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协同机制研究

2023-10-03

山西青年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材改革

周 滢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 兰州 733000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自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以来,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显著改变,这也给当前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不可置疑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显著影响当前教育教学工作,并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1]。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如果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必然会和当前的时代脱轨,既会让高校未来发展受到限制,又会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人工智能专业这些时刻需要跟得上时代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实现人工智能专业与“三教”改革的有效协同、精准融合。因此,论文对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协同机制进行研究,使“三教”改革有目标、有方向、有动力实施。

一、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的重要意义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三教”改革的意义主要有三点:顺应时代大趋势、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以及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具体如下所示:

(一)顺应时代大趋势

自信息化教育推进以来,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方面是为了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当《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发布后,高校教育注重职业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并以此深化高校教育的信息化持续发展。不仅如此,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指出,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深化。职业教育要聚焦于“三教”进行全面改革,把“三教”改革看作是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生命线”[2]。所以说,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意义深远,是顺应时代发展大趋势的必要举措。

(二)推进高校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有助于推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在职业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校的育人模式,打破传统单一的教育模式,借助于互联网手段把教学课堂搬到校外,例如职教云、云端教学共享平台、校外自然环境等,让学生在更丰富的学习平台上学习专业知识,或者是结合个人兴趣来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当毕业生就业率逐渐升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在显著增加。不仅如此,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三教”改革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以及战略计划,通过调整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实训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从而推进高校的高质量发展。

(三)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人工智能看似是新兴产业,实质上也是一种技术和工具,和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发展战略要求,而人工智能可作为高校教育的辅助技术以及工具,也可以把人工智能与当前的教育融为一体,通过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升级优化,从而变单纯的知识讲授为智能化、创新型教育教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于人工智能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枯燥或者是抽象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3]。在这样的教育教学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可以推动高校“三教”深化改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质量技能人才。

二、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应遵循靶向逻辑、重视系统逻辑,从而达到人工智能专业与“三教”改革的融合与协同作用。具体来说,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遵循靶向逻辑

当前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工作,正从思想层面以及行为层面进行逐一攻破,并逐渐取得成效。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深度,应重视靶向逻辑,可从三点具体做起:一是从应然角度出发,跳出成果逻辑的行为靶向,围绕教师、教材以及教法,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综合性的改革,实现教学一体的综合改革。就拿人工智能专业为例,在实际的三教改革中结合教学标志成果实施改革,借助于媒体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学校的各项荣誉与奖项进行立体化、智能化展示,全面包装以及宣传优质学校的示范作用。从应然以及实然的角度来理解好“三教”改革的深层含义。二是把握好“学生专业学习为主”的目的靶向,明确要培养的目标以及高校发展能力指标,要为学生配置相应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要不断优化学生考核反馈机制,培养出动手操作能力强、思维发散能力强的学生。不仅如此,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过程中,还要把握好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情况,持续推进学生的长远发展[4]。三是聚焦好教师改革,实现“三教”的精准靶向改革。高校应重视师资建设工作,从协同互动角度搭建教师资源配置新机制,如采取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师资团队;搭建产教融合多元培养培训平台,既让教师之间相互联系,又让教师和社会有着紧密联系,从而在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上不断打磨教学技术以及自身专业素养;教师队伍建设应从个体结构化进行升级优化,朝向团队结构化方向努力,如教师间的相生相长,以及教师专业结构之间的调整和协同,打造出各领域专家与教师结合的结构型复合团队。

(二)重视系统逻辑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是一项大工程,不仅需要总体规划和联合设计,还需要避免碎片式改革以及锁在闭环中改革。“三教”改革之路需要发挥好各项联动系统作用,一方面要处理好职业教育全局改革与“三教”改革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紧跟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好职业教育体系的搭建以及制度建设等工作,具体可从几点做起:一是充分发挥好课程建设的统领作用,逐步推进“三教”的集成化改革,把教学水平提升看作是支点,把教学环节看作是枢纽,把解构重建看作是手段,稳健高效地推进“三教”深化改革。

