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编辑力构成研究

2023-10-08翟晓玲宋宁

关键词:构成要素科技期刊

翟晓玲 宋宁

摘 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已成为我国科技期刊界的重要目标和紧迫任务。一流的编辑人才是打造一流期刊的基础和关键,编辑力的构成要素是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的依据。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具备传统的职业能力外,还需具备科研力、成果引导力、高效执行力、媒体融合力和服务力,这些能力是编辑力的核心,也是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科技期刊走向世界一流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科技期刊;世界一流;编辑力;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7535/j.issn.1671-1653.2023.03.005

Research on the Components of Editing Cap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World-cla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ZHAI Xiaoling, SONG Ning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Shijiazhuang Tiedao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43, China)

Abstract: Constructing world-cla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rget and urgent task. First-class editor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key factor to building world-class journals, and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editing capability are the basis for editorial talent construction. Editor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should not only have traditional professional abilities, but also posses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chievements guiding ability, efficient executive ability, media integration ability, and serving 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world-clas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These abilities are the core of editing capability, as well a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academic quality, academic influence,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to be world-class.

Keywor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journals; world-class; editing capability; constituent elements

一、引言

科技期刊體现了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其发展水平关乎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国已然成为科技大国、论文大国,却不是科技强国、期刊强国。《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数据显示,2018年Web of Science收录的162.7万篇论文中(限研究论文、综述和通讯),我国为39.77万篇,占比24.4%,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论文大国[1](P6-7)。我国某些领域如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的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频次也已跃居世界首位。然而,2018年我国科技期刊数量为4 973种,CSCD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只有1 230种,EI收录的仅223种,SCI收录的仅187种。2019年JCR一区期刊我国仅有81种,而美国为1 029种。我国科研论文产出的量和质均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而科技期刊却处于世界第三方阵。2019年8月5日,中国科协、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一流期刊建设需要一流的编辑队伍,编辑力既体现了编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代表了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是建设高水平期刊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核心问题。

编辑力一般是指编辑人员在编辑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系统。对于编辑力具体构成元素的解析,既可为培养优秀编辑人才提供理论指导,又能为建设一流编辑队伍指示现实路径。关于编辑力的构成,从最初的“发现力”“选择力”“表现力”和“整合力”的“四力”[2](P43-45)到“五力模型”[3](P71-73),再到数字化出版时代进一步拓展的媒介创新能力和传播力等内容[4](PS163-S165)[5](P82-85),学界对于编辑力构成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随着出版环境的发展变化,编辑力的构成元素必然随之更新和拓展。目前,尚缺乏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一新目标下编辑力新的构成要素的系统性研究。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期刊编辑力的基本内涵,归纳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探析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编辑力新的构成要素,为应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这一重大挑战提供突破口。

二、科技期刊编辑力的内涵

1985年,冯国祥先生提出“图书编辑力”概念,认为编辑力是编辑对书稿施加影响的一种力量,这是“编辑力”在编辑学研究中首次出现[6](P4-9),但冯国祥先生并未对编辑力涵盖的内容进行阐述。日本资深出版人鹫尾贤于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中提出“编辑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编辑需要具备丰富的学识、旺盛的好奇心、完美的执行力以及迅速的反应力等一系列素质和能力,即通常所说的“编辑力”[7](P3-32)。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编辑力在编辑出版中的重要性,并开始关注编辑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从广义角度看,编辑力是一个出版单位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甚至是整个行业的生存发展能力[8](P107-109)。从狭义角度看,编辑力是从事出版工作的编辑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從狭义角度分析编辑力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狭义的编辑力是指编辑完成出版流程的必备能力,是编辑主体综合能力的量化体现,包括策划能力、加工能力、审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9](P42-44),即编辑能够胜任编辑岗位的职业能力。

