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信息化的发展探究

2023-10-03周思淇

山西青年 2023年8期
关键词:教职员工双创课程体系

周思淇

郑州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前,多数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均已开设双创课程,通过对课程内容和体系的优化,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并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其他专业的课程比较能够发现,工商管理课程更偏向理论,对实际应用课程的设计存在不足。随着就业市场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量较大,如何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工商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变得尤为关键。鉴于此,本文选择围绕双创课程的信息化发展路径展开讨论,并解读信息化发展对双创课程产生的重要意义,由此提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能力。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5 年,国务院便已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同年教育部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双创工作发布了相应的通知,要求各大高校增设双创课程,并将该门课程纳入现有学分管理体系,双创教育的重要性有目共睹[1]。事实证明,将双创课程融入高校日常教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对自主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成长为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由此可见,针对相关课程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此举可以通过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方式,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实现。

二、工商管理双创课程教学的现况

(一)发展目标不科学

现阶段,双创课程已然成为工商管理专业日常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基于该门课程所建立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常会给教学质效产生深远的影响。受课程功能定位、体系属性影响,该门课程所适用教学模式、教学计划通常和工商管理课程有所不同,只有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对发展目标加以确定,才能避免学生遭遇差异性问题,在保证双创课程所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下,为信息化建设相关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体系存在不足

工商管理双创课程体系所存在不足包括:一是双创基础课程、经济课程以及法学课程等通识教育课程的占比较小,对应学分约为总学分的20%,与发达国家的38%~42%这一比例存在明显差距[2]。二是双创课程、工商管理必修课的融合程度不理想。现阶段,多数发达国家的高校均能够做到以不同专业所具有特征、行业发展情况为依据,研发相应的双创课程,国内高校虽然先后开设了双创课程,但普遍存在结构单一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针对不同学生群体、不同专业所提出需求,对课程进行差异化设置,无论是教材、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均无法做到充分融合。三是实践活动、创业项目所能取得的学分相对有限,虽然工商管理、双创课程均十分注重实践活动,但尚有一部分高校将实践活动学分占比控制在总学分的20%左右,此举既不利于学生热情的激发,又不利于双创课程的全面推进。

(三)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作为对工商管理双创课程质效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群体,高校教师的能力及水平,均会直接影响课程最终效果。目前,尚有一部分高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教师身兼数职,其知识储备量、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均无法达到双创课程所提出的要求,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另外,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升级的当下,社会各界针对高校学生所提出要求也与以往不同,长期身处教学岗位的教师,通常无法做到及时、全面掌握市场情况和需求,该问题同样会给双创课程的推进造成不良影响。

(四)教学平台有待升级

各大高校在建设教学平台期间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技术手段、网站更新滞后,导致既有资源无法得到实时共享。其次是没有对互联网的作用引起重视,师生沟通难度大,使得学生所形成知识网络存在明显漏洞。最后是制定课程计划时,既没有对学生情况加以考虑,又没有对既有资源与双创课程的契合程度进行分析,致使相关教学活动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

(五)课程评价指标固定

作为评判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双创课程所采用评价体系与模式,同样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已经开设双创课程的高校进行走访、调查能够发现,多数高校仍沿用常规评价模式,即根据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而没有将信息化发展相关因素纳入考虑范围。由此而带来的问题,便是教职员工无法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成果,以及无法结合所掌握资料对后续教学计划进行优化,长此以往,双创课程将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该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重视。

三、工商管理双创课程教学的原则

(一)兼具实践性和融合性

双创教育强调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强化。研究发现,双创实践对学生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酌情融入与工商管理相关的知识,既能够使学生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保证。

(二)兼具柔性和前瞻性

近几年,全民创业的势头越发强劲,作为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工商管理的价值不言而喻,教职员工应当以柔性、前瞻性原则为导向,对该门课程进行设计并展开教学。一方面,准确掌握人才需求,酌情调整不同课程的占比,将教学重心向信息化、现代化课程倾斜,另一方面,在确保必修课时长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新增相应的选修课,预留调整课程所需空间,最大程度凸显人才培养所具有多元化、灵活性等特点,通过分流培养的方式,使得教学活动发挥出应有作用。

(三)兼具个性化和开放性

各大高校应以自身资源禀赋、社会定位为依据,对培养目标加以确定,在开放性原则的指导下,全面推广差异化教学法。另外,考虑到工商管理专业性质较为特殊,要想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高校还应主动联合兄弟院校、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促使学生尽快将所学习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根据企业人员所给出反馈,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经由所建设课程平台,对既有资源进行实时共享。

