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2023-10-03
这个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最近几个月来,几乎所有媒体都在谈论ChatGPT。一时间,大有“开口不谈GPT,读尽诗书也枉然”之势。然而,几个月之后,又会怎么样呢?会不会也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呢?
越来越快的变化,越来越快的遗忘。就在这样的时光流转之中,终究还是有一些人、一些事,值得我们纪念。
去年10月,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具体负责举办了由多家单位共同组织的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深入探讨了“越剧改革的人民性、地方性与历史经验”“越剧艺术的多元吸收、创新实践与发展思考”“越剧文化的改编融合、女性视角与文化传播”等议题。本期“文艺”栏目选刊了其中由李阳、胡红萍、吴筱燕发表的会议论文,分别对上述议题展开讨论。
今年正值中国当代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100周年。为此,本期刊发两篇纪念文章:复旦大学刘涛博士从第一手材料出发,别开生面地呈现了蒋先生在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中的思与诗的交融;《复旦学报》刘婷博士从文艺批评的界限与价值入手,阐释了蒋先生关于艺术标准问题的美学思想。
本期的“新时代新视野”与“访谈”两个栏目无意之中形成某种对应关系。曹晓华博士的《英文新媒体译播策略与上海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考察了上海全英文新媒体“第六声”在新冠疫情中如何找到兼具全球性和地方性的传播契合点,擦亮上海城市文化名片,完善国际舞台上的上海城市形象;随后,在常态化叙事中,“第六声”又融入反思城市治理、重探人文精神和中国城市整体发展的话语表达,丰富了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经验。
苏典娜博士代表本刊对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教授的访谈介绍了海外学界对中国美术史以及相关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研究状况。文以诚教授说到,“通过对比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反观中国的中国艺术史研究特点,思考其兴趣和方法的差异性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中国艺术史对他来说是“不断发展而鲜活的方法与知识潮流”。反过来说,毫无疑问,海外学界的视角和方法也是中国本土的艺术和文化研究者不可缺少的重要参照。
在“文学”和“文化”栏目中,透过小说和影像所展开的当代生活画卷,我们看到想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不清。在“笔记”栏目中,透过英国作家裴丽珠(Juliet Bredon)出版于1931年的《北京纪胜》所着力表现的北京“如画”之美,我们看到世界性的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同质化后果。而在“经典”栏目中,透过物理与戏剧、科学与人文的巅峰对话以及对它的解读,我们看到“《哥本哈根》中功利与良知的博弈、科学与伦理的较量,仍旧困扰着未来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凡此种种,构成一个确证:在这个就连时间和空间本身似乎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变速、变形的现实世界里,我们的认识和实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人类未尝经历过的复杂的境况。这是我们共同的命运。这是我们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