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视域下梦核的艺术表现与审美心理研究
2023-10-13张菁芮
张菁芮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0)
“核艺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20年代初的互联网共享艺术,2018年国外知名论坛4chan发起了一个名为“并不恐怖,但会令人感到不安”的讨论帖。一位网友上传了一张灯光昏黄的库房的图片,(特别是房间里关着的门的特写)引起了许多用户不安的情绪,随后大量网民模仿这种风格创作出了类似带有诡异氛围的图片或有配乐的动态图像作品,也让这种互联网风格的都市传说不断演变为更具艺术感的影像作品。2020年开始,“核”风格的作品逐渐在各大视频平台(YouTube、Tiktok、Bilibili等)和社交媒体流行开来,并逐渐分化为怪核、梦核、伤核等多种亚风格,笔者将重点将“梦核”这一新兴的网络艺术美学风格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艺术表现的形式并试图用精神分析方法来揭示其审美心理生成的动因。
一、“梦核”的概念及其艺术表现形式
“核(core)”一词来自法语单词“coeur”,意思是“心”。这个词被当作后缀使用则是来自20世纪三十年代,指的是“顽固或不屈不挠的少数群体”。在那些以“核”为后缀的词汇中,也包括怪核(weird-core)、伤核(trauma-core)、池核(Pool-core)、天使核(Angelcore)等在内的“核艺术”,用以指代新兴的网络文艺美学风格。同时这些概念作为艺术作品风格划分,它们之间没有清晰明确的分界点,而梦核(dream-core)在其中则指的是那些更明显地表现出与人们的童年记忆紧密相连的作品。
在创作主题方面,梦核通常采用梦、白日梦或噩梦的题材,且这类作品的图像背景通常置于80年代和90年代场景,画面常常可见旧电视机、Windows桌面、2D卡通图像、古旧泛黄的墙面等元素。表现媒介方面,梦核一开始大多利用静态的图像媒介进行创作,然而自新媒体平台介入后,音乐、视频等媒介载体也成了梦核的传达工具,尤其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另类摇滚和新迷幻音乐因其风格与梦核图像高度契合而使得梦核风格多媒体影像表现力增强、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总体来看,梦核的艺术表现呈现“复古赛博”的风格特征。一方面,近年来怀旧风兴起,Lofi成了梦核的重要创作灵感来源之一。梦核在视觉上模拟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互联网图像风格,为了还原早期电子设备记录下的图片的那种模糊和粗糙的质感,梦核艺术家利用增加RGB饱和度、降低图像的对比度、使用颗粒过滤器的方法来使图像产生如同昔日的旧照片一般的复古氛围,从而复刻出千禧年间独特的图像观感与体验。另一方面,在这种低保真图像的基础上加入一些不和谐的或怪诞的元素,例如与大量图像一起绘制或拼接的原始字符,或使用螺旋、移动的图案、眼睛、视错觉来表现不真实、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些元素的运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2017年左右开始在互联网盛行的蒸汽波风格,在此基础之上,梦核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空灵的氛围,它可以是“现实”的空灵,类似于天使核(Angel-core)和云核(Cloudcore),也可以是“超现实”的空灵,类似于蒸汽波(Vaporwave)和合成波(Synthwave)。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梦核让观者产生类似梦境般混乱而迷幻的感觉,同时这种复古怀旧、怪诞诡异的同时又不失温馨感的视觉表达也造就了梦核独特的美学风格。在梦核总体风格之下,还可以细分为催眠核(Hypno-core)、发烧梦(Fever-dream)等子流派,这些都与梦境、潜意识等主题有关。
图1 典型的梦核风格图像
在表现内容方面,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s)是梦核的重要素材,要想探究梦核的审美特性,首先得从阈限空间的物理属性及其带来的情绪体验开始理解。阈限空间这个概念是由“阈限性”(liminal)与“空间”(spaces)这两个词组合而成。“阈限”的概念由比利时法国人类学家范·根纳普(Van Gennep)首次提出,“意指所有间隙性的或模棱两可的状态”,①此后,英国人类学家特纳(Turner)将“阈限”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拓展延伸至实体,并指出“阈限的实体,既不在这里,也不在那里;他们在法律、习俗、传统和典礼所指定和安排的那些位置之间的地方。”