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演奏中呼吸的运用研究
2023-10-12方义嘉沈阳音乐学院
方义嘉 (沈阳音乐学院)
大提琴是西洋乐和交响乐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乐器,其音色和音域相比于 小提琴而言更加接近人声,演奏姿势更加科学,因此也被称为人性化的乐器。也正因这些特性,大提琴在演奏的过程中更加能够演奏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与听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这让大提琴在弦乐器家族中慢慢脱颖而出。
在大提琴作品中,许多曲目的编写也是极具呼吸感的,适当的停顿和连接,会让大提琴表达作品中的情绪表现更加松弛、更加真实。
在大提琴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正确 地运用呼吸,来实现演奏者肌肉和状态的放松。像人在说话一样,有适当的轻重缓急,才更能传递态度和情绪。正确的呼吸技巧也能更好帮助大提琴演奏者达到提高演奏技巧和传递作品艺术性的目的。
反之,则会显得不自然,过于局促或者拖沓,缺少情感上的演奏将给人以强烈的违和感。
一、了解大提琴乐器
(一)大提琴的发展由来
大提琴在意大利语中被称为“Violoncello”,德语与英语中则是“Cello”。大提琴的发展和演变,可以追溯到16 世纪末的意大利,它由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演变而来,也被称为低音维奥尔琴或者膝间维奥尔琴。早期的大提琴体积相对现代大提琴要小很多,琴箱的弧度较为平坦,使用反弧度琴弓来演奏发声。早期的大提琴有五或六根琴弦,琴弓较轻且弓毛较少,琴弦为羊肠所制。古大提琴的琴弦张力较小使得其音色更加温润柔和,演奏时声音显得较为空旷。为了让古大提琴的音色更富张力,经过反复的创新和改良,最终演变成为如今成熟稳定的大提琴乐器。
在大提琴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以巴赫等人为首的西洋音乐家们对大提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为该乐器创作了许多经典曲目,这也推动了大提琴成为弦乐领域的主要独奏乐器。正因如此,大提琴演奏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演奏者的技巧也随之提升。
(二)大提琴的分类
大提琴中也包含了普及琴、学生琴、演奏琴、大师琴等不同价位和质地的类型,不同的提琴在做工和用料上都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距也体现出不同的音质和音色:
首先,在许多琴行里都有最为廉价的普及琴。这些提琴的价格通常不高于3000 元,非专业人士较难分辨出这种琴的外观上与在电视上和演奏厅里看到的大提琴的区别,但实际上其音质较差,音乐表现力也大打折扣,这些大提琴更多时候只对没有明确学习计划或者买来作为陈列装饰的人出售。
琴行的老板大多会推荐首次咨询的初学者选购学生琴,这一类提琴的琴身上木纹相对平整,表面会喷涂聚亚安酯的合成漆作为保护。但是,这类保护漆密度过大,涂刷过厚对琴箱的共振音色会有严重的影响,导致音质不够通透。
而成熟的大提琴演奏者则通常会选择云杉木作琴身、枫木作背板的提琴用作演奏,这种提琴在指板、弦枕、尾柱、弦轴和拉线板等配件上也颇为考究。但由于上等大提琴的原产地来自欧洲,因此如果选用欧洲的进口木材,则琴的状态会更好,相应的售价也会更高。当然从音色上也会存在明显的差距。
至于大师提琴通常情况下很难买到,他们或是由工艺精湛的制琴师傅亲自完成,制作周期长达一年甚至更久,或者是从制作时就是为某位大提琴演奏名 家量身打造。这一类的提琴极具收藏价值,售价少则几十万,多的可拍卖至天价。
(三)大提琴的特点
