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沟通衔接工作机制的研究策略

2023-10-13杨伟博

职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杨伟博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本文阐述了新时代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在构建教育共同体中的使命任务,着重论述学校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沟通衔接工作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育人机制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这为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明确使命任务,深刻领悟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

党和国家通过制定政策、颁布基本法律和党内法规等途径,把推动家庭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树立优良家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同构育人模式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进行安排部署,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建设教育强国的固本之策和长远之计。我们要学懂、弄通、做實,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推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家庭启蒙系统教育、学校主导奠基教育、社会拓展终身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家庭、社会要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在教育方式、教育理念、资源供给、成长环境、学业安排、习惯养成等方面建构起三位一体的互动、互补、协同教育关系和“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汇集方向相同、理念统一、要求一致、协同影响、力量相聚的教育合力,一起画好培养优秀时代新人这个“同心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启蒙教育的课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家教能够涵养道德、滋润心灵、滋养文化,是建设文明家庭、形成良好家风的关键。家风是家庭成员集体认同和家族世代传承的价值准则、精神风尚、文化风格、生活作风,是党风、政风、民风、社风的基础。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拥有科学的家教和良好的家风。科学的家教,能助力孩子向善向上、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终身受益。良好的家风能内化价值、厚植正气、弘扬文明风尚、汇集强大力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是教育未成年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应当重家教、立家训、齐家规、正家风,积极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知识,不断萃取、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能量,讲好家教家风故事,注重人生规划,注重耳濡目染、示范引导,通过日常活动、生活场景、具体化载体等有效路径,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精心培养,引导孩子崇德尚礼、自立自强、乐观向上。

学校教育平均占据人生六分之一左右的时间,具有高度集中性,对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影响是深远且长久的。良好的学校教育,能够提供优质的普遍性教育和契合学生天赋、爱好的个性化教育,可以培育学生远大理想、家国情怀、健全人格、法制观念、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求实作风、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使每一名学生皆可成才、尽展其才,实现人生出彩。

学校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培养品格、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从“四史”中汲取力量,教育学生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学习科学文化、价值准则、思维方法,增强群体意识,学习安全常识,厚植家国情怀,增加人生智慧,做好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还要提升家校合作育人能力,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报效祖国、复兴民族、奉献社会、建设家庭的责任感。

全社会应该关心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加强优质、低价、普惠、公益性、可持续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供给和综合利用,增加书籍、设施、场地、服务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公共资源,积极组织开展重要节日主题教育、“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和支教助学、教育扶贫、社区服务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学生家长素养提升、青少年全面发展营造更浓厚的氛围、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更有利的条件。

二、学校主动担当作为,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沟通衔接工作机制的策略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各尽其力,相互支撑,凝聚合力,形成协同联动效应,共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

学校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队伍建设,拓宽育人渠道,在推动实际工作中落细落实、见行见效,加快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沟通衔接工作机制。

(一)学校要充分发挥在“三结合”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学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实力,持续激发活力,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实现明大德、提素质、展才气、强体魄、健身心的目标。

(二)学校要积极构建与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要坚持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学校教育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合,突出党建引领、团建跟进、群建落实作用,经常邀请道德楷模、英雄人物、专家学者、劳动模范、身边好人等进校园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党爱国、文明实践、技能培养、创新创业、创先争优等教育工作,培根铸魂育新人。

学校还要走进社会,贴近生活,发挥优势,扩大影响,主动对接社会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整合优化育人项目和载体,积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服务进社会等活动,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师生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第二课堂、书香校园、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党团支部党日团日活动,广泛参与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驻地社区等公共文化机构组织的志愿服务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双向动态举行“点单式”志愿服务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春风化雨,立德铸魂,成风化人,敦风化俗,全面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弘扬时代主旋律,引领社会新风尚。

(三)学校要不断完善强化与家庭协同育人的机制

学校要利用网站、公众号、微信群、电话、家访、座谈会、家长课堂、问卷调查、学校开放日等,共建形式灵活的家校联系沟通机制,积极开展常态化宣传引导服务工作,普及专业、全面的家庭教育知识,解答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熟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支持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建设文明家庭,进行科学家教,传承优良家风,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

学校要建立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班主任作用,统筹做好家校联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对于学生事务、开展活动、假期安排等,采取《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会议等形式告知家长。每学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选出家长代表到校与学生共同生活,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情况。每学期随机选择一定比例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征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积极认真改进工作。

班主任是家校联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帮助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要在新生入校后第一时间建立学生家庭住址薄、电话号码簿、微信家长群等沟通渠道,坚持不懈地通过家访、电话访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加强联系,通过微信家长群及时发布通知公告,转发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工作各类信息,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

班主任要适时组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老师家长沟通交流会,积极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知识,引导家长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表现,听取家长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加强与家长“一对一”沟通,分析每一名学生的性格特点、优点与不足,会同家长商讨因材施教方案。要重点关注学习态度不好、心理状况不佳、纪律意识不强、日常表现问题较多的学生,会同家长采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不断进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顺利成长成才。

三、小结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为建设教育强国所作出的的重大战略部署,凸显了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大思政”育人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和鲜明导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要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联勤联动机制,完善综合治理体系,共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体,凸显“高质量”和“中国特色”,为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夯实人才基础。学校要充分发挥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沟通衔接工作机制方面的主导能动作用,坚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拓展劳动实践、促进全面发展的原则,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强化“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积极构建“教学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家校合作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共同体。

参考文献:

[1 ]蒋平.论优良家风:内涵品质、功能价值与传承发展[J].百色学院学报,2022(3).

[2]任万平,李明星,陈丽.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庆城县教育事业发展综述[J].甘肃教育,2022(19).

[3]李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J].新西部,2022(10).

(作者單位:河南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学习仁学思想传承中华文明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学校教育的新挑战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