②而模糊不清的边界地带或者是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多种选择性的空间被统称为阈限空间(liminal spaces)③,比如建筑中连接两处场域的走廊、处于陆地和海洋之间的沙滩、领土和边疆交界之处的战壕等等。也正因这种不稳定性,阈限空间被艺术家赋予了独特的美感。在梦核影像中,阈限空间都被表现为空无一人的场所,让观者仿佛看出这里明显曾经跟人类有关,但此刻又没有任何人占据,人们对于这里人来人往的常理想象与画面中空荡的画面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进而营造出一种吊诡的氛围感。阈限空间充分调动了大众在“空无一人”过渡场所中孤独彷徨、犹豫踌躇的状态,并且通过充分留白,激发人们对黑暗与未知的无限联想,这种联想根据每个人对恐怖不同的感受阈值发展成专属的、内在的情绪体验,而不再是被创作者强加灌输的情绪和情感。
二、陌生化与熟悉感:对梦核审美心理的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将梦作为诠释无意识心理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认为“艺术家的第一个目标是使自己自由,并且把他的作品传达给其他一些愿望同样被抑制的人们,使这些人得到同样的发泄。他那最个性化的、充满愿望的幻想在他的表达中得到实现。”④人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实现的愿望和受到抑制的欲望通过潜意识在梦中得以显现,梦境将这种欲望和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修饰、化装为画面。从精神分析视角上看,梦核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能冲动被压制后升华的结果,因此,艺术作品的“形式”是潜意识的欲望冲动在形成作品的过程中经由凝缩、移置、润饰与象征等伪装形式建构而成的图景。进而可知,梦的解析的方法也可用于梦核的解析,二者都力图从被扭曲的内容中寻找出原始的个体或集体无意识因素。
同样的,精神分析美学试图通过对个体经历的回溯来发掘梦核作品的隐喻,从空空如也的阈限空间里发掘被压抑的原始欲望。由于个体经历的多样性,当不同观众看同一个梦核作品时会唤起内心深处不同的情绪记忆,一个人感到温暖、温馨的同时另一个人感到莫名的不舒服和害怕,类似情况在梦核审美活动中出现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梦核的审美体验也必然是主体性的。而阈限空间成了梦核的表现内容的原因在于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仅仅起到单纯的过渡作用,因而被人们所忽视——尽管人们每天都在空间中活动却不易感知到“存在”意义上的空间本身。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视角上看,作为日常经验中的阈限空间就如同“上手”状态的锤子,而当阈限空间成为艺术创作主体,“锤子”的状态就由“上手”转为了“在手”。这也可以解释当阈限空间在梦核图像中被凝视时,陌生感和孤独感由此被突显出来的原因所在。
从更深层次来说,阈限空间唤醒了我们记忆深处被遗忘的那一部分。这些已经消逝和荒废的童年时期的场景或事物在突然“归来”之时,撕裂的时空瞬间在唤起人们童年经历过的相似情感体验的同时又因图片细节与个体记忆不符而使人们产生了陌生的感受。怀旧情绪悄然滋长的同时,也激起人类最原始的求知欲——一种对自我认知的本能好奇,引导观者回到回忆里的空间。然而,由于压抑的作用,回忆被扭曲和修改,成了“遮蔽性记忆”。进一步说,童年时期的那些记忆之所以令人怀念,是因为人的童年不可重复,这不仅是现实意义上承载着回忆的空间已经离人们远去,甚至人们对于童年的记忆都是无法复现的,因此怀旧的对象不一定是真实经历过的时空,而也可以是根本不存在的地方,人们在不断追溯童年记忆时也是在重新建构“童年”。对于当代人来说,正是体现着新旧交替的风格的梦核使得属于他们的记忆世界得以重塑。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梦核即为经由潜意识修饰、扭曲后的过往,作品所表现的阈限空间就象征着人们的童年幻想:这是一个完全没有时间冲刷痕迹的地带,一切就如当初一样变动不居而令人安心。阈限空间就是完整的内心世界的凝缩,凝缩着关于童年的私人情感记忆。而梦核中阈限空间的意象会让人感到安心的同时触发不安的感情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梦核中阈限空间呈现出拒绝被解读的中性姿态,观者作为主体的情感也消散在一个与他无关的世界里。另一方面,从梦境分析的角度来看,在梦里的自我意识退隐,主体处于一种无反思的状态,梦中的空间和感情外于“我”而存在,而主体则化为纯粹的凝视,与自己在梦中的情感和经历的场景抽离开来,而这种熟悉又抽离的感觉正是梦核给观者带来的审美体验。
图2 梦核取材多为童年时期常见的场景
三、边界拓展:影视游戏中的梦核元素