大提琴以浑厚、优美的音色和深邃、浪漫的艺术感染力而深受众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大提琴主要音域的音质与人声非常贴近,柔美悠扬、低沉浑厚,因此在演奏时如泣如诉,充满了韵味和情感共鸣。它时而温暖如人声呢喃,时而悲怆如哀鸣,给听众以丰富且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大提琴同时也受到了许多著 名作曲家的青睐,如巴赫著名的《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G 弦上的咏叹调》以及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等。国内外也先后涌现出了罗斯 特洛波维奇、马友友、王健等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其中,巴赫所创作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因其在思想深度、音乐结构和艺术魅力等方面呈现出震惊世界的艺术成就,被誉为是大提琴作品中的圣经。这部作品共有36 首作品,其中阿拉曼德、萨拉班德是当时的欧洲非常流行的舞曲,前文提到的许多优秀演奏大师都曾经公开演奏或单独灌录过全套作品唱片。
二、大提琴的演奏技巧
由于大提琴从结构、琴弦排列和琴弦的长短上都与小提琴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大提琴有着与其他弦乐器不同的演奏方式和技巧。
众所周知,大提琴不必像小提琴和中提琴那样抵在肩上演奏,因为体型和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大提琴需要依靠琴脚立于两膝之间。在演奏时,需要用手指按压琴弦、用琴弓左右推拉演奏。为了充分发挥出大提琴的音色特性,需要演奏者从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大提琴的演奏,突出个人演奏水平:
(一)揉弦技巧的运用
揉弦技巧,是演奏大提琴演奏的基本技巧之一,大提琴的琴弦相对较粗,因此需要更大的按弦力度,拇指抵住琴颈作为固定,上方手指放松地按压在指板上,伴随手指、手掌、小臂与大臂的放松抖动发出轻微改变音高的声音,就是揉弦的基本动作。通过每一拍里合理分配的揉弦次数,来调整音乐的振频,缓急之间,更能渲染氛围,抒发情绪。揉弦是演奏大提琴最基本的装饰,在结合个人音乐表现力与音乐情绪的递进中,让演奏的音乐具有个人独特的张力与魅力。
在大提琴演奏的各个技巧中,揉弦的难度是十分复杂的,非常考验演奏者对大臂、手腕和手指的掌控,三者必须力度和节奏一致,才能保证肌肉协调、力度均衡,让揉弦音平稳舒缓,没有杂质。许多初学者都存在着学会揉弦之后右手会不听使唤,没办法拉弓的情况,这主要因为多数人是右撇子,当左手要负责难度较大的工作时,过于专注与负担较大的左手会对右手产生一定的影响。通常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便可实现左右手的协同配合,让身体在演奏更加顺畅与放松。
在练习演奏时,演奏者的左臂不能过于紧绷,只有大臂放松才能保证手腕和手指的力度和节奏是均匀不僵硬的。其中揉弦颤动非常讲究,只有手腕均衡,手指在按压时才不会出现忽高忽低的嘈杂声,揉弦节律平稳,最终成曲才能悠扬舒缓,同时初学者还容易因为力道不足、手指吃痛而导致声音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以上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得其要领。
(二)持弓技巧的运用
错误的持弓方式,无论从音乐还是身体上会让演奏者感受到强烈的不适,更会造成滑弓、声音无力等情形。必须保证演奏者的琴弓与琴弦互为垂直,手指握弓不宜过松或过紧,除拇指以外的其他手指自然弯曲搭在琴弓上即可,练习初期要经常检查琴弓运行方向,长期坚持,就可以养成了良好的持弓习惯。
其中拇指要抵在弓杆尾库与护皮的间隙上,这个位置在推拉弓时更好地帮助发力,不易产生酸痛感。放松的拇指可以游刃有余的拉弓和回弓,让运弓的力度和节奏更加平稳,减少抖动和无力感。而食指则可以控制琴弓和琴弦的衔接力度,如果力量过大手指过弯,会有“拉锯”的刺耳声音,而力量不足和接触不到位,也会让弦弓的摩擦不够充分,音质不够饱满。结合所说的垂直问题,要全程依靠右手小指来控制琴弓与右手之间的角度,这样才能让琴弓和琴弦保持角度平衡。推拉弓的力度均衡可以有效避免发出刺耳的声音,使整首音乐作 品更加自然完整。
(三)换把技巧的运用
换把,分为同指换把与异指换把。这两种换把都要求演奏者精确地把握换把的每一个细节。简单意义上的换把,就是左右凭借肘部力量将手指位置上下变动,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用手腕,要用手肘,否则手腕就会以一个非常折弯的角度始终处在僵硬状态。和弦换把和揉弦换把时,更要注重整个手臂手型的统一。