(三)达成融合逻辑

“三教”改革并非政策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是基于融合协同角度展开的由内向外的扩散性改革。例如在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以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当前的专业中联动各专业的辅助作用,在改革中既要放大发展格局,又要从扩大事业、焦距重点等角度实现全面融合与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协同联动作用,加强学校基础、企业依托、产业支撑、社会资源以及市场动力等的融合,从而在融合下释放出新时代教师教材以及教法。

三、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协同路径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与发展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教师以及社会力量的主动参与,充分实现人工智能与“三教”协同改革的各项举措。具体来说,人工智能专业推进“三教”改革的协同路径,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一)教师层面的协同路径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工作应逐步发挥出教师的主动力量,推进师资队伍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首先,教师应抱着与时俱进的态度,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知识、新的专业技能,从改变教师思想,树起立教根本,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人工智能专业群岗位需求的教学需求保持一致。例如当下不断深化的“立德树人”,作为充实教学的环节,实现立体式全方位育人,逐步夯实自身的人工智能时代网络安全、网络语言以及信息保密等知识,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每门核心课程,职业院校的能力比赛是指引人才培养途径下的教学化路径,故围绕大赛及时分析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打好每门课程的基本功;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专业技能,运用好人工智能专业优势,凭借着自己的教学优势来开发在线课程,及时引进教育观念以及创新教学方法。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师可以在自己的领域中发挥其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的双向优势,专注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产教融合,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到专业的书本知识,还能走进实验实训室来夯实自己的技术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关注人工智能行业的专家和学者、教授的动态,为接下来的校企合作打下基础[5]。通过不断交流与探讨,身体力行率先做好自我改变与突破,既让自己有资深的专业知识,又能为高校教育的“三教”改革主动贡献力量。

(二)教材层面的协同路径

人工智能专业背景下,“三教”改革需要做好教材层面的协同作用。一是把握好教材改革的核心问题,把人工智能专业课程和“1+X”证书内容结合在一起。2019 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采用行业企业标准来开发教材,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推进整体教法上的变革,从而打造出更多元化的新课堂。不仅如此,教材还可以与技能比赛要求进行结合,在教材设计上应与时俱进地跟进各职业院校的技能大赛情况,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职业技能大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实现个人技能上的提升。二是把人工智能专业与前沿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新的教材和新的课程上增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标准。对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深入企业中去,深入市场环境中,精准把握好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将这些设计在教材上,促进教材的与时俱进,也实现职教本科人工智能技术与教材的双向结合,让学生学习到的专业内容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还能够学以致用,致力于地域人才发展;学生在获得职业自信的同时,为教材开发找准切入点。

(三)教法层面的协同路径

人工智能背景下“三教”改革,不是“逢改就改”,要有选择性、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改,是立足于新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智慧课堂。对此,“三教”改革与人工智能专业的协同路径,可从三点做起:一是依托学生兴趣点,例如使用情境设置问题吸引学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建构知识的兴趣,打造出智慧有趣的教学课堂。高职院校的教师应丰富学生上课的形式,在上每堂课之前先丰富教学课件,以学生为出发点来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等优势把抽象的课堂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专业智能化、数字化以及多元化的特点,从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人工智能专业课堂的真正魅力以及价值。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结合。任何一个教师都要掌握好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策略,不能过多地倾向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后,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学以致用[6]。对此,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均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同时也分别根据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占比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既能学到专业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学到扎实的实践技能。三是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专业课堂搬到“云课堂”上,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打造出不同的学习课堂。巧妙地借用职教云、智慧黄职云、大学生慕课以及钉钉等平台丰富线上教学,还可以借助于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抖音等来打造个人教师IP 形象,培养自己的教学魅力以及教学风格,让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听自己的课。此外,教师在教法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以长远发展的目光来学好专业课,学好每一堂课。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为“三教”改革带来了新的源泉,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力量,那么作为高校教师更应该首当其冲率先学习,打磨好自己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为高校“三教”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引领好各专业学生学好每堂课。不仅如此,高校也要重视打造出师资力量雄厚的专业团队,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升级优化当前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及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师的实训实践教学做足准备。此外,为深化教材改革,高校还可以联合社会力量,聘请行业专家为各学科教材出谋划策,和高校教师进行思想碰撞,开发设计出既能跟上市场动态发展,又符合高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教材,真正做到为社会育人、为国家育人的先进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教材改革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改革之路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改革备忘
下一幕,人工智能!