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土木类应用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23-10-03吴旭阳
刘 恒 吴旭阳
河南城建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要求,引导地方高校将办学思路转变至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上,推动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把人才培养重心逐渐过渡到培养应用型技术和技能型人才上[1-2]。大部分传统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以课堂教授理论知识为主[3],注重“知识的传承与培养”,课堂教学与实践相互脱节,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行业与企业,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造成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以及较强实践能力的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缺乏[4]。
“3+1”人才培养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着力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产学合作,打造工程领域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过硬的“零适应期”本科生[5]。“3+1”工程试点改革要求反推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通过每一个模块、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实践环节来落实产业对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及学生的能力培养为评价尺度,促进“教与学紧密结合”、实现“教得好和学得好”的完美结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完美融合”。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师资调配等措施,使得“3+1”学生在学校三年时间有效学完全部理论课程,第四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在工程项目现场,进行相关实习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答辩等环节。在这一年当中,匹配校内指导教师和现场指导教师[6],及时解决相关专业知识问题和实践环节问题,使得学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7-8]
基于地方高校“3+1”土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现状,在河南城建学院部分专业开展试点探索——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自2020 年开始推行“3+1”试点班,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一些成果,并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探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3+1”试点举措
(一)以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就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而言,研究型和理论型人才并不是地方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地方高校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以技术型应用人才作为依托完成当地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河南城建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实践环节组织,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为例,人才培养方案集中实践环节40 周。为便于组织“3+1”最后一年的实践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的前六学期安排主干理论课程,第七学期主要安排实践性较强课程,例如《地下工程勘察测试技术》《地下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第八学期全部为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就考虑弥补学生理论实践脱节、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改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
土木类专业教学中,实践环节占有重要地位,旨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工程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与省内建筑企业签订协议,打通学校和企业资源,就学生实习内容、企业提供条件、教师实践锻炼、学生实习指导等内容做出制度性的管理文件。学生实习期间,明确企业教师授课内容,涉及理论部分由学校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及现场教学完成;实验实践则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直接完成第七学期相关试验实训任务;明确企业教师授课内容,由学生直接操作现场测试及监测仪器,企业教师现场指导,弥补了高校设备不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及试验环境不真实的缺点,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目标
基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立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骨干课和专业方向课等四个方面;一是针对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增加公共基础课的学时和课程内容;二是整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学科的交叉融合性。同时,专业目标的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监测制度,与企业多沟通协调,科学预测和判断未来4 年内市场的需求,从而灵活地调整专业目标。每4 年修订一次培养方案,每2 年进行局部微调,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
(四)建立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
在考核评价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机制,将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评价其综合能力,知识能力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主;实践能力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实践内容、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实验仪器设备操作及后期数据处理、团队协作能力、现场管理能力等。评价人员组成多元化,评价人员由校内指导老师、实习评议小组成员、现场企业指导教师等组成。
以《地下工程勘察测试技术》为例,试点班学生需要在“学在城建”平台汇报日工作,完成相关视频课程和作业,同时要将日常的检测监测成果表格上报项目部,并由指导老师复核,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平时成绩的考核。
二、存在问题
虽然“3+1”试点班正按照预期平稳有序进行,但通过对平时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发现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3+1”生产实践积极性不高
通过对学院近些年来大四年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某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对于参加校外和校内实习锻炼的热情也普遍不高,对大学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意向也不明朗,缺乏树立远大人生目标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这都需要相关就业方面的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教育。
(二)生产实践校内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缺乏有效沟通
由于校内指导老师日常事务繁忙,校外指导老师项目工期紧、日常工作量大,且加之校内与校外指导老师本身不熟,导致校内、校外指导教师沟通交流较少,对参与生产实践的学生实习情况缺乏有效沟通,致使学生实习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三)校外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缺乏规范性制度,对学生指导效果参差不齐
缺乏企业指导老师现场指导工作制度,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对现场参加工程实践学生疏于指导,使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降低实践学习质量;对学生来说缺乏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平时学生在企业工作、学习,对于校内指导教师而言,处于师生分离的状态,学生是否在企业脚踏实地,安安分分地参加实践锻炼,学校老师是不得而知的,同时线上授课时,试点班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讲,授课老师也是远程控制不了的。因此,如何建立起操作性强的试点班管理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经费保障
关于“3+1”试点班经费问题也是目前较大的一个,需要成立一个专门针对试点班实践教学的专项经费支持。目前经费的使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带队老师去企业交流合作所需要一定的开支费用,二是对参加试点班的学生定期发放一定的慰问补助。
三、应对措施
(一)解放思想
针对学生参加“3+1”工程实践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应在平时课堂进行思想教育,让其认识到参加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增加外聘企业教师的授课次数,使学生能提高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另外,可定期举办相关企业进行校内宣讲,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对工作充满热情,提高工程实践的参与度。
(二)制定制度
对于当前试点班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外学生管理办法。第一,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每天进行打卡制度,打卡时汇报今日工作、今日收获或者对工作的一点体会,打卡形式采用录制视频方式,打卡视频需上传公共平台,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检阅并存储。第二,建立合理有效的校企育人办法,通过每月的企业考核和月报内容,参考平时的打卡信息,每月评选出2 到3 名优秀学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名誉证书,激发试点班学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3+1”试点班和青年教师主动投身企业一线实践锻炼。
(三)搭建平台
充分整合校内实验室资源和合作企业优势资源,完善各实训环节、教学大纲、实训项目和指导书等相关内容,搭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即由校内专用型、教学型、校企合作联合型和科研服务型等多种类型实践基地组成,实施开放式办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广阔的实践舞台。同时,搭建校企指导教师互通互信平台,使校企教师更方便建立联系,更好地沟通交流,共同努力切实保障学生参与生产实践质量。
(四)建立队伍
建立人员互聘机制,通过学校引进高素质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开设一些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真正地参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现场教学和实践案例将教学方式提升为“理论、实践、再理论”的方式,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真正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增强毕业设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此外,学校定期将一些骨干青年教师去企业锻炼,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科研业务,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一线生产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更好地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结论与成效
通过将近两年试点班教学的开展,目前已初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5 个方面:
(一)通过开展“3+1”试点班的初步探索,分别在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校企对接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弥补了校内实践场地不足的缺陷,校企资源得到优化整合;
(三)校企合作得以深化,校内教师通过挂职锻炼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企业骨干通过外聘形式辅导学生现场实践;
(四)参加试点班的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100%,同时签约实习企业的占比80%,说明试点班学生对实习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都很强,双方满意度都很高;
(五)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办事能力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将校内所学与生产实践结合,专业性、灵活性和主观能动性等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