但是,完整的演奏任务中,换把的左手任务繁重,这要求演奏者有着极其准确地把位概念,合适的换把切入点会让音乐更加顺畅,一系列技巧的运用,让曲调的音高和音准衔接得更加完美。演绎不同节奏和风格的音乐,也需要巧妙的指法来实现音乐的多变和灵动。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灵活、衔接顺畅地演奏出一曲精妙的音乐。当换把的技巧被训练得炉火纯青,才能呈现完美的演奏。
在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初学者会忽略顺畅换把的重要性,没有将各个环节和流程学得透彻,因为概念的模糊和错误的习惯影响了初学者的练习和成长。换把与换弓时间节点的错误造成节奏的混乱和音高不准。尤其是对于音域较宽的音乐作品,需要注重手臂、手肘与手腕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大量的练习才可以到达预期的效果。可以选择先放慢速度、片段式练习让演奏技巧更加熟练,待演奏水平持续提高再逐渐加速到曲谱中标注的速度。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顺指换把的过程中,可以从中间音过渡,这样可以达到锻炼巩固的作用,逐渐让音与音之间切换得更加精准。准确的换把与 音高概念还需要适当练习手指的灵活度,提高手指切换的宽度距离,让伸张和 换位进行的更加顺畅。
三、大提琴演奏中呼吸的重要性
(一)理解作品和作者的情感
一位优秀的演奏者,除了要提升个人的演奏技巧,还要真正去聆听和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了解对方生卒历史背景、个人性格、人生经历、创作风格和艺术生涯等。聆听以往其他演奏者对作品的诠释处理,也有助于对作品了解得更为透彻,帮助演奏者深度地解读和感悟作品,最后加入自身的情感和理念,完成对作品的二次创作和增色。
一位好的音乐人,他手中的乐器更像是自己的一位知心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件发声工具。大提琴演奏者通过让自身的呼吸与大提琴演奏技巧相融合,在顺畅的演奏中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意境。合理地运用呼吸会将作品的乐句结构呈现得更加清晰,也会将演奏者所要表现出的思想、感情以及个人风格更自然地表露出来。在演奏中每一次的“弓”与“琴弦”的接触可以称为弓弦呼吸,这是自身情感和提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演奏者可以通过对演奏中每一次呼吸的运用,将音乐演奏出“抑扬顿挫”的感觉,最终与作 品共振、共鸣、共情,同时也用优美的琴声和投入的表演与听众产生同频的呼吸和情感上的交流。
(二)结合呼吸技巧进行二次创作
好的演奏节奏,是要做到演奏者的呼吸节奏、身体的动作幅度和曲子的节奏保持一致的,节拍的一致性能让演奏者的演奏律动更加轻盈舒缓,促进演奏者越发适应作品的节奏,做到人、琴曲的完美融合。许多演奏家第一次演奏曲谱,就会感觉作品与自身的呼吸相契合,其实就是作品的呼吸和律动与演奏者本人的技艺手法和演奏习惯方式相契合。在演奏中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习惯,让左右手肌肉放松的呼吸,最终让大提琴这件乐器随着身体呼吸,这也是让刻板的音符最终变成一首动人乐曲的必经之路。
音乐是大自然的声音,自然界的呼吸也涵盖了音乐的呼吸,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都与人类的每一次呼吸息息相关。前文提到大提琴是最接近人声的乐器,良好的演奏可以让大提琴演奏更合理地歌唱,让整首曲子抑扬顿挫、更具活力和情感的自然表达,最终做到人琴合一。呼吸技巧的水平更高、情绪更加饱满,才能保证大提琴演奏者的持续成长和进步。任何一首作品在演奏者的干预下,作出适当呼吸调节,这也是实现对曲子的二次创作。每个人呼吸的不同,也决定了每一个作品不同演奏版本的艺术性特质,这也是二次创作得到升华的精髓所在。
四、在大提琴演奏中运用呼吸
