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质量管理五要素的“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实践

2023-10-13张新娟刘向勇

职业 2023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工学一体化五化

张新娟 刘向勇

摘 要: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要求根据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质量管理要素“人、机、料、法、环”对应到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环境,即实施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师授课专业化、教学资源标准化、教学组织小班化、教学环境工作化等“五化”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质量管理 教学管理模式

课 题:本文系2020年广东省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省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技工院校专业群构建路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KT2020028)的研究成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提出,在全国技工院校大力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需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包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提升,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三融合”。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起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刘献君提出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務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李嘉曾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为更好地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笔者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针对技工院校教学特点,依据全面质量管理五要素理论,提出构建“五化”教学管理模式。

一、基于质量管理五要素构建“五化”教学管理模式

(一)构建“五化”教学管理模式的依据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是“人、机、料、法、环”,即制造产品的人员、设备、物料、生产方法、生产环境。张林英指出虽然教育产出和产品生产过程各有不同,但其对过程的期望都是增值。基本质量管理要素对应教育过程,就是从教师、教学资源、学生、教学组织、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虽然教学质量提升较难,但可借鉴经济领域成功的质量管理方法。

(二)“五化”教学管理模式内涵

“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是指依据质量管理五要素理论,推动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师授课专业化、教学资源标准化、教学组织小班化、教学环境工作化。首先,对传统排课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由原来的“离散式”排课改为“模块化”排课。课程体系改变类比生产组织(即五要素中的“法”)的改变,其余四要素围绕生产组织的变化进行改革,以期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学过程中的“人”即教师授课更加专业化,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知识的传授,以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目标要求。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设备、教学耗材等)对应五要素中的“机”,标准化的教学资源是确保教学输入一致性的必要条件。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异质性”,为确保教学产出最大效益,让每个异质个体学生都有最大增值,进行小班化教学改革。最后,“环”即教学场地、教学方法等教学环境的改变,教学场地由原来单独割裂设置的理论教室和实训室转换为工学一体化实训室,模拟工作场景,设置研讨区(理论教学区)、工作区(实训教学区)、工具耗材区、资讯区、展示区“五区”,满足工学一体化教学需求。以工作“六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作为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五化”教学管理模式实践

(一)以课程体系模块化改革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此处的课程体系是指课程排课方式,将原有的离散式排课改革为模块化排课。笔者所在学校传统排课方式为一门课程每天安排2~4节,多门课程交叉上课,目的是避免学生长时间学习一门课程产生思维疲劳,理论课程多用此方法。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这种方法出现了弊端。由于工学一体化课程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教学按照“六步法”开展,2个课时尚未完成一个教学环节,授课连贯性较差。模块化排课方式是每门工学一体化专业课程每周安排16~20节连续授课,可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确保完成学习任务。

模块化排课可以有效促使专业教师主动改变授课方式。笔者所在学校较早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但是长期以来形成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师教学理念难以转变。在模块化排课模式下,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填鸭式”方式授课,教师和学生均会产生疲劳,教学效果甚差。教师要主动按照“六步法”开展工作,探索适合自身教学的微观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以教师授课专业化改革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开展教学最重要的因素,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应有自身固定的专业课程方向,在自己专业课程方向上深耕,才能确保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工学一体化课程要求将理论融入技能实操过程,实操时用到什么理论就要讲解什么,这对专业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唯有深度钻研、不断积累,才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组织者,要从常规“填鸭式”教学解脱出来,使教学变轻松,工作变忙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大量教学资源,策划好教学流程,即教师“忙”在课前,“闲”在课中。

相关文件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强技工院校师资培养,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一万名工学一体化教师。制定明确的工学一体化师资培养标准,组织开展示范培训,各地师资研修基地组织规模培训,加快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技工院校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抢抓机遇,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一体化师资队伍。教师要主动提升能力,在专业化方向上深耕,以适应一体化教学需求。

(三)以教学资源标准化改革推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

教学资源标准化建设是工学一体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已经公开发布首批31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组织相关院校开发第二批72个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要求各技工院校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可根据技工院校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但改动不能超过30%。为高质量开展一体化教学,各技工院校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开发一体化教学资源,包括学习任务描述表、教学活动策划表、工作页,以及针对设备的实训指导书、一体化教学设计等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库。

教学耗材标准化管理是教学资源的另一个要素,技工院校教学,尤其是工科类专业教学需要大量耗材进行支撑,才能确保学生技能提升。耗材管理是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学耗材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科学测算出熟练掌握一个技能点所需的生均耗材数量。由于学生天然是“异质性”个体,能力有所不同,耗材标准化用量测算甚难,但仍然应该寻找一个平均值,以期进行定量化、标准化管理,建设科学的教学耗材管理系统。

(四)以教学组织小班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培養目标

生产过程中的“机”的安排是依据生产量进行分配的,工学一体化教学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凸显小批量、个性化,开展 “小班化”教学。德国“双元制”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对于学校教育资源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技工院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技工院校较难实现小班化教学,但为了工学一体化教学有效果,小班化教学仍是专业高质量发展、学生高质量培养追求的目标。

小班化教学确保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有充足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其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五) 以教学环境工作化改革落实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这里的教学环境泛指教学场所与教学方法。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有依照工作实际现场打造的工学一体化教学场所,通常按“五区”模拟工作场景,即设置研讨区(理论教学区)、工作区(实训教学区)、工具耗材区、资讯区、展示区。学生在工学一体化场所学习,感受职场文化,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以工作“六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开展教学,是落实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六步法”全程要求“以学生学为主、以教师教为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基于质量管理五要素理论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教师抵触、场地有限、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但“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是确保技工院校落实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需要长期坚持实施。同时要将“五化”教学管理模式所有规定纳入规章制度,形成技工院校独有的教学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论“以学生为中心”[J].高等教育研究,2012(8).

[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3]张林英,蒋薇.教育质量与有形产品质量的区别与联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

(作者单位:中山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模式工学一体化五化
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汽修实训课的应用
眼视光技术专业工学一体化教学应用探索
浅议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开放教育“旅游类”专业教学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