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1.3.3 对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视为防止原材料中混入杂质,日方除了采用严格的质检标准外,还从源头严格选材,提高培育水平,保证药材的安全性[4]。药品有了好质量,才能有好的疗效。

1.4 重药轻医亦瓶颈日本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了“精准”的制剂,取得了诸多成果。其生产的汉方制药效果显著,受到了日本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推崇。但是日本的汉方医学绝不是对我国中医药的传承,毕竟在重药轻医的日本,中医师的水平不高,只是古板地使用经典原方,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

1.5 精准是药材的出路而中药精准传承的对策呢?可以参考我国的针灸传承。2010 年,我国针灸作为中医的一张名片成功申遗,振奋人心。依作者所见,针灸能成功申遗就在于做到了“精准”二字——精准的辨证、精准的取穴以及精准的疗效。而且针灸的标准化治疗也明显走在了中医中药的前面,所以作者认为中药精准传承对策有以下几点。

1.5.1 加强对中药培育全过程的监控实行药材质量责任制,从生产到制成饮片,形成点对点的监控,发现质量不合格的药材能够追溯到每一个环节,也能追究到责任人,从源头解决药材质量问题。

1.5.2 提高药物制剂技术中医药想要进一步传承,成功申遗,需得到广泛认可。中成药制剂是很关键的一步,要像针灸一样精准,才有机会走出去。比起日本,我们有深厚的中医学底蕴,将中医特色融入药物制剂,才是我们的优势,如加强对复方新中药的研究。复方新中药制剂是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医药特色[5]。研究中药复方新药,能将中医特色与药物制剂融合为一体,让中医特色制剂作为中医药的招牌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

1.5.3 加快中医药标准化进程与西医相比,中医主观性很强,既有同病异治,又有异病同治,中医基础理论又是建立在古代哲学基础上,容易被扣上“不科学”的帽子。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已有突破性进展,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参与其中。在2000年—2009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主题词“中医药、标准、规范”按年度分别进行检索。文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中医药标准化受到了学术界的日益关注[6]。所以我们要加快步伐,科学地推动个性化的“辨证论治”逐渐向集体化的“辨病论治”发展,让中医有据可依,在实现精准靶向治疗的同时,还能整体调控身体机能,从而实现中医药标准化。

2 医在传承

2.1 经典传承 名师指路医的方面,其实问题要相对简单。如果说“药”是“精准”的问题,那么“医”就是“传承”的问题。传承又分为两部分,一是中医经典的传承,一是名医名师的传承。

2.2 中医经典传承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华文明宝库,指的就是中华上下5000年所积淀的文化,而经典书籍便是文化的载体。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而传承经典的主要目的也是用于临床。通过学习中医经典,不仅能对临床治疗大有裨益,里面蕴含的哲学思想还能让人活得豁达通透。在中医药院校的教育中,经典教育未处于绝对重视的地位,且临床实践资源也不甚丰厚,中医经典的思维无法得到好的锻炼[7]。所谓实践出真知,我们应该多提供学生临床运用经典的机会,营造出良好的中医经典氛围,让经典教学更贴近临床,使经典的经验来源于临床,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2.3 名医名师传承现行的医学生培育模式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几乎是成为一名医师的必要过程。然而在该模式下,中医学生在规培中学到的多是西医临床知识。这固然很重要,但作为中医学生,中医临床运用才是自己的看家本领,是重中之重。因此比起规培,更要注重对中医学生的名家经验传承,所以我们应该注重中医院校培养与师承的结合,在规培的模式中加强师承教育的融入。师承教育是培养“原汁原味”中医的有效途径。在师承中,教师传授的并不只是临床知识,更有仁爱、奉献等隐性医学内涵。学生在临床遇到的疑问能第一时间得到教师解答,形成独立思考、教师指导、反复实践的良性循环[8]。在跟师过程中,应做到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传承与创新统一,以传承为基础,以创新为归宿[9]。从战略角度来看,通过中医学生参与名医名师的经验继承,既有利于中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的有效开展[10]。笔者有幸跟随第五批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严洁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常小荣教授学习,从书本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在名医名师的指导下,完成自然的过度,潜移默化的传承,耳濡目染的成长。这种师承便是中医薪火代代传递的载体。

3 讨论

综上,作者指出中医药发展瓶颈在于“药”之精准不够,“医”之传承不深。“药”需精准,“医”需传承,在目前的大环境里,中医药的发展仍然有不少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发展的契机。钱学森先生说过:“21 世纪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我们中医人将满怀信心,助力中医药的发展突破瓶颈,迎来新生。

猜你喜欢

制剂药材中医药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