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基于《服务礼仪》课程构架分析
2023-10-03刘晨
刘 晨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出许多高技能、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促进现代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各高校不仅需要按照企业岗位技术和能力的需求规划课程,完善实训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还需要积极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进证书认证管理相关办法。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构建的新模式,摸索出一条“岗课赛证”融通进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新道路。在该课程体系中,学院积极推行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规划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考核和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着力于推进课岗对接、课证融通和课赛融合的新方向,统筹课程结构体系。融合“岗课赛证”教学改革,是一项利于社会进步发展、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适应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教学改革,旨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业务能力和提高综合素养。
融合“岗课赛证”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举措。目前,空中乘务专业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有了蓬勃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服务礼仪》是空中乘务专业的必修课,是为航空企业培养操作岗位或基层管理岗位专业技术人才。[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存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模式均不能满足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拟招聘岗位所需人才的新需求。因此,实施“岗课赛证”与《服务礼仪》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岗课赛证”与空中乘务专业融合的内涵和路径
(一)“岗课赛证”与空中乘务专业融合的内涵
“岗”指相应专业的工作,学校的专业建设与社会相关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相对接,是学生就业时可选择从事的工作岗位群。空中乘务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从事的岗位为客舱乘务员、客舱安全员与地勤人员。学习《服务礼仪》等相关课程是适应岗位的良好基础。
“课”是指专业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各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专业建设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学校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作为专业建设是否规范的依据。空中乘务专业主要围绕以下课程展开教学:《服务礼仪》《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客舱设施与服务》《客舱服务英语》《人际沟通》《形象塑造与形体训练》等。
“赛”指技能大赛,空中乘务专业相关的比赛以服务礼仪技能大赛和英语竞赛为主,通过这类竞赛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的礼仪水平和英语表达能力。相关比赛是对《服务礼仪》课程的良好补充。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各学校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学校通过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大赛建设,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和以赛促改的目的。
“证”指专业技能等级证书,除了学校毕业证书以外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2]。空中乘务专业相关的技能等级证书有:“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民航地面服务“1+X”证书和“1+X”实用英语证书。学校全面推行“1+X”证书制度并将证书培训内容相关标准有机融入空中乘务专业课程建构体系中,优化了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内容。将学历教育与实训培养相结合,专业理论和实操训练相结合,把握书证融通的方向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竞争优势,不仅给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拓宽了道路,还培养出更多德技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岗课赛证”与空中乘务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是针对空中乘务核心岗位的重点工作任务分析与其专业知识的有效整合,进一步优化空中乘务专业领域的教学目标,积极推进专业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岗课赛证”融合的路径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空中乘务专业“岗课赛证”相关要求,课程制作者应综合四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以《服务礼仪》这门课为切入点,从岗位能力分析和专业研讨等方面对空中乘务专业课程进行重新构建。其核心在于调整空中乘务专业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内容。对照航空公司招聘的岗位要求、技能竞赛相关内容模块和考证大纲,空中乘务专业《服务礼仪》课程的知识点应与技能点相组合,建立融合“岗课赛证”四元素综合性与创新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课程负责人应积极开发融合“岗课赛证”要求的数字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创建与岗位密切相关的实训项目,提高技能大赛和考证效果,完善课程的构架体系。
二、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分析与前景探索
根据民航服务业和行业所需专业人才的特点,培养航空服务专业人才所需学习的基本课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服务礼仪、民航业基础知识、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专业英语应用、人际沟通、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因此,空中乘务员除需具有较好的民航基础知识外,还需具备综合性职业素养,尤其是服务礼仪。对于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构建来说,由于可借鉴的经验有限,需要根据目前航空服务行业的特点和所需求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构建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避免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下所述。
(一)课岗分离
目前,不少高校均开设了空中乘务专业课程,高职学校为典型代表。首先,由于空中乘务是新兴专业,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完善度不足,还需补充其完整性。其次,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构建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有些课程设置已经不符合市场现状。[3]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航空服务专业的岗位要求需与课程构架相匹配,例如在课程规划、办学特色、师资力量、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可融入岗位要求,让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成果体现出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达到扩展高职学生的就业面的目标。