科技期刊与其他出版物在出版内容、功能和服务对象等方面有所差异,是科学记录科技进步的刊物,具有科学性、准确性、鲜明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因而在编辑工作中,科技期刊编辑力除表现为基本职业能力外,还表现为编辑的专业水平和学术素养。期刊编辑需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学术素养,才能与专家有效沟通,也才能在策划选题、组织论文、编辑校对的过程中保证学术前沿性、成果创新性、研究科学性、术语专业性等。因此,科技期刊编辑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编辑力是动态的、变化的,随着时代要求和出版环境的改变而变化[10](P112-117)。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对于科技期刊内容的生产、加工的形式、服务的方式、传播的途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编辑力赋予了新的内涵。要研究编辑力的构成,必须首先明确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才能按图索骥,找出其关键要素。

三、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

科技期刊发展水平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日本的尖端成果大多发表在本土期刊上,对推动本国科技进步和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科技进展,因而亟须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强力支撑科技强国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综合已有观点[11](P3393-3398)[12](P2-3),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目标可概括为: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一流期刊,即能发表最具原始创新意义和引领科技发展的前沿科研成果,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学科影响力指标位居世界综合或学科领域定量统计排名前5%的期刊。在明确了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宏观目标后,就要落实到对于期刊建设的切实要求。

(一)更高的学术质量,载一流成果

无论期刊形态和出版方式如何变革,学术质量永远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13](P432-438)。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能够反映一流的科技成果。国际顶级期刊如[WTBX]Science、Nature和Cell等皆是报道科学界的重大发现、突破性成果,能引起科学界广泛关注的顶尖科研成果。如,在炭材料研究领域,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二维石墨烯等开辟了全新研究领域的重大发现都是发表在Science、Nature这种顶级期刊上,富勒烯和石墨烯的发现还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见,发表一流的科研成果、引领科技创新,是一流科技期刊的本质要求。

(二)更显著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话语权

蒲慕明院士认为,“世界一流期刊是发言权的体现”[14](P771-779)。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不足,尤其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级大刊。2018年度SCI收录的“自然指数”引用最高的82种期刊中,中国期刊数为0[14](P771-779)。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9》显示,与JCR期刊相比,我国科技TOP5%期刊与国际科技TOP5%期刊的CI均值存在约9倍的差距。我国在全球学科排名较高的几种科技期刊,[WTBX]如Cell Research、Nano Research等,与同领域国际顶刊相比,载文量、总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等均有明显差距。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媒体上也极少看到中国科技期刊的成果。对此,《意见》多次强调了拓展选题策划的“国际视野”,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期刊”等。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须站在国际化的角度,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的学术话语权。

(三)更快的出版速度,强化竞争力

科技成果尤其是前沿科技进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出版速度已呈争分夺秒之势,[WTBX]如Nature的论文录用后一周左右即可上线;Science Advance的论文录用即全文上线;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也是录用当天即上线。国外大出版商Science、Nature、Elsevier和Springer等都有优先出版平台,论文收录后即可单篇上线,论文的出版时滞已压缩得很短。出版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用户黏度,出版周期过长的期刊极易流失优秀作者和有效读者。提高出版速度、缩短论文发表时滞意义重大。快速出版不但有益于增加论文的Web下载量、提升期刊影响力[15](P357-359)[16](P51-58),还能加快研究成果的传播和转化。同时,出版速度快的期刊对于优秀成果更具吸引力,有助于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

(四)更广泛的传播,扩大知名度

科技交流与传播是科技期刊最本质的功能。[WTBX]Nature的创办即在科学专业杂志成为研究者之间主要交流形式之时[14](P771-779)。科技成果广泛传播后才真正具有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价值,也才能产生影响力。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必须具备更深远的学术影响力和科学价值,更需大力推动传播广度和深度。科技期刊优秀成果广泛传播,获得学界持续关注和研究者普遍认可,才能扩大知名度,形成强大的学术影响力,成为研究领域的大刊、名刊,建成国际一流的期刊品牌。

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目标下编辑力构成要素

根据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要求,科技期刊编辑力除了包含传统的职业能力外,还必须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一)科研力

