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安市爪村遗址5801地点1988年发现的石制品研究*

2023-10-09王法岗

文物春秋 2023年4期
关键词:石制品石片石器

王法岗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笔者在整理院藏迁安市爪村遗址发掘出土标本时,发现一些标注有“5801 地点”的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该批标本应为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988年发掘5801地点时出土。5801地点发现于1958年,以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为学界所熟知,但报道的石制品数量相对较少。为系统认识该地点的石器技术和文化特点,笔者对该批石制品进行了整理,并报道如下。为便于标识遗物信息,统一将标本按照1988年5801地点(88-5801)编号。

一、遗址概况

1958 年,迁安县爪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在爪村滦河渡口西南山坡上的黑土层内发现大批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闻讯派人前来发掘。此次共发掘5 个探方,总面积216 平方米,发现披毛犀、野驴、野猪、赤鹿、转角羊、原始牛、纳玛象等哺乳动物化石,认为该地点是一处古脊椎动物化石地点,命名为“5801 地点”[1]。1973 年,张森水先生为弄清楚该地点出土、当时被认为是“假石器”的石质标本的性质,再赴现场考察,新发现14 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结合1958 年发现的7 件人工特征明显的石制品,确认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文化遗址[2]。之后,参与1958 年发掘与研究的黄万波先生也发表文章,修定该遗址最初被认为是“假石器”的石质标本为人工打制的石器[3]。

上世纪80 年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谢飞先生组织在冀东滦河流域爪村遗址及周围区域开展旧石器专题调查[4,5]。1986 年,在爪村村西的郭家坟发现86019 地点,在村南织布厂南侧发现86020 地点。1986 年对86019、86020 地点进行试掘,1987 年开始正式发掘,1988 年在发掘86019、86020 地点的同时对5801 地点进行了发掘,1989 年完成86020 地点的发掘,获得丰富的石制品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由此,爪村遗址成为时间跨度大、含多个不同阶段文化层、至少包含小石器和细石叶两种石器技术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群。

5801 地点发现最早,先后开展了三次调查、发掘工作,1958、1973 年的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实施,获得石制品数量较少,已公开发表[1,2]。1988 年10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了第三次发掘。最初发掘探方位于爪村村西通往西沟的土路北侧,发掘区东西长10 米,南北宽5 米,包含探方7个,恰巧与1958年发掘探方重合,并清理出当年的探井。后又向西开5 米×5 米和6米×4 米探方各一个,在周围作2 米×2 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总计115平方米。发掘记录显示,文化层内的石制品零星分布,动物骨骼少而完整,保存状况欠佳。综合历次工作情况的记录,可以确认院藏的这批标本为1988年发掘出土。

在1988年的发掘记录中,5801地点又名“西沟地点”,位于爪村村西的西沟东侧,郭家坟地点(86019地点)以西约300多米处,村西通往西沟土路的两侧。1988 年发掘时拍摄的远景照片中,遗址坐落于一条南北向冲沟(应为西沟)东侧低矮缓坡的东坡上,冲沟西侧有一相对较高的南北向梁,梁顶稍平,自南向北倾斜(图一)。

图一 5801地点1988年发掘探方远景

2015—2016 年,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再一次对爪村遗址及周围区域开展了旧石器专题调查。经现场调查,在爪村村西燕山南路东侧仍保存一道南北向的土梁,土梁东侧有缓坡,由村西通向土梁的土路分叉为南北两条,与1988 年所拍摄照片相比较变化较小。结合照片,可确认5801 地点处于今村西土梁东侧一处缓坡的东坡上,分布于土路的两侧[6],大概相当于图二所示位置。

