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背景下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2023-10-10周跃根苗鸿丽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9期
关键词:双高教学资源信息化

周跃根,吕 霞,苗鸿丽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0)

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同时提出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着力发展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品牌专业。其中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双高”建设的任务之一,而高职院校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也成为评估“双高”建设成效的指标之一。

高职护理教师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优化教学生态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十分重要。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对加强信息技术和护理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推动护理教学信息化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以赛促教助推“双高”建设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法,于2023 年2 月选取四川某高职院校护理教师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专职教师;自愿参与本次调查。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使用问卷星制作问卷,主要由笔者进行发放,课题组1 名教授和1 名讲师协助完成问卷发放及收集工作。调查前统一培训,说明注意事项,在征得调查对象同意后发布调查问卷链接及二维码,匿名填写。共发放问卷68 份,收回有效问卷68 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0%。问卷回收后访谈12 名护理教师,收集其对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见或建议。

1.3 调查工具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家自制调查问卷,参考张晓燕[1]设计的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量表,从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3 个维度进行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及主要任教课程。(2)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3 个维度10 个条目。正式调查前先进行小样本预调查,并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进行修正。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68)Table 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survey subjects(n=68)

2.2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

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调查结果见表2。97.06%的教师认为应提高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说明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较强。在“互联网+ 职业教育”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在护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张晓燕[1]及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说明高职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较强,可能与近年来国家重视信息化教学培训及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已得以充分体现有关。

表2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调查结果Table 2 Survey results of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awareness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eachers

50.00%的护理教师会关注新技术的发展但较少应用,可能与缺乏相关培训与指导有关。护理教师认为应当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排名前3 的分别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文字处理与排版、信息化平台使用。信息化平台可以用于在线考核、学情分析、针对性答疑辅导、线上交流沟通等,但一些教师只会利用平台进行简单的签到、发布任务,在线上考试、随堂练习、主题讨论、互动交流、数据诊断与改进等方面仍然有一定困难,个别教师甚至很少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

2.3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软件和设备使用能力的调查结果见表3。大多数教师能熟练使用PPT、Word、Excel、PDF 制作软件及超星学习通平台,也较为熟悉教室多媒体设备、云储存技术及文件和音视频下载,但能熟练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图像或动画处理软件、音视频编辑处理软件的较少。笔者了解到PPT 制作、文件检索及下载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的基础技术,大部分高职护理教师能熟练应用,但对于音频处理、动画处理、视频剪辑、图片处理、网页制作等较为高级的信息技术则掌握不好,与张晓燕[1]、徐建丽[2]的研究结果类似。另外,大部分教师能熟练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但对其他教学平台如智慧职教、职教云、智慧树等则不太了解。因此,应加强信息化教学软件和设备使用相关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表3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相关软件和设备使用能力调查结果[n(%)]Table 3 Survey results of th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eachers to us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related software and equipment[n(%)]

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调查结果见表4。调查显示,教师使用比较熟练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学、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任务驱动,对于翻转课堂、PBL 教学法则不太熟练。因此,还应加强信息化教学方法培训。

表4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调查结果[n(%)]Table 4 Survey results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eachers[n(%)]

除此之外,本次调查也了解到不同职称、学历、教龄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学历越高、入职时间越久的教师,对PPT 制作及信息化平台使用已较为熟悉,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较强,希望能深入学习虚拟仿真软件的应用及音视频编辑处理方法等,为今后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做准备。新入职教师及年龄较大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对较弱,新入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而年龄较大的教师对网络平台不熟悉,更愿意采取传统教学方式。

2.4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要具备较高专业能力,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不断适应互联网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需求[3]。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需要提高信息技术与护理课程教学有效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运用、信息化平台使用等方面能力。而制约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原因主要有平时授课任务重,课下还要花大量时间完成备课、题库建设、“双高”课程建设及诊改、教学比赛、护考辅导、校内外培训等其他工作,没有精力投入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及缺乏相关培训指导及激励机制等(见表5)。

表5 高职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调查结果Table 5 Survey results of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eachers

3 讨论

3.1 增强信息化教学意识

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护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各种教学视频、微课、线上护考题库、图片、动画、各院校护理虚拟仿真项目等资源广泛使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部分教师积极参与高职护理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因此,信息化教学得到了高职护理教师的广泛认同。但仍有个别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仍然坚持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内容枯燥,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而有些年轻教师过度依靠信息化教学,夸大了信息化教学的引导作用。另外,信息化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仍需进一步探索。

3.2 加强内培外引,优化信息化教学团队建设

针对教师授课任务重、信息化教学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加强内培外引。一方面加大对专任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质控,通过老带新、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强化信息化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招聘专业护理教师,减轻教学压力,完善信息中心人才储备。根据护理专业的需求及特点,加强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由护理教师和信息中心共同组建信息化教学团队,推动护理教学信息化改革,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进行管理和维护,做好软硬件建设与技术指导等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收集教学素材,在国内外网站下载多元化护理教学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除日常教学中搭建多媒体教室、教学平台外,还应加强虚拟仿真教学实训室等建设,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支持。

3.3 加强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平台使用培训

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一些职业院校在信息化教学平台运用上提供了一定人力和物力支持[4],但力度不够。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护理教学资源较少,各平台的教学资源种类及使用方法不同,部分教师因资源下载受限或资源缺乏等难以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利用,从而影响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对于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及教学平台使用能力不强的情况,应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理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学能力[2]。一方面加强校内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进行授课,使其熟悉基本教学工具、音视频剪辑软件和各种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培训中注重教师的差异性,解决护理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教师来校参加报告和交流活动,了解不同院校信息化教学开展情况,增进交流与互动,为制订培训方案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可派遣优秀护理教师或信息中心教师外出交流学习,掌握先进信息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调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

3.4 赛教融合,提升护理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合理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其目的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营造乐学氛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相关研究表明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整体一般,甄别和整合网络教学资源的能力不强,缺乏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化手段的灵活性较为欠缺。特别是在课堂施教中,大部分教师不能灵活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5],内容设计也缺乏创新。同时,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如视频选择和制作不符合学生的特点、难以解决护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能有效融入教学资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等。

“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护理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护理赛事文件也明确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信息化教学能够加强赛教融合,而赛教融合也能有效促进信息化教学,两者相辅相成[6]。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合理设计教学流程,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应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临床岗位需求。护理教师可以护理教学大赛内容和标准为引领,对接临床护理岗位需求,将教学中的临床案例与护理大赛内容相融合,创设教学情景,设计信息化教学方案,完善教学资源,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参赛过程中提高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能力。参赛作品应符合实际教学情况并应用于日常教学,而非华而不实、仅为比赛获奖而制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在参赛过程中,学校可邀请专家给予点评指导,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参赛加强护理教师间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

3.5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完善考核机制

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在护理教学中完善听课评价机制,将信息化教学纳入评价环节,进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互评,在评价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制定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将信息化教学培训、信息化教学大赛等纳入护理教师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范畴,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对获奖教师给予奖励或发放证书,鼓励护理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大赛或教学能力大赛,申报相关科研课题、撰写论文、开展教学改革等。

4 结语

“双高” 计划是我国高职护理教师向前探索发展的良好契机,对于加快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护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护理教师应充分适应“互联网+ 职业教育”的需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护理教学资源,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推动高职护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双高教学资源信息化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校2020年“双高计划”建设研究成果展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牵手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四元并举, 德技双高” 的校本实践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