(二)课证分离
在高职学校空中乘务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致使学生考证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前景。这种课证分离的状态亟须改善。
空中乘务专业主要有两大类职业资格证书,一是民航地面服务“1+X”证书;二是“1+X”实用英语证书。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逐渐将证书的要求,嵌入到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特别是“1+X”证书,有培训学时要求,临时培训工作量大,对日常教学秩序有积极影响。
(三)课赛分离
部分高校中,与空中乘务专业相关的比赛,例如服务礼仪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等,有益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措施,与课程体系结合不够紧密。这是因为空中乘务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比赛的场地条件受到限制,造成了课赛分离,教学设施完善度有待提高。
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专业技能竞赛、考证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状问题,影响课、赛、证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作用,导致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同时和空中乘务所需相关岗位能力匹配度不高,这是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类竞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三、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与“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一)以岗位要求为依托,引领课程教学导向
通过调查发现,随着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选择乘坐飞机出行的旅客与日俱增。民航公司需要从业者具备以下几方面能力:客舱服务能力;操作舱门、客用设备设施和服务设备设施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善于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舱服务能力尤为重要,得体大方的服务素养,不仅代表航空公司的形象,更是民航运输的服务水平的体现。客舱服务能力需要有扎实的服务礼仪知识,空中乘务员须熟练掌握服务礼仪等知识。学生在校学习应该以服务礼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为重点,自主提高服务意识,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仪容仪表仪态以及语言和行为的规范。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基于融合“岗课赛证”相关要求的《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教学目标以培养空中乘务员岗位所需综合性技能人才为依据,课程教学中融入技能竞赛和专业考证的要求,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能在民航服务中有良好的接待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空中乘务专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思想和积极的服务意识。
(二)结合赛、证特性,更新课程教学纲要
在重构空中乘务专业体系时,《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内容应以服务礼仪技能大赛考核点作为重点参考,展开情境化教学模式,学生以丰富多样的案例情境为背景分角色进行模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以《服务礼仪》课程为例,该课程应构建旅客登机、空中服务、客户沟通与投诉和机上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置等典型工作情境。学生通过完成创设情境中的工作任务,提高专业知识技能,整合学科知识,最后融入“1+X”空中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证培训要求。由于该职业技能竞赛的难度较高,《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内容的规划,需根据学生学习基础、进度以及学习能力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挖掘“岗课证赛”连结的信息化教学储备,整合现有教学模式
在现有在线课程基础上,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应加入满足空中乘务相关岗位要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时,也要满足技能竞赛和考证的需要,创建融合“岗课证赛”四位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模式由传统“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四)优化实训项目,展现竞赛和考证成果
空中乘务专业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主,每学期还将设置实训项目,以《服务礼仪》课程为例,课程教学的每个模块都加入实训环节,并将其不断优化整合,这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环境与要求,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礼仪综合素养。《服务礼仪》课程将开展以航空服务为载体的综合实训项目。
(五)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下,考核评价对学习效果有更高的要求。考核评价包括教师点评、小组评价和生生互评。此外,还应加入企业导师评价等环节优化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学生的备赛表现和比赛成绩,在期末考试考核中适当加分,以此提高学生比赛的积极性。在部分班级中推行“课证融通”的教学实践,学习效果评价中增加以证代考。优化后的多元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能覆盖学生在空中乘务岗位中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
四、总结
经分析《服务礼仪》的架构和内涵可知,“岗课赛证”就是将岗位需求、专业课程、技能竞赛和考证项目这四个要素有机融合。融合“岗课赛证”的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架构体系,包含空中乘务服务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相关内容,并将以上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融合“岗课赛证”的课程体系,还应引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将比赛与教学相融合,上课与考证相融合,这种综合性的创新模式为空中乘务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基于《服务礼仪》课程架构分析,本篇论文集中研究了“岗课赛证”融通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给出了以下几点思考以供参考:
(一)基于《服务礼仪》课程架构分析,“岗课赛证”融合空中乘务专业的内涵和路径主要包括:空中乘务行业主要岗位群工作任务总结,专业技能及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教学目标分析、分解、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历教育与实训培养相结合,专业理论和实操训练相结合,把握书证融通方向,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竞争优势,最终调整教学目标和整合教学内容。
(二)以《服务礼仪》课程为切入点,空中乘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现状分析与前景探索。
(三)以《服务礼仪》课程为例,“岗课赛证”与空中乘务专业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具体措施有:以岗位要求为依托,引领课程教学导向;结合赛、证特性,更新课程教学纲要;开拓“岗课赛证”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改善现有教学模式;整合实训项目,展现竞赛和考证成果;优化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