图二 爪村遗址5801地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二、石制品

经梳理确认,院藏这批5801地点1988年出土的石制品共80件,按原料分为硅质灰岩24 件、白云岩20件、燧石16 件、石英砂岩12件、石英7件、火山岩1 件。多数石制品保留或多或少的砾石面,砾石面磨圆度一般,应该主要取自附近的河漫滩。燧石质地不好,节理发育,易破碎,部分石制品人工特征不明显,2015—2016 年现场调查中于附近的基岩处仍可见此类岩料。硅质灰岩、白云岩易于风化,用手抚摸表面有灰白色粉末掉落。石制品类型相对简单,仅可分为石核13 件、石片35 件、工具15 件、断块17 件。石核、石片以硬锤锤击为主,少量为砸击,工具又可分为刮削器、凹缺刮器、砍砸器等。

(一)石核

共13 件,包括锤击石核12 件、砸击石核1件。

锤击石核 12 件。占石核总数的92.3%,分为单台面9 件、双台面2 件、多台面1 件。按原料分为白云岩3 件、硅质灰岩2件、石英3 件、燧石4 件。原型为砾石的12件、石块的1 件。高度23.5~73.1 毫米,平均37.7 毫米;宽度14.5~92.3 毫米,平均48.7 毫米;厚度13.5~66.8 毫米,平均31.1 毫米;重量6~220.1 克,平均87 克。16 个台面可分为11 个自然台面和5 个人工台面,自然台面分为砾石面10个、节理1个,人工台面包括利用剥片面3 个、有疤台面2 个。台面宽13.7~90.3 毫米,平均46.8 毫米;厚10.9~64.8 毫米,平均29.6 毫米。打击点多散漫,统计出12 个,9 个散漫,3 个集中。单一台面以一个工作面的为主,仅有一个台面有两个工作面。一个工作面剥落一个石片的4 个,两个石片的5 个,三个石片的5 个,三个以上的3 个。统计台面角23个,在50°~110°之间,平均85.3°,具体分为小于70°的2 个、70°区间的3 个、80°区间的6 个、90°区间11 个、大于100°的1个。

88-5801∶33,单台面石核。原料为燧石,原型为砾石,保留60%石皮。三棱柱状,高28.7 毫米,宽39.7 毫米,厚37.6 毫米,重46克。自然台面,为砾石面,三角形,宽39.3 毫米,厚35.9 毫米。一个工作面,剥落3 个以上石片。打击点散漫,台面角85~90°,处于剥片阶段(图三,2)。

图三 5801地点出土石核

88-5801∶23,双台面石核。原料为白云岩,原型为砾石,保留40%石皮。四边形,高42 毫米,宽67.6 毫米,厚41.2 毫米,重181.5克。采用转向法剥片,一个台面为砾石面,另一个为剥片面,分别为三角形、梯形。主台面宽64.2 毫米,厚42.6 毫米,剥落3 个石片,另一台面剥落2 个石片。打击点散漫,台面角65°~90°,平均75°,处于剥片开始阶段(图三,3)。

88-5801∶51,多台面石核。原料为石英,原型为砾石,保留60%石皮。长方形,高28.3 毫米,宽48.4 毫米,厚24.2 毫米,重46克。剥片过程中不断转向剥片,三个台面,其中一个为砾石面,两个为剥片面。主台面四边形,宽35.4毫米,厚24.6毫米。三个台面分别剥落3个、1个、2个石片,打击点散漫,台面角80~98°,平均87.7°,处于剥片后期(图三,1)。

砸击石核 1 件。88-5801∶10,单极石核。原料为白云岩,扁三棱锥状,高45.1 毫米,宽44.6 毫米,厚18.7 毫米,重27.2 克。自较尖一端砸击剥片,底部较平,点状台面,多个长形石片疤痕,处于剥片阶段(图三,4)。

