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息时代视域下探讨“美学”在新闻中的应用
2023-10-10张琪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信息爆炸时代下,把握好新闻的报道和评论,使其符合形式美原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的优势和不足,善于运用美学观点来对新闻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和传播。因此,新闻采编人员以及新闻内容的“美学”含量也随之增加。为社会大众提供什么样的信息,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都是值得考量的。在发现美、记录美、传递美中,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使命,实现新闻价值。
关键词:信息爆炸;现代传播;新闻美学;新闻价值
一、新闻美学的含义
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用感性世界的东西来思维的。”在马克思看来,“感性世界”和“思维世界”都是客观存在,它们之间不可能割裂开来,也不可能相互分离。“感性世界”和“思维世界”并不是两个独立的、截然分开的客观存在。那么,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我们如何来理解和把握“感性世界”和“思维世界”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涉及到了“新闻美学”这一概念。从概念上讲,新闻美学就是指将美学观点运用于新闻传播活动之中,以揭示新闻传播活动中所蕴含的美。
美主要有形式美和内容美。形式美即从美学角度去研究和分析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形式美原则决定的。形式美、内容美、形式与内容统一这三个方面都是作为新闻传播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从形式美原则出发,可以把新闻传播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报道阶段,指记者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报道观点和写作风格;第二阶段是新闻评论阶段,就是指记者对一则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之后形成的文章风格;第三阶段是新闻摄影阶段,就是指记者在拍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美感特征的作品风格。
新闻工作者又应该有什么样的美学素养,以及如何实现美呢?美学大师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提到,马克思主义对美学带来了一个最根本的转变,就是单纯地从认识观点转变为实践观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具备“美”的意识,也就是对美的追求,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不仅是一个基本的职业道德问题,更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我觉得,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高尚的审美情趣。有了这个前提之后,在采访时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事为本”;在写作时才能做到“以情为本”“以文为本”;在呈现时才能做到“以理为本”“以实为本”。新闻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挖掘社会中的真善美,并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将它真实地呈现出来。
那么,如何将“美学”这一概念更好地融入新闻之中呢?
首先,我们可以从美学与新闻传播的关系出发。我们知道,新闻报道是在传播过程中利用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传播是一个信息传递、接收和反馈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作为信息载体的提供者和传播者,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所以说,想要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和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媒体自身美学修养。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新闻报道中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加强对新闻工作人员的美学教育;三是充分发挥记者、编辑等主体作用。
其次,在对美学概念进行阐述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美学观点贯穿于新闻传播之中;二是要处理好“美学”与“新闻学”之间的关系;三是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四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二、新闻美学在融合媒体中的实现路径
(一)实事求是——坚持新闻的“真”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任何一条新闻所必备的原则,也是新闻的生命。要想体现新闻的美,前提必须要按照真实性原则进行采编。在信息时代下呈现新闻的真实感,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既要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又要将新闻的真实放在观众面前。新闻工作者还应具备审美判断能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审美意识,还要有对美的客观判断能力。例如,对一件事物进行评价时,应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
2020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武汉的防控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弦。在这时,央视利用科技进行了一场既能体现防疫进程又能展示当地真实情况的慢直播。“央视频”开通对火神山医院建造过程实时直播,截至火神山医院竣工交付,在“央视频”上累计观看直播的用户已经超过了7000万人次。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在全民的瞩目下完成,网友纷纷将自己代入了“监工”的角色,实时关注着“火神山”的建设。网友的实时讨论以及全天24时的全程直播,凸显出了直播的优势。当“慢直播”更多被大家所认识,“慢直播”所展示出的是我国目前网络直播融合所带来的强大力量:一方面,更有效地呈现新闻的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新闻信息的有效传递。这次慢直播展现的不仅是当地医院的建造过程,很大程度上也呈现出新闻中“美”,这种存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最美的画面。
(二)人文关怀——落实新闻的“善”
人文关怀一直是报道中注重的点,尤其是在报道灾难时。新闻美学中的人文关怀就体现在画面对受害者的“善”中。这里的“善”更多是指在呈现新闻事实的同时,要对人物进行保护。“善”在新闻报道中,也是最温暖人心的一部分。进行新闻报道时,弘扬和宣传善良会采用正反面报道。对于一些优秀事迹大力宣传的同时,一些违反文明主旋律的事件也要进行批评报道。进行批评报道是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知情权,但这种报道一定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绝不能因为与主流价值观相悖而进行夸大、歪曲或丑化。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而应善于通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其成为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在近些年的报道中,举正例进行正面宣传善良的内容普遍增多,这当然也离不开我们的社会文明的主旋律。
进入信息时代,利用网络信息将新闻中“善意”体现出来,这才是新闻美的根本。而建设性新闻就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研究和实践的新闻思想与報道方式。它要求新闻媒介运用积极的心理策略,告知人们客观问题并提出具体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百姓解决问题。面对公共事件所浮现出的各种问题,新闻媒介还需坚持党性原则、人民至上、正确舆论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打造建设性新闻,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马克思新闻观“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我党治国理政的始终。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我党更要“冲锋在前”,为人民排忧解难。河南灾情期间,政府调动军备资源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进行民生信息服务,利用技术手段为新闻媒介精准传送灾情信息,及时了解灾情,方便救援。