四、工商管理双创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工商管理双创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强化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业能力,日常工作中,教职员工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落脚点,结合课程要求确立相应发展目标,实证有效的发展策略如下:一是深入调研创业市场现状、学生情况,充分利用既有资源梳理创业信息,确保教职员工能够准确掌握双创课程对工商管理教学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立足实际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发展目标,为日后双创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奠基。二是教职员工需要全面了解相关政策,坚持以现有政策为导向,对双创课程所具有适应性、科学性进行强化。国务院针对大学生双创所颁布指导意见详细介绍了双创课程需要满足的要求、双创信息服务的强化方式,教职员工应将相关内容作为落脚点,酌情借鉴其他高校所积累经验,保证所制定目标和本校所制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从而达到对双创所具有信息化水平进行提升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确定信息化目标后,教职员工应将工作重心转向课程改革,根据所确立目标调整现有课程体系,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先决条件,二是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支持。新时代,受科技发展影响,社会各界对信息人才、复合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多,而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体,各大高校应尽快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其政治站位,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双创课程的特点和开展情况,对课程体系加以调整,由此保证所培养人才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社会要求[3]。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两点:一是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全面分析师生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以信息技术分析所得出结论为依据,酌情调整现有教学体系与模式,真正做到借助信息技术之手,对因材施教等理念进行贯彻落实,确保教职员工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不断调整相关教学目标,通过提高双创需求、教学内容契合度的方式,使信息化建设取得理想效果。与此同时,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思维还有创业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二是充分重视校外力量的作用,要求有关部门以国务院所提出要求为依据,为建设双创课程教学体系贡献力量,在保证信息化改革具有良好政策基础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高校内部环境,促使信息化目标尽快实现。

(三)组建优质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还是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也决定了无论是教师对信息技术所持有的态度,还是教师对信息技术加以应用的水平,均会给信息化建设最终效果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在落实信息化改革相关工作前,各大高校先要深入调查教师专业能力、实践经验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根据调查所掌握信息确定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不足,通过展开针对性培训的方式,不断加深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若条件允许,还可以聘请行业专家、社会人才前往学校展开培训,通过提高教师水平、优化教学队伍结构的方式,使得信息化改革所取得的成果达到预期。

(四)打造科学教学平台

以往各大高校针对双创课程所采取教学模式极易被教育渠道影响,导致选择创业项目、推广创业项目等环节无法顺利推进,该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效果,还会制约相关课程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综上,要想使信息化改革取得理想成绩,还应将建设教学平台的工作提上日程,根据教学需求配备功能模块,确保日常教学所提出整合课程既有资源、汇总项目资料、反馈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表现等需求能够得到最大限度满足。事实证明,将基于信息技术所建设教学平台用于日常教学,一方面可以确保学生空闲时间得到科学、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可提高双创课程教学质效。随着信息化改革、日常教学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工商管理双创课程的价值将得到最大化实现,这对学生成长、双创市场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4]。

(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虽然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当下,各大高校均已将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强化学生创业能力的工作提上日程,但多数高校对双创课程的认识仍浮于表面,具体表现为未能准确认识到相关课程的实际意义,对课程内涵的定义存在偏差,教学活动过于追求形式,没有将社会需求纳入考虑范围,使得该专业学生所具有双创能力无法达到要求。近几年,随着认识水平的提升,校企合作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将校企合作与信息化改革相结合,通常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工作中,教职员工应将目光聚焦在如何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方面,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为抓手,为建设实践平台等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支持,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便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掌握企业、市场所需技术,使其在步入社会后,尽快适应全新的身份,并通过所处岗位实现自身价值。

(六)全面落实课程评价

实践经验表明,课程评价在双创信息化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职员工能够以课程评价所得到结论为依据,全面掌握学生情况,酌情调整后续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能够取得预期效果。调研发现,虽然各大高校均已形成相对完整的评价模式,但既有模式所包含指标与双创课程的契合程度并不理想,要想使课程评价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关键是要坚持以合理性为原则,对评价模式加以调整,具体做法如下:一方面,教职员工应当充分认识到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只有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才能确保评价结论具有权威性与指导性,从推广信息技术的层面出发,以双创教学大纲所提出要求为导向,多角度完善相关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结果能够涵盖课程实施效果、学生学习成果等多个方面,由此达到对双创教学水平进行提升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职员工应坚持奖惩结合的原则,充分激发师生对创业项目所具有的热情,确保信息技术价值能够在双创课程推进过程中得到最大化实现[5]。例如,根据当前情况确定相应的奖惩原则,基于所确定原则对相关机制加以调整,以教学平台为载体,从不同层面评价创业项目取得的成绩,严格按照评价结论给予项目参与人员精神、物质奖励,确保师生能够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后续的创业项目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创课程的应用,对该学科课程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价值。在实际研究中,采取了实践性、融合性原则,并结合课程的前瞻性与开放性,致力于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课程建设中,通过确立科学发展目标、组建优质队伍、打造信息化教学平台,完善课程评价标准等多种方式,使得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提升高校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职员工双创课程体系
教育部:加强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
学校如何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以美国教职员工入职审查制度为例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高校退休教职员工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敬重教职员工是实现“中国梦”的社会需求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