科研力是指编辑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期刊的学术质量。一方面,投稿的初审一般是由编辑完成,若编辑缺乏对稿件学术质量的基本鉴定能力,根本无法筛选出优质稿件,甚至因格式错误等小问题而将重大成果拒之门外。因而,编辑只有从事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才能准确掌握行业前沿进展,遴选出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对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把关作用。同时,稿件的送审流程也要求编辑具备专业科研背景,是否能够精准匹配审稿专家及送审稿件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专家对期刊的认可度,也决定了期刊在行业内的水准和声誉。此外,顶级科技期刊的用户多是研究领域的专家,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学术素养,才能获得学术认同度。因而,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科研力是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

另一方面,编辑只有身处科研一线,才能保持学术敏感度,精准把握研究热点和动态,挖掘有价值的学术资源,推动期刊质量升级。如,炭材料研究领域知名期刊Carbon,自2010年石墨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收录了大量有关石墨烯研究进展的论文,保持了较高的研究热度和行业关注度,期刊指数逐年上升,影响力也显著提升,就是得益于拥有30年专业科研背景的Peter A. Thrower教授的编辑团队对行业研究动态的精准把握。纵观Science、Nature和Cell等国外一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具有专业科研背景的人员均占主导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国内科技期刊已开始重视编辑的科研力。例如《中国科学》杂志社拥有博士以上学位的编辑占比88%,有海外经历的编辑占比59%,有科研背景的编辑占比48%[17](P15-20)。《中国科学》杂志社2014年创刊的[WTBX]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影响因子已攀升至16.693,目前位列全球多学科综合类期刊第3名;《中国科学》的另一期刊,即刊载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有关青蒿素研究成果的《科学通报》,也在国际上具有可观的学术影响力。由此可见,科研力是科技期刊编辑力的关键要素,一支具有专业领域科研力的编辑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根本保障。

(二)成果引导力

成果引导力是指编辑引导科技成果的产出、出版的能力。建设一流科技期刊,一方面,编辑须将一流成果导向国内科技期刊。自2018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论文大国,2019年我国高被引论文达到30 755篇,居世界第二位,占比20.0%[18](P1-2)。2019年Science、Nature和Cell上我国科学家的论文共429篇,为世界第四位[19](P4-9)。我国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数量都相当可观,然而我国的科研成果外流现象异常严重。2018年度国内SCI期刊收录我国第一作者SCI论文的比例仅2%左右,我国本土期刊对我国SCI论文的贡献率已由2000年的40.7%下降至2018年的7.41%[11](P3393-3398)。這是导致国内科技期刊质量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引导我国的科技成果落在祖国的大地上,防止成果大量外流,推动本土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编辑的使命。此外,编辑还需立足国际化视野,向国际化标准看齐,将国外高水平成果通过多种渠道引流至国内科技期刊,促进国内科技期刊质量升级。

另一方面,在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应充分体现编辑的主导作用。科技期刊编辑在具备科研力的基础上,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密切关注行业热点,保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把握研究方向,寻求原始创新突破口,并有效组织优秀作者,培育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即具有研究牵引性和高技术先导性并对产业发展有一定带动性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形成鲜明的学术导向,对于建设领先于国际的科技期刊至关重要。

(三)高效执行力

高效执行力是指编辑在出版流程中高效推动科技成果尽可能快地发布的执行能力。如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科技期刊必须能够及时报道科技进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和转化。行业传统的等稿来、等卷期、等出刊的出版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国内有些科技期刊审稿周期和出版时滞太长,严重打击了作者投稿的积极性,还可能导致作者丧失成果首发权,甚至对期刊质量评价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在全球化竞争加速的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应提高对于成果时效性的重视程度,尽可能缩短审稿流程,压缩出版周期,尽早发布前沿成果。提升期刊的国际关注度和国际竞争力,是打造世界一流精品期刊的必然要求。

