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度融合分析

2023-10-12薛海萍杜妤卿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11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钢琴创作

薛海萍 杜妤卿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音乐学院)

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是早年间传入我国,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积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占领着我国的音乐世界。在漫长的中国钢琴发展历史演进过程中,无数钢琴家作曲家通过对外来音乐文化的接纳与融汇,借鉴了西方钢琴创作的演奏技巧,在曲目改编创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让中国钢琴作品成为地道的中国作品和中国音乐,展示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海纳百川与包容之心态,也能够为中华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承奠定前提与基础。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度融合能够起到相得益彰、交映生辉的效果,有利于钢琴作品的多渠道传承。

一、中国钢琴作品发展路径

钢琴艺术属于中国音乐文化体系中的外来品,作为一种西洋乐器。钢琴的演奏方式、创作路径和技巧乃至教学体系上都延续的是西方音乐文化的思路和路径,这一点以教学作为切入点就可以看出,无论是在钢琴专业教学还是在生活兴趣班中,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采用西方的钢琴训练系统,虽然不可否认钢琴这种西洋乐器和西洋文化具有天然的默契度,但是钢琴作为一门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广为人知的舶来品,我们更希望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钢琴的本土化创作,在音乐创作与编辑的过程中把中国的审美习俗与哲学观念融入进去,探索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何通过钢琴表达出来,因此自从钢琴这一乐器传入中国开始,一批又一批的作曲家和音乐家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他们所有的尝试都只为了同一个方向和目的,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钢琴音乐结合在一起,结合中国的民族音乐素材展开创新和分析,为人民群众带来一部又一部的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不仅仅是对中华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丰富,也推动了优秀音乐文化走向世界,走向繁荣,和世界人民之间搭起了音乐沟通的桥梁。

1915 年,我国创作了首部钢琴音乐作品《和平进行曲》,作者是赵元任,接下来一大批的早期钢琴音乐创作者相继涌现出来,耳熟能详的钢琴音乐作品包括《新霓裳羽衣舞》等,这些作品体现出早期创作流派的特征,和声方式上较为简单,篇幅短小精悍,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音乐短剧和小品的形式。

进入到20 世纪30 年代左右,贺绿汀先生的出现带动了中国钢琴作品走向世界舞台,贺绿汀是在国际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音乐创作人,他的经典代表作《牧童短笛》仍然是脍炙人口的钢琴经典作品。

到了20 世纪60 年代左右,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由于社会文化的繁荣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者更加倾向于在经典民族音乐中截取一部分的标题作为短句题目,再用流畅的钢琴风格体现出来,彰显出不可抵挡的民族特色。

到了20 世纪70 年代左右,钢琴音乐作品盛行改编创作的浪潮,比如《梅花三弄》《二泉映月》都是对古曲的改编。在创作过程中,有些钢琴家利用了钢琴的和声特色对民族乐器的音色进行模仿,这一创造性的举动为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开辟了崭新的舞台和创新的视角。

进入到80 年代改革开放的来临让我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到崭新的热潮,也让传统音乐文化在不断的碰撞与交织之中与钢琴这一西洋乐器擦出了最美丽的旋律与火花,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展现出音乐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中国钢琴作品进行深度融合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首先它能够展现中国异彩纷呈的艺术文化色彩,钢琴作品是由不同的旋律和音符编织而成的,通过不同的音律组合,能够体现出钢琴作曲家独到的钢琴审美和艺术灵感,作曲家能够在其中融入民族情感和民族情怀,就能够让钢琴作品形神兼备,不仅拥有技巧也拥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加持和熏陶。大众在聆听作品的时候能够产生情绪和情感的共鸣,进而和作曲家产生灵魂交流和精神沟通,因此在钢琴音乐作品创作时如果能够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注入其中就能够让作品的艺术文化色彩一脉相承,与大众形成更加紧密的情感连接,更好地展现出异彩纷呈的艺术文化的审美。

(二)有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传统文化不仅要存在还要被继承和发扬才能够不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生机,保持其独有的魅力与艺术体征。文化自信是我国一直重视的文化传承战略工作,只有在自信昂扬的斗志影响之下才能够让文化的传承充满活力,找到正确的路径与方向。钢琴作曲家在编创作品的时候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元素,有利于对传统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发展,不同的作曲家有不同的风格,有些作曲家非常善于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推陈出新,将其融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首先是因为传统音乐文化特色明显,是极具营养的音乐养分,将其渗透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能够使作品独树一帜,创造出具有魅力的曲风;其次钢琴作品本身就承担着社会大众的音乐传播责任,作曲家应当具有文化意识和家国责任感,承担起复兴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时代重任,因此在钢琴曲的创作中要不断地挖掘传统音乐文化元素,并利用它、发扬它,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有别于西洋音乐作品,拥有更加浓厚的文化属性和民族韵味,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传统音乐文化如果能够和钢琴音乐作品结合,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支持并参与到文化传承事业之中。