(二)石片

共35 件,是数量最多的石制品类型,占石制品总数的43.8%,分为锤击石片34件、砸击石片1件,锤击石片占石片总数的97.1%。

锤击石片 34 件。按原料分为硅质灰岩13 件、燧石8 件、石英砂岩5 件、白云岩6件、火山岩1 件、石英1 件。长度16.1~59.2毫米,平均34.7 毫米;宽度18.7~75.5 毫米,平均36.1 毫米;厚度4~28 毫米,平均13.3 毫米;重量1.1~115.9 克,平均17.8 克。最大径18.7~75.7 毫米,平均39.1 毫米,可以分为微型(<20 毫米)1 件、小型(≥20 毫米、<50 毫米)28 件、中型(≥50 毫米、<100 毫米)5 件。宽度大于长度的宽型石片19 件,略多于长度大于宽度的长型石片的15 件。按照台面(Ⅰ自然台面、Ⅱ人工台面)与背面(1 全部自然、2 部分自然部分人工、3 全部人工)的自然、人工特征组合分为:Ⅰ1型3件、Ⅰ2型5件、Ⅰ3型8 件、Ⅱ1 型2 件、Ⅱ2 型10 件、Ⅱ3 型6 件。台面包括自然台面16 件、人工台面18 件,自然台面分为砾石面14件、节理面2件,人工台面分为素台面17 件、有疤台面1 件。台面宽度4.6~44.5 毫米,平均22.8 毫米;厚度2.4~21.7毫米,平均9.9毫米。背面石片疤痕数量分别为:1 个的5 件、2 个的8 件、3 个的5 件、3个以上的11 件,另有背面没疤的5 件(Ⅰ1 型3件、Ⅱ1型2件)。石片疤方向与石片剥片方向相同的20 件,不同的9 件。腹面状态可以分为:弧的2 件、微弧的4 件、较平的11 件、微凸的13 件、凸的4 件。打击点集中的14 件、散漫的20 件。石片角81°~120°,平均102.5°,具体分为80°区间的3 件、90°区间的9 件、100°区间的15 件、110°区间的6件、120°区间的1件。

88-5801∶361,Ⅰ2 型石片。原料为硅质灰岩,三角形,长29.4 毫米,宽38.9 毫米,厚12.3毫米,重6.4克。台面为砾石面,扇形,宽4.6 毫米,厚2.7 毫米。背面3 个同向石片疤,仅保留10%石皮,1 条纵向脊;腹面微凸,打击点集中,打击泡微显,远端平直,石片角108°(图四,1)。

图四 5801地点出土石片

88-5801∶2,Ⅰ3 型石片。原料为燧石,长条形,长40.6 毫米,宽22.2 毫米,厚8.7 毫米,重7.4克。台面为砾石面,扇形,宽15.5毫米,厚8.4 毫米。背面全疤,2 个同向石片疤痕,1 条纵向脊;腹面较平,打击点集中,打击泡微显,放射线清晰,远端圜尖,石片角92°(图四,2)。

88-5801∶28,Ⅱ2 型石片。原料为长条形,长43.2毫米,宽29.9毫米,厚12.2毫米,重16.3 克。素台面,半圆形,宽24.1 毫米,厚8.8毫米。背面3 个以上同向石片疤痕,仅保留10%石皮,2 条纵向脊;腹面较平,打击点集中,远端斜尖,石片角108°(图四,3)。

88-5801∶36,Ⅱ2 型石片。原料为白云岩,长方形,长41.3毫米,宽35.9毫米,厚17.3毫米,重22.5克。素台面,梯形,宽31.5毫米,厚17毫米。背面全疤,3个以上同向石片疤,1 条纵向脊;腹面微凸,打击点集中,打击泡微显,有锥疤,远端圜尖,石片角100°(图四,4)。

砸击石片 1 件。88-5801∶26,原料为白云岩,梭形,长43.1 毫米,宽24.7 毫米,厚7.5 毫米,重9.1 克。点状台面。背面保留20%石皮,可见3个同向石片疤,1条纵向脊;腹面弧,放射线显,远端尖(图四,5)。