(三)生动描述——贯彻新闻的“美”
新闻中的“美”包括新闻事实的“真实美”、新闻人物的“内在美”,还可以是报道的风景美。在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中,仅仅是真实或者是善还远远不够,只有真正有亮点有价值的报道,才能让读者“停下脚步”。
新闻报道的形式美就是以逻辑规律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安排结构,使新闻报道内容表现出更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如果违背了逻辑规则,那么就会破坏新闻报道的统一性。如在叙述某一事件时,如果记者将时间顺序颠倒了,那么就会导致新闻报道出现混乱。据一位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视觉思维并比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思考,更易于使人了解信息的内涵。也就是说,一篇冗长而描述细致的文章,并不如一幅具有故事性的图画,更易于吸引人的兴趣。在遇到突发事件,广大人民群众往往更需要心理上的安慰[1]。因此新闻媒体在做出建设性报道之时,往往不但要求文字上的优美,还必须通过一些图文表现,以积极疏导公民心态,并避免集合行为。
随着海量信息涌入受众的视野,一些视觉图画更能引人注目。图画的代入感会大于文字。正如在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推出了一组治愈系的海报,通过卡通的美食形象,带领全国各地的“美食”为武汉“热干面”加油,引起广大受众共鸣,进行“治愈系”传播。提到《人民日报》的“应援海报”,无一不对其进行赞叹。《人民日报》在这个报道中,将“热干面”作为一种传播符号,赋予其价值,不仅使全民参与到这场“应援狂欢”中,而且增加了人们对当时疫情的关注度。人民日报选择用“关爱式”的报道方式,让全国人民都感受到了热干面的“画面美”。
三、破信息时代带来的“美学壁垒”的举措
(一)报道展示“内在美”,美学渗透事实
在信息时代,碎片化的阅读让人们无法静心去思考其中的内涵,新闻发布者就抓住受众的这一特征进行传播,都是一些能够引起讨论的事件,旨在吸引流量,产生所谓的共鸣,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学悲剧。美学的悲剧理论并不直接对应我们传播中的悲剧事实的报道,怎样把人文关怀这种基本价值立场贯彻到新闻传播的全过程中去,才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悲剧新闻中新闻美学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的报道文本体现了鲜明的、复杂的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人的终极关怀,进而给人以力量,这超越了一般的事实信息价值[2]。
新闻美学的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从人的角度出发,重视对人的关爱和关怀。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不仅要做到客观、真实、准确,还要体现出对人的关爱。此外,在进行报道时还要注意语言美。在进行语言的选择上,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报道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需要真实地传达客观信息。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任何虚假内容都会损害受众的利益,严重影响媒体和社会的公信力。比如,前些年在春运中一位母亲身上背着比自己还高的行李,一只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提着编织袋艰难前行的摄影报道;还有郭玲春讲述金山老先生生平的“讣告新闻”等,这些新闻事实可能是“悲剧”的,面对悲剧进行报道时,这些画面都是正能量的,展示出坚强的精神,让人们都为之感叹。
(二)巧用网络“形式美”,创新展示美学
随着技术的发展,媒体开始“迈向”新时代,多元化的视频传播已经成为“常态”。各大传统媒体逐渐开始转型,打造“新型”媒体。据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10.11亿。这一统计数据生动地说明,媒体转型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新闻报道形式的转变使受众的角色由“阅读者”转为“参与者”,从第三视角的观看转为第一视角的体验。使受众沉浸其中,增加新闻的真实性,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有利于新闻媒介多样的传播信息。比如在疫情期间,央视推出《“疫”线VR新闻》,使用内聚焦的叙事视角,让广大受众真实的感受疫情下的人间冷暖。近些年来,“两会”“冬奥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都展示出来新形式,不仅让观众看到了现场,还使观众身临其境,很大程度上展示出来新闻美学的价值。
“两会”云演播,核心是针对时下热点在线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两会”代表,采访地点可以是新闻中心驻地、临时演播室、酒店,而采访内容离不开两会话题,在两会直播中如何将这些内容精细化展现并实行全员“云”采访、全程“云”对话、全效“云”传播,那就需要节目流程的设计和演播技术的应用了。通过借助趣看三维场景、虚拟主播技术,让演播室的空间得到延展,为时政报道提供正确的风向标。通过借助趣看全媒体记者包,帮助媒体工作人员突破报道技术和手段,使其不束缚于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沉重的设备,进行灵活有效的现场报道;通过借助趣看4K高清云直播、多屏实时连线互动等技术,可以打通人民与两会代表的隔阂,让两会代表将人民的诉求在节目中响应,从而让新时代主流媒体更好的发挥引导力。采用虚拟技术以及数字可视化技术进行传播,更大程度上推动了新闻呈现的方式以及媒体有效的创新。
总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人民中心论”思想为我们实现以人文关怀为核心价值的新闻审美传播提供了依据,更提出了要求,两会的创新报道,极大地满足了人民对会议的了解,展現出了对社会有用的新闻,这是我们在时政和会议报道中实践新闻美学原则的途径之一。
四、结语
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是蕴含新闻美学,新闻美学的报道中又体现在每个方面。不仅要有真实,还要满足人文关怀,形式美以及内在美都要齐全。在信息时代对新闻的要求是“只多不少”,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充分挖掘出新闻潜在的美学价值,促使新闻可以传播到更广的范围。新闻美学有助于提高媒体竞争力。在现代社会,媒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媒体竞争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媒体质量、内容、服务和技术方面。其中,新闻美学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对媒体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信息泛滥的碎片信息时代,只有技术的不能支撑新闻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内容的呈现。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传统媒介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向也随之变化。为了确保传统媒体在信息时代还能具有“一席之地”,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坚守自身的职业理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新闻工作者应该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先进技术。在新闻实践中,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采编方式,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完善内容创新,进才能为新闻带来更多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白音峰.新闻美学价值在新闻采编中的运用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8(2):138,215.
[2]常谢枫.美学悲剧的根源[J].云南社会科学,1999(5):83-88.
作者简介:张琪,青海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
编辑:宋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