合理运用呼吸,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把握大提琴演奏中的节拍变化。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呼吸方式,也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前文中已经明确了呼吸在大提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呼吸使大提琴演奏更加优美,是下文中明确需要考虑和提升的技巧和逻辑:
(一)加强练习提升技巧
在学习一首作品的最初阶段,首先要根据适合自身的锻炼方式,选择有助于指法提升的方案,持续巩固、加速,提高演奏者的大提琴演奏的技术。好的练琴方法和基本功,除了能让演奏更加顺畅、声音饱满、节奏精准以外,还可以让演奏者有更多的精力去汲取灵感、调动情感。好的演奏不单单停留在技术的基础层面,而是情感交流的层面。只有通过充分练习,养成对左手位置切换和运动方向的肌肉记忆,才能保证演奏的完整性,呼吸与大提琴的节奏一致,最终实现人琴曲融为一体,呈现完美的演奏。
每一首乐曲都是音符和节奏所汇聚而成的整体,想要识曲并记牢,需要在曲谱 上适当做标记,用醒目的符号提醒自己关注常错的部分,解决记忆错误点,才能顺利地完成演奏。而其中具有难度或感到不适的单独部分,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磨合,克服心理负担,待到正式演奏时,无论大小场合,观众多少都能舒缓而精准地把控音乐。
(二)正确地划分乐句
结合前文,除了演奏对演奏本身进行磨合和锻炼,还需要充分地理解音乐作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准确的乐句划分。就像进行朗诗诵词,首先要熟读,知道哪里要抒情,哪里要慷慨激昂,哪里要进行音量、音调的变化。为此,演奏者精准地划分乐句,在乐句当中找到起伏点,理解体会其中递进的情感起伏。通常当情感情境进入了新的片段,也需要切换到另一种呼吸方式,改变演奏的方式,避免突兀的切换破坏整个曲目的连贯性。因此,精准地划分乐句,体会其中递进的情感和故事的情节起伏对演奏者来说尤为重要。通常当故事情境进入了新的进程,也需要切换到另一种呼吸方式,以此来达到演奏呼吸与曲谱的融合。正确的呼吸切换方式会使整个曲目更加完整,让表演更加连贯、情感,更加充沛、传神。在《动物狂欢节》中的《天鹅》,就需要演奏者结合大调和6/4 拍,运用运弓和揉弦等演奏技巧,渲染温柔且哀伤的情绪,运用绵延的呼吸营造出天鹅划过水面的平静和优雅。在演奏中掌握好力度和节奏以传递“天鹅之死”的哀伤。
(三)体会乐曲中表现出来的气质与风格
不同的乐曲会因为节拍和曲调的不同,呈现出各异的风格和气质,这也需要演奏者左右开弓,通过对和弦、揉弦和琴弓摩擦强度的掌握,让演奏的呼吸更加明显,将听众带动到创作者所创作的情境当中,与曲目共同呼吸,时而屏气凝神、时而欢唱高歌,时而悠扬舒缓,时而慷慨激昂。虽然不是每一种情绪都会出现在同一篇乐章当中,但尽可能多地去鉴赏和锻炼,必然会让演奏时的情感传达和氛围带动做得更好。
(四)合理地掌握音乐呼吸的时机
大提琴演奏,为了保障听众的投入和演奏者的体力,通常会有固定的演奏时长。演奏一首曲子,会被切割成不同的章节,每个章节都是彼此的起承转合,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
演奏者需要结合音乐本身的节奏特征与律动特点,合理地掌握演奏中呼吸的时机,相较前文所说的音乐细腻变化,这里指的更是一个乐段的整体情感基调。如果要演奏慷慨激昂的章节,就需要以一种较为深沉高亢的身体呼吸来进 行演奏。
当面对悲情婉转的章节时,就需要演奏者以细微轻盈的身体呼吸来应对。在不同的时机,跟随着音乐的变化,在适当的时间节点调整自己的呼吸方式与演奏方式。
五、总结
大提琴演奏是一种把脑力与体力劳动进行高度整合的复杂实践活动,在演奏环节对于各项演奏技巧的要求很高,气息作为大提琴演奏的生命,必须掌握得当的演奏技法和呼吸节奏,尤其是揉弦技巧、换把技巧和持弓技巧,需要掌握这几项演奏技巧的要点和精髓,才能呈现出大提琴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反复的训练,把几项技巧进行灵活巧妙地运用,结合气息的运用得当,才可以保证音准、节奏和情绪方面的稳定输出,把作品的精髓和内涵表现出来,升华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对大提琴演奏者来说,刻苦地学习和练习演奏,可以帮助演奏者掌握呼吸的规律和学科理论,并运用到自己的演奏及教学实践中,带动演奏者持续提升和扎实基本功,全方位提高个人演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