(三)发挥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与价值

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是显而易见不可否认的,但是如果要在新时代多元化文化的思潮之下继续得到发扬和开拓,光靠理想而没有行动是不行的,主要就是要扩展和扩充传播渠道,让传统音乐文化拥有可靠稳定的传播途径和来源。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经过了长时间的积淀和发展,它的艺术价值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收获良好的反响,因此,钢琴作品本身就可以成为传承音乐文化和魅力的良好渠道,借助钢琴音乐作品更好地展开文化传承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当今时代是青年人的时代,也是网络化的时代,青年群体和网络的联系是不可割断的,有些青年群体对陌生的传统音乐文化并不熟悉,但是如果能够把钢琴作品和它融合起来,就能够降低接受门槛,让更多的青年群体主动接受并推广传统音乐文化,在思想上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四)助力于钢琴作品本身的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来临的背景下,人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了解并聆听钢琴音乐作品,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素养,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钢琴作品中不仅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吸引更多的人驻足观赏,更重要的是能够使钢琴作品本身的艺术体系得到扩充,展示出钢琴的艺术韵味,二者相互结合起到交映生辉、相得益彰的作用,让更多的人站在民族的视角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美,并自觉承担起民族文化繁衍生息的责任。互联网时代造就了多元化的文化思潮,让西方西洋音乐文化大批量涌入我国,如果不捍卫我国本土的音乐文化,就很有可能会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丧失主控权。有些青年人热衷于追捧西方的钢琴作品,却忽视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甚至导致了我国音乐作品的创作呈现出较为低迷的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音乐创作时创作者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音乐,并以学习借鉴其优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需要挖掘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内涵之所在,把优秀音乐文化的要素融入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中,加强文化的渗透与互补。

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中国钢琴作品的深度融合渠道

(一)改编的融入方式

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拥有丰富的艺术作品类型和创作方式,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叹为观止,在如今钢琴音乐作品的导入中,有些钢琴作曲家并没有选择大幅度伤筋动骨,改变传统的音乐旋律,而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价值,这就体现了钢琴音乐创作的创新性,仅仅是把钢琴作为一种乐器和一种呈现形式,却并没有使传统艺术体征受到影响。比如在《阳关三叠》钢琴曲创作中,这部曲子就是改编自传统的音乐作品,该钢琴曲问世之后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效果,作曲家在编写的时候,曲子并没有照搬照抄古典旋律,而是研究了《阳光三叠》古诗词,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同名的《阳关三叠》琵琶曲之后才开始着手创作同名钢琴曲。在改编的过程中强调的是传统音乐文化和钢琴作品的相互融合,这不仅是音律的转换和旋律的调整,它更强调的是乐器和文化之间需要相互匹配,不仅要凸显出独特的乐器音色,还要彰显出传统文化的本身魅力与特征,甚至有些现代作曲家会为古诗词谱写乐曲。在乐曲的创作中,把诗词所在年代的创作风格融合进去,以旋律作为引子,把诗词所创造的意象全部包含进去,使其思想感情全部呈现给观众。这样一来,传统的音乐文化就如春风细雨一般悄然无声息地进入到中国钢琴作品中,二者起到了相互汇聚和交集的作用。在改编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改变音乐节奏、音乐旋律等不同的技术手段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作曲家的个人创作风格不同,思路也不相同,因此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改编作品市场。

(二)间接融入手段

我国传统音乐作品具有极高的音乐欣赏价值,同时还具有明显的民族地域性特征和民族风格。简单来说,处在相同区域之内的人民群众可以利用音乐这一渠道和形式来对自身的文化进行展现,并且传达自己的情感期盼和价值观,以蒙古族为例,蒙古族人民属于游牧部族,自古以来依山傍水而居,以草原作为家乡,因此蒙古音乐作品中很少出现哀婉忧愁的曲风,相反清一色的作品风格都是粗犷、豪迈的,在其中就蕴含了他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以此为基础,有些作曲家在音乐创作的时候也使用了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客观上促成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民族性流传,有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到如果要进一步发扬和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要把钢琴艺术、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在钢琴基本训练的时候很多学校设置了进行伴奏课程,在即兴伴奏的过程中,教师也非常注重挖掘传统音乐文化元素,由此可以看出传统音乐文化和钢琴艺术方向的不断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势不可挡的趋势之一。

(三)语言和传统旋律融入渠道

钢琴艺术融入了传统的音乐文化,往往会表现出较为特殊的音色节奏和旋律,展示出拥有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音乐语言没有具体固定的形式,但是它的内容较为丰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语言也是如此,它可以把传统音乐文化用意境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聆听,让作品和观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虽然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往往是把钢琴当作工具来进行演奏的,并且演奏过程中必须要遵循钢琴的基本指法和基本规律,但是就其音乐语言表现形式来看,音乐依然是无国界的,需要加强和传统音乐文化继续融合的步伐和步调,为社会大众创造出更加自然动听的音乐旋律,加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传承。