(三)工具

经过第二步加工修理的工具15 件,类型相对简单,仅有刮削器12 件、凹缺刮器1 件、砍砸器2 件。以轻型工具为主,重型工具仅有2 件。工具修理全部为硬锤直接修理,缺乏特别精致的工具标本。刮削器数量最多,占工具总数的80%,是最主要的工具类型。

刮削器 12 件。按原料分为白云岩3件、硅质灰岩3 件、石英3 件、燧石3 件。毛坯以片状为主,包括Ⅱ2型石片5件、Ⅰ2型石片2 件、Ⅰ3 型石片2 件、砸击石片1 件,另有断块2 件。长度32~61.6 毫米,平均42.4 毫米;宽度17.7~65.4 毫米,平均36.2 毫米;厚度10~25.3毫米,平均17.4毫米;重量4.9~68.3克,平均27.3克。最大径32~65.4毫米,平均46.1 毫米,具体分为小型(≥20 毫米、<50 毫米)8 件、中型(≥50 毫米、<100 毫米)4 件。以石片为毛坯的,长大于宽的6 件,长小于宽的4 件。皆为单刃,按照刃缘特点可具体分为直刃4件、凸刃4件、凹刃2件、端刃1件、尖刃1件。加工方式以单向加工为主,有10件,包括8件石片、2件断块。以石片为毛坯的包括向背面修理7 件、向腹面修理1 件、复向修理1 件、交互法修理1 件。刃角45°~86°,平均64.2°。

88-5801∶20,单直刃。原料为硅质灰岩,毛坯为Ⅰ3 型石片,三角形,长34.5 毫米,宽51.6 毫米,厚24.6 毫米,重36 克。在远端向背面修理出一直刃,多层修疤,修疤大小不一,排列稀疏,刃缘较规整,刃长50 毫米,刃角55°(图五,6)。

88-5801∶25,单凸刃。原料为白云岩,毛坯为Ⅱ2型石片,扇形,长38.8毫米,宽30.4毫米,厚12.5 毫米,重9.2 克。在右侧向背面修理出一凸刃,修疤大小不一,稀疏,较浅,刃缘较规整,刃长55毫米,刃角60°(图五,3)。

88-5801∶17,单凹刃。原料为硅质灰岩,毛坯为Ⅱ2 型石片,多边形,长48.4 毫米,宽65.4毫米,厚18.9毫米,重68.3克。在远端右侧向背面修理出一凹刃,多层修疤,修疤大小不一,较深,刃缘较规整,刃长40 毫米,刃角45°(图五,7)。

88-5801∶35,单尖刃。原料为石英,毛坯为Ⅱ2 型石片,半圆形,长33.9 毫米,宽26毫米,厚14.7毫米,重11.5克。在左侧错向修理出一尖刃,单层修疤,修疤大小不均匀,深浅不一,刃缘欠规整,刃长40 毫米,刃角65°~86°(图五,5)。

88-5801∶48,端刮器。原料为燧石,毛坯为Ⅱ2型石片,长方形,长32.2毫米,宽17.7毫米,厚10 毫米,重4.9 克。在石片远端向背面修理出一直刃,多层修疤,修疤均匀,排列紧密,刃缘规整,加工精致,刃长15 毫米,刃角65°(图五,4)。

凹缺刮器 1 件。88-5801∶5,原料为白云岩,毛坯为Ⅰ2 型石片,长方形,长29.3 毫米,宽57.4 毫米,厚13.2 毫米,重19.6 克。在左侧向腹面一次击打形成凹缺,刃长15 毫米,进深5毫米,刃角60°(图五,8)。

砍砸器 2件。

88-5801∶3,原料为石英砂岩,毛坯为Ⅰ3 型石片,三角形,长79.8 毫米,宽57.5 毫米,厚22.6毫米,重135.2克。在右侧复向修理出凸刃,修疤大,不均匀,稀疏,刃缘欠规整,刃长70毫米,刃角55°(图五,2)。

