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文化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的策略实践
2023-10-03孟宪康
孟宪康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高职院校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时,合理融入数学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使其数学课堂和现实生活有效结合,使数学知识具有更高的生动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有效应用,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增强,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作用具有更为充分的感受,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一、高职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进行高职数学教学时,教师普遍将教材文本中的符号与定理作为教学重点,并没有向学生传递数学知识深层次的技术和逻辑,使其数学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表面化,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定的烦躁情绪。而通过合理渗透数学文化,可以对该问题进行科学改善,教师在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时,需要合理融入符号产生来源和相关故事背景。同时,进行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设备展示数学知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其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同时,还可以使其教学工作实现以人为本,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其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对其学科运用和数学学习思维进行有效培养与合理优化,提升教学效果。
(二)强化学生逻辑思维
通常情况下,在现实生活中,思维方法是顺利解决各种问题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时,数学逻辑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锻炼,强化学生逻辑思维,确保能够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对其进行良好习惯的有效培养,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在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需要严格按照解题步骤,对其严谨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如果能够长期保持严谨态度,则可以对其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培养,确保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通常情况下,每个数学定理和数学公式背后都有丰富的故事,可以使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明确探索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因此,在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培养[1]。通常情况下,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综合研究,确保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问题解决方案,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感,进而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创新,对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四)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在物理、音乐、建筑、化学等领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对各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教师在实施数学课程教学时,数学文化的合理渗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相关数学知识,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这样使其在生活学习中科学应用数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体会其他学科的魅力,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五)强化学生职业发展
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学生的人文品格、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培养。通常情况下,数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极其丰富,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启发和投影。教师通过合理应用数学家的科学精神,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强化学生探索精神[2]。同时,数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体现一定的理性精神,可以对学生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效指导。高职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需要对数学文化进行深入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融入数学文化。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文化现象和人文价值,使学生对数学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确保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熏陶,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培养。
二、高职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品性的培养,高职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时,需要对其课堂氛围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对数学文化进行合理渗透[2]。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和自我意识,希望得到外界尊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确保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为数学文化的合理渗透夯实基础。教师在具体开展教育工作时,需要强化以人为本,使学生对自己具有更大的认同感,进而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明确教学内容
高职教师在实施数学课程教学时,在完成理论知识教学之后,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大量复习工作,此时,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教学任务,细化相关知识点,明确每节课堂的具体内容[3]。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知识点学习加强重视,结合数学知识含量和实际教学难度进行课堂划分,对学生知识学习质量进行有效保障。教师需要基于宏观角度分析教学难度,确保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更为充分的理解,进而保证能够正常开展复习工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置容错课堂,在课堂上不设置具体的教学内容,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故,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同时,还可以为学生阶段性复习留出充分空间,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回顾所学知识。
(三)引入数学史料
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大量抽象的定理和公式,同时,其发展历史也极其丰富,教师通过有效应用大量数学史料,可以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激发,使学生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所以,数学教师在渗透数学文化史时,需要进行数学史料的科学引进,确保能够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在具体进行数学史料的应用时,还需要科学实施赏识教育,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更高的自信心。在具体落实赏识教育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确保能够客观了解学生个体,然后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事实的夸赞,对学生个体进行有效的表扬和奖励。在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还需要合理优化教学观念,科学改进教学行为,确保能够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审视,实现查漏补缺[4]。教师在具体进行史料的应用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念的科学树立,确保能够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更大发展。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工作时,需要结合课程教学要求选择相关史料,利用数学史料实施德育教育,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华罗庚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有效激励,华罗庚幼年时期,家庭条件相对贫穷,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是经过长时间坚持努力,终成为大数学家。数学家的成长故事具有较高的激励性,可以帮助学生科学树立学习信心。
(四)优化备课工作
在高职院校实施数学课程教学时,数学发展历史是理论知识的重要线索,教材内容与数学文化教学具有密切联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对其数学文化进行科学梳理,将数学文化合理融入日常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备课工作时,需要为数学文化渗透做好教学准备,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在具体渗透数学文化知识时,需要确保其简洁性和严谨性,记住重要事件和重要时间点,确保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阐述[5]。例如,教师在讲解向量知识时,可以利用向量发展历程进行文化教学,在进行备课工作时,需要明确向量的起源和相关概念的确定,只有科学完善备课工作,才能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有效讲解。教师在设计课堂文化教学时,需要合理优化备课工作,为合理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夯实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备课工作时,需要深入挖掘数学理论知识,分析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的契合点,确保能够对课堂文化知识进行更为高效的应用。
(五)深挖教材文本
一般情况下,数学教材中不仅具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还包括一些数学小趣事或伟人成就的文章。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进行数学文化的合理渗透。教师需要对该类数学文章进行合理应用,首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分的阅读时间,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学生能够主动阅读相关文章。随后,教师还需要简要分析文章内容,提出个人看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为学生文化学习预留充分的空间,此时,教师还需要注意文化学习不能对学生理论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学生进行深刻反思,强化学生理解能力[6]。
(六)创新教学手段
在现代教育创新发展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时,需要对各种教学辅助设备进行合理应用,确保能够向学生更为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实施情境教学时,需要合理应用微课、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为渗透数学文化提供充分的条件[7]。通常情况下,在高职数学学习中,存在很多复杂的知识定理,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畏惧情绪。而通过有效应用教辅手段,则可以使教师与学生进行更为充分的交流,明确学生心理需求,了解学生抗拒数学学习的主要原因。通过进行动态化展示降低数学学习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抽象知识,减少学生畏难情绪,确保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对数学文化进行更为有效的渗透。
(七)引导学生探索
通常情况下,数学历史具有一定的探索特性,对数学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时,需要合理融入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体会数学大家的探索精神[8]。此时,数学教师需要对数学发展节点进行有效应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然后向学生讲解数学伟人在研究数学知识方面的突出贡献,确保能够将数学发展历史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效融合,使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具有更为深刻的体会,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索。例如,教师在开展微积分教学时,可以向学生阐述牛顿探索微积分计算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微积分,然后向学生展示其计算技巧。此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课件,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历史伟人探索历程的讲解。通过探索方式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数学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奥秘具有更为深入的认知,进而保证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进行数学文化的合理渗透[9]。
(八)提升教师素养
高职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在保证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对其教学理论进行科学创新,结合数学学科要求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重点,为学生营造丰富、轻松的课堂环境,确保能够使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在具体渗透数学文化时,需要对自身文化知识架构进行合理丰富,同时,还需要对其教学理念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可以对正确文化和案例进行合理渗透,使学生对数学文化底蕴具有更为充分的感受,可以对其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应用。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实施数学课程教学时,通过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内容,引入数学史料,优化备课工作,深挖教材文本,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索,提升教师素养。这样能够合理渗透数学文化,使数学知识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和生活化,保证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对学生全面发展进行有效保障,确保能够有效推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使学生在未来学习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