除了语言之外,传统旋律的融入也是一种融合形式,准确来说,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旋律编码旋律是组成音乐曲调的基本元素,创作者在音乐艺术加工的过程中可以赋予音乐要素基本的特征,把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使听众获得不同的听觉感受。自从钢琴这一乐器在中国出现并继承之后,钢琴音乐作品就开始不断与传统音乐文化相互汇总、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异彩纷呈的旋律形式,比如在《黄河》这首钢琴作品中加入了民间的船工号子,观众听起来就好像听到了巨浪滔天的场景,也听到了船夫辛苦工作的声音,具有十分明显且具有指向性的传统民族音乐风格。此外,我国钢琴音乐作品还不止一次加入了传统的乐器旋律,比如,民族音阶调式和民歌唱法,这些音乐元素的加入能够让钢琴音乐作品展示出浓浓的民族旋律和民族色彩,正是由于传统音乐文化等合理性运用才能让钢琴音乐在中国绽放出独特的魅力之花,这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成果,也是众多钢琴家努力产出的结晶。

(四)传统和声和曲调的融入

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和声是不可缺少的一大要素,和声本身也是钢琴弹奏的一大特点,它能够影响到曲式结构,同时也会影响到内容的表现以及声部的组合,它是钢琴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和手段。听众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和声能够感悟音乐结构,被音乐作品的张力所号召。很多我国钢琴音乐家注重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融入民族特征,比如《牧童短笛》 《秋野》就是其代表作。这些钢琴作者并没有束缚于西方的传统和声结构,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加入了中国特有的和声和谐等要素,这些都是我国民族器乐中的要素之一,把它们和钢琴创作相互结合,充分展现出了极具包容性的现代核心思想和理论,能够赋予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和声手段。除了钢琴编创环节存在融入和声的现象,钢琴理论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紧随其后的论述,比如和声运用上的民族风格问题,太极作曲系统,这些理论作品中就充分阐述了钢琴音乐作品与和声技术不断交融所产生的结果,这也是钢琴民族化得到不断发展的体现之一。

除了和声之外,传统的曲式融入也是不错的创新渠道,传统曲式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音乐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在音乐领域的成果体现,传统的音乐曲式体现了中国音乐人常见的创作习惯,比如板腔体、多段体等等,把它运用在钢琴音乐作品的编创过程中也能够收获不错的编创效果,例如《夕阳箫鼓》就是传统的叠句曲式,加入了传统民族音乐结构和审美思想,把西方钢琴曲的调性布局和功能放在框架的位置上,而利用中国传统的曲式结构填充了音乐的细节和节奏,这不仅仅对传统的音乐曲式会产生影响,同时也让中国古诗文的魅力在音乐领域被体现了出来,推动了钢琴曲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创举,二者的融合能够提升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乐坛上的魅力。

四、融合建议

首先,如果要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中国钢琴作品展开深度融合,需要创新融合的思想和理念,让二者完美交融在一起。钢琴乐器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在文化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需要在思想上加强大融合和大创新,充分挖掘传统音乐文化的部分和要素,让二者的深度融合有根基。钢琴毕竟是西洋乐器,大多数钢琴音乐作品也是西洋作品,中国钢琴作品必须要挺直腰杆保持文化自信,背靠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彰显并抓住自身的音乐特色。众多音乐人也要树立起文化自信,广大听众要加强对民族钢琴音乐欣赏的重视,为二者之间的融合打下更宽广的舞台。

其次需要打造相对完善的钢琴音乐理论体系,站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不同朝代的音乐文化有不一样的风格特色,为了让中国音乐的风格模式在大体上趋向于统一,需要把传统音乐文化的个性作品结合在一起,通过理论研究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中国化的钢琴作品创编写进理论指导体系,构建相对科学的钢琴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缺一不可,主要起到的是统一音乐风格的效果。在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也需要向西方国家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现状加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中国音乐的世界认同度,钢琴作曲家可以通过曲调编辑的形式来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传达作品的内涵与信息,表达传统文化的思想。音乐的曲目编创不仅仅是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注入和凸显,为了让钢琴作品走向国际舞台,获得世界的认可,就必须牢牢把握住文化这一核心思想,创作出更加优秀经典的中国钢琴作品,使中国钢琴走向世界舞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果要和中国钢琴作品实现深度融合就需要另辟蹊径,站在文化自信的角度找到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精髓和特点,找准音乐作品编创的立意,充分发扬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对传统音乐文化继往开来,继续传承。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钢琴创作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一墙之隔》创作谈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纸钢琴
钢琴
创作随笔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