(四)媒体融合力

媒体融合力是指编辑人员实现科技期刊与各种新媒体融合的创新能力。在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种新媒体已成为信息的主流传播方式。出版行业已在积极推动学术出版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科技期刊的编辑流程、成果形式、传播模式、受众范围、获取方式等全面革新。国外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几乎都支持大型社交媒体如Twitter、Facebook、Linkedin等的接入,对于提高论文的阅读量、期刊的显示度、期刊影响力有着积极作用。一流科技期刊要有一流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决定了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媒体融合的创新能力。一方面,编辑应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性出版的能力,如应用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终端出版、云出版,以及基于XML的一体化出版等,满足读者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保证期刊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编辑还应具备新媒介交互传播的能力,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性,在不同媒介采用适应的形式,使期刊成果的传播达到更好的效果,增强成果的显示度和流行度,还能吸引优质稿源,使期刊发展后继有力。

从目前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来看,具有专业能力和媒体融合力的复合型编辑人才极为缺乏。因此,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需不断自我提升,与时俱进,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下,积极掌握资源拓展整合、营销方式创新、数字出版一体化等传统出版与媒体融合的能力,推动科技期刊全渠道、立体化传播新格局,提升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一流期刊品牌。

(五)服务力

服务力是指编辑服务用户、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在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新形势下,跟踪学科发展,引导领先成果,再将期刊成果加工整合,多元化多渠道及时向大众传播,是科技期刊编辑新的职能定位。作为各方枢纽,科技期刊编辑需进一步加强与作者群体、读者群体和专家群体之间的联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黏度,从而提升各方对期刊的认可度和关注度。

科技期刊编辑如果不能抓住作者获得原创性一流成果,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就成为“无米之炊”。因此,编辑必须突出体现服务力来提高科技期刊的竞争力,吸引优秀作者组建稳定作者库,保障期刊发展的源动力。科技期刊编辑还应服务好读者,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便捷化、针对性服务,将科技期刊的内容既广泛又精准地传播给业内读者,成果出版才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在审稿环节中,编辑还要为审稿专家提供高专业水平、高学术素养的服务。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力,为行业研究者带来愉悦的用户体验,是促进科技期刊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五、结语

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已进入争创国际一流的新纪元,对于科技期刊编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专业科研背景、学术活跃度高、能引导国内外顶尖成果、高效推动出版流程、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期刊成果进行创新性生产和多渠道、全方位有效传播且具有服务用户理念的复合型编辑队伍是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迫切要求。應根据编辑力构成要素,进一步优化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团队的人才结构,吸引和培育优秀人才,提高编辑队伍整体素质,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9):世界一流期刊发展路径专题[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2]罗庆学. 新闻编辑力——媒体参与竞争的重要环节[J]. 中国报业, 2007(8).

[3]李军领. 编辑力“五力模型”试探[J]. 编辑之友, 2011(4).

[4]赵莹莹, 张祥合, 曹敏,等. 论数字时代下出版编辑力的提升[J].编辑学报,2019(S1).

[5]杨贻军. 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力的提升[J].中国编辑, 2020(6).

[6]冯国祥. 图书编辑力浅论[J]. 编辑之友, 1985(4).

[7] 鹫尾贤也. 陈宝莲,译.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刘久平. 浅议编辑力建设[J]. 科技与出版, 2013(3).

[9] 曹春华.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学报编辑力提升路径探析[J]. 出版广角, 2019(16).

[10]张国梁, 雷鸿昌. 从科学手稿影印出版谈编辑力建设[J].科技与出版, 2021(11).

[11]任胜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背景下我国学术期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J]. 科学通报,2019(33).

[12]张薇. 创造一流走中国特色科技期刊发展之路[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

[13]黄英娟, 孟令艳, 郑佳之, 等. 加强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策略与成效——以《高分子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4).

[14]张昕, 王素, 刘兴平.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J]. 科学通报, 2020(9).

[15]李江, 伍军红.论文发表时滞与优先数字出版[J].编辑学报, 2011(4).

[16]翟晓玲, 张玉霞, 周颖. 材料科学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研究[J]. 出版科学, 2022(1).

[17]林鹏.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出版, 2020(9).

[18]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9.

[19]王继红, 骆振福, 李金齐, 等. 培育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内涵与措施[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0(1).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舰员级维修训练能力的内涵浅析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基于创新理念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