88-5801∶21,原料为硅质灰岩,毛坯为Ⅰ2 型石片,梭形,长129.4 毫米,宽82.1 毫米,厚30.8 毫米,重348.3 克。在右侧交互法修理出凸刃,修疤小,均匀,稀疏,刃缘呈S形,刃长140毫米,刃角65°(图五,1)。

(四)断块

17 件,剥片不成功的岩块或崩落的废品。以块状为主,有14件,片状仅有3件。按原料分为石英砂岩6 件、白云岩5 件、硅质灰岩5 件、燧石1 件。长度16.6~90.8 毫米,平均39.1 毫米;宽度13.1~60.7 毫米,平均30.7毫米;厚度8.8~28.4 毫米,平均16.4 毫米;重量2.8~158.7克,平均26.2克。

三、石器工业特点

按照发掘面积计算,该地点发现的石制品数量相对来说非常少,分布不密集。1958年发掘200 余平方米,采集石制品100 余件;1973年张森水先生发现了14件石制品,1988年发掘100多平方米,也仅发现石制品80件。综合三次发现的石制品,其一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石制品原料相对简单,主要有硅质灰岩、白云岩、燧石、石英砂岩、石英以及火山岩等几种,部分石制品保留少量石皮,磨圆度一般,主要原料在附近河漫滩或低山基岩出露处都可见到,应该为就地取材。当地发现的燧石节理发育,易于破碎,硅质灰岩、白云岩容易风化,缺乏制作石器的优质原料。

(二)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存在少量砸击技术产品;采用锤击法剥片时不预制修理台面,多直接剥片,剥片过程中存在转向剥片现象,利用剥片面作为台面继续剥片,持续剥片能力一般;从石片、工具的尺寸来看,以小型为主,其次为中型,存在少量微型和大型。

(三)工具数量少,类型简单,以轻型工具为主,存在少量重型工具;工具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存在少量的凹缺刮器、砍砸器等;采用硬锤加工修理,以单向加工为主,主要向背面修理;精制品数量少。

整体观察,该遗址石器技术属于石片石器技术,石器整体面貌古朴简单,相对比较原始,属于典型的中国北方以小石器为主的主工业类型[7]。

四、认识与意义

5801 地点1973 年采集的牛骨化石的铀系法测年结果为距今4.8±0.2 万年、4.4±0.2万年[2]。我们此次整理时采用AMS 碳十四测年法对1988 年出土的一件动物骨骼进行了检测,结果为42020~41091 cal BP,在前次铀系法测年结果的最小数值范围内。比较两次测年的数值范围,铀系法测年结果可能更能反映该遗址的时代,即表明其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始阶段。

5801 地点是河北省内调查、发掘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本次研究的1988 年出土的标本为系统考古发掘出土,层位明确,与爪村动物群动物化石共出,为系统认识该地点的性质、石器技术、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重要资料。而发掘初期围绕该地点“假石器”“假骨器”的讨论[2,3]对人工打制石器、骨器认定标准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此次更多石制品的发现与研究为这场讨论以及确定石器人工性质的标准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佐证材料。

该遗址年代处于4.2 万~5 万年之间,石器技术属于典型的小石器技术传统,是华北地区一百余万年小石器技术的延续。这一阶段也是早期现代人大范围扩散的重要时期,该遗址的发现为探索小石器技术的延续发展和东北亚地区现代人的出现、演化模式提供了重要材料。该遗址位于燕山南麓的冀东地区,处于连接东北与中原的中间地带和南北人群、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通道,对探索华北北部地区的南北人群及技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具有独特的价值。

致谢:本文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KG006)的支持,石制品照片由仝广博士拍摄,谨致谢意。

猜你喜欢

石制品石片石器
想唱歌的小石片
内向的小孩
内向的小孩
想唱歌的小石片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遗物再研究
泥河湾盆地黑土沟遗址N111E85探方石制品
鄂尔多斯乌兰木伦遗址呈现的旧石器文化
石器部落
泥河湾盆地西沟旧石器及其石片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