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3-10-13李文婷
李文婷
(蒙城县城关第三小学联盟仁和路校区 安徽亳州 23350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小学数学的教育模式也面临更加深刻的变革。然而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对于新旧知识无法建立起联系,缺乏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也相当有限。教师则对于新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认识不足,课堂教学固守传统,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单一评价,过分重视结果等。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对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进行研究,探讨其教学设计方式,有助于探索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路径。
一、深度学习与大单元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最早来自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是一个动态多元的概念,国内学者从21世纪初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从学习成果、学习方式等方面对其进行界定。郭华认为,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投入、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一界定不仅重视个体最终获得的知识技能,更侧重于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情趣以及价值需要。本文所提到深度学习指的是一种学习状态,主要是为了培养高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帮助学生在获得知识之外,还能养成高级的社会情感和真善美的价值观。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莫里逊提出的,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固定课时的学习方式,将教材中分散的内容在一个大单元的主题下进行串联、融合。大单元教学既可以依循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内容,也可以超越教材中的单元划分内容,从而以较为统整、优化的方式展开教学。因此大单元教学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维,并且具备开阔的眼界,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在纵向维度对各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联结,还需要有横向跨学科的考虑,并且能够将教材内容、教学实践和评价联系起来,在统一的主旨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二、深度学习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学习能力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往往将教学重心放在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习题的解答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接收更多数学知识,教师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一次性告诉学生这节课的重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无法利用知识的迁移习得举一反三的能力,无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甚至在长期灌输中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数学课堂产生厌烦,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数学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求老师具有整体性的教学设计思维,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的,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并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新旧知识的互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容易培养全面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自主性,从小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二)有利于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优化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教育趋势。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生本理念的落实,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质进行教学设计,因材施教。然而很多数学课堂依然存在教师单方面讲解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对于深度学习的理念也没有形成深入的认知,大多数老师只是基于字面意思,关注对知识的理解深浅程度,较为片面,忽视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发展。由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受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影响巨大,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规律,对各个教学要素进行优化组合,提升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适配性。这样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得与知识体系的建构,不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目前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处于对教材过分依赖与信任的状态,不会主动打破教材对课时内容的划分,实际主要采用“一课一备”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一课一备”虽然能够完成某一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对该课时在整个单元,以及整个学段教学中的地位缺乏关注,这就使得知识的呈现出现片段化的特征,知识内部的联系被削弱,学生习得的知识也就变得碎片化。即便有单元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联系,但是也无法弥补在初期形成的知识间的割裂的不足,这就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此外,由于教师被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效率倒追,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施展身手,给到学生自由提问与讨论的时间也会变少。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也会让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情况,提出有效性的建议,给学生提供帮助。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一课一备”的教学方式,根据数学要素,对整个大单元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组织适合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不仅需要加强对数学专业知识的深化理解和运用,还需要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注重在有趣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高阶思维思能力。
三、深度学习理念下进行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
(一)注重多元分析,形成全面设计思路
本文以北师大版“倍数与因数”单元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实践的说明。在筹备阶段,首先对课标进行解读,课标对“倍数与因数”的学习要求是“知道2、5、3的倍数特征,了解奇偶数和质数、合数的内涵以及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概念;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和10以内某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在相同范围内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从中可以发现,课标对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了解”“能够”,整体强调的是对基础概念知识的了解与简单运用。课标对学习结果的难度进行了下调,更加强调学生在探索中了解知识,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不断积累学习方法。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了解到数学的基本概念,形成推理能力,举一反三,从特殊现象看普遍规律。
其次,要对学生的学习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掌握学生的起点,兴趣点、未知点和疑点。比如有的学生已经提前学习过2、5、3的倍数特征,但是对于倍数的规律具体是如何得来的并不清楚,对于数学原理了解也有限。倍数和因数是五年级数学的内容,这一阶段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然而小学生还处于抽象思维能力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直观材料,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游戏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年级数学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二)重组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教材将“倍数与因数”的内容分为两个单元进行学习,在第三单元中主要学习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倍数的特征。公因数相关的内容则安排在第五单元中,和分数的意义这一单元的内容混合在了一起。将公因数和公倍数与约分和通分的知识放在一起学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的运用,但是对于倍数和因数的整体学习而言,这样的内容是分散的,学生也会因此产生疑惑,不利于学生建立整体的学习架构。因此,本文将因数与质数的学习整合在一起,设计如下课时教学目标:
总体而言,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需要基于整体性的、系统性的思维模式,对分散的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排序,梳理内在的知识结构,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此外,在此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可以整合单元内与文化相关的资源,拓展设计创意课程、文化课程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三)注重设计评价方案,反思学习效果
作为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评价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传统数学课堂中,这一部分内容往往会被忽略。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总体而言可以采取师评、生评和自评等多元主体评价方式,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置评价表,全面监测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与能力,充分发挥评价与激励的作用。以第四课时“找因数和质数”为例,可以设计如下评价表:
评价目标评价活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1.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探究活动中,学会找因数的方法,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2.能够找出10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的因数,对质数和合数进行判断1.在小组合作中观察学生的参与性、表现情况和合作结果2.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在学习结束后找到因数,判断质数和合数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疑问2.学生是否能够找出10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的因数3.学生是否能够判断质数和合数课堂老师的观察,课堂提问与分享环节的展示,小组互评表,个人自我评价表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评价需要更加注重过程性,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积极探索、思考,敢于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各种类型评价表的设计也有助于老师直观地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评估学生的表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除了填写自评表之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错题集、写反思日记等方式进行反思和自我表达,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反思能力,实现更高程度的自我发展。
四、结语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能够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发展全面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小学数学老师必须要注重相关理论、理念的学习与更新,开展实践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素养,以推动课堂创新,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