梦核从简单的图片二次生成发展而来,加入音频、视频等媒介元素之后的艺术形态就逐渐演变为多媒体影像,进而其外延也不断拓展至包含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在内的艺术形态,例如2022年3月末上线的悬疑剧情解谜游戏《三伏》,在山城布景、道具等方面尽可能地还原细节以带来怀旧感的同时营造出一种特有的诡谲感。而剧情类游戏《完美的一天》并非用四驱车、音乐贺卡等童年典型老物件带玩家穿越回1999年的最后一天,而是利用杂色、轮廓模糊的低保真画面来勾连起每个人复杂交错而又朦胧模糊的回忆,游戏中的老台式机也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媒介,在呈现千禧年的时代感的同时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玩家与当下发生联结。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利用低对比度、失焦、过曝等原本被淘汰的落后技术缺陷来复刻千禧年初独特的观感与体验,强烈呼唤着Z世代的少时回忆,同时这种表现手法所创造出的“失真感”结合赛博格的主题,体现幻想与现实相互交缠的美学特征。尤其是同当下大量展望未来的“硬科幻”相比,梦核所创造出的“复古未来”美学更加突显出其独特价值。
翻开艺术史,不难找到梦核诞生和发展的草蛇灰线,其所表达的美学内核与超现实主义艺术显现出极大的相关性。如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Rene Magritte主张用超越常人的思维逻辑来创作。他的大量画作描绘的都是同一个场景,而在细节上加以改动,以传达出原始与梦幻、生与死、荒诞和讽刺等多种超越意识理性的主题。而意大利新媒体艺术家Giacomo Carmagnola创作的数字故障艺术则喜欢在一些成熟作品,尤其代表着“美的理想”的古希腊人物雕像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以相反的审美态度刻意创作错位、失真、面目全非的画作,不仅是对传统审美观念的颠覆,且这种充满了神秘、诡异的隐喻感的作品正与梦核所建构的审美意境不谋而合。而阈限空间作为梦核重要的灵感来源,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经成了大量艺术家的创作对象。例如作为最早关注阈限空间的美国摄影艺术家Stephen Shore作为“新彩色摄影”运动的先行者,他的创作取材于美国的各大城市当中的空荡街巷,由此诞生的《美国表象》和《不寻常之地》两部重量级的系列作品也启发了后来的影像艺术家对阈限空间的艺术创造。如David Lynch在其导演的电影中,大量出现第一人称视角的空间镜头,并且这种以幽闭空间配合大色块和噪声的应用来营造诡秘氛围的做法几乎成了David Lynch的惯常手段,他的《蓝丝绒》《穆赫兰道》是典型的这类风格的电影。此外,他通过荒诞不经、诡谲离奇的梦境来呈现人物的记忆实体,而这种用现代影像技术来表现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做法也给梦核提供了先例。
结语
梦核通过对童年日常生活场景的表现,力求还原物体和空间的原始状态,从而让观者回忆起与画面内容相似的童年时光。但与此同时,梦核又采用使结构失衡的手法,让人们先在场景中感受到熟悉,又在随后凝视的不断深化中体验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陌生感,也让这种童年轻松愉悦的感受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颠覆感与怪诞感,唤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私密的、被遗忘在角落的童年阴霾。正如弗洛伊德所认为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正反映着艺术家的无意识欲望,梦核强调对人的潜意识以及每个人不可理喻梦境的关注和包容,而这也是其美学价值所在。而从另一方面看,正如拉康所认为的,乔伊斯写出《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等作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构织作者这个主体,如今梦核在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建构并重塑着当下人类自身的主体性。
注释:
①[美]奈杰尔·拉波特: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页.
②[英]维克多·特纳:黄剑波、柳博赟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③丁喆彦.梦题材动画中的阈限空间美感研究——以今敏的《红辣椒》为例[J].大众文艺,2022(10):85-87.
④[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美文选[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